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视域下的中国意识与全球化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30920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法视域下的中国意识与全球化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法视域下的中国意识与全球化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法视域下的中国意识与全球化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法视域下的中国意识与全球化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法视域下的中国意识与全球化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法视域下的中国意识与全球化DOC.docx

《国际经济法视域下的中国意识与全球化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法视域下的中国意识与全球化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法视域下的中国意识与全球化DOC.docx

国际经济法视域下的中国意识与全球化DOC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013届本科毕业生)

 

题  目:

国际经济法视域下的中国意识与全球化

学生姓名:

胡雅琼

学生学号:

09114064

学院名称:

国际商学院

专业名称:

国际经济法

指导教师:

李青

 

二零一三年五月

摘要

本文从法律角度出发,论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应当有清晰的“中国意识”,即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应该从自身的实际角度出发,决不能轻易妥协于有悖于公平正义的规章制度。

当然,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要想在国际社会得到发展,就必须在多方面与世界接轨,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模式。

在这里强调的“中国意识”,一方面是不屈从于发达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方面是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融汇世界先进的法律精髓为我所用,强调法律的融会贯通,注重法律的本土化,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中国意识”与全球化看似是相逆相悖的,但实际上,二者互为前提而存在,相互促进发展。

由于目前仍处于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之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是南北矛盾的焦点,主张“中国意识”、珍惜经济主权,有利于促进全球化的正常方向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国际社会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石,这就需要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强主权意识,珍惜来之不易的政治主权和经济主权,只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敢于在国际社会中坚持自我的正义主张,争取本应具有的话语权,才能够打破旧秩序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束缚,实现世界所有民族的普遍发展。

在“中国意识”与全球化之间谋求平衡是自我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键,只有在两者间寻求平衡才能够实现现代国家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意识,全球化,平衡,经济主权,新秩序

 

OnConsciousnessofChinaandGlobalizationfromtheViewofInternationalEconomicalLaw

Abstract:

Legally,thepaperdiscoursingthatintheinternationalsociety,ChinashouldhaveclearlythinkingofConsciousnessofChina;theconsiderationshouldcomefromourrealityandcouldn’tcompromisewiththeunfairrules,eveninthebackgroundofglobalization.Ofcourse,witherinpolicyoreconomy,ifwewanttogetdevelopmentintheinternationalsociety,itisneededtolinking-upwiththeworldinmanyfields,whichistheinevitablemodeofthehistory’sgoingon.WhatweemphasizetheConsciousnessofChinaherehastwosides,oneisunyieldingnessfromthedevelopednation’shegemonicandpowerpolitic,theothersideistoassimilatethebestfeaturesofworldoflaw,andturnittobeapartofourselves,stressingthewelldigestedcompletelyunderstoodofthelawfromtheoutsideandhighlightingthelocalizationofthelaw,it’sbettertocomefromourcountry’sbasiccondition.ConsciousnessofChinaandGlobalizationseemlytobecontrarily,however,theyaremutuallybeneficial.Astheworldstillruledbytheoldinternationalorder,thehegemonicandpowerpoliticisthefocusofnorthandsouthworld.EmphasizingtheConsciousnessofChinaandcherishingtheeconomicsovereigntycouldbenefitthedevelopmentofglobalizationtowardsthecorrectdirectionandfoundedtheneworderofinternationalsociety,whichputsthecornerstonefortheworld’slong-termdevelopment.Itisgoingtodemandthedevelopingcountriestostressingtheconsciousnessofsovereignty,andcherishingthesovereignty,whichishardlytoobtain.SearchingthebalancefromtheConsciousnessofChinaandglobalizationisthecrucialforthecountry’sandtheworld’sdevelopment.Soandsoonly,wecanachievethedevelopmentofthemodernsociety.

Keywords:

ConsciousnessofChina,Globalization,Balance,EconomicSovereignty,NewOrderoftheWorld.

 

目录

一、引言1

二、中国法律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1

三、中国意识2

(一)中国意识的概念2

(二)中国意识的形成和发展2

四、与中国有关的国际法的发展3

五、全球化对各国国内法的影响4

六、全球化中保留中国意识的意义5

七、中国意识与全球化的平衡7

(一)追求平衡的意义7

(二)追求平衡的措施8

八、中国意识在全球化中的思考8

(一)中国意识在国际社会8

(二)全球化在中国9

九、结束语9

(一)“中国意识”有其存在的特定原因9

(二)“中国意识”在全球化下需要以中国实力作为支撑10

(三)“中国意识”与全球化相互促进,相互发展10

参考文献11

一、引言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跨国公司膨胀为一种对世界经济具有巨大贡献的经济实体。

伴随着这种经济的发展,以维护这种经济关系的国际法律也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这种全球化的浪潮,采取何种态度,对于国际新秩序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法律制度相对而言较薄弱,必须吸收世界先进法律文化的精华,与现代的法律制度相接轨。

但是,中国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有其特殊性,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意识”开始被提及,并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体现。

二、中国法律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在各种人类文化成果中,法律制度可谓是一种最为奇特的精神创造,因为法律制度往往以一种最强烈的方式,集中而突出地表达一种体制,体现一种观念,做出种种要求。

也就是说,法律制度作为国家实现其通知的基本工具,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调节器,往往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对当时的社会成员作出种种要求和限制。

因此,在一种法律制度中,集中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反隐着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社会和人与人关系的种种看法与做法。

在具体的法律制度、法律条文背后,有着极为复杂的社会思想因素。

所以说,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物质生活条件的综合反映,是但是社会生活的整体折射。

在人类历史上,自国家形成以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建立的国家、政权在自身的存续和发展过程中,都曾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各自的民族精神、把最鲜明的价值观念熔铸到法律制度之中,由此形成了人类社会色彩斑斓的法律文化体系。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也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从历史上看,夏商以后的四千多年中,中国的法律制度由简略的的习惯法,发展成为富有哲理的红掌举止,有充满浓郁古代特色的早期法制,发展到近现代世界同行的法律模式,期间的递嬗演变,当然不能用朝代的更替、政权的变更来简单地解释。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历史上法律制度的每一次变迁和转折,都带便和反映着我们这个民族对社人生以及人与人关系等根本性问题所作出的思考和选择。

中华文化的思想基础是儒家思想,受封建等级制度影响,因此,中国的法律制度自古以来都是以“官”为大,诉审属于典型的纠问制,区别于英美法系国家的对抗制,两者的发展走势有明显的区别。

以至于在全球化的今天,不论是从法律观念上还是在具体条文的执行上,或多或少都会造成法律上的冲突,对于这种冲突,目前,各国或是通过缔结双边或多边条约,或是对本国国内法进行调整,来进行解决。

由于目前国际社会上并没有整齐划一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国际法渊源来对所有国家进行约束,因此,解决法律冲突的关键在于各国的国内法。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全球化浪潮下,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法律都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而单独发展,并且在涉及国际方面,虽然不可能形成世界国家都无条件接受的法律,但是,势必会趋向于广大国家普遍认可的方向。

三、中国意识

(一)中国意识的概念

所谓中国意识,在法律方面,即强调中国国情的独特性,在法律移植方面应当谨慎,侧重于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复兴或再发展,即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不能简单地将西方的法律复制于中国的法律之中。

(二)中国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无论什么样的意识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

雨果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能生活。

在国际社会中亦是如此,一个国家只有有了经济实力才能立足,有了自己的意识才能发展。

“中国意识”这个词正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变得清晰,见证了中国自入世十几年来的变化。

从法律上看,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时,在法律准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适用WTO规则,而且在我国法律规则与WTO规则冲突时,应优先适用WTO规则。

这是WTO的基本要求,更是国际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我国作为开放的、文明的、进步的法治社会大国应当树立守法自律的形象与尊严。

但是随着入世后,我国经济的发展,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发现有些规则显失公正,特别是针对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规则。

由于世界目前仍处于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之中,其本质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明显是由发达国家在操控。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首当其冲,作为代表,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争取应有的权利。

强调“中国意识”正是中国争取正当权利,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举措。

“中国意识”不仅需要我国自己的坚定立场与正义主张,更需要国际社会的重视与认可。

这种重视与认可一方面来自于我国的正义主张,但更主要的是来自于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自今年开始,我国成为联合国的缴费大国,虽然联合国并不是以出资额决定投票制度的国际组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的大国姿态。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享有一票否定权,自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一共行使过7次一票否定权,其中,自1999年至2007年,行使次数为零,其中必然有中国初入世,协调各方关系的以及自身经济实力薄弱的考虑。

自2007年至2011年,4年间,中国行使了3次否定权,更加果断地表达自己的意识想法。

四、与中国有关的国际法的发展

国际法是特殊的法律学科,它与国内法和国际关系既有密切关系也有根本不同。

虽然它的绝大部分规则作为法律背国际社会的成员默默地遵守着,但是它的个别规则却受到国际关系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甚至遭到严重践踏。

有过这样一段常常被人们引用的精辟描述:

“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即几乎所有的国家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遵守几乎所有的国际法原则并履行几乎所有的义务。

作为中国法律院系的必修课程之一,国际法是指国际公法,在这个二级学科中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学科,即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

本文主要从国际经济法角度阐述。

中国从1978年12月以来坚定地实行经济上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993年3月,中国宪法做出新的规定: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郑重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

同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号召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发挥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正在进一步扩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更积极地实行对外紧急较为,发展对外紧急合作,开展对外经济竞争。

自入世以来,我国在国际经济方面的法律从浅入深,在探索中与国际接轨。

从投资领域来看,首先,在外资准入方面,2002年颁布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较之1995年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进一步拓宽了外商投资的领域;与之相配套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自1995年颁布以来的历次(1998、2002、2004)修订中,也都加大了国内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对外上投资的开放力度。

其次,在外资经营方面,中国已明确将逐步实行国民待遇作为利用外资的重要政策目标之一,最大的修法举动是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外资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

但是,在中国逐步融入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初露锋芒的同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主张。

一种主张认为,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世界必然会走向整体化一的阶段,在可遇见的将来,所谓的国籍、主权,都会随着的世界的发展而成为形式上的标志;另一种主张也认为,全球化是必然的趋势,但是,这种全球化会达到一种平衡的程度,其终点并不是一体化,所谓的“主权淡化论”是发达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借口,如果不加制止,势必会出现又一个殖民时代,在经济上、在政治上再度奴役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发达国家。

本文赞同第二种主张,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世界的存在在于它的多样性,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当珍惜来之不易的政治、经济主权,警惕来自霸权国度的主权“过时”论、主权“废弃”论。

在这里,很有必要时时重温邓小平同志留下的殷殷叮咛:

“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属,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五、全球化对各国国内法的影响

“全球化”一词肇始与15实际后期欧洲开始以资本主义的扩张和世界性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运动。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因新科技革命,全球化有了实质性发展;到80年代得以广泛传播开来,当时,它开始逐渐取代国际化、跨国化、一体化等术语,用来描述跨边界的人类交流与互动,并且有不断强化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国际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信息革命使全球化进一步强化,全球化作为一种强大而无所不在的力量,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

全球化并不是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而是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空间的发展线索,其中在经济领域尤为明显。

同样,在法律领域,全球化也在深刻地影响它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用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更新国际经济秩序的法律规范,即国际经济法,显然面临着进一步除旧布新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法律发展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趋势与图景。

法律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仍在继续推进,法律全球化、区域化的潮流来势迅猛,法律本土化、民族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些发展趋势不仅会影响世界的整体法律格局,还会影响各个国家国内法律变革的方向。

具体而言,在国际投资方面,发达国家相对而言有丰富的国际投资经验,在市场准入方面,开放程度高;在外资待遇方面,发达国家一般都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标准。

相对而言,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经验短,应对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弱,甚至有些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经济,排斥外资进入,市场准入门槛高,有些国家连最惠国待遇也无法给予。

根据国际习惯法,各国没有义务给予外国投资者以最惠国待遇或国民待遇,外国投资者只有通过东道国国内法或国际条约的规定,才能得到该项待遇,而国际条约的订立由于涉及多方,想要达成一致十分困难而又漫长,因此,通过东道国的国内法是最有利的解决途径。

但是,在全球化的世界中,仍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如果各国一味将本国法迎合于全球化的法律,不考虑本国的实际与历史传统,显然会沦为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工具,不仅不能通过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我,甚至会给本国经济乃至政治带来巨大灾难。

由此来看,各国国内法需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与此同时,保持本国自身特点,不盲从,也是非常重要的,即在吸收外来法律的时候,注重本土化改造。

在全球化时代,完全排斥外来法是不可能的。

法律的本土化运动不完全排斥外来法,反而主张对外来法进行吸收或移植。

法律本土化主义者强调从本国的传统或国情出发对外来法进行本土化的调整和改造,以使外来法能够融入本国的法律系统或法律文化之中,为民众所接收和尊重。

六、全球化中保留中国意识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下,国家经济主权日益收到冲击和挑战。

这种冲击和挑战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国际经济组织数量的增多和其职能的扩展,形成了对贵经济主权一定的限制和制约;其次,跨国公司及其经济扩张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国家经济主权;最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发展中国家边缘化,致使这些国家经济主权遭到侵蚀。

以跨国公司为例,当今的跨国公司已经发展为左右和控制世界经济的势力强大的非国家行为主体,他们的财力和能量甚至超过了一些中小民族国家。

目前世界上存在的4.5万家跨国公司连同25万家子公司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进程的独特国际经济主体。

在目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之中,即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虽然相对于布雷顿森里体系而言,世界秩序趋向公平正义,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公平待遇,歧视性政策,“剪刀差”依然清晰地摆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面前。

以世贸组织为例,从GATT到WTO,发达成员国家成员始终占据着有利和优势地位。

在利益集团的博弈中,实力和利益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美国、欧盟、日本以及加拿对整个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这一现状至今没有地道根本性的扭转。

但是,在坎昆会议上,发展中成员首次利用自身集体的联合对抗发达成员的经济霸权行为。

这与此前的GATT时代的谈判存在明显的差异。

虽然坎昆会议终是以失败告终,但这不啻为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

学会对发达国家说“NO”,这是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应有的姿态,可以纠正全球化的畸形趋势。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应身为表率。

中国近50年对世界做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实现和平崛起,不论是在“亚洲经济危机”,还是在近几年的“美国经济危机”中,中国作为经济实力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深陷于经济危机的泥潭之中,保持住了自身经济的相对稳定,甚至在最近的“美国经济危机”中,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寄希望于中国的帮助。

这显然就是中国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的反应。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的法治进程显然是逊色于经济的发展,亟待提升的空间很大。

正是如此,在法律全球化的面前,中国应该清醒理智,我们承认向西方学习、吸收的东西有很多,但对自身理性定位十分重要。

中国法律系属于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虽然灵活性欠佳,但胜在严谨细致,立法机关只有一个,地方性法规屈居于中央法规之下,在有关国际法的订立方面显然不能像美国那样考虑简单,需要有统筹观念。

与中国类似,美国领土辽阔,分为各个联邦,有其各自法律,在某些法律问题上会产生冲突,有时甚至连美国最高联邦法院的法官之间也会产生完全迥异的态度立场。

所以,我们在看到美国关国际法充分的同时,不能盲目追从,要考虑到我国的文化传统及地域差异。

国际经济法中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经济主权原则。

这项原则与国家政治主权和领土主权并属于国家主权,是国家主权原则的发展与延伸。

自二战结束后,广大的受压迫民族在政治上获得的独立自主的权利,但是,随着战争结束后,在发展各民族经济时,广大弱小民族国家发现,政治上的独立并不能给本民族带来完全的独立,发展国家通过种种经济手段,限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借机在发展中国家掠取原材料,更有甚者利用经济手段干涉东道国的政治独立,美国跨国企业——“国际电话电报公司”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智利干涉内政、从事颠覆活动,就是典型事例之一。

因此,第三世界众多发展中国家从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

经济主权和政治主权是密不可分的,政治主权是经济主权的前提,经济主权是政治主权的保障。

但是,在全球化的当今,在世界经济的许多领域,国家的经济主权原则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如何在一体化浪潮下,展现“中国意识”,是中国各方面发展程度的总体现。

具体而言,就对外资管辖权而言,中国自入世以来,不断放宽管辖,给予外资不断增加的投资空间,甚至在某些方面对外资优惠对待。

但是,应当认清的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行政法律方面,在我国的外资理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在这方面,保持“中国意识”是完全必要的。

七、中国意识与全球化的平衡

(一)追求平衡的意义

提出“中国意识”观念的目的在于维护我国的权利,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因此,正确处理经济主权的让渡与共享,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中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问题。

主权作为一个复合型的法律概念包含着两个重要的法律规则:

在一国内主权是最高的权力;在国际社会中则体现为各国主权地位平等。

“相比之下,人们通常是在国际社会的范围内从国际法角度来讨论国家主权;在国内法上,主权并不是一个特别引人关注的概念。

”所以,在让渡、共享与保持“中国意识”之间需要一个平衡的支点。

(二)追求平衡的措施

一方面,“主权让渡是为了解决贵组织的授权问题而产生的概念,即成员国转让部分主权的行使权力并有一个共同的该组织来行使。

这种部分主权实行成员国共享的方式,说到底主权的所有仍然是国家的。

所以让渡不是割让。

”从这个角度来看,主权的让渡是为了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而国家利益是主权的核心所在。

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些经济弱国和小国,只有联合起来走区域一体化道路,才能在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和分享经济全球化利益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它们唯有在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的互动关系中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利益,这种实现是以利益和权力的相互让与为代价的。

但是,这种让渡与共享决不能等同于西方学者有关国家主权“淡化论”、“过时论”以及“废弃论”。

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讲,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政治主权与经济主权,在吸收外来法律同时,侧重对本国实际情况的考虑,有步骤有计划地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自我,同时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就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