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台帐之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40743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台帐之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台帐之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台帐之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台帐之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台帐之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台帐之三.docx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台帐之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台帐之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台帐之三.docx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台帐之三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台账

 

三、作业环境安全条件台账

年度

 

项目部名称

xxxx有限公司

说明

1、地下矿山应对矿井及各作业地点的天气条件(温度、湿度和风度等)每月至少测定一次。

测定地点为矿井总井风巷道、采区(中段)总进风巷道、采区(中段)总回风巷道、各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硐室等。

2、地下矿山企业应按国家规定对生产性粉尘进行检测,并遵守下列规定:

(1)总粉尘:

定期测定作业场所的空气含尘浓度,凿岩工作面应每月测定一次,并逐月进行统计分析、上报和向职工公布;

(2)呼吸性粉尘:

采、掘(剥)工作面人员接尘的地点,每三个月测定两次;定点呼吸粉尘检测每月测定一次;

(3)作业地点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应每年至少测定一次。

3、地下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应每月测定一次;地下矿山中“其他有害气体”应选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井下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由矿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作规定。

4、地下矿山作业环境安全条件报表适用小型地下矿山,大中型矿山按照国家和企业有关规定执行。

5、“地下矿山作业环境安全条件报表”应按照有关定规定期上报有关部门。

6、露天矿山粉尘、噪音等检测由企业根据国家规定执行,可参照地下矿山台帐要求填报。

7、矿山作业环境安全条件检查及检测结果应及时报矿山负责人审阅。

 

地下矿山安全生产作业环境记录表

项目

设计及安全规范要求

现场实际情况

存在问题

检查

人员

备注

每个矿井至少有两个独立的能行人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其间距不应小于30m。

走向长度超过1000m在端部增加安全出口。

每个生产水平(中段)和各个采区(盘区)应至少两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通。

矿井(竖井、斜井、平硐)井口的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1m以上。

矿井应建立机械通风系统

提升竖井作为安全出口时,除装有两部在动力上互不依赖的提升设备、且提升机均为双回路供电的竖井以外,必须有保障行人安全的梯子间,梯子间架设符合《规程》要求;

井口及行人巷道要有明显的安全和警示标志。

井巷的岔道口必须设置路标;

行人的运输斜井及水平巷道应设人行道,有效净高不得小于1.9m,宽度和安全间隙应符合《规程》;

矿柱回采和采空区处理必须按设计进度要求进行,有永久性保安矿柱的完整图纸资料;

围岩松软不稳固的回采、采准和切割、掘进工作面,必须采取处理措施和建立监测手段;因爆破或其他原因受破坏后,必须及时修复;

存在老采空区塌陷的地面要设防护网及警示标志,严禁人员进入;

井下存在跑矿危险的作业点,设置确保人员安全撤离的通道;

竖井施工,井口设置临时封口盘,封口盘上设井盖门,井盖门两端必须安装栅栏;

竖井延深时,必须用坚固的保护盘或在井底水窝下留岩柱,将井筒延深部分与上部作业中段隔开;

提升及出碴符合安全规程;

竖井施工应采用双层吊盘作业;

报废旧井巷和硐室入口,必须及时封闭。

封闭前设明显禁止入内标志;报废的竖井、斜井和平巷,地面入口周围设不低于1.5m的栅栏并标明井巷名称。

竖井与各中段的连接处,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和设置高度不小于1.5m的栅栏或金属网。

并必须设置阻车器,进出口设栅栏门,栅栏门只准在通过人员或车辆时打开。

井筒与水平大巷连接处应设绕道,人员不得通过提升间。

天井、溜井和漏斗口,必须设有标志、照明、护栏或格筛、盖板。

在竖井、天井、溜井、漏斗上方作业以及在相对于坠落基准面超过2m以上时必须系安全带或者在作业点下方设防坠保护平台或安全网,作业时应有专人监护。

地下矿山测风记录表

测风地点

计算

断面

风表格数

平均值

(格/分)

断面

风速

风量(M3/min)

风温( C)

O2

浓度

CO2

浓度

检查时间

测风

记录人

1

2

3

主风机工况

温度参数

地面温度

井底温度

地下矿山测风记录表

测风地点

计算

断面

风表格数

平均值

(格/分)

断面

风速

风量(M3/min)

风温( C)

O2

浓度

CO2

浓度

检查时间

测风

记录人

1

2

3

主风机工况

温度参数

地面温度

井底温度

地下矿山测风记录表

测风地点

计算

断面

风表格数

平均值

(格/分)

断面

风速

风量(M3/min)

风温( C)

O2

浓度

CO2

浓度

检查时间

测风

记录人

1

2

3

主风机工况

温度参数

地面温度

井底温度

地下矿山测风记录表

测风地点

计算

断面

风表格数

平均值

(格/分)

断面

风速

风量(M3/min)

风温( C)

O2

浓度

CO2

浓度

检查时间

测风

记录人

1

2

3

主风机工况

温度参数

地面温度

井底温度

地下矿山测风记录表

测风地点

计算

断面

风表格数

平均值

(格/分)

断面

风速

风量(M3/min)

风温( C)

O2

浓度

CO2

浓度

检查时间

测风

记录人

1

2

3

主风机工况

温度参数

地面温度

井底温度

地下矿山测风记录表

测风地点

计算

断面

风表格数

平均值

(格/分)

断面

风速

风量(M3/min)

风温( C)

O2

浓度

CO2

浓度

检查时间

测风

记录人

1

2

3

主风机工况

温度参数

地面温度

井底温度

地下矿山测风记录表

测风地点

计算

断面

风表格数

平均值

(格/分)

断面

风速

风量(M3/min)

风温( C)

O2

浓度

CO2

浓度

检查时间

测风

记录人

1

2

3

主风机工况

温度参数

地面温度

井底温度

地下矿山测尘记录表

测尘地点

温度

打眼工具

粉尘浓度(mg/M3)

记录

时间

测尘

记录人

备注

班前

打眼

出矸

出矿

降尘后

平均

地下矿山测尘记录表

测尘地点

温度

打眼工具

粉尘浓度(mg/M3)

记录

时间

测尘

记录人

备注

班前

打眼

出矸

出矿

降尘后

平均

地下矿山测尘记录表

测尘地点

温度

打眼工具

粉尘浓度(mg/M3)

记录

时间

测尘

记录人

备注

班前

打眼

出矸

出矿

降尘后

平均

地下矿山测尘记录表

测尘地点

温度

打眼工具

粉尘浓度(mg/M3)

记录

时间

测尘

记录人

备注

班前

打眼

出矸

出矿

降尘后

平均

地下矿山测尘记录表

测尘地点

温度

打眼工具

粉尘浓度(mg/M3)

记录

时间

测尘

记录人

备注

班前

打眼

出矸

出矿

降尘后

平均

地下矿山测尘记录表

测尘地点

温度

打眼工具

粉尘浓度(mg/M3)

记录

时间

测尘

记录人

备注

班前

打眼

出矸

出矿

降尘后

平均

地下矿山测尘记录表

测尘地点

温度

打眼工具

粉尘浓度(mg/M3)

记录

时间

测尘

记录人

备注

班前

打眼

出矸

出矿

降尘后

平均

地下矿山测尘记录表

测尘地点

温度

打眼工具

粉尘浓度(mg/M3)

记录

时间

测尘

记录人

备注

班前

打眼

出矸

出矿

降尘后

平均

地下矿山测尘记录表

测尘地点

温度

打眼工具

粉尘浓度(mg/M3)

记录

时间

测尘

记录人

备注

班前

打眼

出矸

出矿

降尘后

平均

地下矿山作业环境报表

单位(盖章):

日期:

年月日

巷道名称

局扇功率(KW/台)

通风距离(mm)

使用风筒直径(mm)

一次爆破最大炸药用量(kg)

风量情况

巷道断面积

巷道风速

气体浓度

工作面温度

作业面人数

备注

局扇处总负压供风量(m3/分)

风筒出口风量(m3/分)

CO2

O2

其他有害气体浓度

 

巷道名称

采矿方法

通风方式

进风量

气体浓度

工作面温度

作业面人数

备注

CO2

O2

其他有害气体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