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高的移动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1051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高的移动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副高的移动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副高的移动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副高的移动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副高的移动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副高的移动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docx

《副高的移动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高的移动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副高的移动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docx

副高的移动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副高的移动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一、锋面雨带的形成:

 A:

暖气团  B:

冷气团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在全球最为显著,形成季风气候在全球也最为显著,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与夏季风的进退及夏季风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暖空气轻,冷空气重,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

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由此可见,锋面雨带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形成降雨。

 

 

 

二、锋面雨带的移动:

注图中阴影与非阴影的分界线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时间

夏季风的进退

雨带停留地区

六月份,冷暖气团在江淮地区相持约一个月时间,形成梅雨准静止锋;

七、八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九月份,锋面雨带南撤;

十月份夏季风完全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综合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南方地区雨季来得早,退得晚,雨季长,雨大,而北方雨季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雨量小。

因而,在降水的季节分配上,愈向北方降水的季节变化愈大,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北方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大。

 

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副热带高压是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系统。

它通常活动在较低纬度上空,夏季最强,冬季最弱,对一些地区的天气、气候产生巨大影响。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有时只有一个,位于夏威夷附近;有时分裂在两个,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最为直接。

它的强弱、进退,几乎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及水旱灾害的发生。

夏半年,随着副高位置的季节性北移和加强,从海洋上来的暖湿气流随之逐渐北进,而北方来的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冷暖气流在副高北侧交锋形成的降雨带也随之逐渐北上。

就平均状况而言,副高与锋面雨带的位置,如下:

春末,副高位置大约在北纬15°-20°,雨带常位于华南。

夏初,副高西伸北进到北纬20°-25°左右,雨带也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形成长达1个月之久的梅雨季节。

7-8月,副高进一步北进到北纬25°-30°,雨带随之北推到华北、东北地区。

9月,副高南退,雨带也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

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就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

有的年份,夏季副高势力偏弱(夏季风势力较弱)时:

副高位置持续偏南,雨带就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

――南涝北旱

有的年份,夏季副高势力偏强(夏季风势力较强)时:

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出现干旱。

――北涝南旱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

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

地区。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2题。

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

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B.6~7月C.6~8月D.5~8月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

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

3、我国五月初进入汛期的河流是

A.钱塘江B.珠江C.黄河D.淮河

4、关于我国东部地区雨季的叙述,正确的有

A.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也早B.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C.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冬季风的进退所决定的

D.梅雨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4~5月份

5、读甲、乙两幅雨带图(阴影部分表示雨带),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的是月份的雨带位置图,此时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开始在登陆。

(2)乙图所示的是月份的雨带位置图,此时雨带控制我国北方的

地区和地区;图中东部地区空白处表示的为地区,此时的天气现象是。

(3)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的进退决定的。

(4)我国降水形式以雨为主,夏秋两季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易出现灾害。

5.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好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即不同月份雨带的分布地区及其移动方向,现具体说明:

(1)问:

读甲图可知此时雨带位于华南一带,说明此时夏季风已从南部沿海登陆,应是大约5月份。

(2)问:

乙图所示我国东部雨带已北移至华北、东北一带,应是6、7月份,而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到副高控制,气流下沉,降水稀少,出现伏旱天气。

第(3)问:

由我国东部雨带的形成和移动规律可知,雨季的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由夏季风的进退决定,即夏季风强,开始的早,结束的晚。

反之则开始的晚,结束的早。

第(4)问:

受冬夏季消长影响,我国的降水多为锋面雨,且多集中在夏秋季节,降水过多易出现涝灾,相应的春季易出现旱灾。

答案:

(1)5南部沿海

(2)七、八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伏旱(3)夏季风

(4)锋面8%水旱

 

6、读我国东部夏季雨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6月下旬雨带平均位置在流域,这时当地降水被称为。

(2)7月份雨带位置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此时江淮地区的天气正是降水较少的。

(3)在图12—8上画出锋面示意图,并画出南北两侧的气流运动方向。

6.解析:

由图可知我国东部雨带在4、5月份从南部沿海登陆,到8月份推进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后迅速回撤出中国大陆,由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夏季雨带在我国东部的移动规律。

最后一问中的画图题注意此锋面雨,冷空气在下部,暖空气(从南方来的夏季风)沿冷暖空气定界面上升,且降雨应在冷空气一侧。

答案:

(1)长江梅雨

(2)伏旱(3)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