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足太阳经络与腧穴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
《第九章 足太阳经络与腧穴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足太阳经络与腧穴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章足太阳经络与腧穴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
第九章足太阳经络与腧穴
本章包括经络和腧穴两部分。
第一节为经络,包括足太阳经脉、足太阳络脉、足太阳经别和足太阳经筋。
经脉分布在头面、腰背第一、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后缘和足小趾。
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于外部。
第二节为腧穴,首穴是睛明,末穴是至阴,左右各67穴。
第一节足太阳经络
足太阳膀胱经在内眼角与手太阳小肠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目、鼻、脑,属膀胱,络肾,在足小趾与足少阴。
肾经相接。
络脉别走足少阴。
经别别入于肛,到心,入于项。
经筋结于臀,挟脊上项,结于舌本。
一、足太阳经脉
(一)经脉循行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
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灵枢·经脉》)。
【注释】
[1]巅:
指头顶最高处。
[2]耳上角:
指耳上方。
[3]脑:
颈之上为头部,头内为脑,颈后部称为项。
[4]肩膊内:
意指肩胛部。
内,指内侧。
[5]膂:
夹脊两旁的肌肉。
此说“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指当肾俞部进入深
部联络肾脏。
[6]挟脊:
此支从肾俞处分出挟脊下行,经过八髎、会阳至会阴部,故称此为会阴之
脉。
[7]贯臀:
指通过臀下当承扶穴部,直下经殷门,至委中。
[8]贯胛:
胛,应从《太素》、《千金》、《素问·厥论》等王冰注引文及《铜人》、《发挥》改作“胂”。
杨上善注:
“胂,侠脊肉也。
”此支从肩胛骨内缘,夹脊肉(竖棘肌)外侧直下,当正中线旁开3寸。
[9]挟脊内:
王冰注引文无此三字,疑原属“胂”字的旁注“夹脊肉”之误。
[10]髀枢:
意指髋关节,当股骨大转子处。
[11]髀外:
大腿外侧。
[12]腨:
腓肠肌部。
《说文》:
“腨,腓肠也。
”
[13]京骨:
第五跖骨粗隆部,其下为京骨穴。
足太阳膀胱经,①从内眼角开始(睛明),上行额部(攒竹、眉冲、曲差;会神庭、头临泣),交会于头顶(五处、承光、通天;会百会)。
头顶部支脉,②从头顶分出到耳上方(会曲鬓、率谷、浮白、头窍阴、完骨)。
直行主干,③从头顶入内络于脑(络却、玉枕;会脑户、风府),回出项部(天柱)分开下行:
④一支沿肩胛内侧,夹脊旁(会大椎、陶道;经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到达腰中(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进入脊旁筋肉,⑤络于肾,属于膀胱(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
⑥一支从腰中分出,夹脊旁,通过臀部(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进入腘窝中(殷门、委中)。
⑦背部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附分、魄户、膏肓、神堂、噫嘻、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⑧经过髋关节部(会环跳),沿大腿外侧后边下行(浮郄、委阳),会合于腘窝中(委中),⑨由此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合阳、承筋、承山),出外踝后方(飞扬、跗阳、昆仑),⑩沿第五跖骨粗隆(仆参、申脉、金门、京骨),到小趾外侧(束骨、足通谷、至阴),下接足少阴肾经。
(二)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脯如裂,是为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腨、脚皆痛,小指不用(《灵枢·经脉》)。
【注释】
[1]踝厥:
指本经经脉循行小腿部气血厥逆的见症。
[2]主筋所生病:
太阳为巨阳,行身之后,经筋即以足太阳之筋为首,所以主筋所发生的病证。
[3]癫疾:
癫痫等病证。
[4]囟:
音信,即囟门部。
[5]尻:
音考,平声,骶尾骨部的通称。
本经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
头重痛,眼睛要脱出,后项像被牵弓J,脊背痛,腰好像要折断,股关节不能弯曲,腘窝好像凝结,腓肠肌像要裂开;还可发生外踝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本经穴主治“筋”方面所发生的病症:
痔,疟疾,躁狂、癫痫,头囟后项痛,眼睛昏黄,流泪,鼻塞、多涕或出血,后项、腰背部、骶尾部、腘窝、腓肠肌、脚都可发生病痛,小趾功能障碍。
二、足太阳络脉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
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
取之所别也(《灵枢·经脉》)。
【注释】
[1]飞阳:
穴名作“飞扬”。
[2]鼽窒:
指鼻塞不通气。
[3]鼽衄:
鼽,指鼻流清涕;衄,指流鼻血。
足太阳络脉:
名飞扬,在外踝上七寸处分出,走向足少阴经脉。
实证,见鼻塞,头痛,背痛;虚证,见鼻流清涕,鼻出血。
可取足太阳络穴治疗。
三、足太阳经别
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入于项,复属于太阳(《灵枢·经脉》)
【注释】
[1]一道:
即一条或一支。
[2]项:
约当天柱穴部。
足太阳经别:
从足太阳经脉分出,进入腘窝中,一支在骶骨下五寸处分出,进入肛门,属于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部进入散布开;直行的一支,循脊部两旁的肌肉上行,进入项部,仍归属于足太阳经。
四、足太阳经筋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斜)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
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
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
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
其支者,为目上纲,下结于頄。
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
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
其支者,出缺盆,邪(斜)上出于頄。
其病:
小指(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灵枢·经筋》)。
【注释】
[1]腨外:
腨原作踹,据《太素》、《甲乙》改。
“腨外”应作“腨内”,以与下“内廉”相一致。
[2]目上纲:
纲原作“网”,据《甲乙》、《太素》改。
上眼睑称“目上纲”,下眼睑称
“目下纲”。
[3]肿:
《甲乙》、《太素》作“踵”,指足跟底部;跟,则指跟腱部。
[4]挛:
《甲乙》此下有“急”字。
[5]脊反折:
指脊柱强直、角弓反张。
足太阳经筋,起始于足小趾,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下方沿足外侧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腘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腨内),上向腘内侧,与腘部一支并行上结臀部;向上夹脊旁,上后项;分支入结于舌根。
直行者结于枕骨,上向头项,由头的前方下行到颜面结于鼻部。
分支形成“目上纲”,下边结于鼻旁。
背部的分支,从腋后外侧结于肩髃部位;一支进入腋下,向上出缺盆,上方结于完骨(耳后乳突);再有分支从缺盆出来,斜上结于鼻旁部。
其病症,可见足小趾僵滞不适和足跟部掣引酸痛,腘窝部挛急,脊背反张,项筋拘急,肩不能抬举,腋部僵滞不适,缺盆中牵掣样疼痛,不能左右活动。
第二节足太阳腧穴
本经一侧67穴,10穴分布于头项部,39穴分布于背腰部,18穴分布在下肢后外侧部。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头、项、目、背、腰、下肢部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症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
第一至六胸椎之间两侧的腧穴治心、肺疾病;第七至第十二胸椎之间两侧的腧穴治肝、胆、脾等疾病;第一腰椎到第五骶椎两侧腧穴治疗肾、膀胱、大小肠、子宫等疾病。
头面部病症常用京骨、攒竹、眉冲等;腰痛常用委中、昆仑。
针刺睛明及背部腧穴应注意角度和深度。
1.睛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跻、阳跻脉交会穴
【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上泪小管上方→内直肌与筛骨眶板之间。
浅层布有三叉神经眼支的滑车上神经,内眦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深层有眼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眼神经的分支和动眼神经的分支。
【主治】①近视,目视不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色盲,目翳。
②急性腰痛。
【操作】嘱患者闭目,医者押手轻轻固定眼球,刺手持针,于眶缘和眼球之间缓慢直刺0.5~1寸,不宜提插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不宜灸。
【古代文献摘录】
《甲乙经》:
“手足太阳、足阳明之会。
”
《铜人》:
“治攀睛,翳膜覆瞳子。
”
《大成》:
“主目远视不明,恶风泪出……小儿疳眼,大人气眼冷泪。
”
【现代报道摘录】
功能性遗尿针刺睛明穴,缓慢刺入0.5~1寸,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
坐骨神经痛取患侧睛明、听宫,刺后活动患肢,每日1次,3日后改隔日】次,10次为1疗程。
泪囊炎单刺睛明,缓慢刺入0.5~1寸,得气后留针30分钟。
每日1次,5次为疗程。
2.攒竹
【定位】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
浅层布有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眶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深层有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
【主治】①头痛,眉棱骨痛。
②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迎风流泪。
③面瘫,面痛。
④腰痛。
【操作】平刺0.5~0.8寸。
【古代文献摘录】
《甲乙经》:
“头风痛,鼻鼽衄,眉头痛,泣出,善嚏。
”
《铜人》:
“治眼中赤痛及睑瞤动。
”
《大成》:
“主目巟巟,视物不明,泪出目眩,瞳子痒,目瞢,眼中赤痛及睑瞤动不得卧。
”
【现代报道摘录】
腰扭伤刺攒竹向鼻尖方向,再刺水沟穴向上斜刺,均刺5分左右,得气后提插捻转1~2分钟,留针20分钟。
呃逆两手拇指重按双侧攒竹穴,由轻到重持续压5~10分钟,一般呃逆即止。
3.眉冲
【定位】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
浅层布有滑车上神经和滑车上动、静脉。
深层有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
【主治】①头痛,眩晕,鼻塞。
②癫痫。
【操作】向后平刺0.3~0.5寸。
4.曲差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上。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
浅层布有滑车上神经和滑车上动、静脉。
深层有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
【主治】①头痛。
②目视不明,鼻塞,鼻衄。
【操作】平刺0.5~0.8寸。
5.五处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
浅层布有滑车上神经和滑车上动、静脉。
深层有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
【主治】①头痛,目眩,目视不明。
②癫痫。
【操作】平刺0.3~0.5寸。
6.承光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
浅层布有眶上神经和眶上动、静脉。
深层有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
【主治】①头痛,眩晕,癫痫。
②目视不明,鼻塞。
【操作】平刺0.3~0.5寸。
7.通天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
浅层布有眶上神经,眶上动、静脉和枕大神经,枕动、静脉与耳颞神经,颞浅动、静脉的神经间吻合和血管间的吻合网。
深层有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
【主治】①鼻塞,鼻渊,鼻衄。
②头痛,眩晕。
【操作】平刺0.3~0.5寸。
8.络却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
浅层布有枕大神经和枕动、静脉。
深层有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
【主治】①头晕,癫狂痫。
②耳鸣,鼻塞,目视不明。
【操作】平刺0.3~0.5寸。
9.玉枕
【定位】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枕腹。
浅层布有枕大神经和枕动、静脉。
深层有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
【主治】①头项痛。
②目痛,目视不明,鼻塞。
【操作】平刺0.3~0.5寸。
10.天柱
【定位】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头夹肌的内侧头→半棘肌。
浅层有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皮下静脉。
深层有枕大神经。
【主治】①头痛,眩晕。
②项强,肩背痛。
③目赤肿痛,目视不明,鼻塞。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
【古代文献摘录】
《甲乙经》:
“咽肿难言,天柱主之。
”
《千金方》:
“天柱,主不知香臭。
”
《针灸大成》:
“项强不可回顾。
”
11.大杼骨会,手足太阳经交会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
浅层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皮支。
深层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等结构。
【主治】①咳嗽,发热。
②头痛,肩背痛。
【操作】斜刺0.5~0.8寸。
12.风门足太阳、督脉交会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
浅层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皮支。
深层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等。
【主治】①伤风,咳嗽。
②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操作】斜刺0.5~0.8寸。
【古代文献摘录】
《甲乙经》:
“督脉、足太阳之会”;“风眩头痛”。
《铜人》:
“治伤寒颈项强。
”
《大成》:
“主发背痈疽,身热,上气喘气,咳逆胸背痛。
”
【现代报道摘录】
支气管炎选风门、大杼、大椎和肺俞,每次取2穴,以黄连素注射液4ml,每穴注入2ml,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疗程间隔3天。
支气管哮喘针风门、大椎、肺俞,配合辨证取穴,留针20分钟左右,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行针2~3次。
发作期每日1次,喘平后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13.肺俞背俞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竖脊肌。
浅层布有第三、四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皮支。
深层有第三、四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①咳嗽,气喘,咳血,鼻塞。
②骨蒸潮热,盗汗。
③皮肤瘙痒,瘾疹。
【操作】斜刺0.5~0.8寸。
【古代文献摘录】
《铜人》:
“传尸骨蒸劳,肺痿咳嗽。
”
《资生》:
“凡有喘与哮者,为按肺俞,无不酸疼,皆为缪刺肺俞,令灸而愈。
”
《图翼》:
“主泻五脏之热也。
”
【现代报道摘录】
慢性支气管炎取肺俞、心俞、膈俞等穴,贴敷洋金花、甘遂、细辛等,每年三伏天治疗。
调节呼吸功能针肺俞可增强呼吸功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及耗氧量增加,明显减低气道阻力。
14.厥阴俞背俞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
浅层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
深层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①心痛,心悸。
②咳嗽,胸闷。
③呕吐。
【操作】斜刺0.5~0.8寸。
15.心俞背俞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下缘→竖脊肌。
浅层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①心痛,心悸,心烦,失眠,健忘,梦遗,癫狂痫。
②咳嗽,吐血,盗汗。
【操作】斜刺0.5~0.8寸。
【古代文献摘录】
《甲乙经》:
“寒热心痛,循循然,与背相引而痛。
”
《大成》:
“主呕吐不下食,健忘。
”
《图翼》:
“主泻五脏之热。
”
【现代报道摘录】
冠心病温灸心俞、厥阴俞等治疗44例,对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多寐症取心俞、足三里、三阴交、百会,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中间行针1~2次,10次为1疗程。
16.督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竖脊肌。
浅层布有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①心痛,胸闷,气喘。
②胃痛,腹痛,腹胀,呃逆。
【操作】斜刺0.5~0.8寸。
17.膈俞血会
【定位】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
浅层布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①胃脘痛,呕吐,呃逆,饮食不下,便血。
②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
③瘾疹。
【操作】斜刺0.5~0.8寸。
【古代文献摘录】
《甲乙经》:
“背痛恶寒,脊强俯仰难,食不下,呕吐多涎,膈俞主之。
”
《大成》:
“主心痛,周痹,吐食翻胃,骨蒸,四肢怠惰。
”
《图翼》:
“此血会也,诸血病者皆宜灸之,如吐血衄血不已,虚损昏晕,血热妄行,心肺二经呕血,脏毒便血不止。
”
【现代报道摘录】
糖尿病对34例阴虚阳盛型糖尿病患者针刺膈俞、脾俞,用泻法,有一定疗效。
血糖逐渐下降,血液粘滞度降低,血流加速,微循环改善;对环核苷酸的含量有调整作用;对血清胰岛素有良好调节作用。
青光眼针刺膈俞,肝俞等,治疗青光眼合并高血压者120人次,治疗后眼压、血压均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偏头痛三棱针点刺膈俞,然后拔罐放血。
痛甚者太阳穴刺血,加刺合谷、太冲,失眠者加三阴交、神门。
18.肝俞背俞穴
【定位】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
浅层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①黄疸,胁痛,脊背痛。
②目赤,目视不明,夜盲。
③吐血,衄血。
④眩晕,癫狂痫。
【操作】斜刺0.5~0.8寸。
【古代文献摘录】
《甲乙经》:
“肝胀者,肝俞主之,亦取太冲。
”
《千金方》:
“肝俞、脾俞、志室,主两胁急痛。
”
《铜人》:
“目生白翳。
”
【现代报道摘录】
麦粒肿取患侧或双侧肝俞,斜向下刺入4~6分深,得气后强刺激泻法,捻转数下不留针。
缓出针摇大针孔,出针后挤压出血数滴。
眼睑下垂直刺肝俞、脾俞,局部微胀后捻2~3分,针上加艾3~5壮,每日一次,7天为疗程。
19.胆俞背俞穴
【定位】在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
浅层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①黄疸,口苦,呕吐,食不化,胁痛。
②肺痨,潮热。
【操作】斜刺0.5~0.8寸。
【古代文献摘录】
《甲乙经》:
“胸满呕无所出,口苦舌干,饮食不下,胆俞主之。
”
《铜人》:
“治食不下,目黄。
”
《大成》:
“主头痛,振寒汗不出,腋下肿胀。
”
20.脾俞背俞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
浅层布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肋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①腹胀,呕吐,泄泻,痢疾,便血,纳呆,食不化。
②水肿,黄疸。
③背痛。
【操作】直刺0.5~1寸。
【古代文献摘录】
《百症赋》:
“听宫、脾俞,祛残心下之悲切。
”
《大成》:
“主腹胀,引胸背痛,多食身瘦……黄疸,善欠,不嗜食。
”
《金鉴》:
“小儿慢脾风证。
”
【现代报道摘录】
糖尿病针脾俞、膈俞、足三里为主,随症配他穴,得气后留针15分钟,出针前重复运针1次,12次为1疗程,中间间隔3日。
紫癜针刺脾俞、膈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分二组,隔日交替使用。
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一定疗效。
21.胃俞背俞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和背阔肌腱膜→竖脊肌。
浅层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和第一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第十二胸神经和第一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①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
②胸胁痛。
【操作】直刺0.5~1寸。
【古代文献摘录】
《甲乙经》:
“胃中寒胀,食多身体赢瘦,腹中满而鸣。
”
《大成》:
“主霍乱,胃寒,腹胀而鸣,翻胃呕吐,不嗜食,多食赢瘦,目不明,腹痛,胸胁支满。
”
《图翼》:
“小儿赢瘦食少。
”
22.三焦俞背俞穴
【定位】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和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
浅层布有第一、第二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第一、第二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相应腰动、静脉背侧支分支或属支。
【主治】①水肿,小便不利。
②腹胀,肠鸣,泄泻,痢疾。
③腰背强痛。
【操作】直刺0.5~1寸。
23.肾俞背俞穴
【定位】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和胸腰筋膜浅层一竖脊肌。
浅层布有第二、第三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及伴行动、静脉。
深层有第二、第三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腰动、静脉背侧支分支或属支。
【主治】①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遗尿,小便不利,水肿。
②耳鸣,耳聋。
③气喘。
④腰痛。
【操作】直刺0.5~1寸。
【古代文献摘录】
《千金方》:
“肾俞、内关,主面赤热。
”
《大成》:
“主虚劳赢瘦,耳聋肾虚,水脏久冷,心腹膜满胀急,两胁满引少腹急痛。
”
【现代报道摘录】
尿毒症用生附片、川芎等敷贴肾俞、关元,治疗8例,肾功能多项指标有一定好转。
小儿腹泻用三棱针以肾俞穴为起点,由内向外横划一线,约1寸长为度,后用手轻轻挤捏,若微出血即可。
轻者1次,重者2~3次即效。
24.气海俞
【定位】在腰部,当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和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
浅层布有第三、第四
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及伴行动、静脉。
深层有第三、第四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腰动、静脉
分支或属支。
【主治】①腰痛,痛经。
②腹胀,肠鸣,痔疾。
【操作】直刺0.5~1寸。
25.大肠俞背俞穴
【定位】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和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
浅层有第四、第五腰
神经后支的皮支及伴行动、静脉。
深层有第四、第五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有关动、静脉的分
支或属支。
【主治】①腰痛。
②腹胀,泄泻,便秘,痢疾,痔疾。
【操作】直刺0.5~1.2寸。
【古代文献摘录】
《千金方》:
“治风,腹中雷鸣,肠,注游泄利。
”
《铜人》:
“治腰痛,肠鸣,腹胀。
”
《大成》:
“主脊强不得侥仰,腰痛,腹中气胀,绕脐切痛,多食身瘦。
”
26.关元俞
【定位】在腰部,当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
浅层布有第五腰神经和第一骶神经后支的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第五腰神经后支的肌支。
【主治】①腹胀,泄泻,小便频数或不利,遗尿。
②腰痛。
【操作】直刺0.5~1.2寸。
27.小肠俞背俞穴
【定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后孔。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内侧缘→竖脊肌腱。
浅层布有臀中皮神经。
深层布有臀下神经的属支和相应脊神经后支的肌支。
【主治】①遗精,遗尿,尿血,带下,疝气。
②腹痛,泄泻,痢疾。
③腰痛。
【操作】直刺0.8~1.2寸。
28.膀胱俞背俞穴
【定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二骶后孔。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竖脊肌腱。
浅层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