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1076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一.docx

《学前教育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一.docx

学前教育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一

学前教育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名词解释:

1。

教育 答: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就指凡是能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就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指由接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在专门的教育活动场所根据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知识技能传授、思想品德培养等旨在促进身心各方面发展的活动的总和。

2.学前教育 答:

学前教育是指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3。

家庭:

 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者收养关系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4.家庭教育:

广义的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

狭义的指由家长(父母或者长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5.教育环境  答:

教育环境主要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教育环境是环境的一个子系统,它同时又是幼儿园环境的母系统,环境中的文化对教育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环境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环境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二、简答题

1。

简述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一般有两种:

学前家庭教育,主要有父母或其他照看者在家庭中施行;二是学前公共教育,主要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

2.简述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

  1、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1)胎儿教育为孩子的健康出生提供了保障

(2)婴儿教育为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2、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1)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的规则

(2)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3)有助于孩子养成顽强的意志

  3、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有助于孩子发展水平的提高

(2)有助于孩子职业取向的选择.

3。

简述教师的作用:

  

(1)幼儿教师物质环境的组织者:

幼儿教师根据幼儿教育的目标和本班幼儿的需要,因地制宜为幼儿创造具有发展适应性与文化适宜性的安全、丰富的物质环境。

  

(2)幼儿教师是幼儿园生活的组织者: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具有重大的影响,只有当幼儿感到被关心的时候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周围的环境。

4。

简述教师的工作任务

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

  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级幼儿生活和作好卫生保健工作。

  3、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幼儿成长的家庭环境,配合家长完成幼儿教育任务。

  4、参与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

  5、定期向园长报告,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三、论述题

1。

试论述现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

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1、学前教育事业成为社会公共事业

  2、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

  3、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

  4、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

  6、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

  7、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

  8、走向多元化

2.谈谈如何管理幼儿园班级生活

1、拟订班级工作计划:

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是班级管理者为班级的未来确定目标并提出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步骤的管理活动。

  2、明确保教人员的职责如下:

  保育员的职责有:

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管理本班幼儿的生活,并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在医务人员和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妥善保管幼儿衣物和设施设备.

  3、幼儿园教师的职责:

根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纲要,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发展的情况;严格执行幼儿园工作安排、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作好卫生保健工作;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幼儿的教育环境,并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活动;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定期向园长汇报并接受其检查。

  4、对幼儿进行编组:

对幼儿进行编组应考虑以下因素:

组数和每组的人数;每组的男女性别比例、能力分配强弱等等。

  5、协调相关资源:

幼儿园的资源不可能应有尽有,比如有时候会出现幼儿哄抢一种玩具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协调幼儿园的资源。

学前教育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托幼机构教育:

托幼机构教育的含义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艰苦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由专职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有计划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措施。

2.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式.

3.儿童观:

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权利、儿童期的意义等等。

4.幼儿教育观:

幼儿教育观是在一定的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5。

专家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专业敏锐性洞察力的老师.

二、简答题:

1。

托幼机构教育的特点?

答:

1、社会性:

它不是反映的个别人的愿望,是整个社会的要求在通过托幼机构的中介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幼儿教师也是代表国家的教育愿望和要求,是社会对年轻一代教育的要求和期望.

2、群体性:

托幼机构以班级为培养单位,是集体教养儿童的场所,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虽然也可以根据儿童自己的特点进行教育,但是群体生活与活动是幼儿在园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

3、计划性:

托幼机构的教育过程是贯彻与落实国家或社会的教育目的的过程。

托幼机构根据国家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教育,体现在幼儿一日的活动之中。

4、专业性:

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专业化的机构,幼儿教师也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教师不是根据自己的习俗来带孩子,而是根据教育的基本原理来进行保育和教育,所以具有专业性特点.

2.社区教育的特点?

答:

社区教育的特点:

1、整体性:

社区教育就是要将与社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教育社会化的整体格局,提倡在社区中学习,为社区而学习,与社区共学.

2、区域性:

社区教育在一定的区域进行的,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3、全面性:

社区教育是一种发展和增长社区成员新知识和新能力,提高社区成员生存能力的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且面向人的一生。

4、平等性:

社区教育使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社区教育主要致力于消除对不利于人群的不平等,提倡不同达到民族、不同的信仰的人群之间的相互理解。

5、有效性:

社区教育是一种沟通中央和地方,政府和民众之间关系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教育管理制度.

3.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

1、儿童权利观和民主平等的师升观:

幼儿是人,享有同成人一样的生存权、发展权,一样应该受到尊重,他们享受的权利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在教育上,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儿童,应该尊重他们的基本权利。

2、儿童特质观和适宜的教育观:

幼儿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是身心都在发展着的儿童,他们的认知、思维等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教育上,教师应该避免从成人的立场去看幼儿,要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去教育儿童.

3、幼儿在自身的发展中的作用观和幼儿教育的方法观:

幼儿在发展中是积极主动的,他们具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尽量利用活动和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外部世界。

4。

专业化幼儿教师的特征。

三、论述题:

1.幼儿教师在托幼机构中的作用与任务?

答:

(一)幼儿园班级与幼儿教师的作用

1、幼儿园班级的机构:

  

(1)人员结构:

保教人员与幼儿构成了幼儿园班级的人员结构,人员结构是影响幼儿园班级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2)物质结构:

幼儿园班级物质结构的要素包括:

班级活动的场所、场地实际面积与幼儿人数的比例,场地的利用面积与幼儿人数比例、设备和设施等等.这些物质结构也制约着幼儿园班级教育工作的质量。

2、幼儿教师的作用

  幼儿园的活动是人与物两大结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幼儿园班级活动的特征包括:

占主导地位的师生互动的组织形式,师生接触交往的性质,对物质要素的利用情况等等。

人的要素是决定幼儿园班级教育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教师又是最主要的因素。

教师

的行为是决定幼儿园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教师的作用可以概括为:

  

(1)幼儿教师物质环境的组织者:

幼儿教师根据幼儿教育的目标和本班幼儿的需要,因地制宜为幼儿创造具有发展适应性与文化适宜性的安全、丰富的物质环境。

  

(2)幼儿教师是幼儿园生活的组织者: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具有重大的影响,只有当幼儿感到被关心的时候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周围的环境。

  

(二)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

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

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级幼儿生活和作好卫生保健工作。

3、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幼儿成长的家庭环境,配合家长完成幼儿教育任务。

4、参与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

5、定期向园长报告,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2。

论述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1)胎儿教育为孩子的健康出生提供了保障

(2)婴儿教育为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2、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1)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的规则

(2)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3)有助于孩子养成顽强的意志

3、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有助于孩子发展水平的提高

(2)有助于孩子职业取向的选择。

学前教育学第三次作业答案

1.环境:

答:

环境是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具体地说,它是有机体外部可以进入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直接影响到生命活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

2。

教育环境:

答:

教育环境主要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教育环境是环境的一个子系统,它同时又是幼儿园环境的母系统,环境中的文化对教育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环境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环境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3。

幼儿园的教育环境:

答:

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是在以幼儿为中心事物的特定教育机构—-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物化形态和观念形态两种,即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4。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

答: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

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主要包括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所、教学器材、玩具学具等等,环境布置,空间布局等等,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优质的物质环境有利于获得优质的教育

5。

教育机智:

答:

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以外的情况,快速地做出反应,及时地采取恰当的措施的能力

二、简答题

1。

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

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幼儿从与教师的关系中获得关爱。

  

(2)、幼儿获得来自教师的安全感。

  (3)、教师的榜样作用来自于一定的师幼关系中。

  (4)、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幼儿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关注.

  (5)、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幼儿建立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

2。

简述园舍内部建筑设计方面的要求

答:

1、应用色彩的原则:

  

(1)使用的色彩应是幼儿喜欢的,协调的,以使幼儿产生美感,从小养成欣赏美的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

  

(2)颜色的使用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活动室的大小,年龄班等条件.

  (3)色彩的使用应考虑采光。

  (4)色调的选用应突出主色调。

  (5)充分运用色彩所具有的空间导向,空间识别和安全标志等作用。

  2、采光的原则:

  

(1)尽可能采用自然光。

  

(2)合理控制光线。

  (3)避免产生眩光,阴影和直射光.

  3、声音的控制:

  

(1)无论是放音乐还是教师与幼儿的讲话声都不宜过强。

  

(2)活动室之间应设隔音设备。

  (3)发出较大声音的活动区或活动室要相对独立,安装好隔音设备。

  4、通风的要求:

要能保持环境随时能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

简述户外环境创设的一般要求

]答:

1、户外环境的设置应与大自然接近,使幼儿能充分享受到自然田园风光,因此可以种植花草树木,饲养小动物等等。

  2、保证幼儿有足够大的活动场所,每个幼儿至少又有2平方米的空间,以保证他们的机构有足够的运动。

  

(1)根据当地气候特征设计良好的户外活动条件,应设置避寒避暑设备,保证幼儿在任何时候都能活动。

  

(2)因地制宜,充分发掘户外活动材料:

充分发觉户外活动材料来刺激幼儿开展体育活动。

  (3)设置丰富、全面的大型玩具与其他活动器材、而且要坚固、安全

4。

师幼关系的性质是什么

]答:

(一)师幼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

  1、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各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而形成的角色关系,如市长与市民等这些是由一定的社会契约所形成的角色关系(社会关系)。

另一种是人与人之间既区别于角色关系,又区别于人与物的关系的人际关系或人我关系(人际关系)。

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不是一种社会关系,而是一种人际关系。

  2、师生关系与师幼关系:

把幼儿看成是学生,可能会产生两个问题。

一是把幼儿看成是学生,认为幼儿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幼儿的其他一切都要为学习让路。

二是容易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变为一种社会关系.

  

(二)师幼关系是一种“我与你”的人际交往关系:

  1、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我与你”的关系:

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我与你”的关系是真正的人际关系。

  2、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一种人际交往关系:

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生活的基础上的,是在共同的交往中形成的

三、论述题

1.论述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特征?

答:

(一)互动性:

但是在实践中双向互动变成了单向倾斜有以下几种表现:

  1、教师——儿童的代言人,儿童-—教师的应声虫

  2、教师——抛球者(言说者),儿童—-接球者(倾听者)

  3、教师——规则的维护者,儿童--规则的执行者

  4、儿童——教师的“玩具”,教师-—“玩具"的操纵者

  

(二)民主性:

使儿童感受到教师的民主作风。

人的民主观念不是先天的,而是在经验中形成的。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儿童的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理解水平,对儿童对问题的回答进行理解性的分析,以激发儿童不断思考的兴趣。

另外,教师应该与儿童一起讨论活动的开展,活动的规则等问题,不是事事都由教师说了算,这也是民主的师幼关系的表现.民主的师幼关系要求教师要有一种倾听的态度。

  (三)互主体性:

体现为从对方那里得到体认,彼此映照,从对方那里“看到”自己。

  (四)分享性:

良好的师幼关系不仅只是表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和谐,良好,同时也意味着教师与幼儿之间在经验,信息等方面的意义分享。

  (五)激励性:

教师通过优质的师幼关系可以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学习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

论述户内空间设备的规划要求

答:

1、活动室的基本设备对幼儿的影响:

幼儿活动室里桌椅等家具和设备的摆放应当方便师幼间,幼儿间的互动,方便灵活多样地开展各种模式的教学活动,方便幼儿使用环境材料或设备,使幼儿感到美观舒适.

  2、活动区创设的原则:

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3、不同活动区的创设:

角色区的创设、表演区的创设、语言区的创设、科学区的创设、美工区的创设。

  4、活动室墙饰的要求:

墙饰除了墙面的装饰外,还应包括空中掉挂的内容。

对墙面和空中的装饰要求有一定的联系,使其系统,以方便幼儿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还应全面平衡,布局要合理。

学前教育学第四次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回归生活课程的含义:

回归生活课程关注自然即课程,社会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2、课程模式:

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其主要的要素有:

理论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案,课程的具体类型,各教育因素的组合方式,课程评价.

3、幼儿园单元主题活动:

幼儿园单元主题活动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儿童获得较为完整的经验。

4、发现法:

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为幼儿提供探索学习机会,使幼儿自己探索环境,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5、小组教学活动:

小组教学:

也叫分组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和学习的需要,把全班幼儿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组,再根据各小组的特点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全班集体教学背景下的分组活动:

有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同一内容,同一要求,同一方法的分组。

二是同一主题,不同内容的分组。

  2、分组教学:

也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分组轮流教学。

二是分组教学利用活动区里进行。

二、简答题

1、回归生活的课程框构是什么?

答:

(1)自然即课程:

自然作为回归生活课程开发的向度意味着:

课程目标指向人的自然性发展,课程内容指向自然。

  

(2)社会即课程:

社会作为回归生活课程开发的向度意味着:

课程目标指向人的社会性发展,课程内容指向社会——回归生活课程。

  (3)自我即课程:

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向度意味着:

课程目标指向人的自主性发展,课程内容指向尊重并提升人的个性差异。

2、项目活动实施的程序有那些?

答:

(1)项目的初步计划:

主题由教师与儿童协商产生

  

(2)主题产生的依据:

主题对儿童的学习价值,课程的要求,资源的可获得性

  (3)主题网的形成:

头脑风暴法(教师根据自身经验与实质进行头脑风暴构建主题网),主题网的产生,即从一个中心概念分出若干个小概念,运用词语,使用网状结构把它们联结起来,形成主题网。

  (4)主题网的功能:

辅助教师设计课程;辅助儿童学习

3、简述幼儿学习的特点

答:

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他们的学习活动具有以下的特点:

  1、活动性:

在活动中学习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的教学应该以真实的经验与事件为基础.

  2、直观性:

幼儿的思维主要还是形象思维,教师要为幼儿提高感性材料进行学习。

  3、兴趣性:

幼儿的自我抑制较差,对感兴趣的才学习,教师要把教的东西变成幼儿的需要,探究幼儿的内在动机和目的。

  4、主动性:

好奇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对外界的信息会经过他自身的筛选,教学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5、广泛性:

幼儿学习的内容很广泛,幼儿学习的途径很广泛。

  6、游戏性: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形式,幼儿的学习大部分以游戏为主,在玩中学,边玩边学。

  7、模仿性:

幼儿的学习常常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榜样或仿效他人而获得经验。

4、列举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几种组织方式?

答:

(一)直接指导的方法

  1、言语的方法:

包括讲解、讲述、谈话

  2、直观的方法:

包括演示、示范等方法

  

(二)间接指导影响的方法

  1、观察法:

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机会与条件,使幼儿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甚至周围环境的方法.

  2、发现法:

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为幼儿提供探索学习机会,使幼儿自己探索环境,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实验法:

是教师指导幼儿运用简单的工具,通过改变一定的条件来引出所要得的结果。

三、论述题

1、试论幼儿园课程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答:

课程实施要考虑以下的问题:

幼儿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一日生活的安排和幼儿的学习与教学策略

  

(一)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1、物质—-空间类: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潜在课程的一个重要来源,包括多方面。

  2、组织——制度类:

包括教育内容与活动安排、教育评价、教育管理等等

  3、文化—-心理类:

一种无形的软环境,通过社会心理气氛和人际关系表现出来,没有评价的量化标准。

  

(二)幼儿的学习与教学策略

  1、学习的概念与类型

  学习:

是个体后天与环境接触,获得经验而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

  学习的分类:

根据学习的内容可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智能的学习,道德品质的学习与行为习惯的学习.根据学习情景的不同可分为日常情景的学习和教育情景的学习;根据获得经验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2、幼儿学习的特点:

是在教育情景中的学习,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教师的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的含义:

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措施的总和.

  

(2)幼儿园教学策略:

  ①接受式教学:

教师直接明确地传达教育意图,这是一种明确、有序、简单的教学方式.

  ②发现式教学:

以发现学习为基础,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做出选择,决定做什么,怎么做,包括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和交流、评价其活动结果。

  ③幼儿园的具体教学策略:

小班教学策略以材料操作为基础,强调以活动区为依托,以教师的个别指导为重点。

中班教学策略以幼儿协同的发现学习为主,适当增加讲授型接受学习的比重,大班教学策略增加讲授型接受学习和协同发现学习的比重,大班后期适当增加讲授型接受学习有利于适应小学学习

2、试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原则和实践要求。

答:

(一)原则:

  1、与幼儿支持性的联系比管理的、指导的、疏远的或惩罚的联系更有利于学习。

  2、幼儿在”伙伴"关系中的游戏和交流比管理他们或者向他们说教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

  3、尊重幼儿的兴趣比忽视、破坏或改变幼儿的兴趣更能鼓励幼儿的主动性、控制力和能力。

  4、接受幼儿非教师的思维和推理方式比希望他们像教师那样思维和推理更能促进幼儿的思维和推理过程.

  5、鼓励幼儿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比为解决问题或企图提供没有问题的环境更能产生更多的学习机会。

  6、确保提供的信息和活动适合于幼儿的发展水平对有效地学习经验来说很重要。

  7、经验和问题解决是幼儿发展对概念和联系的理解的主要过程.

  8、鼓励同伴——同伴游戏和问题增强了幼儿的**性和胜任感。

  

(二)实践要点

  1、教师和幼儿一起控制:

有四条有效策略和幼儿一起控制:

从幼儿那里获得暗示;以幼儿的方式与幼儿一起活动;从幼儿身上学习;有意识地让幼儿控制.

  2、重视幼儿的能力:

有三种策略:

寻找幼儿的兴趣;从幼儿的观点来看待各种情况;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兴趣制订计划。

  3、与幼儿形成信任关系:

有四条策略:

和幼儿一起分享;关心幼儿兴趣;给幼儿具体的反馈;问诚实的问题和诚实地回答问题。

  4、做出评价以支持幼儿的游戏:

教师评价幼儿游戏的方式有:

观察和理解幼儿游戏的复杂性;和幼儿一起时有游戏性。

  5、采取问题解决的方式解决交际冲突:

实事求是地、坚决和耐心地解决交际冲突帮助幼儿把弄清因果关系作为解决冲突的一部分。

第五次作业答案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

1.因人施教:

(一)尊重不同智力类型,提供多元智力课程。

  

(二)尊重不同学习类型,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三)尊重不同的气质类型,既要接纳一定范围内的气质性的行为,又要长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