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55743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

《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

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一.引言……………………………………………………1

二.预案内容………………………………………………1

1.范围……………………………………………………1

2.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1

3.应急原则………………………………………………4

4.应急联络………………………………………………5

5.应急设备设施…………………………………………5

6.发生火灾时的后果和情况………………………………6

7.紧急处理措施…………………………………………6

8.隔离疏散………………………………………………8

9.现场急救………………………………………………8

三.附录……………………………………………………9

附1.常用火警、报警、关键电话…………………………8

附2.现场急救人工呼吸的方法……………………………9

附3.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0

 

一.引言

为控制和减少火灾损失,保护财产和人身安全,保障企业经营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根据油库特点、工艺流程、地理环境等因素,预测油库油罐在火灾发生后,如何利用现有设备、器材及人员,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

二.预案内容

1范围

本计划规定了油库油罐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本计划适用于油库油罐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2.1.1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人员组成

总指挥长:

副总指挥长:

成员:

灭火组成员:

抢险组成员:

救援组成员:

通讯联络组成员:

警戒组成员:

后勤保障组成员:

2.1.2、灭火中队:

一号战斗员:

二号战斗员:

三号战斗员:

四号战斗员:

五号战斗员:

2.1.3、抢险中队:

2.1.4、救援中队:

2.1.5、后勤保障中队:

2.1.6、警戒组组长:

2.1.7、通讯联络组组长:

2.2职责

2.2.1应急救援总指挥长职责

当火灾事故发生后,在总指挥长的统一指挥下,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当总指挥长不在场时依序由副指挥长代替总指挥长行使指挥权。

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负责现有资源应急调动和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与企业外应急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进行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决定请求外部援助;上报地方政府,接受安全、消防部门的指令和调动;保护好事故现场及负责现场恢复工作,决定应急撤离。

2.2.2灭火中队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火灾的扑救,控制火势蔓延。

一号战斗员:

手拿泡沫枪,快速到达着火部位的上风头或侧风处站好,(离着火点五米左右)把泡沫枪和水带连接好,(最后一盘水带)接好后大声说:

准备完毕。

二号战斗员:

负责把第一盘水带第一口放在消防栓旁,把第二口与第二盘连接好。

三号战斗员:

负责第二盘和第三盘水带,甩开后把第二盘第一口留下,第二盘第二口与第三盘第一口接好。

四号战斗员:

负责打开消防栓盖,并把第一盘的第一口接到消防栓出口管牙上,开启消防栓阀门,并传达水到指令。

五号战斗员:

负责把桶装泡沫拿到一号战斗员位置,并打开桶盖。

二号、三号战斗员在完成班内分工后,协助一号战斗员把住水枪,进行灭火作战。

2.2.3抢险中队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关闭阀门、停止设备运转等,防止事故危害扩大。

2.2.4救援中队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冷却保护,协助灭火组进行火灾扑救。

2.2.5后勤保障中队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所需抢险救灾物资供应;救护、转移负伤人员;收集、保护与事故现场相关数据、资料等。

2.2.6通讯联络组职责

负责传达总指挥长指令;反馈现场信息;保持与外界联系;通告周边群众等。

2.2.7警戒组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警戒、人员疏散;疏通应急通道,引导外部救援车辆及人员。

2.2.8现场付油员主要负责发生火灾时关闭付油岛所有阀门。

2.8.9计量员主要负责发生火灾时关闭罐区所有阀门。

3应急原则

3.1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原则,要先救人后救物;

3.2具体参战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火场纪律,坚决执行命令,保证完成灭火抢险战斗任务,战斗行动中防止冒进,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3.3布置警戒,立即疏散无关人员并指挥无关人员撤离现场;

3.4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降到最底点,维护周边地区的安全和社会稳定;

3.5发现有人员中毒窒息时应立即抢救至空气新鲜的上风口;

3.6烧伤人员要注意保护创面;

3.7将泄露油品附近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的物品尽量移至安全地点;

3.8要快速反映、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4应急联络

4.1现场工作人员首先报告应急指挥部,并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4.2应急指挥部人员应立即赶到事发现场,察视事故类型后立即通知消防队、急救中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

4.3报告者要讲清楚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事发部位,事故性质(泄露,火灾或爆炸),危险程度,人员伤亡情况,事发地周边状况及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先期处理状况等。

5应急设备设施

5.1现场消防器材

手提式灭火器、消火栓

石棉被、沙袋、木塞、盲板。

5.2消防泵房

通过消防泵房进行清水降温或泡沫覆盖。

6发生火灾时的后果和情况

6.1油品的挥发气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雷电、静电、高热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6.2油品泄漏、燃烧产生出有毒气体,人员吸入造成急性、慢性中毒事故。

6.3油品发生泄漏及燃烧造成巨大财产经济损失,并对环境造成污染。

6.4发生火灾产生的热辐射造成人员烧伤,并有可能引起邻近构建筑物起火燃烧。

6.5发生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不但造成人员伤亡,并有可能引起油库的油罐燃烧爆炸,形成大面积火灾。

严重的将扩大到库外,造成周围构建筑物燃烧或群众伤亡。

6.7油品燃烧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使处于下风方向人员中毒、窒息。

7紧急处理措施

7.1计量孔处着火

7.1.1如火从量油口冒出,计量员立即关闭计量口盖,用油罐上的石棉被盖住量油口;

7.1.2现场人员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并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7.1.3通知相关人员立即关闭相关阀门,停止生产作业;

7.1.4现场人员应迅速组织人员对火灾现场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进行清理、隔离控制火源;

7.1.5检查罐区油水分离池阀门是否关闭、防火堤是否渗漏;

7.1.6消防人员赶到火场后迅速展开扑救。

7.2罐区流散火源

7.2.1应急指挥部人员应立即赶到事发现场,察视事故类型后指挥通讯联络组人员立即通知消防队,急救中心、安全部门、毗邻单位和群众,做好联防和自救工作;及时向安全部门反馈现场信息,向应急指挥部传达安全部门的建议和命令。

7.2.2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指挥救援组启动消防泵房泡沫灭火系统对相关油罐油品进行覆盖;同时启动消防水泵,并协助灭火组对比邻油罐进行冷却降温处理。

7.2.3抢险组人员立即关闭所有开启的管线进出口阀门,同时开启膨胀阀门,停止所有作业,对破裂管线及时用木塞、盲板进行封堵;

7.2.4警戒组负责关闭或封堵油品可能流入比邻地区的一切通道;负责事故现场警戒、人员疏散;疏通应急通道,引导外部救援车辆及人员。

7.2.5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所需抢险救灾物资供应;救护、转移负伤人员;收集、保护与事故现场相关数据、资料等。

7.3应急指挥部察视现场火灾无法控制时,指挥救援人员撤离火灾现场,并做好周边的警戒和控制火灾蔓延工作,待安全部门或消防人员到来后,移交指挥权。

8隔离疏散

8.1在油库大门口处布置警戒,设立隔离带,立即指挥、疏散无关人员、付油厅车辆撤离事故现场,保持道路畅通。

8.2应急指挥部根据火场情况,确定有可能发生爆炸,威胁现场人员安全时,立即发出撤离信号,信号统一为消防车车载警报持续长鸣。

8.3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听到撤离信号后,立即放弃不便携带的灭火器材、工具,按照警戒区内设置的应急疏散指示标志指示方向迅速撤离现场,到警戒区外指定集合地点集合,由警戒组负责人进行人员清点。

9现场急救

发现火灾现场有人中毒窒息或烧伤时,立即抢救至空气新鲜的安全地带,如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见附2.现场急救人工呼吸的方法),烧伤人员应注意保护创面并防止二次受伤,如有外伤流血应立即包扎,待医院急救人员赶到后作进一步专业性处理。

三附录

附1.常用火警、报警、关键电话

火警电话:

119

急救中心:

120

总指挥长:

电话:

副总指挥长:

电话:

成员:

电话:

附2.现场急救人工呼吸的方法

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的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

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

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

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吸气时,要将伤员咀唇紧闭,防止漏气。

1.胸外按压:

(1).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

1)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结合处的中点。

2)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3)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

(2).正确的按压姿势:

1)使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

2)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

3)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

(3).操作频率:

1)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2)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

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

2),反复进行。

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

1),反复进行。

2.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1)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

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

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不得超过5~7s。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附4.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干粉灭火器

1.手提或肩扛灭火器迅速到达火场,并上下颠倒数下。

2.在上风向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