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贡献的综合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0818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新技术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贡献的综合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新技术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贡献的综合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新技术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贡献的综合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新技术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贡献的综合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新技术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贡献的综合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新技术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贡献的综合分析.docx

《高新技术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贡献的综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贡献的综合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新技术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贡献的综合分析.docx

高新技术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贡献的综合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贡献的综合分析

 

  

 

 

 

 

 

 

 

   

 

 

 

 

 

“十五”以来,广州市总体发展速度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作为经济增长的一股十分重要的推动力量,高新技术产业为广州经济的增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文从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着手,利用广州2001~2006年的宏观经济系列数据,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对广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此基础上,对广州高新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出评价,从而为准确定位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行业发展速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从严格意义上说,“高新技术”的概念应该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高技术”或“高科技”和“新技术”,当高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含量达到80%以上,那么传统技术就转变为新技术。

国际上通常使用的是“高科技”这一概念,但是,鉴于我国总体科技水平与国际科技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很多高科技只是对传统技术的改造,所以,我国通常采用“高新技术”的概念。

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渗透型、知识智力密集型、更新快、受科技进步影响大、要求有大量智力和高智能投入,是产出效益高、增长快、需求广、就业面广、对劳动者文化层次要求高、综合性强、省资源的产业。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

一是由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实现,被称作外延型的扩大再生产;二是由这些投入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来实现,被称作内涵型的扩大再生产。

由于资源总是稀缺的,因此依靠技术进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

(一)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产生深刻影响

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是由“传统资源型”转向“智能集约型”。

“传统资源型”经济的典型特征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应该说,资源密集型产业在工业化的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资源是有限的,无节制地耗费资源将严重损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水平的初加工将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

所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迫切需要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的根本性转变,转变的目标就是“智能集约型”经济。

“智能集约型”经济的重要内容是人的素质和科技实力,也就是知识,知识相对于物质资源来说是无限的。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提高人的素质和科技实力,使现有的自然资源更多、更好地被利用的同时,创造新的资源,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和更广阔的余地。

物质资源越短缺,人们将越依赖于知识的创新和运用。

高新技术产业引发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总是处于动态的演变过程之中的,推动这一变化的最基本力量就是科技进步。

第一,高新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某些部门和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其生产成本,使这些部门和行业能更快发展;第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造成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使用的推广及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了新兴部门的产生和发展;第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某些能源的利用相对减少,或者在创造新产品的同时也使某些原有的旧产品趋于淘汰,最终都会对某些技术落后部门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使他们的发展速度减慢,甚至淘汰。

(二)高新技术产业对三大产业的影响分析

从传统的观点看,农业产品基本上从自然界中取得,受自然环境或条件的影响较大,因而受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较低。

但是,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高知识、高技术产业,有着高渗透性、高效益性、高增值性的特点,对大农业应该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通过实现农业机械设备的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会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通过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如改良动植物品种,改善农药、化肥效能,可以大大提高了农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环境技术的发明及应用,协调农业生产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维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及时、准确地提供与农业生产供销有关的咨询服务,可以减少天灾及人为因素带来的危害;通过对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进而实现增产增收。

因此,认为农业部门对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依赖程度低是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规律的,说明广州农业还处于较为落后的手工、机械生产阶段,急需高新技术产业对其进行改造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生存的空间。

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工业制造业的作用是相当直接、相当强大的。

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对传统工业制造业生产工艺设备的改造及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数量与质量;通过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开拓了新的资源领域或提高了原有资源的利用率;在创造新的工业产品的同时,使新的生产部门及服务行业不断涌现;通过信息传递方式、传递方法的革命性转变,加快了工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并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高新技术产业对服务业的影响同样也是很大的。

传统的服务业需要依靠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

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分工向着高度专业化及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都在高速运行。

快速、准确、畅通无阻是保持系统良好运行的基本要求。

在流量不断增大、流程与流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传统服务业面临严峻挑战。

行业的独立化、自动化、标准化将迫使传统服务产业以现代化的面貌出现,这自然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

(三)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表现形式

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的影响。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其就业规模和产值规模的不断扩大,意味着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

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着前向关联性。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依赖于其他产业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需求,其他产业部门对高新技术产业最终产品的需求越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其他产业的扩张,从而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第二,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后向关联性。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依赖于其他产业的最终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对其他产业部门最终产品的需求越强烈,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如,电子信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内部行业有着较强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扩张,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其他产业提供物质基础,从而有效推动其他产业发展。

二“十五”以来广州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一)广州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

1.广州总体经济运行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图1“十五”以来广州经济发展趋势图

“十五”以来,广州经济运行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2006年,广州经济总量达到6068.41亿元,是2001年的2.14倍,2001~2006年,广州GDP平均增长率达到16.0%(现价)。

2.广州第一产业增幅相对较小

广州第一产业的增长幅度较对较小。

2006年,广州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5.51亿元,是2001年的1.50倍,“十五”以来,广州农业平均增长率只有7.5%(现价),远远低于广州经济的增长幅度。

图2“十五”以来广州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图

3.广州工业保持较快增长

2006年,广州工业增加值达到2210.41亿元,是2001年的2.31倍,“十五”以来,广州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达到16.6%(现价),广州工业经济增长幅度明显快于广州总体经济的增长幅度,广州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在能源与资源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

图3“十五”以来广州工业经济发展趋势图

4.建筑业在波动中缓慢增长

“十五”以来,广州建筑业增长缓慢。

2006年,广州建筑业增加值达到208.97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1.33倍。

2001~2006年,广州建筑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达到6.4%。

广州建筑业增长幅度明显低于广州经济增长的速度。

图4“十五”以来广州建筑业发展趋势图

5.广州第三产业在开放与竞争中保持高速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服务业市场不断放开,外资服务企业不断涌入中国市场。

2006年,广州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503.52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2.15倍。

广州服务业增加值,“十五”以来平均增长率达到16.8%。

广州第三产业增长幅度高于广州经济的增长幅度。

图5“十五”以来广州第三产业发展趋势图

(二)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1.广州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高速增长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增长。

2006年,广州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685.54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3.77倍。

“十五”以来广州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平均增长率达到29.7%。

广州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广州经济的增长幅度。

图6“十五”以来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图

2.高新技术产业内部各行业GDP发展情况悬殊

图7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构成

从广州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构成来看,各个产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发展程度与速度悬殊较大。

其中,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广州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比重远远大于农业和服务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比例,但是,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2006年,广州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646.21亿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比重达到94.68%,2002~2006年,广州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9.1%。

而广州农业和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较小,但发展速度很快。

2001年,广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只有14.30亿元和22.03亿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比重分别只有2.14%和3.73%,但是2002~2006年,广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71%和91.1%。

三高新技术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一)高新技术产业贡献度测定模型的确定

高新技术产业是工业中的一个链条,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测定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度可以把高新技术产业放置到产业经济理论中进行研究,利用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数学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其模型为:

其中i表示产业序号;Xi表示第i产业产出量;βi表示第i产业产出增长的弹性系数,其经济意义是第i产业产出增长1%会导致总产出增长βi%;β0为常量。

从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分类来看,分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但为了便于考察高新技术产业对三大产业的贡献度及其影响,我们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分别从第一、二、三产业当中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产业加以研究,同时,把第二产业的工业与建筑业分开加以考察。

因此,在本文中广州市的产业结构就被分成了五大块,即第一产业(不包括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不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建筑业、服务业(不包括高新技术产业)。

(二)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实证研究

本文主要指标选取了广州市各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样本观测期选定为2001~2006年,各产业的GDP数据来源于历年的《广州市统计年鉴》(见表1)。

表1广州各产业增加值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和上文所确定的数学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回归,可建立各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标准回归方程如下:

在上文中,Y表示广州GDP总额,X1、X2、X3、X4、X5分别表示传统农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增加值、传统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和传统服务业增加值。

通过SPSS10.0统计软件计算,式中各回归系数对应的T检验值的显著性检验均为0,全部通过显著性检验;方程调整方差为1,说明传统农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增加值、传统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和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对全市GDP有整体解释意义。

由以上方程得知,传统农业的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导致全市GDP增长0.01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导致全市GDP增长0.156个百分点;传统工业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导致全市GDP增长0.251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导致全市GDP增长0.018个百分点;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导致全市GDP增长0.576个百分点。

由此可知,目前各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传统服务业、传统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建筑业与传统农业。

以上各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贡献度与2006年其在全市GDP中所占比例的比值,分别为0.509、1.381、0.976、0.523、0.988(见表2)。

表2各产业贡献度与2006年各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比值的比较

显然,从上表可以看出,未来最有效地拉动广州经济增长的首先是高新技术产业,其次是传统服务业和传统工业,最后是建筑业和传统农业。

这充分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的倍增效应最为突出,发展潜力及空间都很大,是广州市未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动力。

但也应该看到,由于广州高新技术产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实力较弱,对广州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仍然十分弱小,在短时间内对广州经济拉动作用仍然十分有限。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高新技术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的推动力量。

但是,2001年以来,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整体规模仍然偏小,实力较弱,所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总额仍然偏小。

但是从回归分析可看出,高新技术产业对全省经济及各产业增长的倍增效应最为突出,发展潜力及空间都很大,是未来全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动力。

因此,必须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体应该做到: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把工作重点转向营造良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方面来。

一是要从注重上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转向注重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二是要从主要依靠提供财税优惠吸引人才、技术、资金转向主要依靠提供良好的管理和服务方面来;三是从主要依靠政府行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转向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方面来。

第二,调动社会力量,增加科技投入。

要增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对广州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必须切实加大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投入,改进投入方式,有效吸引全社会资金对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推动产业发展;要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改进财政对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方式,由单纯地支持一般生产性项目转向支持社会研发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风险投入机制的建设;充分利用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扶持广州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市,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第三,实施品牌工程,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业绩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或者企业集团,逐步把几个大企业集团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航空母舰”;利用行政和市场的力量,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兼并和重组。

第四,大力促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的建设,培育中介服务市场,促进创新资源的流动和结合。

重点扶持发展技术产权交易服务机构、科技企业孵化机构、中小企业技术服务机构、与风险投资相关的中介机构等。

第五,集中力量办好高新区。

广州高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完成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即将进入大发展的新阶段。

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促进高新区实现“二次创业”,建设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重点提高高新区企业的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技企业的孵化能力、对传统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第六,加强对热点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宏观引导。

立足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局和广州地区资源特点,加强产业发展特别是热点领域产业发展的规划研究,如软件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加强宏观引导和调控,对于有优势的产业加强支持。

(审稿:

梁加宁)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