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理化检验.docx
《水质理化检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质理化检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质理化检验
编号
广东药学院
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申报书
课程名称水质理化检验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基础必修课
专业主要课程□其它
申报类型
精品课程□优质课程
课程负责人白研
所属二级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盖章)
所属教研室卫生化学
申报日期2009年5月20日
广东药学院教务处制
1.课程基本信息及指导思想
课程编号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层次
本/专
授课专业(方向)
授课年度
C0204071
45
36
本科
卫生检验专业
第三学年
第二学期
1-1课程的目标定位
课程定位及建设目标
课程定位:
水质理化检验是卫生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水质指标检验的意义、原理、方法和实验技术,为今后从事卫生检验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水质检测指标的含义、熟悉这些指标的测定方法和原理,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
建设目标:
本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广东药学院优质课程,两年来,按照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进行课程建设与网站建设,力争将本门课程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并以建成国内同类专业示范性教学课程为目标。
1-2教育思想观念
课程教育思想观念
水质理化检验为一门专业课程,很多重要水质指标的检测方法需要联系之前的基础理论知识,所以,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调动学生回顾以往所学知识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才能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科技活动,本课程利用综合实验的一系列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心理素质、实践能力等素质得到全面培养,有利于杰出人才脱颖而出。
说明:
1、本申报书各项内容阐述时请注意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各表格不够可加页。
2、申报精品课程必须有课程网站,未被评选为精品课程者自动参与优质课程评选。
2.师资队伍
人员
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历
学位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白研
女
1970.10
副教授
硕士
硕士
课程体系研究、讲授、教材与网站建设等
毋福海
男
1961.03
教授
博士
博士
讲授与课程体系研究等
黄丽玫
女
1962.10
副教授
本科
学士
讲授、题库建设、与课程
体系研究等
陈红红
女
1966.10
副教授
硕士
硕士
讲授、题库建设、教材与
课程体系研究等
杨冰仪
女
1973.12
副教授
博士
博士
题库建设、教材与课程体
系研究
苏政权
男
1966.06
教授
硕士
硕士
教材与课程体系研究等
颜戊利
男
1967.12
实验师
本科
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
开放性实验准备工作
陈漫霞
女
1978.02
实验师
本科
学士
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
开放性实验准备工作
2-1
队伍
结构
课程负责人情况介绍
主要工作情况:
1999.07-2002.06:
广东药学院预防医学系卫生化学教研室助教;
2002.07-2006.12:
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化学教研室讲师;
2007.01~至今:
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化学教研室副教授,教学秘书。
教学与科研情况:
教学:
系统讲授了水质检验、医用分析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卫生化学等七门本科课程;指导青年教师工作1名,指导历届届本科生毕业专题,每人一题。
指导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活动,主持并完成广东药学院教学研究课题2项,参加教研课题8项。
参加全国规划教材《生物材料检验》、《卫生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案例版《卫生化学》和《现代卫生化学》编写,累积7.5万字。
以及多本自编教材编写工作,发表教改论文3篇。
科研:
主持并完成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1项,主持并完成广东药学院科研课题1项,参加广东省科技厅项目4项,参加广东省卫生厅课题1项,学院课题多项,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
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情况
参加本课程建设人员有8人,学历结构:
博士2人,硕士3人,本科3人,其中一人为在读研究生;职称结构:
教授2人,副教授4人,实验师2人;年龄结构:
20~30岁1人,30~40岁2人,40~50岁5人。
2-2
主讲教师情况
主讲教师资格比例,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
2002-2003第二学期:
陈红红副教授、黄丽玫副教授;
2003-2004第二学期:
黄丽玫副教授、白研讲师;
2004-2005第二学期:
黄丽玫副教授、白研讲师;
2005-2006第二学期:
黄丽玫副教授、白研讲师;
2006-2007第一学期:
黄丽玫副教授、白研副教授;
2007-2008第一学期:
白研副教授、黄丽玫副教授;
2008-2009第一学期:
白研副教授、黄丽玫副教授;
2008-2009第二学期:
白研副教授、毋福海教授。
2-3
师德
师风
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获奖情况或者佐证材料,教学事故(差错)情况
师风师德:
本课题组有南粤优秀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广东药学院教学名师1人,广东药学院优秀教师多人,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工作积极分子多人,为贫困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在学生中有一定影响。
历年教学无教学事故
2-4
教学
研究
与学
术水
平
获教学成果奖、教改立项、发表论文情况
获教学成果奖情况:
1996年,“仪器分析与卫生化学教学改革初探”荣获广东药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8年,“水质检验综合性实验改革”荣获广东药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0年,“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探索”荣获广东药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2年,“卫生化学综合教学改革”荣获广东药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5年,“卫生化学综合教学改革”荣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改立项:
课程组成员主持教改课题16项,课程负责人主持教学研究课题情况如下:
1.《水质检验》校级优质课程建设,学院,2007,主持;
2.“分析化学”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的研制,学院,2005,主持;
3.仪器分析多媒体课件制作,学院“拓新工程”,2007,主持;
4.仪器分析网络课程,学院“拓新工程”,2007,主持;
发表论文情况:
2004-2009年间,课程组成员发表教改论文30余篇。
2-5
师资
培养
师资培养计划及培养效果
1999年卫生检验与卫生化学系的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是:
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助教3人,实验师1人,助理实验师2人。
博士1人,硕士5人,本科4人,大专1人。
经教研室研究决定成立导师制,进行青年教师培养和提高,经过多年的培养,教师的职称、学历都取得了进展,目前教师队伍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高级实验师1人、实验师2人。
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4人,2007年又有一人就读硕士研究生。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省级1人,校级4人。
3.课程教学
3-1
教学
大纲
修订教学大纲情况
水质理化检验教学大纲经过几次修订,2005年之前,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学时分配为:
理论课45学时,实验课45学时;2005-2006第二学期至2006-2007第一学期,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54学时,2008-2009第一学期,理论课;45学时,实验课;45学时。
2006版最新修订大纲,更名为《水质理化检验》,理论课;45学时,实验课;36学时。
3-2
教学内容
开展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情况
《水质理化检验》是卫生检验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很多重要水质指标的检测方法需要联系之前的基础理论知识。
目前,水质指标新的国家标准不断出台,而参考教材的内容显得相对滞后,随着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内容也经历几次的调整,并随着国家标准的更新以及社会需求的改变调整教学内容,尤其进一步开展实验教学改革,深化综合实验改革,要求学生在初步完成实验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综合实验的技能,以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的专业实验及毕业论文等打好必要的基础。
水质理化检验综合实验的基本任务有:
1)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资料;
2)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3)设计方案经教师审阅后,独立完成实验任务;
4)以主题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并分组登台演讲讨论;
5)组织与名师的专题座谈。
3-3
教学
方法
与手
段
开展教学改革、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授课、CAI课件情况及效果
水质理化检验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尤其是实验教学方面,1998年,“水质检验综合性实验改革”荣获广东药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课程组采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并购置了部分多媒体材料,应用于教学实践,同时,对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进行不断的优化。
多媒体教学与以教材、黑板和粉笔为主的传统教学媒体相比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先进性和高效性的优势。
为了将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转化为教学质量上的优势,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意把握教学的规律,掌握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展其所长,优化教学过程。
3-4
实验
教学
实验教学情况及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成效
实验教学依据教学的重点开设实验项目,重点利用综合实验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某河段各个采样点水样的几项综合性指标的测定,整体评价该河段水质污染状况以及该河段的水质自净情况。
实验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地面水某一河段采样点的设置,样品的采集方法;2)溶解氧的测定方法;3)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方法;4)稀释水样的配制,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方法;5)氨氮的测定方法;6)亚硝酸盐氮含量的测定;7)硝酸盐氮含量的测定;利用相关知识综合分析评价整河段水体有机污染情况。
在整个综合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制定并撰写采样方案,经过集体论证确定最终方案,各实验结束后,各实验小组依据实验结果撰写主题论文,并通过各组演讲的形式展示其结果,培养综合实验的技能,并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的专业实验及毕业论文等打好必要的基础。
3-5
教学
辅助
环节
课后辅助、作业布置、批改情况
对教学主要环节布置课后作业,认真批改,作为理论平时成绩。
3-6
命题
及考
试
改卷、命题、试题质量、试题分析、考试内容、方法改革等情况
理论考试内容依据大纲的要求,试题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大纲外内容不超过5%。
试卷由考试出题小组确定,分A、B卷。
历届考试,试卷分析均达到“良”水平。
总评成绩=理论成绩(理论平时×10%+期末考试×90%)×70%+实验总评(实验平时×70%+实验考试×30%)×30%
4.教学管理
4-1
课程
建设
规划
课程建设规划制定及执行情况
课程组所有成员经过认真讨论制定了“水质理化检验课程建设规划”,并按照规划方案执行。
4-2
教学文件管理
各类教学文件管理情况
多年教学文件分类管理,分类方式:
1)学校、教务处、二级学院的教学文件(分类整理);
2)学校、教务处、二级学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分类整理);
3)教研室自行制定的管理制度.
4-3
教研
活动
教研室集中备课等教研活动情况
教研室成员参加的各类会议、讲座、学术活动记录归档;
集体备课保存完整;
听课记录、试讲记录保存完整。
5.教学条件
5-1
教材
及相
关材
料
主编参编教材、教材选用、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或清单等情况
教材选用:
张克荣主编.水质理化检验,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北京:
2001
2)陈亚妍主编.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注解.北京: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相关主编、参编教材情况:
2005年,陈红红、杨冰仪参编卫生部规划教材《水质理化检验》的编写。
5-2
课程
网站
课程网站建设、网站内容、更新、访问量、效果等情况
课程网站已经初步建成,已经可以上网的资源有:
Ø水质理化检验教学大纲;
Ø水质理化检验课程简介;
Ø水质理化检验教学进程、课程教案、电子讲稿、习题;
Ø水质理化检验教学相关视频资料;
Ø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资料,综合性实验相关图片、视频以及实验讨论ppt;
Ø相关友情链接等。
网站路径:
http:
//
上网资源:
(请在□内打√,其它资源请注明)
教学大纲
教案
课件
习题
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
参考文献
其它
下一步网站建设计划
按照广东药学院精品课程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水质理化检验的课程建设与网
站建设,达到校级精品课程的要求。
6.教学效果
6-1
质量
评估
教学质量评价情况
该课程近5年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均为优。
教学效果反馈的信息表明:
1.该课程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课堂讨论、尤其是综合实验结果讨论,有助于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
2.该课程教学内容不断充实,不拘泥于教材;
6-2
学生
反馈
学生满意度调查情况
绝大多数同学对本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情况表示满意。
7.课程特色
综述本课程的特色
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基本理论的掌握、实践能力的训练、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核心,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实践平台的建设为支撑,以立体教学模式的系统培育为手段,二十多年来培养出大批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能,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卫生检验人才。
在课程建设中,将“第一课堂”(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与“第二课堂”(课外科技团队活动、开放性创新实验)有机结合起来,探讨了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建立了卫生检验专业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了该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新模式,从而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历年课外科技活动“挑战杯”作品如下:
1.1998~1999年,《珠江水有机物和生物性污染状况及对策探讨》荣获“挑战21世纪”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本科组二等奖,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鼓励奖;
2.2000年,《同饮一江水,保护母亲河》荣获共青团广东药学院2000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评选优胜奖;
3.2003年,《广州市部分步行街上直接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荣获第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4.2003年,《广州市白云山泉水的初步分析》第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5.2009年,《肾结石与水质及膳食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荣获第十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8.课程建设计划
若本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或优质课程,未来三年的课程建设目标、计划、措施等
一、课程建设目标
1.用1年时间建设和完善课程学习网站,建成课程专业技能训练系统,实现课程专业基本技能网上摸拟训练的教学目标。
发挥水质理化检验教学在国内的优势。
2.用2年时间建成课程教学资源库,为课程教学备课提供网上服务。
3.用3年时间建成专业学习网站,实现100%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网上共享
二、课程建设计划及措施
1.以质量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
1)研究设计开放型、设计型、综合型习题,建设研究型教学题库;
2)调研文献,并配以导读、思考题、词汇注解,建立课程的网络教学文献资源库;
3)改革课程考试评价系统,建设包含理论考试、课堂讨论、课程论文、论文报告等多样化考试体系。
4)对国内外教学资源进行调研,充实完善集电子教案、网络课程、CAI课件、题库、课程论文、答疑、文献库在内的课程教学平台。
5)继续抓紧课程讲授、课程作业、课程论文/研究报告、课程教材、课程考试与课程教师等教学六要素的建设,进一步探索实践“研究型”教学方式,建成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启发创新思维的研究型教学方式。
2.建设教材和课程体系
课程组强调课程教材是一个开放性体系,要求教师对现行的先进教材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研读现行的先进教材,避免学一门课程只读一本书的现象。
课程组制订课程体系教材研究计划,着眼于国际国内优秀教材的研究,结合本课程建设的积累,立足形成具有特色的卫生化学课程体系。
3.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教学研究活动,严格的教学管理,培养青年教师;通过教改立项,让青年教师独立承担课题,锻炼青年教师;继续通过柔性的教学运行管理机制,鼓励教师教学科研结合,以教师的深厚的学术功底支撑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建设教学科研结合型的课程教师队伍。
4.推进水质理化检验本科教学模式的转变
拟通过水质理化检验课程的建设,为水质理化检验以点、线、面结合构建新型研究型教学模式提供实践基础。
点:
指以课程为单元,重点在课程的讲授、作业、论文与/或讨论、教材、考试、教师等教学环节探索研究型教学。
线:
指以理论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科技训练体系三条线建设研究型教学体系。
理论课程体系由研究型课程教学单元构成。
实验课程体系由基础、研究性与综合性实验构成,强调通过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开放研究实验的锻炼,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科技训练体系由综合实验、研究报告及其他各类科技活动组成,旨在引导学生尽早进入科研实验室和项目组,接受科学研究的锻炼和学术氛围的熏陶。
面:
指以教学科研结合型教师队伍和学科的整体实力铰链点与线,建设立体化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对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教师从事教学科研
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程讲授内容的精选、开放式与综合型问题与习题的设计、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文献调研和科学研究、把握学科基础与发展的联系等,都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的科研素质。
只有具备了相当科研功底的课程教师才有可能自觉地把创新意识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也才有能力营造出研究性学习、创新性思维的氛围;同时,科研有助于课程教师把握学科发展的脉搏,提高自身的素质。
因此,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有一支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和学科实力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