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50729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6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公路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公路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公路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公路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隧道施工方案.docx

《公路隧道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隧道施工方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隧道施工方案.docx

公路隧道施工方案

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西坪至寺湾XSTJ-5合同段)

黄楝树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中国中铁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三淅高速XSTJ-5标项目经理部

2012年12月2日

1、黄楝树隧道概况2

2、隧道工程总体施工方案3

3、洞口与明洞工程施工4

4、超前大管棚支护施工9

5、超前导管支护施工12

6、超前锚杆施工14

7、洞身开挖15

8、初期支护23

9、仰拱与底板施工30

10、防水与排水施工工艺33

11、二次衬砌施工39

12、边道、电缆沟施工47

13、隧道砼路面工程施工47

14、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工作49

15、监控量测53

16、弃碴场施工55

17、洞内装饰及防火工程55

18、特殊地质地段施工时应注意事项56

1、七曜山隧道概况七曜山隧道位于淅川县西簧乡低山区,与209国道相邻,交通便利。

隧道总体走向呈南北向曲线布置。

隧道大埋深约117米,采用小净距(测设线间距:

进口中24.87米,出口中16.92米),其中左线起始桩号为K29+730-K30+252长522米;右线起始桩号为RK29+74&RK30+265长520米。

设计时速80km/h,采用灯光照明,自然通风,设置1处人行橫通道,属中隧道。

隧道左线平面位于R=1785的圆曲线上,纵坡为-0.360%/850;隧道右线平面位于

R=1520的圆曲线上,纵坡为-0.356%/864.893。

进口左右线洞门均采用端墙式洞门,出口左右线洞门采用端墙式洞门。

隧道以w、v级围岩为主,w、V级围岩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节理(裂隙)发育,隧道施工过程中,极易沿软弱构造面产生整体滑动、坍塌、洞内冒顶,因而隧道工程施工

是本标段的关键工程项目。

2、隧道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组织各工序的施工(见图2-1施工方案框图)。

施工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短进尺、强支护、少扰动、弱爆破、勤观测、早封闭”的施工原则,紧

凑施工工序。

图2-1隧道施工方案框图

施工进洞前先作好洞顶截水沟等排水设施,防止地表水渗入开挖面影响明洞边坡和成洞面的稳定,按照设计要求做好仰坡的开挖,仰坡加固及防护。

隧道洞口段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地段,采用辅助施工方进行超前支护,尽可能较少对岩体的扰动。

洞口明洞段采用明挖法施工,洞口段V、W级围采用台阶分部法开挖施工,洞身段V

级围岩采用超短台阶法开挖、W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川级围岩根据地质及地段情况采用台阶法或全断面开挖,先行洞开挖面距后行洞开挖面不小于40m采用自制凿岩台架

配合气腿凿岩机打眼,拱部采用光面爆破边墙采用预裂爆破技术,以最大限度保护围岩稳定性,减少超挖量,提高初期支护的承载力。

初期支护:

v级围岩段采用工字钢拱架挂钢筋网喷锚联合支护,w级围采用格栅钢拱架挂钢筋网喷锚联合支护,川级围岩采用喷锚支

护。

喷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风钻打眼,人工安装锚杆,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

施工中由测量组负责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做好洞口浅埋段地表下沉观测、洞内监控量测工作。

隧道防排水采用防、排、堵、截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下坡施工,洞内50m

或100m设置集水井,抽水机抽水。

采用无轨运输,正洞、行车横洞使用侧翻装机及挖掘机装渣,人行横道用小型装载机装渣,全部采用自卸汽车运渣。

软弱围岩地段二次衬砌紧跟开挖,一般地段按监测信息尽早衬砌,按仰拱、铺底先行,拱墙紧跟的顺序施工。

隧道通风采用压入式集中送风,每个掘进洞口安装135*2Kw轴流通风机1台,横通道及开挖面设置14KW局扇。

二次衬砌仰拱和仰拱回填在初期支护落底后及时进行,二次衬砌采用整体式模板台车支模,黄楝树隧道口设一座50m3/h砼的拌和站,由砼运输车运至现场,二衬砼用输送泵进行灌注,插入式振捣配合附着式振动设备振捣。

另设砼配料机,用于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的砼供应。

施工机械设备按照“技术先进、满足需求、性能可靠、适当备用”的原则进行配置,主要机械有凿岩台车、侧卸装载机、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和衬砌台车等。

3、洞口与明洞工程施工

1)隧道洞口段施工

洞口明洞段采用明挖法进行施工(见图3-1),待边、仰坡防护结束随即进行洞口明洞施工,洞口明洞段采用分层小切口开挖进洞,然后进行混凝土套拱和大管棚的施工(或

图3-1洞门与明洞施工流程图者采用超前小导管或砂浆锚杆等超前支护方式进行预支护),确保安全后再进行暗洞开挖。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过高的仰坡开挖。

开挖前根据施工安排,把开挖区地表原有草皮铲取,移植保存,以便今后复植。

为确保施工顺利,在进行暗洞施工前对洞口衬砌外的边仰坡进行锚喷(网)加固。

洞口采用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化分段或分段分层开挖,机械开挖不到的部位采用人工开挖,或辅以浅孔爆破,再行挖掘。

洞门完成后,按设计对两侧边坡进行回填,两侧用M7.5浆砌片石回填,并回填土石至原地面线,回填土石按规范要求夯填密实。

填筑应由下而上分层进行。

洞门基础开挖应注意安全防护,地基承载力必须经试验满足要求,应做好防水、排水工作,防止基底被水浸泡。

基坑废渣、杂物等必须清除干净。

隧道明洞回填和洞门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做好洞口边坡及仰坡的地表恢复。

洞门附近的截水沟和墙顶排水沟应与路堑排水系统连接完好。

洞口工程应与洞口相邻工程统筹安排,施工宜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

合理安排施工的先后顺序,对于桥梁,应先施工远离隧道的桥台及其他墩的下部构造。

待隧道进洞后进行近洞口处桥台施工,以减少相互影响。

隧道开挖,禁止将弃渣弃于桥位处,影响桥台施工和其它桥墩质量。

隧道弃渣只能用于桥台的台背回填和锥护坡填筑,不得在桥梁其他位置随意堆放。

桥台施工完毕,尽快进行锥坡填筑和台背回填,为隧道施工开辟场地。

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

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

结合现场地形,洞口边、仰坡应及早做好坡面防护,确保洞口稳定。

坡顶、坡脚宜绿化处理,以防止仰坡范围内地表水下渗和减少对坡面的冲刷。

洞顶排水沟槽应加强养护、整治,确保水流畅通,若岩层裂隙多,地表水有可能渗漏到隧道内时,应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铺砌沟底,浆砌片石应用砂浆抹面。

洞顶边、仰坡周围的排水系统宜在雨季前及边、仰坡开挖前完成。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洞口开挖前在仰坡坡口外沿隧道横断方向布设地面沉降观测点,以便检测各种施工措施的可靠性(地面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及检测数据处理见监控量测);其次在仰边坡刷坡顶外按设计要求作双向截水沟,以拦截地表水,防止流水冲刷洞门造成危害。

1洞口截排水、边、仰坡处理

洞口截排水:

为了把地表水排出隧道范围之外,设计文件对隧道进口设计了M7.5浆砌片石的坡顶截水沟。

截水沟采用矩形结构,沟底、沟邦的厚度均为30cm沟深60cm,截水沟上口净宽60cm底宽60cm具体工艺如下:

截水沟设在边仰坡开挖线5m范围之外,截水沟施工前,先进行场地清理,再按施工图纸进行开挖放样,并测定截水沟中心线桩及相应的检查恢复桩。

截水沟应在明洞开挖及仰坡开挖前施工完毕。

A截水沟布设要顺应原地貌的地势,修整平缓顺直,上游进口与原地面衔接紧密,满足截流坡面水的要求,不出现溢水或渗漏,下游出水口引入路基截水沟;

B截水沟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应保证截水沟的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C截水沟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砌体砂浆配合比必须准确,砂浆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

D截水沟开挖后应及时铺砌,防止地表水流沿沟下渗,防造成坡体坍塌。

E砌体应挂线施工、分层分段砌筑,砌缝内砂浆均匀饱满,勾缝密实、圆滑、无脱落。

砌筑工作缝表面应清扫干净,浇水湿润。

砌体内侧及沟底应平顺,沟底高程及顶面高程纵坡必须平顺,无波浪形,保证美观。

F砌筑好的片石砌体应洒水养护,养护不得少于7d。

2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图7-19)

图7-19边、仰坡施工

进口的地质情况属于V级,按照设计尺寸进行边仰坡施工,坡面采用喷锚挂网进行防护,边仰坡采用长3.5m的©22的砂浆锚杆,1.2mX1.2m的梅花型布置,挂钢筋网©6mm@20x20cm喷射砼采用C20号,厚度为10cm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A施工准备施工前先根据边仰坡测量放样确定防护范围,然后用脚手架、竹排等架设施工平台,施工平台要保证稳定、可靠,平台的高度根据边仰坡的高度及施工操作方便而定,另外在原地面合适的地段左右线各平整20m2左右的场地,并进行适当的硬化,以放置喷射机及堆料的要求。

B砂浆锚杆的施工

锚杆采用风枪钻孔,钻孔时应使钻杆大致垂直岩层结构层面,施工中应保证孔的顺直,钻孔完成后进行吹眼,清除钻孔内的钻渣,然后用水泥沙浆填满孔眼,再安装锚杆,最后封住孔口。

C钢筋网

钢筋网在钢花管及锚杆安装完毕后布设,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间距先在加工场地制作好钢筋网片,并对钢筋网片进行除锈处理,然后用安全绳将网片吊至工作面安设钢筋网,钢筋网应点焊在锚杆头上,使钢筋网在喷射砼时不易晃动。

D喷射砼

在喷射砼施工前,应根据《砼锚喷支护技术规范》的规定及施工前所做的标准配合比进行施工,力求达到强度的前提下回弹量最小,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施工经验控制好砼的施工质量。

喷射砼施工注意事项:

a喷射砼前,对边仰坡坡面上的松动岩石及松土进行清理,并用高压风清理坡面上的其它杂物,另应使坡面有一定的湿度;

b喷嘴与受喷面保持垂直,同时与受喷面保持0.6-1m的间距;

c为了保证砼的喷射厚度和减少砼的回弹率,施工时,应分层喷射砼,并在坡面上打入控制厚度的标记钢筋。

喷射砼的回弹物一律作废品处理,所有回弹砼清出施工现场,严禁重复使用回弹砼;

d对喷射完毕的砼进行定期养生。

2)明洞施工

洞口段采用明挖法施工,本标段隧道左右线洞口防护及开挖将整体进行,避免相互影响造成的安全事故。

明洞采用“套拱法”施工,在隧道明洞衬砌轮廓线外,立模浇注C25的混凝土套拱,以确保洞口段岩体的稳定,套拱内预埋①133导向钢管,作为超前管棚时做导向用。

(1)明挖施工

隧道洞口段围岩为V级,为减少对隧道围岩的扰动,保证施工安全,明洞部分采用明挖法施工,风镐配合机械开挖,辅以浅孔小台阶爆破,边仰坡开挖采用预留光爆层施工,局部松动爆破配合机械开挖。

洞口每开挖一步后立即初喷、安设锚杆、挂网,然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明洞土石方施工要注意以下问题:

1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仰坡放线,尽量减少对洞口地层的扰动。

2进洞前完成仰坡,山坡危石应及时处理不留后患。

3排水系统应结合当地条件尽早完成,地表水不得冲刷坡面。

4结合地层稳定程度、洞门施工季节和隧道施工方法,开挖洞门处土石方。

5明洞边墙基础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深基础开挖应注意核查地质条件,如基底松软,应采取措施增加基底承载力。

6偏压和单压明洞的外边墙基底,在垂直路线方向应按设计要求挖成一定坡度的向内斜坡,以提高基底的抗滑力。

7禁止超挖回填虚土,超挖部分与基础混凝土同时浇筑。

(2)明洞衬砌

明洞浇注混凝土前应复测中线、高程和模板的外轮廓尺寸(考虑预留沉降),确保衬砌不侵入设计轮廓线。

明洞混凝土的灌注应设挡头板、外模和支架,明洞墙、拱混凝土应整体浇注。

拱圈混凝土强度应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100%,且拱顶回填土高度达到0.7m

时,方可拆除明洞拱架。

(3)明洞防排水明洞支架拆除后应及时施作防水层及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