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复习单元综合检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78011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复习单元综合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复习单元综合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复习单元综合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复习单元综合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复习单元综合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复习单元综合检测.docx

《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复习单元综合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复习单元综合检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复习单元综合检测.docx

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复习单元综合检测

第六课 走近法律 了解法律

1.法治完善推动政治文明。

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由此开启我国民法典时代,这说明(  )

①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宪法是民法总则制定的根本依据 ④我国法律代表公民意志和利益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开启了中国依法治“善”的时代。

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说明法律的特征是(  )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殊行为规范

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具有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的功能

3.2016年10月17日,法庭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我国法律是惩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③

4.《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33条规定: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

”这一规定直接体现了法律(  )

A.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

B.对人们的行为起规范作用

C.对人们的行为起保护作用

D.由国家暴力机关强制执行

5.2017年3月1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决定将民法总则草案修改稿提请各代表团审议。

代表团对民法总则草案作了126处修改,包括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下限修改为8周岁等。

这体现了我国法律的本质是(  )

A.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规范和保护等作用

C.公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D.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6.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达50多部,坚持对腐败零容忍。

从“打老虎”“拍苍蝇”,到国际追逃追赃,再到织密、扎紧制度铁笼,腐败存量正逐渐减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正逐步形成。

这表明(  )

A.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坚持依法治国是解决腐败的根本途径

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党员干部违法犯罪可以不受法律制裁

2017年1月23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受贿、滥用职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一审公开宣判,对被告人苏荣以受贿、滥用职权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据此回答7~8题。

7.这主要体现了我国法律(  )

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主要对违法犯罪的人具有约束力

A.①③B.②③

C.③④D.②④

8.这表明(  )

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官员违法要受到最严厉的制裁 ③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④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9.2017年2月17日,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省纪委常委会议审议并报省委批准,决定给予广东省江门市委原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毛荣楷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线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这体现了(  )

①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②违法行为必然会受到刑罚的处罚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④党反对腐败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二、简答题

10.材料一:

2015年8月10日,军事法院依法对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谷俊山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行贿、滥用职权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谷俊山犯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行贿罪、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赃款赃物予以追缴,剥夺中将军衔。

材料二:

在宣布被查近17个月后,2015年8月4日,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站在了法庭被告席。

十八大后落马的省部级及以上高官中,沈培平是第18位站在法庭被告席上的“老虎”。

在沈培平之前,已有王素毅、童名谦、李达球、刘铁男、倪发科、陈柏槐、季建业、廖少华、陈安众、蒋洁敏、李春城、周永康、郭有明、祝作利、阳宝华、王永春、郭永祥等17人受审。

以上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第七课 特殊保护 依法维权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度充斥荧屏的“爸爸”们哪儿也去不了了!

2016年4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将从节目数量、节目内容、播出时间等方面对真人秀节目进行引导调控,原则上不允许再制作播出明星子女参与的真人秀节目。

此举(  )

A.违背创新发展的具体要求

B.体现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C.是坚持依法治国具体表现

D.不利于激发电视创作热情

2.自2016年2月起,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护苗2016”专项行动。

截至2016年11月,全国共收缴非法少儿类出版物116.22万件,清理淫秽色情有害信息81.34万条,查办涉少儿类非法出版和网络案件400余起。

护苗专项活动的开展(  )

①有利于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②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③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④彻底扫除了侵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垃圾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3.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的特殊保护,是因为(  )

①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③可以有效杜绝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④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仅仅是国家的责任

A.①④B.③④

C.①③D.①②

4.下列生活场景中的做法与“四大保护领域”的要求对应一致的是(  )

选项

四大保护领域

生活场景

家庭保护

妈妈要求小雨整理好自己的房间,学会生活自理

学校保护

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

社会保护

国家网信办开展“护苗2017·网上行动”,净化网络环境

司法保护

根据法律规定,中小学校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网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5.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某市广大中小学开设“大课间”,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形成了生动活泼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6.2016年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规定:

“监护人要依法尽责,在家庭发展中首先考虑儿童利益。

”上述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学校保护B.家庭保护

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7.进入四月,天气回暖,又是溺水事件的高发期,贺州市各中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

这些举措(  )

①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防范和自救意识 ②消除了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安全隐患 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④有利于未成年人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及技能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8.每到夏天,一些地方学生溺水事故不断发生,导致家庭悲剧不断上演。

各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学生加强防溺水知识的安全教育。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①家庭保护 ②学校保护 ③社会保护 ④司法保护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9.在第二十二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即将来临之际,某市公安局和教育局联合发文要求全市各中小学切实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法治文明意识,提高自救自护的素养和防范能力。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司法保护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D.家庭保护

10.我们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容易受到伤害。

这要求我们(  )

①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②面对不法侵害,忍气吞声、任其所为 ③面对不法侵害,用智慧保护自己 ④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1.2017年5月26日,聊城市人民检察院举行检察开放日活动暨主题为“防治校园欺凌,护航未成年人成长”的新闻发布会。

为防治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下列做法你赞同的有(  )

①同学间相互理解、宽容,与人为善 ②学校加强道德法治及安全教育 ③父母做好家庭教育,加强监管 ④公安机关公开审讯,严惩施暴者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12.据调查,校园欺凌案件近六成的诱因是同学之间的口角和玩笑等,受欺凌者多选择沉默和忍受。

这一调查结果启示我们要(  )

①依法自律,用法维权 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③学会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④维护正义,帮好朋友报复欺凌者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13.《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和硕上海iPhone5c代工厂4名工人发生死亡,包括一名15岁的童工。

这再次凸显出苹果及其供应商,在聘用未成年人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青少年应提高警惕,学会自我保护 ②未成年人的健康离不开家庭、社会、学校、司法的保护 ③青少年身心已经成熟,生命健康权不易受到伤害 ④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14.小李在工地辛苦工作一年,工地负责人竟以种种借口拖欠工资不发。

万般无奈,小李要用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讨回工资,该手段是(  )

A.请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

B.到当地人民法院状告工地负责人

C.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D.通过媒体曝光工地负责人的行为

二、简答题

15.背景材料:

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频发。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校园毒跑道、校园欺凌、四川悬崖村等一系列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回应。

陈宝生强调,针对解决校园暴力与校园欺凌等问题,应该校内外综合防范。

(1)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的防治工作?

(简要说明,至少回答三个方面)

 

(2)遏制校园欺凌和暴力,人人有责。

请你为创建平安校园出谋划策。

(从学生和学校两方面回答)

 

16.材料一:

校园暴力及未成年人犯罪,是近几年来,一直受到大家关注的问题,但是对于这些未成年的嫌疑人如何处罚成为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公安部日前公布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将行政拘留执行年龄从16周岁降低至14周岁。

在社会上引起巨大争议。

材料二:

2016年12月,深圳12岁少年疑因举报收保护费被报复遭十几名同学围殴,事后,公安机关通报处理情况:

对打人者杨某某、冯某某、刘某某、郭某某、喻某某、黄某等6人予以行政拘留处罚(因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不执行行政拘留);彭某某、李某某等2人因未满十四周岁,不予处罚,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校园暴力及校园欺凌事件频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至少从四个方面作答)

 

(2)针对校园暴力及校园欺凌,青少年如何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至少答四个角度)

 

第八课 法不可违 防患未然

一、单项选择题

1.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款;瞿某因醉驾被处拘役,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2.《钱江晚报》报道,小杜在海盐开了一家五金厂。

五月中旬,因为业务往来,他要给一个姓陈的人汇18万元货款。

可在网银上操作时,一不小心错转给了一个姓俞的人。

结果俞某拒绝还款。

俞某拒绝将得到的款项交还原主的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

C.不道德行为D.违纪行为

3.2017年3月10日,XX“黄骅贴吧”一网民发表主题为“南排河液化气站爆炸”的贴子,内容是“河北沧州一私人液化气站爆炸,伤亡情况不明”,结果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10天。

这一网民的行为属于(  )

A.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

C.严重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

4.中学生小张看到王某在抢夺中学生小李的钱物,立即向执勤的巡警报告。

王某最后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王某的行为是(  )

A.妨害公共安全的行政违法行为

B.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行为

C.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民事违法行为

D.侵犯公私财物的一般违法行为

5.2016年8月,山东单县陈某因篡改四名同班同学的高考志愿被拘留。

10月26日,陈某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

这告诉我们(  )

A.陈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陈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罚处罚

C.陈某没有积极完成法律鼓励的行为,因而要受到法律制裁

D.这四名同学的受教育权和隐私权受到侵犯

6.下图有1处错误,错误的是( )

A.①处B.②处

C.③处D.④处

7.“90后”男子阿超(化名)竟然玩起了“互联网”思维,利用网络技术贩卖毒品。

日前,阿超被博罗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该男子的行为(  )

①是一般违法行为 ②没有遵守网络规则,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的行为 ③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罚处罚 ④是犯罪行为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8.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3%,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影像制品的占31.9%。

这说明(  )

①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有不良行为是正常的 ②不良行为必然发展为犯罪行为 ③青少年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④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9.2017年2月,公安部公布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其中将行政拘留的执行年龄从16周岁降低至14周岁。

这一决定警示中学生(  )

A.社会戾气在影响,消除犯罪无良方

B.少年犯罪危害大,全民执法重惩罚

C.问题少年有问题,家校合力全解决

D.道德法律进课堂,防微杜渐助成长

10.据调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原因是一时冲动、无心向学、有不良行为等,这对青少年的警示是(  )

①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可能会发展为违法犯罪 ②要善于调控不良情绪 ③遵纪守法,努力学习 ④有不良行为必然会走向犯罪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11.学生李某某,14岁之前就断断续续地逃学,后来就经常逃学夜不归宿,与社会上的闲散青少年混在一起,跟随“老大”到一些学校去收“保护费”,继而发展到自己单独抢劫别的同学,并几次打伤他人。

李某某的发展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有(  )

A.所有犯罪越是从小错开始的,所以小错绝不能犯

B.从犯小错到犯罪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犯点小错无关紧要

C.违法犯罪往往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D.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没有严格界限

12.“厌学→逃学→辍学→流失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几乎是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行为轨迹。

这警示我们(  )

①要珍惜当前的学习机会 ②大错不要犯,犯点儿小错无所谓 ③要增强法治观念,重视品德修养 ④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所以要防微杜渐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二、分析说明题

13.材料一:

校园暴力及未成年人犯罪,是近几年来备受大家关注的问题,但对于这些少年犯如何处罚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公安部日前公布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将行政拘留年龄从16周岁降低至14周岁。

材料二:

中学生小嘉原来是一个好学生,自从认识了一些社会青年后,就以一个校园“小霸王”的称号出名了,欺凌同学、随意旷课,受到了学校处分;多次偷窃财物、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

成年后他仍不悔改,为了筹集赌资,多次持刀拦路抢劫,造成路人伤重送医,最终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2万元。

材料三:

2017年3月22日,河南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共造成22名学生受伤,其中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5人重伤,校长已被免职;前不久,东莞黄江镇宝山社区一幼儿园保育员投放有毒药物,多名儿童中毒入院。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1.6万左右的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死因包括溺水、交通

事故、食物中毒、校园房屋倒塌或学生拥挤踩踏、自杀、暴力侵害、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体罚及变相体罚、隐私权、人身自由权被侵害等等。

有关专家指出,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诚然,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国家为什么要通过出台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2)紧密结合材料二,分析小嘉最终被法院判刑的原因。

 

(3)请你全面阐述加强校园安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有效措施?

第三单元 学法尊法 守法用法

第六课 走近法律 了解法律

一、1.A 2.A 3.C 4.B 5.A 6.A 7.B 8.C 9.C

二、10.①对这些腐败高官的处理,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②严惩腐败分子,体现了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第七课 特殊保护 依法维权

一、1.B 2.B 3.D 4.B 5.B 6.B 7.A 8.C 9.C 10.C 11.A 12.D 13.D 14.B

二、15.

(1)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②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③加强校园欺凌和暴力的防治工作,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

④有利于建设平安校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2)学生:

①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掌握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

②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学会宽容。

③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自律,遵守社会规则,严于律己,遵守校纪校规。

④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寻求法律帮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等。

学校:

①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育守法公民。

②重视学生的品德养成和人格发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

③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建立问题学生的跟踪、帮扶制度。

16.

(1)①社会原因:

社会中存在各种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如不良的社会风气、各种不良诱惑等等。

②家庭原因:

缺少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没有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等等。

③学校原因:

学校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缺少正确的导向,疏于对青少年的理想、道德、法律教育。

学校管理不够科学合理等等。

④个人原因:

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法律意识淡薄。

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

存在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

没有学会与人相处。

没有调控好青春期情绪,容易冲动不计后果。

好奇心的驱动。

不能正确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教育等等。

(2)①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掌握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

②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学会宽容,和同学和谐相处。

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冲动。

④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自律,遵守社会规则,严于律己,遵守校纪校规,不参与打架斗殴事件。

⑤学会用智慧保护自己,如面对不法侵害,要积极寻求帮助,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并及时向学校老师反映和告知家人。

⑥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寻求法律帮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等。

第八课 法不可违 防患未然

一、1.C 2.A 3.B 4.D 5.B 6.C 7.C 8.C 9.D 10.B 11.C 12.C

二、13.

(1)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②当前,家庭、学校、社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③出台和修改行政拘留年龄等相关法规有利于增强法律的威慑力和约束力,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等违法犯罪。

(2)①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行为。

(或:

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可能会违法,甚至陷入犯罪泥沼,两者无不可逾越的鸿沟)②小嘉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或:

刑事违法行为或严重违法行为)③小嘉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这是犯罪的本质特征,触犯了刑法,这是犯罪的法律标志;所以,应受刑罚处罚,这是犯罪的必然后果。

(或:

家庭缺少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学校疏于对青少年的理想、道德、法律教育,对青少年的管理不严,缺少正确的导向;社会不良环境、不良现象的影响等)

(3)①国家或政府角度:

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健全校园安全相关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加强执法,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②学校或社会角度:

要增强责任意识,完善校园设施,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与安全保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自救自护知识讲座、安全演练等。

③家庭角度:

创设良好家庭环境,言传身教,传承好家风,引导孩子学会划清是非界限,提高明辨是非和正确选择的能力,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④未成年人自身角度:

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落实责任,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

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加强道德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提高警惕避免伤害,用智慧和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掌握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保能力,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