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课个人笔记.docx
《金融专业课个人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专业课个人笔记.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专业课个人笔记
专业课个人笔记
2002年经济财政金融热点
第1章:
财政政策
第一节:
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宜淡出
1.1一、当前我国仍面临通货紧缩趋势
一方面,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物价总水平持续走低。
另一方面,信贷投放和货币供应偏紧。
从资金来源看,今年上半年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主要是国债融资和企事业自筹资金增长较快,银行放贷和资本市场融资明显较弱。
要高度重视通货紧缩趋势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危害。
去年中期以来,通货紧缩趋势的不利影响在逐渐加深:
首先,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要提高或稳定经济增长,必须重视失业问题,
其次,通货紧缩趋势会造成资金闲置增多,资金收益率下降。
一是存贷差逐年扩大。
大量的储蓄无法转化为投资,意味着作为最为稀缺的资源—资本的利用率低下,最终抑制有效需求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是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也意味着资金的大量闲置。
另外,一方面是产品严重过剩和大量的生产能力闲置,企业效益难以得到实质性改善;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则消费不足,两者形成强烈反差。
造成通货紧缩趋势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国内存在长期性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使农产品和工业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持续化甚至不断扩大化。
二是随着世界科技发展步伐的加快,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能力过剩和需求不足的问题,这必然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加剧国内供大于求的矛盾。
解决通货紧缩问题,关键要靠扩大内需。
如果不是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的持续支持,当前的通货紧缩趋势会更加严重。
二、近期仍有必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自主性增长不够,财政负担能承受),但内容和形式可以不断调整。
(一)积极财政政策不能轻易淡出,否则将会导致经济增长再次下滑
首先,大量人力资源和资金的利用,需要积极财政政策来推动。
其次,尽管经过近5年国债投资的支持,我国以铁路、公路为主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瓶颈”约束明显缓解,但其他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仍较突出,制约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
这些公共品包括:
社会保障、教育(尤其是农村的教育)、医疗和农村基础设施等。
这些都是积极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强化的方面。
三是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积极财政政策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为完善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双重任务支付必要的成本。
这些成本包括:
为不断增加的下岗职工提供必须的基本生活开支和职业培育费用,还要为企业豁免一定的债务等。
在结构调整方面,为了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也要为企业关闭停产或转产提供必须的财政支持,而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仍然需要采取一定的税收优惠及其他补贴政策。
(二)当前积极财政政策是建立在合理的负债基础之上,继续实施仍是成本较低、收益较高、风险较小
即使严格按国际标准,我国的赤字和债务规模一直处于安全线范围以内。
去年财政赤字率和债务率分别为2.7%和16.7%。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成本低是因为当前我国利率水平居历史低点,而且这种状况还会维持较长一段时间。
积极财政政策的收益高主要体现在:
一是相对于近几年社会投资收益率不断降低的现实而言,主要用于增加公共品的国债投资具有长期性的较稳定收益,而且不易出现像竞争性领域那样的重复建设问题;二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是明显的。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并不存在通货膨胀的现实基础,因此,在相似的财政赤字国际警戒线以内,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风险明显要小。
(三)积极财政政策内容和形式可以调整,但政策不能轻易改变
当前要继续坚持积极财政政策,有必要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和方式,重点是转向补充社会保障基金缺口和增加农村公共品投资。
三、政策建议
解决长期性有效需求不足或通货紧缩问题,主要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金融货币政策也要积极地与之配合,形成合力。
(一)大力增加对农村公共品投资,下决心解决农村公共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
目前,农村公共品供求缺口最大的是教育、交通设施和医疗,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发行一定规模的社会保障专项国债
加快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在短期内甚至较长一段时间内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就业压力,这必须要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作配合,否则将很难推进,而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一是从明年起国家可发行一定规模的社会保障专项国债,二是对国企职工的社会保障基金问题,还可以部分地通过出售国有企业部分股权来解决,上市公司主要是通过国有股减持,但减持的价格应以净资产或略高于净资产来确定。
(三)在增收节支基础上,可对税制进行结构性调整
当前全面减税没有必要,也不合适宜,但在增收节支基础上对税制进行结构性调整实属必要。
结构性减税的目的主要是刺激居民消费和减轻企业负担。
主要内容包括:
调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减少大众税负以调高个人可支配收入预期,刺激消费,同时适当提高对高收入者的税率;降低农产品特产税税率及减轻其他税费负担,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调减包括汽车、住宅交易在内的高档耐用消费品的税费,加快出台燃油税政策;按国民待遇原则尽快统一内外资所得税税率,将其统一在25%的税率;改生产型的增值税为消费型的增值税。
(四)适当放松货币政策,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五)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刺激就业增长
(六)加快对垄断部门的改革和竞争性行业的购并重组
1.2判定积极财政政策是否淡出,应综合考虑三个条件:
一是通货紧缩趋势是否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国内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内生增长机制是否形成;三是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
首先,物价总水平仍在低位徘徊,通货紧缩趋势尚未消除。
其次,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
消费需求增长的后劲不足。
投资的自发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第三,我国财政状况仍然可以承受。
改善途径:
1.继续发行一定数目的国债,把握国债投向;强化国债管理,提高国债的使用效率。
2.不断完善积极财政政策的运作方式,切实扩大政策实施效果。
一要调整政府支出范围,优化支出结构。
二要灵活运用税收杠杆,有效启动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3.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4.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加强财政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调控手段之间的相互协调,完善配套改革。
第二节:
事实的历史、原因、环境、效果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新情况,财政政策的改善途径和方法
4.1财政政策的职能定位
单纯调整总量关系的政策定位已经不能适应需要
200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强调指出“扩大内需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在当前世界市场紧缩的环境下财政政策是支持中国“一花独秀”的重要支点,力保增长是缓解当前经济运行中各种矛盾的必要条件等。
应注重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财政的政策性职能转变问题。
在市场经济理论中,财政政策参与对总量平衡关系调节存在两个前提。
一是竞争、多元化产权主体下的分散决策已经成为各种经济资源的主要配置力量,二是社会已经形成为一个相对平衡的利益分配格局。
正常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政策只针对那些“市场失效”的领域或某些使社会利益平衡格局被打破的因素进行校正、抵销、补偿等方式的调节。
中国不存在上述两个前提。
至少是不充分存在。
影响国民经济增长和需求扩张的主要因素是结构性矛盾突出,是社会的经济预期不良,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就是说,制约中国短、中期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长期性、战略性、体制性因素。
促进增长的财政政策应当承担战略性职能
显然,财政的政策性职能不能“淡出”,但目前的政策方式应当淡出。
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应当从财政直接投资引导投资需求增长转变到解决长期性、战略性、体制性难题上来。
从当前看,为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我国的财政政策应当努力实现向以下三个方面的调整。
第一,加快结构调整,对资本退出施以财政援助。
第二,承担改革成本,改善社会经济预期。
一是有偿解除劳动合同的代价。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代价。
三是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代价。
四是回赎国有资产支配权的代价
财政承担改革成本的一个可供选择的重要方法是发行长期国债,用发债收入直接支付改革过程中的转轨代价。
通过财政手段直接支付改革成本的最大好处是透明度高。
改善社会经济预期,关键就是要对改革进程的代价作出明确的制度安排。
第三,调整区域经济关系,灵活运用财政信用资源。
第四节:
财政收支两条线改革
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已成为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财政改革的重中之重。
目前,这项改革正在平稳进行。
A这次深化改革将成为“预算外资金”的终结者
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取消现行各执收单位自行开设和管理的各类预算外资金收入过渡账户,改由财政部门在委托的代理银行为执收单位开设预算外资金财政汇缴专户,该账户只能用于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收缴,不得用于执收单位的支出;规范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程序,使用统一、规范的执收票据,实行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两种方式;建立健全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监管机制和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机制,保证预算外资金及时、足额缴入财政专户。
如果税费改革的目的是对那些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予以清理整顿的话,那么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在收入方面的改革要求,则是对那些合法合理收费实行收缴分离,纳入财政预算专户管理。
这项改革在总结以前改革得失的基础上,较好地解决了以前存在的收支挂钩和收缴未分离等问题。
在制度上设了一道防线,防止执收执罚部门乱收、乱罚、截留、挪用执收罚没收入。
如果说以前是“扬汤止沸”,这次便是“釜底抽薪”,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B“收支两条线”由来已久。
2001年12月份,国务院就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下发文件,核心内容是收缴分离、收支脱钩,逐步淡化和取消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C改革内容复杂难度很大 34个中央部门成为试点单位。
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牵涉到利益的调整,加上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是一项内容复杂、难度很大的工作。
随着改革的推进,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各部门政策外补贴相差悬殊问题。
二是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过多过乱问题。
D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意义重大
一是反腐倡廉、从制度上和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大行动。
二是促进部门和单位转变职能和作风、公正执法的重要措施。
三是推进其它财政改革的关键环节。
第五节:
国债问题
第八节:
公共财政和财政风险问题
8.1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特点和要求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一是财政运行目标的公共性,即把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组织国家财政活动的主要目标或基本出发点。
二是财政收支活动的公共性。
三是财政行为的规范性和法制性。
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既是转变政府和财政职能的客观需要及其有机组成部分,又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内在要求,也是与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WTO规制相适应的一种必要的财政体制与制度创新。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建立公共财政的改革目标,经过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开拓,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并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产生重大影响。
政府预算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是公共财政框架在我国基本建立的关键性标志。
1998年以来,通过编制部门预算和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等改革,我国的政府预算制度开始了根本性的变革:
1、增强了政府预算的计划性。
2、增强了政府预算的归一性。
3、增强了政府预算的公开性。
4、增强了政府预算的法治性。
财政形式和内容的初步公共化,意味着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形成。
财政收支形式主要有:
1、费改税。
2、“依法课税”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使得我国的财政收入趋于规范化,增加了透明度和法治性。
3、财政支出开始注意解决“越位”和“缺位”问题,我国财政支出更多地集中到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上来。
4、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行,其范围和内容的稳步扩大,其金额的逐步增加,使得这部分财政支出增大了透明度和公开性以及规范性。
5、调整和改善各级政府间的分配关系,诸如过渡期的转移支付制度正在建立,所得税分享办法正在推行,使得我国朝着真正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过渡。
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建成,对于我国的发展、改革和稳定是至为重要的。
财政的公共化改革,为整个改革的深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是费改税和整顿政府分配秩序,有利于对市场严重紊乱状态的整顿和纠正。
二是财政的公共化改革如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等,提高了我国财政的法治性程度,加大了法律对政府行为的规范和约束程度。
8.2财政风险问题
A、对此,我首先介绍中国财政危机的正方的观点:
中国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
这一说法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童振源博士的“中国面对严重财政危机”文章为代表。
他对中国存在着严重的财政危机这个问题是有着非常肯定的结论的,他有四大论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第一,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断下降。
第二,中国财政支出沉重,隐性支出严重。
中央政府需要支付包括医疗、教育、扶贫、年金、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在内的极为重要财政支出项目。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以前谈到的两个比重下降的问题:
一个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一个是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
除此之外,中国的财政支出中还包含有相当部分是没有计入正常显性财政收支的隐性负债,比如财政欠发的工资、粮食经营亏损性挂帐、国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以及养老保险金欠帐等等。
如果各类债务交织在一起,同时对国家财政产生支付压力,则可能会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实际债务负担率,引发财政危机。
第三,积极的财政政策对财政危机是火上浇油。
第四,中央财政扩大收入有严重障碍。
在增收的问题上因为地方和中央矛盾,困难重重。
官方数字严重低估中国财政问题的严重性,必须包括政府财政赤字及中国人民银行借给金融体系去支付中央政府要求的国营企业之开销。
B、反方的观点主要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余永定教授和李军等人的研究作为代表。
他们讨论的结论非常清楚,就是中国当前并不存在真正的财政危机,他们对积极财政政策的评价也是与童振源的看法截然相反的,他们认为财政政策对当前的中国经济是一个积极的作用而不是一个负面的影响。
余教授等认为:
财政危机的实质可以归结为:
如果一国政府不能保证国债余额对GDP之比不会超过某一给定的数值,则该国的财政就是不可持续的。
不可持续,当然就意味着危机的不可避免。
而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是如此。
余永定教授等明确地定义了财政可持续性的含义,提出财政可持续性实际上包含三重含义:
首先,如果政府能够长期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则政府财政是可持续的,换言之就是没有财政危机;其次,尽管在相当长时期内不能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但政府能够通过发行国债为财政赤字融资,则政府依然可以是可持续的。
最后,如果在经济中存在这样一种机制,当财政脱离平衡状态之后,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财政恢复或趋于恢复平衡,则政府的财政状态仍可定义为稳定可持续的。
余永定教授的讨论是非常有意义的。
余永定教授等据此指出,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债余额对GDP不断提高,那么,总有一天会到达一个临界点,在这一临界点政府将无力偿还债务而导致经济的崩溃。
余教授他们在讨论中国财政收支的时候更多看到的是积极的因素,他们注意到中国的金融储蓄很高,这样政府在出售国债的时候碰到的障碍比较小。
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GDP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因而不会给财政危机造成火上浇油的作用。
C、我们(巴署松、赵晓)的观点。
我们的中心观点是:
关注财政风险,避免财政危机。
我们认为,财政危机的确不会马上爆发,但是我们要关注财政风险,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财政危机,我们应该承认我们现在有非常严重的财政风险。
第二个问题就是,也许中国在总体上并不存在财政危机,但不一定不存在局部的、地区性的危机,也就是说我们还必须注意财政危机结构性问题。
研究表明,所谓“积极财政政策”既没有明显的“带动效应”,也没有明显的“挤出效应”,从而既不会“催化”财政危机,也不会对于财政危机的缓和起太大的作用,只不过是以财政本身的投入对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起到了一些“添砖加瓦”的作用而已。
最后一块是我们提出的纾缓财政风险的六个政策建议。
在这六条政策建议中,樊纲教授等已经提出的大力发展非国有企业、推动国有部门改革、降低银行偿债率等政策建议我们基本上没有提,在我们应该说是治本之策,主要是不想重复。
第一个建议是完善转移支付。
实现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是避免困难地区财政危机爆发。
第二个建议是关于尝试地方举债。
现在我国是不允许地方政府举债的。
但是我们认为可以尝试。
第三个建议是控制收入的总量。
第四个建议是优化税收的结构。
第五个建议是降低名义税率。
我们现在的名义税率很高,但是很多税实际征不上来。
第六个建议是免除农业税费。
当然现在有关于农业税费的政策已经出来了。
第九节:
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特点
1、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
2、居民整体的收入差距大于城市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3、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
4、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于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5、各省内部的居民收入差距超过不同省份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
6、沿海地区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于内地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7、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大。
8、不同行业职工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偏大,垄断性行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偏高。
9、从所有制性质看,非公有制经济单位职工的收入差距大于公有制经济单位职工的收入差距,非国有单位职工的收入差距大于国有单位职工的收入差距。
10、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与非集体经济单位职工的收入差距呈持续扩大之势。
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1、体制转轨过中新旧体制矛盾的交织使收入差距扩大。
2、政策因素。
我国收入分配政策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政府政策偏好、政策缺位、政策乏力。
3、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4、行业垄断形成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5、市场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体制的变迁。
6、沿海开放战略的实施。
7、九十年代末,我国经济结构进入战略调整时期。
8、农产品市场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农民收入增长日益受到市场约束。
三、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思路
思路一:
要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关键靠政策,中国政府应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1.加强立法,完善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2.进一步深化税收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3.深入政府功能改革和权力机制改革。
(1)实施公共财政,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2)加快权力机制的改革。
4.加强服务,创造条件,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思路二: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1.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为农民增收提供市场支持。
2.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加快小城镇建设,鼓励、引导劳动密集型和高科技型乡镇企业发展。
3.实行土地使用权的自由有偿转让。
4.加快体制改革,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5.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加快非农产业的发展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收入。
6.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公共产品建设。
7.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确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思路三:
我国收入分配政策调整的重点应是:
在初次分配中解决因政策因素造成的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尽可能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在再次分配中利用税收手段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1.取消政策优惠,打破行业垄断,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2.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国家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能力。
3.增加社会公共消费支出,加大对低收入阶层的社会保护。
思路四:
以调整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分布结构为主线,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行为为落实措施,实施“扩中、保低、调高”战略,顺应收入差距拉开的趋势,改变现有不同收入群体分布的“中、底部大,上头小”状况,以形成“中部大、两头小”的新格局。
第2章:
货币政策和货币金融问题
第一节:
稳健的货币政策
经济大背景市场供求结构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出现了阶段性的生产过剩;在经济转轨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已有实质性进展,但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企业和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市场化程度提高。
需求不足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存在,经济增长的速度会有所降低,就业压力将持续居高不下。
如何评价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的阻滞。
信用途径是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
通过调控基础货币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调控手段进行改革,调控方式从行政计划控制逐渐转向市场间接调节,目前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手段;推进利率市场化。
但在实践中,货币政策的传导不畅,存在阻滞,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1.货币政策传导阻碍的根源主要来自于实质经济。
因为企业微观经营机制发生了变化,企业对于市场风险大、收益难以确定的项目不再盲目投资,也就不愿再像以前那样盲目贷款;银行机制也逐渐转变,风险意识增强,也不像以前那样重放贷轻收贷。
因此,在目前生产能力过剩,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企业慎借、银行惜贷的情况较为普遍。
2.当前的货币政策调控的数量指标是否应重新确定
“高增长、低通胀、适度货币供应”构成了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目前消费物价增长在-1%~1%之间波动,这种物价低增长状态基本上是合理的。
与之相适应,货币供应量的增幅也应是平稳的,目前的年均增长13%~15%的调控目标,从实践看,处于既保证了经济增长的需要,也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合理区间,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是充分考虑了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的。
3在物价低位平稳的情况下,是否应调整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的物价基本上是围绕零增长上下波动。
因此,货币政策制定要考虑为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双转变创造条件。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货币政策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
4.取消中介目标时机与条件是否成熟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实际上是整个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
当前,货币供应量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最佳选择。
主要是因为:
首先,西方国家放弃货币供应量,转而采用利率,甚至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率”,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而目前在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水平变动的关系密切,中央银行具备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货币供应量是可控、可测的。
其次,从我国现实来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处于发展阶段,利率没有市场化,使汇率变动的弹性很小。
而采用利率目标和通货膨胀目标,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稳定的银行体系;要求一国的经济结构基本稳定,中央银行能够对货币政策制定和预期目标有一个前瞻性的预测分析框架;也要求中央银行具有很高的独立性。
这些条件在中国目前尚不具备。
另外,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依据分析,如果放弃货币供应量,目前我国也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金融工具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中介目标。
5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有多大。
中国资本市场已有较大发展,但其对消费、投资、经济增长从而对货币政策影响多大?
一是,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对我国居民需求的影响有限。
股价波动的财富效应对我国消费的影响要小得多。
二是,资本市场的投资效应对企业的影响有限。
首先,我国股票筹资与贷款增加额的比重不到10%。
其次,企业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真正用于实物投资的数量也很低。
2002年企业发行股票筹资用于企业实物投资的比例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