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38764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x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x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一: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新的一学年又开始了,为使本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能更加有效地完成,现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特拟定了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

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

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

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认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

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

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二、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人。

根据上学期任课教师介绍,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由于年龄较小,顽皮的较多,作业基本上都能做完。

经过几天的观察了解,我发现全班有几人认识能力停留在一年级,甚至不如一年级的孩子。

书写能力不强。

全班大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灵活,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

  2、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

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三维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合理的教学。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

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

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

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注重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

  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

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采用一帮一等不同的形式来鼓励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持之以恒的帮助潜能生,建立对学习的信心。

  六、进度表

  篇二: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始,为了圆满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做以下计划: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7人,大部分学生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按时完成作业。

能利用字典,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能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写一些看图作文,但在词汇的运用,口头表达、自学和习作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因此,新学期中我要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进行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

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6篇,其中精读课文29篇,略读课文7篇。

精读课文后有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七个专题。

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山河、富饶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开始练习用钢笔

  书写正楷字。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背诵诗文10篇。

练习复述课文。

  9、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0、开始练习习作。

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1、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12、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13.学习修改习作当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和句。

  14.、能用普通话讲述故事,做到具体生动,努力用语言打动别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想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5、听别人讲话能抓住主要点,并能简要地转述。

  16、乐于与别人交流,在交谈中认真倾听,在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能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

  四、教学重难点:

  1、抓好落实字词读写教学。

巩固所学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指导学生用钢笔、圆珠笔书写。

  2、加强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自主积累文质精美的语句。

  3、指导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

  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

根据中年级特点,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字。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的主要的任务有两个方面:

理解和积累。

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句子。

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

  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

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

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

  (3)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

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4)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

  (5)开展合作学习。

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人。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6)组织好全班交流。

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

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

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多元化。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

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

先由学生参照提示独立阅读、思考,发表阅读感受,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

  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

  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

略读课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册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要求,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教师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

要通过口语交际课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情境的创设,要体现中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还要有层次性,不能是一个水平上的循环。

层次性可以是语言表达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达内容的丰富,还可是思维水平的提升。

总之,一堂口语交际课,

  要能体现出在生与生、师与生的交流互动中语言发展的过程。

  3.全员参与。

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求口述的,要人人练说,或同桌互说,或指

  名说、或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

  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对口语交际进行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

引导学生开展简单的评价活动,并逐步提高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5.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实践。

  6.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进行交

  篇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三年级语文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9人,男生20人,女生19人。

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对语言方面的知识较为敏感。

有个别学生的习作能力已经远超同班其他学生。

当前,他们正处在从低段到中段的一个过渡期,他们需要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较快的适应转变,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把握准确的心里定位,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和积淀丰富的知识经验。

部分学生,特别是男生,学习习惯不好:

字迹潦草,作业不按时完成,平时没有预习习惯,课外书看得少,日记写得2、3句的流水帐等等。

给他们的发展带来困难,同时他们对学习的信心有些缺乏。

如何辅导好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成绩是重中之重。

  二、上期质量分析

  上学期期末统考及格率有百分之百,但有一个同学没上80分,与其他兄弟学校班级的成绩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为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这学期各方面都要努力。

  三、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8篇选读课文。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专题内涵丰富,

  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认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

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

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全册书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第一次会写的字超过了会认的字。

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

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如不便于安排在课文里的反映人体器官的字等。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

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

“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四、教学目标与任务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累计认识XX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

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

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重难点

  1.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

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3.查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4.逐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

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

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学习写日记。

  5.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

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六、具体措施:

  1.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资料库的意识和习惯。

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索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

  3.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是生活实际,结合课文内容,从读学写,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

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4.重视朗读指导,给学生示范,听录音或范度,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培养语感。

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5.在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贴近学生生活,提高交际的信心,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

  6.对学生的习作指导做到循序渐进、系统条理。

  七、教学进度安排:

  篇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打鼓坪小学:

蒋洁

  新的一学年又开始了,为使本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能更加有效地完成,现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特拟定了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

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

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

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认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

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

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二、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人。

根据上学期任课教师介绍,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由于年龄较小,顽皮的较多,作业基本上都能做完。

经过几天的观察了解,我发现全班有几人认识能力停留在一年级,甚至不如一年级的孩子。

书写能力不强。

全班大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灵活,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

  2、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

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三维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合理的教学。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

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

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

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注重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

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采用一帮一等不同的形式来鼓励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持之以恒的帮助潜能生,建立对学习的信心。

  六、进度表

  篇五: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高霞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高霞

  新学期伊始我任三年级语文教学,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做以下计划: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33人,大部分学生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按时完成作业。

能利用字典,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能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写一些看图作文,但在词汇的运用,口头表达、自学和习作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因此,新学期中我要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进行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

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

  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6篇,其中精读课文29篇,略读课文7篇。

精读课文后有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七个专题。

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山河、富饶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背诵优秀诗文10篇。

练习复述课

  文。

  9、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0、开始练习习作。

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1、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把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