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历史演进阿摩线上测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05745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7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的历史演进阿摩线上测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教育的历史演进阿摩线上测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教育的历史演进阿摩线上测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教育的历史演进阿摩线上测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教育的历史演进阿摩线上测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的历史演进阿摩线上测验.docx

《教育的历史演进阿摩线上测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的历史演进阿摩线上测验.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的历史演进阿摩线上测验.docx

教育的历史演进阿摩线上测验

第二章教育的歷史演進

第1節中國的教育發展

●上古教育:

天師、父師、君師、官師,漸近為專師。

由官辦王官學漸進為私辦百家學。

●中古前期:

儒家思想為中心,先選後考的選舉制與九品官正制–兩漢學校教育甚為完備

●中古後期:

新儒學(儒、道、釋),先考後選的科舉制,宋代書院最具代表

●近、現代:

多元現代、西化的教育

壹、思想史

1、上古~周及周以前的教育思想:

以儒、道、墨最具原創性,儒家與教育最密切。

(1)儒家

1、儒家經典的教育思想概覽

(1)大學

A、教育目的:

明明德、親民、止於致善

B、教育的歷程: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C、為學方法:

止、定、靜、安、慮、得

(2)中庸

A、教育的意義:

修道之謂教

B、道的特性:

未發是中,發而合禮是和=>【至中和】,中庸精神。

C、學習方法: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困知勉行。

(3)學記

A、禮記其中一篇,世界最早的專論教育著作

B、強調教育與政治的密切關係

a、君子欲化民成俗,必也由學乎。

b、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提至首要地位。

C、原則與方法

a、準備原則:

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謂摩。

b、經驗原則:

玉不琢,不成器…教學相長也。

c、個性適應原則:

知其心,然後能求其失…長善者救其失也,是個性適應最好的方法。

D、課程安排、教學原則與方向(志群成績太差了,決定向友達拜師)

a、一年:

離經辨志

b、三年:

敬業樂群

c、五年:

博習親師

d、七年:

論學取友

e、九年:

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

2、孔子:

中國教育史上首倡政教合一。

(1)中心思想:

仁;行仁方法:

忠、恕

(2)首倡政教合一

(3)教育目的:

完成道德的理想人格,最高準則是聖人

(4)教育方針: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以道德仁義培養聖人)

(5)教育對像:

有教無類、平民教育

(6)教育內容:

六經,以詩經培養美育。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溫柔敦厚詩教也(美育)。

(7)教育方法:

A.強調個性適應: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B.重視自動: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愛之,能勿勞之乎?

C.學思並重: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此論與康德的觀點相近(無學習的思考是空虛的,無思考的學習是盲的)

D.啟發式教學:

「不慎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重自動原則。

(8)教育的功能:

會受環境影響,有限度的,非萬能(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9)子曰:

性相近,習相遠也,惟上智與下愚不移。

(以哲學的觀點出發)

《題目補充》

●子曰: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是哪一方面的因材施教?

(A)智慧(B)知識(C)性情(D)勇氣

(ANS:

A)

3、孟子

(1)立論基礎:

人性本善

(2)仁義禮智–四端

(3)寡欲養心,集氣養氣(浩然正氣,崇高的氣節操守),以達到理想人格

(4)深造自得,啟發思維,專心有恆。

(5)教育目的:

明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6)教學方法:

(A)知識教育在「求放心」:

找回失去的本性(仁義禮智)

(B)重自得與啟發:

人有先天四端,一但自我領會,則左右逢源。

(C)注重循序漸進,專心有恆。

4、荀子:

從情慾觀點出發,所以人性本惡,善是人為(教育)的後果。

(1)教育目的:

化性起偽,偽指的是人為之善。

(教育的重要)

(2)《勸學篇》:

強調良師益友及環境對學習的重要。

(3)最有效的工具:

禮、樂

(4)作:

勸學篇

《題目補充》

●關於荀子與孟子思想之比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孟子主張法先王,尊王賤霸;荀子主張法後王,論王霸之道,最能切合實際 (B)孟子以仁義為說,荀子則重視禮樂 (C)二人對於「天」的看法不同,孟子主張義理天、意志天,荀子則主張自然天 (D)孟子主性善,欲人之化性而勉於善;荀子主性惡,欲人之盡性而樂於善。

(ANS:

D)

(孟子主性善,欲人之盡性而樂於善;荀子主性惡,欲人之化性而勉於善。

(2)墨家:

(下層社會農工的代言人)

1、墨子:

肯定教育的功能(有道者勸以救人),強調環境對人的影響。

(染於蒼則蒼,染於…)

(1)主張天治,實用主義,重科學技術,有宗教精神

(2)教育目標:

培養「賢士」或「兼士」,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教學方法:

注重譬喻、實例,重師道尊嚴

(3)道家(代表沒落貴族)

●自然主義的思想、讓事物呈現原來的本質

●反智,行不言之教,達反璞歸真的教育目的。

1、老子

(1)中國最早提出天道思想的人物:

順其自然,反外爍教育。

(2)棄聖、絕學、無為、守愚(大智若愚)。

2、莊子

(1)自然主義:

反對工具性人為的教育(捨棄工具主義),主張順著自然去教育。

(2)教育的理想:

與造物者遊,自由平等的社會。

(3)以「淨化」的方式陶冶情意人格。

(4)法家:

法家三寶-法、術、勢

(1)教育內容突顯法的重要,重法治教育、實利教育、軍國民教育。

(2)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3)取消學校教育制度,否定傳統文化及百家學說。

(不需要教育)

(4)教育內容以禮法刑政為主,教學方法重視紀律與訓練。

《題目補充》

●孔、孟、荀為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在思想上亦多有相合之處,惟並不包括下列何者?

(A)均屬人本主義(B)均以六經為教材(C)均重視仁義禮智等德目(D)均強調「正名」的重要性(ANS:

D)

(孔、孟、荀三哲思想雖互有異同,但均屬人本主義;另孔子提出正名的理想、荀子提出正名篇之著作,孟子雖善於辯論,惟並未藉此強調「正名」的重要性,故「人本主義」係屬三哲之同、「正名」則非。

●那一本書係儒家教育目的論的總結?

(A)《大學》(B)《論語》(C)《中庸》(D)《禮記》(ANS:

A)

2、中古前期~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教育思想

(1)兩漢的教育思想:

統一的政局,儒家為重,教育措施頗有作為。

1、董仲舒

(1)著《春秋繁露》,其陰陽五行因果報應的迷信,影響中國很大。

(2)倫理觀:

純粹動機論,「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的排斥功利的說法,是傳統儒家的道德價值觀。

(3)人性論-性三品論:

聖人–不用教育;中民–受教可善;斗筲–愚昧、不可教

(4)性:

指的是中民之性,唯一受教後而有用。

(5)重人格感化,因勢利導,創用導生制

(6)教育制度:

主張官辦教育,獨尊儒術,「立太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

(7)教學方法:

重人格感化、因勢利導,創用導生制為其特色。

(8)《春秋繁露.實性》中說:

「卵待覆二十日而後能為雛,繭待繅以涫湯而後能絲」,「覆二十日」、「繅以涫湯」指的就是:

教育的重要。

2、王充

(1)著作:

《論衡》

(2)人性觀-性三分論:

性善–中人以上;性惡–中人以下;善惡相混–中人也(占最多數)

(3)「孟軻言人之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荀卿言人性惡者,中人以下者也;揚雄言人性善惡混者,中人也」

(4)肯定教育的價值,中品之大眾之所以受教也。

(5)知識觀:

重科學的求證態度。

聖人之言,如不能驗証,亦可不信!

!

(6)王充批判天人感應說,故在教育上具批判精神而無法成就文化傳統。

《題目補充》

●提出「人性為『可能性』:

可以為善而非善;可以為惡而非惡。

」的人是下列哪一位?

(A)董仲舒(B)王充(C)韓愈(D)荀卿(ANS:

A)

●誰指出「孟軻言人之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荀卿言人性惡者,中人以下者也;揚雄言人性善惡混者,中人也」?

(A)莊子(B)韓愈(C)王充(D)柳宗元(ANS:

C)

(2)魏晉南北朝:

分裂的政局,儒玄並存,教育事業弱。

1、傅玄:

性善惡相混論。

所以倡禮儀、行教化,使可改善。

2、顏之推:

顏氏家訓。

(1)主張教育應重德行操守、重實踐反空談。

(2)重胎教、幼教,強調子女教育的重要。

3、中古後期~隋唐宋元明清的教育思想

(1)隋唐的教育思想

○國學加設律學、算學、醫學的專門學術人才

○儒家思想為主,佛道思想有影響的地位

○科舉的開始

1、王通:

(1)人性論:

性善論、融合佛道

(2)教育的目的,在培養行王道、事君的人才

(3)人生觀:

樂天知命,窮理盡性

(4)教育方法:

重生產勞動的價值(親自耕種)。

(5)肚德而師:

認為身教師者要有肚量。

2、韓愈:

(性三分論是王充,性三品論是韓愈)

(1)教育目的:

在「學所以為道」,仁義之道、先王之道。

(2)教育功能:

教育萬能論。

主張「性」即「道」的體現。

(3)《原性》一文登出性三品論。

「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而已。

(4)教師角色:

明先王之教。

將傳道列為首位,是人師非經師。

(5)學習方法:

要求學生「勤」、「思」。

3、李翱:

教育目的在「復性」,方法是「靜」,認為性善而情惡。

帶有佛老的思想。

(2)宋元明的教育思想

○理學又名道學,以儒學作為精神主體的,將它稱之為新儒學。

○理學家撇開漢儒、直承古聖的思想。

○理學家構建一套縝密的哲學體系,直承「思孟學派」。

○理學是儒學復興的第二次高潮。

○開山祖周敦頤,以「太極圖說」名世。

○程顥、程頤創「理氣說」和「居敬窮理說」。

○邵雍的「先天說」。

○張載的「心性說」

○陸九淵發展「大程」的主觀唯心主義傾向。

○朱熹發展「小程」的客觀唯心主義傾向。

○宋明理學的分類整理

時代

派別

代表人物

學說概要

重要著作

濂溪學派

周敦頤(濂溪先生)

以「誠」為百行之源,以無欲主靜立人極。

太極圖說

洛學派

程顥(明道先生)

以識仁為先,以定性為本,而存之以誠、敬,重在養氣(亦即重在道德修養層面上)

二程子書

程頤(伊川先生)

主用敬、致知,重在存理。

(重學問的探究上)

關學派

張載(橫渠先生)

主張以學變化氣質,以復其善性,常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自任

張子全書

閩學派

朱熹(考亭、紫陽先生)

以道問學(即學問的探求)為主,重在格物致知(格,至也。

意即窮至事物之理,以獲得知識)。

為宋代理學之集大成。

近思錄

朱子語類

江西學派

陸九淵(象山先生)

以尊德性(即道德修養)為主,主張心即理,理即心。

曾謂:

「六經皆我註腳」(不重知識,重內心修養的探索)。

象山全集

姚江學派

王守仁(陽明先生)

主張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與陸九淵同主心性之學,並稱「陸王」。

傳習錄

1、濂:

周敦頤(濂溪先生,關鍵字–誠。

(1)將沒有推理過程的性善論,用理性思辨手法加以完善,擺脫漢儒「善性神授」。

(2)人性來源於宇宙的本質屬性,以誠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

(3)人性論也是唯心主張的,表現在

A、將誠意作為教育的肇端

B、道德中心主義在教育中日益強化。

(4)恪守「中道」的和諧發展觀:

養成中和之性,尤其要求在動時,保持靜的內容,保持善的本性。

(5)「無欲」、「純心」的成聖之法:

「內聖」的工夫重於「外王」的業績

A、聖人可學,前提為「無欲」。

B、純心即誠心。

C、「誠敬」即是自我反省的功夫。

2、關:

張戴

(1)教育目的:

在學為聖人,學為聖人要先變化氣質

(2)教育抱負: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3)氣質之性、天地之性

(4)學聖人,從:

正蒙、入德著手。

(5)學禮、清心、寡慾、能疑

3、洛:

程顥,大程子明道(兄)、程頤小程子伊川(弟)

大程–程顥–明道

小程–程頤–伊川

宇宙論

乾元一氣,一元論(先天、後天的理氣相同)

理、氣二元論(理是萬物皆同,氣是個人有別,需受理的指導。

人性論

性即氣,聖-清氣,愚–濁氣

性即理,天理之性(無不善)、氣質之性(有差別)

教育目的

求聖人之道。

大程強調:

學者須先識仁,教育在使人知道仁的道理。

教育方法

存心、養性,用敬、義培養完善人格

涵養需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進學在致知–小程;致良知–陽明;格物致知–朱熹)

4、朱熹

(1)兩宋理學集大成,著《近思錄》,編《四書》《四書集註》。

(2)人性論:

性即理。

理氣二元論,天命之性–理,氣質之性–氣。

(3)教育目的:

明五倫,達聖賢之境。

修己善群。

(4)教育方向:

存天理、滅人欲

(5)教育方法:

道學問,強調格物致知

(6)白鹿洞書院揭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勾畫出對教育的輪廓,影響元明。

(7)教學內容:

「小學」與「大學」之分,循序漸進學不躐等。

15歲為分界點。

小學教灑掃應對、禮樂射御的生活常規,大學授以四書。

(8)集理學之大成。

(9)主張:

「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強調心靈認知能力的重要。

5、陸象山:

心學的發皇。

(承接程顥)

(1)上接孟子之傳:

孟子以心釋性,象山以「心即理」,主張此心即此性,建立心學的體系。

(唯心一元論)

(2)尊德性,心即是理。

(3)與朱熹的差異:

朱子重道問學,主張為學須格物致知;象山主尊德性,強調內發,認為存心之功以外別無所謂學問。

(4)教育目的:

在於明理。

(5)求學方法:

求自立。

終日靜坐,以存本心。

朱熹與陸象山的比較

朱熹

陸象山

重經驗論

重直覺論

採科學方法

採玄學方法

有流於支離之弊

有落人空疏之病

重道學問

尊德性

為學必格物致知

強調內發,除存心之功以外,無所謂學院。

6、王守仁:

陽明先生(承程頤)

(1)心即是理,「傳習錄」的作者。

主觀唯心主義者。

(承陸九淵)

(2)教育目的:

致良知。

(3)學習方法:

知行而一(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4)道德是自發而不是強制,內在而不是外加的。

(5)王陽明的四句教: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此論點不同朱子的格物。

(6)訓蒙大意–重兒童教育,兒童教育的原則:

重興趣,重啟發誘導,潛移默化

(7)課程五項內容:

考德,背書誦書、習禮、講書、歌詩。

(有順序,德書禮書詩)

《題目補充》

●關於宋代理學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A)理學又稱道學,以儒學作為精神主體,研究心性義理(B)周敦頤是宋代理學開山鼻祖,提出「誠」、「無欲」的道德修養論(C)程頤曾言「涵養須用敬,格物在致知」,主張窮理盡性(D)朱熹之學以「道問學」為主,重在致知,由博返約,由外而內(ANS:

C)

(主張窮理以致知。

●宋代理學是儒家與何種思想融通,因此又稱為「新儒家」?

(A)墨、法(B)佛、法(C)佛、道(D)名、法(ANS:

C)

●兩宋理學家向有「濂洛關閩」四派之稱,其中洛學之代表人物是指(A)張載(B)二程子(C)周敦頤(D)朱熹(ANS:

B)

●關於「理學」,何者有誤?

(A)宋、明時期以儒學融入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學。

(B)以研究心性義理為主。

(C)程朱理學與陸王學派觀念不同,與道學亦不同。

(D)後人稱朱熹集其大成。

(ANS:

C)

(理學、道學觀念差不多,只是道學的範圍較小)

●有關宋明理學,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宋明理學,向有濂、洛、關、閩四派之稱。

(B)橫渠先生主張「以學變化氣質」。

(C)朱熹主張「尊德行」,陸九淵主張「道問學」。

(D)王陽明承陸九淵門下,提倡「知行合一」,為明代理學大家(ANS:

C)

(「道問學」(朱熹所強調)、「尊德行」(陸象山所強調))

●哪一位學者主張心即理、宇宙即吾心,方法論近於「演繹法」?

(A)周濂溪(B)程伊川(C)朱晦庵(D)陸象山

(ANS:

D)

(3)清朝的教育思想:

考証、訓詁、樸學

1、顧炎武:

(1)著作:

《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

(2)教育目的:

經世致用,通經致用。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4)教育方法:

博學以文、實地考察、博證、獨立判斷。

(5)人格訓育:

行己有恥。

認為四維中恥最為重要。

2、黃梨洲(宗羲)

(1)著作:

《明夷待訪錄》,提倡民主思想。

(2)教育目的:

致良知,與陽明先生不同,是行動,而不是靜坐。

(3)學校的特色:

是議論朝政之處、兼民意機關的性質,倡法治取代人治。

3、王夫之(船山):

(1)17世紀的偉大思想家,樸學唯物論

(2)哲學觀:

理在氣中,氣非無理。

(3)知識觀:

德性之知、見聞之知,近似康德的「形式之知、材料之知」

(4)反封建,保護士、農、工、商

(5)教育目的:

止於至善,以「誠」入手(即可體會宇宙本體的真實)

(6)教育方法:

正心、窮理、篤行。

(7)教育思想從『自然性』出發:

日生日成,繼善成性,注重學生個性特點

4、顏元(習齋)

(1)教育目的:

培養實用的通儒,倡勞動精神。

強調學必於習。

(2)教育方法:

反讀死書,倡實行體驗,致力於實利教育。

(3)學校功能:

學校為人材創造之地,實利教育的推行。

(4)正其誼適足以謀其利;明其道適足以計其功。

(與董仲舒異)

4、近代的教育思想

(1)清未的教育思想

1、張之洞

(1)中體西用:

有條件的選擇西化(必無悖於經義)

(2)先學中學(孔門之學,治身心),再西學(法制藝,應萬變)。

2、梁啟超

(1)中西兼通–新民

(2)主張「智仁勇」並重的教育。

(2)民國成立以後的教育思想:

受中方、西方、當前需要,三方面的影響

1、蔡元培:

倡女子教育,中國美育的提倡者

(1)世界觀教育–融會中西,是消化而非同化、擇善而從、用科學方法塑新義

(2)五種主義–軍國民教育、實利教育、公民道德、世界觀、美育

(3)提倡以美育取代宗教,提升精神境界。

以美感達成世界觀教育理想。

(4)中國第一個民主教育性質的學制「壬子癸丑學制」。

(5)首任教育部長

(6)以儒家的「義」、「恕」及「仁」來對應並詮釋自、平等、博愛的精神。

2、晏陽初:

平民教育,目的教人做人。

整個的人:

要有三力,知識力、生產力、公共心。

3、魯訊:

「救救孩子吧」,從舊傳統禮教解救出來。

4、陳獨秀:

白話文運動,新教育–自由、進步、世界、實利、科學。

5、陶行知:

以「實踐出真知」為教育思想中心,並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口號。

《題目補充》

●民國初年,以「實踐出真知」為教育思想中心,並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育口號的學者是?

(A)陶行知(B)晏陽初(C)胡適(D)蔡元培(ANS:

A)

●裴斯塔洛齊(Pestalozzi)被稱為平民教育之父,近代中國致力於平民教育的是那一位學者?

(A)胡適(B)蔡元培(C)羅家倫(D)晏陽初。

(ANS:

D)

●下列那一位學者提倡女子教育,並主張剷除「智男而婦愚」的封建觀念?

(A)康有為(B)梁啟超(C)龔自珍(D)嚴復。

(ANS:

B)

2、制度史

1、學校制度:

(1)周及周以前的教育制度

1、學校制度

(1)萌芽於虞夏,建立於殷商,完備於周

(2)分國學(大學、小學)、鄉學(校、序、庠)

(3)西周前官學完備,東周後私學興。

2、評量方法:

比年入學,中年考校。

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

3、課程教材:

(1)以培養統治人材為目的。

(2)周代課程三部:

鄉三物,德、行、藝

(3)學習內容為六藝:

禮、樂、射、御、書、數。

(博雅教育)

(4)四科十哲:

德–顏淵、仲弓、閔子騫、冉伯牛;

言–宰我、子貢;

文–子游、子夏;

政–子路、冉有。

(2)兩漢的教育制度:

官私並立。

1、歷史上中央首設太學–儒家為主.普通百姓可就讀。

教育史上最早以教學研究為主的高等學府。

2、地方為郡國(郡國學)、鄉(庠)、聚(序)、縣(校),私校亦發達。

3、郡國學目的在推廣教化,非培養官員。

4、東漢靈帝設立的「鴻都門學」,以研究文學藝術為主。

5、傳統中國官學教育的內容,主要可分成兩種,一是宗教、政治、教育三者合一;後有政治與教育合一,以儒家經術為主。

分水嶺就在漢朝。

(3)魏晉南北朝的教育制度.私學亦盛

1、國子學:

貴胄子弟;太學–平民。

(最早設立於西晉,以反映學生身因的差異)

2、南朝宋文帝:

分儒、玄、文、史四科,為中國大學分科之始。

3、梁武帝:

設五館,立五經博士。

(4)隋唐時期的教育制度:

教育走向專業化趨勢。

1、康太宗時教育制度最完備。

2、唐代六學(中央主辦):

國子學(貴)、太學(平)、四門學(平),前三學為普通大學;律(專)、書(專)、算(專),後三學為專門學校,史上最早出現的實科學校。

3、國子學、太學,學生入學的依據是:

階級背景。

4、唐代地方:

京都學、府學、州學、縣學。

5、隋代始設的國子監為教育行政機關(統轄全國),由國子祭酒統籌負責,使教育走向專業化。

6、崇文與弘文館為屬大學性質的貴族學校,兼任研究和教育的任務。

(5)宋元明時期的教育制度

1、宋朝學制:

(1)中央:

太學、專科、小學、貴族學校。

太學最為重要。

入學身分放寬。

(2)地方:

大學、小學、專科學院。

(3)地方學校特色:

中央設專官管理、學田、學規嚴、太學三舍法、導生制(縣學–州學–太學)

(4)最早省級的教育行政機關設立。

(提舉學事司)

2、宋朝私學:

(1)私學發達。

(2)蘇湖教法:

胡瑗(安定先生),設經義(六經,基本理論)、治事(實利教育),受范仲淹聘於蘇州郡教學,後推廣至官學。

3、宋朝書院:

(1)始於唐,盛於宋。

中國書院最發達的朝代。

(與理學盛行有關)

(2)著名書院:

石鼓書院、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應天府書院、嵩陽書院。

(3)書院主持者:

山長、洞主。

(4)經費來源:

學田、私人捐助。

(5)以田養校的學田制度,最先提出者為:

孫奭。

(6)介於官學與私學之間。

(7)書院為士子肆業之所。

(8)私立為主,課程自主。

4、宋代三次興學運動:

(1)慶曆興學:

范仲淹,改革科舉,先受相當的教育才能應考科舉,改革失敗。

在宋仁宗慶歷四年(1044年)由范仲淹主持實施的。

慶歷三年,范仲淹參知政事(副宰相),向宋仁宗提了十大改革建議,倡言興學。

這些建議,得到了仁宗的首肯,也得到了其他一些大臣(如歐陽修)的支持。

次年,在仁宗的建議和諸大臣的規劃下,開始實行興學。

這就是歷史上所稱的「慶歷興學」。

慶歷興學的主要內容包括三方面:

A、創建太學

B、命令州縣設立學校

C、改革科舉考試制度。

科舉考試改考與現實有關的策論-「精貢舉」;

雖然這次興學,不久就因范仲淹被排擠出朝廷而告結束,但它對北宋的教育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史書上稱,當時州縣立學的命令下達以後,全國各地紛紛響應,以至「海隅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