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音乐(简谱)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1640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8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音乐(简谱)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鲁教版音乐(简谱)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鲁教版音乐(简谱)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鲁教版音乐(简谱)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鲁教版音乐(简谱)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音乐(简谱)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鲁教版音乐(简谱)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音乐(简谱)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音乐(简谱)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鲁教版音乐(简谱)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本单元建议分五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唱歌《快乐的doremi》教学内容

唱歌《快乐的doremi》教学目标

1.学会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以及休止符。

2.掌握"i"音的演唱口型。

3.认识do、re、mi。

教学过程

1.导入

(1)老师弹奏do、re、mi三个音,请同学们听一听:

老师弹的是哪三个音?

(2)老师带领学生随琴唱一唱do、re、mi三个音。

2.学唱歌曲

(1)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并提问:

这首歌曲唱了什么?

(2)老师演唱歌曲,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re、mi。

(3)学生手打节拍、用"哒"口读歌曲节奏,注意休止符、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

(4)学生手打节拍,按歌曲节奏读歌词,注意吐字、咬字要清晰。

(5)学生画拍演唱歌谱,注意5-3,5-1的音准,以及休止符处的及时停顿。

(6)老师提问:

切分音应该怎么唱?

顿音应该怎么唱?

(7)老师采用对比的方式范唱切分音和顿音。

(8)学生画拍演唱歌谱,注意切分音和顿音的唱法。

(9)学生跟琴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注意口腔要打开,演唱姿势要端正。

(10)老师提问:

这首歌曲的歌词与歌谱之间有什么特点?

(11)老师讲解并示范发"i"音的口型,学生练习歌曲中含有"i"音的字的发音。

(12)学生跟琴演唱歌曲第二段歌词。

(13)老师提问: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情来演唱这首歌曲?

(14)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跟着老师的歌声手画旋律线。

(15)学生跟琴填词演唱歌曲,注意演唱的力度要随着手画旋律线的起伏而变

63

化。

(16)老师提问:

歌词中的衬词部分要如何演唱才能表现出小鸟的清脆美妙的歌声?

(17)学生用有弹性的、跳跃的声音跟琴演唱衬词部分。

(18)学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旋律的起伏。

(19)学生为歌曲设计律动进行表演唱。

一一一第二课时欣赏〈哆来眯〉、小小作曲家一一一教学内容

1.欣赏《哆来咪》

2.小小作曲家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电影插曲《哆来咪》、随录音哼唱旋律、听记旋律等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对do、re、mi三个音的记忆。

教学过程

1.导入

(1)学生听老师弹琴,填上空缺的音。

(2)学生随钢琴唱一唱这两个乐句。

2.欣赏歌曲

(1)老师播放歌曲录音并提问:

这首歌曲唱了什么?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学生随钢琴唱一唱do、re、mi、fa、sol、la、ti、do'

(3)学生随音乐轻声跟唱歌曲,并思考:

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4)老师分别弹奏do、re、mi、fa、sol、la、ti七个音的乐句,学生看词学唱。

(5)学生分成七组接唱do、re、mi、fa、sol、la、ti七个音的乐句。

(6)学生根据歌词为do、re、mi、fa、sol、la、ti七个音设计舞蹈动作。

(7)学生分成七组随音乐边接唱歌曲边表演。

(8)学生讨论:

这七个乐句的旋律有什么联系?

如何演唱才能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9)师生接唱歌曲:

老师演唱第一乐段,学生接唱第二乐段(边唱边表演)。

(10)学生观看影片《音乐之声》中的《哆来咪》片段,老师讲述《音乐之声》

的故事情节。

(11)拓展欣赏:

聆听《音乐之声》中的歌曲《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感受歌曲的情绪,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3.小小作曲家

(1)老师弹奏一个乐句,提问:

这个乐句中有哪几个音?

(2)学生随老师的钢琴唱一唱这个乐句。

(3)老师提问:

这个乐句表现了什么情景?

(4)老师弹奏另一个乐句,提问:

这个乐句表现了什么情景?

(5)学生随老师的钢琴唱一唱这个乐句。

(6)老师提问:

为什么这两个乐句会表现不同的情景呢?

(7)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将do、re、mi三个音任意组合创编四小节乐句表现一个情景。

一一一第三课时唱歌〈爱唱歌的小杜鹊〉一一一教学内容

唱歌《爱唱歌的小杜鹊》教学目标

1.学会用活泼、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爱唱歌的小杜鹊》。

2.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3.了解演唱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式。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范唱,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1)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并提问:

歌曲中唱了什么?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再听歌曲,学生边听歌曲边打拍子。

(3)老师讲解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和读法。

(4)学生手打节拍,按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读法读节奏:

(5)学生手打节拍,按歌曲的节奏念歌词。

2.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歌曲第一段歌词,学生看谱聆听并思考:

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

每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2)老师范唱歌曲的第一乐句,提问"咕咕"模仿了什么声音?

应该怎样演唱?

(3)师生接唱歌曲,学生用有弹性、跳跃的声音演唱"咕咕"。

(4)老师分句教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5)老师带领学生做呼吸练习:

要求自然呼吸,吸气时全身放松,肩膀不要抬起,像闻花一样。

(6)学生随钢琴伴奏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注意呼吸。

(7)老师讲解歌谱最后的反复跳越记号。

(8)学生随钢琴伴奏完整演唱第二段歌词。

(9)老师提问:

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

(10)学生用欢快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的两段歌词,注意反复跳记号。

一一一第四课时活动《你来唱歌我来和》、小小演奏家一一教学内容

1.活动《你来唱歌我来和》

2.小小演奏家《我会弹琴了》

教学目标

1.在节奏轮奏练习的基础上试着演唱轮唱歌曲《嘹亮歌声》,为第二单元学习和曲做准备。

2.认识口风琴、了解口风琴的演奏姿势和演奏手型,学会吹奏歌曲《我会弹琴了》。

3.认识do、re、mi在键盘上的位置。

教学过程

1.导入

(1)复习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2)学生手打节拍,口读节奏:

2.节奏轮奏练习

(1)学生于打节拍,口读节奏,注意休止符。

(2)学生脚踏节拍,手打节奏,注意四二拍的节奏重音。

(3)学生观察节奏谱,看一看,两个声部的节奏有什么联系?

(4)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节奏轮奏练习,注意第二声部进入要及时准确,以及两个声部的节奏重音。

(5)老师提问:

两个声部的节奏练习与单声部的节奏练习有什么不同的音响效果?

(6)学生分成两组,试着拍击下列节奏谱,注意节奏要稳定。

(7)老师提问:

如何能把这条节奏拍击出"此起彼伏"的效果呢?

(8)学生再次拍击这条节奏,注意两个声部的节奏重音。

3.唱歌《嚎亮歌声》

(1)老师播放歌曲录音并提问:

这首歌曲有几个声部?

(2)学生边聆听歌曲边观察乐谱,分析两个声部的旋律、节奏特点。

(3)老师分乐句教唱第一声部,指导学生注意声音要连贯、长音要唱满。

(4)学生完整演唱第一声部,边唱边用手画出旋律线。

(5)老师提问:

应该设计怎样的力度演唱才能符合歌曲旋律线的进行特点呢?

(6)老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第一声部,注意唱出力度变化。

(7)学生试着演唱第二声部,最后一个乐句由老师带唱。

(8)学生随琴演唱第二声部最后一个乐句。

(9)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合唱下面的乐句。

(10)学生分成两个声部,用"啊"演唱最后一个乐句的歌谱。

(11)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填词演唱最后一个乐句。

(12)学生分组,试着完整演唱歌曲。

演唱之前,想一想:

第二声部如何准确进入?

(13)老师提问:

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速度、什么情绪来演唱?

(14)学生随伴奏用优美抒情的声音、中速演唱歌曲。

4.小小演奏家《我会弹琴了》

(1)老师用口风琴范奏歌曲《我会弹琴了》,并提问:

同学们认识这件乐器吗?

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2)老师介绍口风琴的构造和正确的演奏方法、姿势,以及演奏手型。

(3)老师提问:

这首歌曲由几个音组成?

(4)学生随老师的钢琴唱歌谱。

(5)老师讲解do、re、mi这三个音在口风琴键盘上的位置和弹奏指法。

(6)老师清唱歌谱,学生在琴上不出声练指法。

(7)学生演奏歌谱,注意手型、指法要正确。

(8)学生填词演唱歌曲。

(9)老师提问:

口风琴在为唱歌伴奏时,怎么做才能衬托出歌声呢?

(10)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奏口风琴,一组唱歌。

一一一第五课时唱歌〈快乐宝贝〉一一一

教学内容

唱歌《快乐宝贝》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快乐宝贝》,感受和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

(1)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并提问:

歌曲唱了什么?

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它的演唱形式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2)学生边听歌曲范唱边打拍子。

(3)老师提问:

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4)按照歌曲的节奏,手打节拍,师生接读前四乐句歌词(师领生齐读)。

(5)师生接唱歌曲前四乐句(师领生齐读)。

(6)跟着录音,学生试着领唱歌曲前四乐句。

(7)老师提问:

这四乐句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才能表现出开心、快乐的心情?

(8)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领唱,一组说,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前四乐句。

(9)老师范唱歌曲的第五、六乐句并提问:

这两乐句的演唱与前四乐句有什么

不同?

(10)老师分乐句教唱第五、六乐句,提示学生唱准切分节奏,以及要用连贯的声音表现出歌曲的抒情性。

(11)老师分乐句教唱第七、八乐句,提示学生吐字要清晰、长音时值要饱满。

(12)学生跟着录音完整演唱歌曲,说的部分由老师完成。

注意要正确表现出

歌曲的情绪变化。

(13)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领唱,一组说。

2.创编

(1)学生分组讨论,为歌曲创编律动,并随歌曲表演。

(2)学生根据歌曲第一乐句的节奏用do、re、mi三个音创编一个乐句表现“快乐宝贝”,并演唱。

第二单元一一第一课时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一一教学内容

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目标

1.听赏歌曲,体会山歌特点,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2.准确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在"声势"练习等体验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听唱不同演唱形式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开阔视野,体验音乐的奇妙变化及带来的不同感受。

4.了解、认识、掌握波音记号和跨小节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1.对比欣赏,导入课题。

(1)播放音乐《山歌好比春江水》《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师:

听两个音乐片段,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教师总结: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分别是《山歌好比春江水》和《山丹丹花

开红艳艳》。

这两首歌曲都是民歌中的山歌体裁,具有高亢嚓亮的特点,长音很长,在户外演唱,节奏自由。

今天我们就听一首来自重庆的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2.初听《太阳出来喜洋洋》,初步了解歌曲情绪。

3.复听歌曲,引导学生画出旋律线条,并说一说想法。

(1)教师:

重庆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山区的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勤劳朴实。

他们上山砍柴的时候,特别喜欢唱山歌,他们的情绪乐观爽朗,抒发了自己热爱家乡美好生活的感情。

(2)带问题聆听:

歌曲有何特点?

4.新歌教学,寓教于乐

(1)让学生讨论并且说一说如何学唱这首歌曲。

(2)鼓励学生跟琴轻声模唱,要求咬字清晰。

(3)师生接龙唱。

(4)教师向学生讲解歌曲中"波音"的唱法。

通过手指的摆动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波音的唱法。

(5)介绍跨小节的连音线、波音记号。

(6)集体唱一遍,感受连音线。

(7)学唱歌谱。

5.情感表达,体验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