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1503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5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湿地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人工湿地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人工湿地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人工湿地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人工湿地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工湿地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x

《人工湿地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湿地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工湿地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x

人工湿地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

1.1运行调度概述

1.1.1运行调度概述

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调度主要由运行部门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控制水泵、风机、阀门等设施来实现。

运行控制参数主要包括:

1)水量调整

因湿地系统受外部影响较大,来水水量不稳定,甚至存在断水的情况。

主要手段是通过调节、切换管路系统阀门开关等措施,保证系统运行稳定。

2)溶解氧量的调整

其主要依据是湿地进水端水中溶解氧(DO)浓度,主要手段是曝气强度控制;湿地进水溶解氧浓度宜2mg/L~3.0mg/L,通过控制鼓风机的曝气量控制水中溶解氧浓度。

3)故障调度

人工湿地系统主要故障包括:

停电或断电、管线泵站故障、大火、暴雨洪水及突发污染事故。

59

1.1.2操作规程

每班巡检及运行调整

调度员在日班时应对厂内的关键工段巡检,并查看仪表记录以及及时对运行进行调整。

每班巡检应包括:

1)查看仪表数据记录

运行控制参数是否正常;

溶氧是否在2.0mg/L至3.0mg/L的幅度内;出水水质是否达标。

2)感官巡检

进水色度、浊度判断;进出水流量判断;

渠道淤积程度判断。

故障调度

对较长时间的计划性断电、停电,值班人员必须以书面形式向运行管理部门通报此次停电原因、时间、范围,运行管理部门根据此报告确定应

对措施;

对于主要设备突发性故障,值班人员在收到此信息后及时调整设备的投运组合,设备故障处理后应由设备动力部门维修人员及时填报故障设备修复通知单,反馈到运行部,以便安排该设备的正常投运;

暴雨时视水量大小打开系统应急旁路阀门,防止湿地被大水长时间淹没;

遇高负荷事故排放,必要时系统停止运行,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置。

记录

记录表分为两种,即每日进行和每月进行。

每日关键运行参数应及时填表,以产生月运行汇总表。

每月进行一次表格中应包括对系统可能的偏差趋势进行分析,以便总结规律并适当作出调整。

技术指标

出水水质达标率不低于80%,未处理水溢流率不高于10%。

1.2进水泵站运行维护(若有)

1.2.1操作规程

启动前检查

启动前检查工作包括:

吸水池水位,是否在允许开机水位以上;水中有无可能影响水泵运行的杂物;

检查泵机是否安装正确,紧固件无松动,电缆、接线盒正常,出水闸门(若有)是否关闭;

检查控制台(柜)开关位置,切换成手动控制状态。

开机操作

在启动前检查工作完毕后,启动格栅除污机和栅渣输送机,待运行正常后,可以启动水泵电机,缓慢开启出水闸阀,按工艺需要调节闸阀开启量,监视电压与电流是否处在合理幅度以内,若开机过程发现有任何不正常现象,不得开机或已开机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重新开机,但重新开机必须在出水闸阀关死、电机完全停止5分钟后,才可重

新启动。

重复启动仍然不成功,则应按设备故障报告。

巡检

吸水池水位、吸水池有无杂物,逐台检查工作机泵的运转声音、三相电压、电流、传感器湿度、温度、水泵出口压力、流量,检查控制柜,切换开关是否设定在设定的自控或手控位置,机泵管道附属设备及机房、门窗是否正常。

巡检频率为接班、交班各一次(增加交接班内容),交班巡检还包括设备、仪表、泵房及泵房周边责任区的卫生与维护工作。

巡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立即调整,并记录在记录表中,如吸水池有杂物应立即清理,若必须下池清理,通知运维部调人支援与监护,并应检查杂物来源,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再发生类似情况;如机泵运转声音不正常,要寻找原因,使其恢复正常;如机泵运行参数不正常则应调整与维护使其正常。

当天气突变,例如暴雨即将来临,则应增加巡检,检查门、窗及采取必要的防水防雷措施。

设备初次使用,设备经过检查、改造或长期停用后投入系统运行要增加巡检次数,即每120分钟巡检一次。

停机操作

手动控制:

检查吸水池水位是否达到停机水位,检查电机的湿度、温度是否在安全标准内,记录停机时的各项参数,关闭出水闸门,将切换开关切换至手动位置,按停机按钮,校核有关参数,当确认正确无误后,可以转入自动控制运行(如果水泵样本说明书对水泵操作规定与上述规程不同的应按样本说明书调整,下同)。

维护保养

泵房的维护保养任务分两部分:

工艺设备、泵房及泵房周边的卫生责任区由操作人员负责,供电、控制设备及其线网由电工班负责,本节仅指操作人员责任内容。

维护保养内容和频率

闸阀:

每月一次由长白班负责。

检查阀杆密封情况,润滑点的润滑剂加注,若为电动闸阀则应检查限位开关、手动与电动的联锁装置;若长期不动的闸阀应每月做启闭试验。

缓闭止回阀,每月一次调试缓闭机构、加注润滑油。

每班一次检查管道、闸阀、潜水泵吊装孔盖板、护栏、爬梯、支架等金属构件是否紧固、稳固,和采取稳固措施,若开始锈蚀则应采取除锈与防腐措施。

及时更换损坏的照明灯具。

交班前要对管道、闸阀及其附属设备、电器控制柜柜面、泵房门窗、墙面、地坪和周围卫生责任区做一次卫生工作。

并对电器控制柜的禁用挂牌复核,并保持位置准确。

集水井的清理和频率

每隔一年应对集水井进行清理和检查池体有无裂缝和腐蚀情况,若结构已经稳定,积泥和腐蚀并不严重可以适当延长清理周期。

宜选择水量较小的时段组织清理,清理前必须做好充分的人力、物力、照明、通风和安全措施的准备,尽量缩短停水时间和确保安全。

当主机将集水池降至最低水位后,切断所有主机电源,放入小型移动式潜水泵继续抽水,同时用高压水枪冲淤和清洗池壁,需下池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狭小空间内的安全操作要求”进行,要点是进行强制通风,在通风最不利点检测有毒气体的浓度及亏氧量,达到要求后才可下人,同时必须继续通风,强度可以适当减小,但不能停止,因为池内污物仍将释放

有毒气体,要有人监护,下池工作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检查水池裂缝和腐蚀情况、检查管道、导轨和水泵接口腐蚀情况,若有必要则进行防腐处理。

1.2.2维护保养记录表

维护记录表分为两种,即每班进行和每月及以上进行。

每班进行的维护纪录与泵房巡检记录与交接班记录合一,每月进行一次必须制表存档

(包括大于每月进行一次)。

安全技术

1)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质证书和经过安全教育成绩合格,才能单独操作,没有取得资质证书的学员,必须在有本岗位资质证书者指导下才可进行操作,指导者承担主要安全责任,上班前不准喝酒,上岗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具。

严禁穿高跟鞋、裙子、留长辫子上岗,要保持泵房清洁、安全通道畅通。

2)外来人员未经同意不得入内,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泵房。

3)除非设计另有规定,必须关闭出水闸门后才能启动水泵,即无负荷

情况下启动水泵,待水泵达到额定转速后,即电流回落后,再开启出水闸门转入正常运转;在停车前必须先缓慢关闭出水闸门,关死后再停止水泵运行,防止产生水锤;应经常检查止回阀确保其正常,以防止突然停电时水泵倒转损坏水泵机构,止回阀宜用缓闭止回阀。

4)缺相运行(即三相电源损坏一相导致二相运行)损坏电机,防止电流过高烧坏电机,特别要注意水泵叶轮被纤维性杂质缠绕造成超负荷运行,长时间超负荷运行容易损坏电机。

潜水泵潜入水中无法直接观察和接触,只能依靠仪器和声音来监视其运转情况,如果发现不正常应立刻停机检修,防止泵机进一步损坏,并按事故予案处理,降低事故影响。

5)暂停使用的潜水泵起吊前必须断开电源,防止漏电伤人,检查起吊用钢丝绳,其磨损量不得大于原直径的10%,且不准有断股,以免绳断伤人和损坏泵机。

检查起吊泵机的导轨情况,确认无阻碍能引导水泵。

开始起吊时采用试吊(点吊),待潜水泵与接口脱开后转入正常起吊。

停用的设备在配电柜上必须悬挂停用牌以免误接。

恢复

使用安装时应严格按产品说明要求进行,需要强调的是测试潜水电机的绝缘必须合格,以保证设备安全。

所有的保护装置及仪表必须有效,不得疏漏。

6)应保持泵房空气流通,防止积聚有害气体,影响操作环境。

7)在清理吸水井等作业所排出的污水污泥,应及时运走处置,防止对环境造成影响。

1.2.3技术指标

1)水泵完好率95%

本月水泵完好率=(巡检水泵总台时数-巡检记录不能开泵的台时数)

*100/巡检水泵总台时数。

2)泵房文明卫生合格率90%

本月泵房文明卫生合格率%=(巡检四项卫生指标总次数-四项卫生指标不合格次数)*100/巡检卫生指标总次数。

1.3粗、细格栅运行与维护(若有)

1.3.1操作规程

启动新的或重新投入使用的格栅前应检查:

格栅内无杂物;

润滑油及润滑油位;格栅具备运行条件;

栅渣输送机和压渣机具备运行条件;

进出水闸门启闭灵活,密闭性满足要求;电动和监控系统良好;

自动控制仪器、仪表正常,信息传输准确;

手动控制柜具备操作条件,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装置切换正常。

完成以上检查工作并确认无误后即可启动格栅投入运行,格栅启动步

骤为:

1)点动电机,确定电机工作正常;

2)启动进水闸门开始进水;

3)启动格栅和除污机;

4)启动栅渣输送机;

详细操作步骤由供应商或项目城市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格栅投入运行后的1小时内,应密切关注整机的工作状况,如发现任

何异常的振动或噪音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投入运行。

1.3.2巡检

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巡检工作包括:

机械设备润滑状况和润滑油油位;

电机变速器、传动构件的异常噪音、振动和紧固情况;栅渣输送机和压榨机的运行状况;

格栅、除污机和栅渣输送器上有无死渣并清除;栅前浮渣情况;

栅前栅后水位差;

机械除污机和栅渣输送机的工作频率调整;

依据实际情况对运行参数进行核对,如需投入新的格栅运行或减少

格栅运行数量应与中心控制室联系。

巡检线路应依据各自实际情况确定,巡检频率每4小时进行一次。

进水水质波动较大、设备运行不太正常和检修完成后,要适当增加巡检次数。

1.3.3清(运)渣程序

格栅除污机清理下来的栅渣,经栅渣输送机输送到渣斗中。

渣斗中栅渣达到80%设计容量时,应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1.3.4维护保养

维护内容

格栅的日常维护内如下:

格栅间及机械设备表面清洁工作;格栅及栅渣输送器上死渣清除;机械设备和电机润滑油的更换;设备的紧固;

池底积泥清理;

渣斗的除锈和防腐;栅渣输送机维护;

其它设备操作维护手册要求进行的内容。

维护记录表

操作人员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应按要求填写巡检记录表。

1.3.5安全技术

检修除污机、人工清捞栅渣时,应停机进行并必须要有有效的监护。

如有需要进入狭小空间进行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狭小空间内的安全操作”。

1.3.6技术指标

污水通过格栅前后的水位差应小于0.3米。

1.4鼓风机房的操作运行(若有)

1.4.1操作规程

开机操作

1)启动前检查包括:

供电系统检查;

空气过滤系统检查;冷却系统检查;

风机检查;

润滑系统检查;自控系统检查;保护系统检查;管路闸门检查;

减振隔音系统检查。

2)启动操作:

按生物池要求的空气量或中控室的指令选择风机和开机数量;

启动风机;

立即执行巡检任务;

具体启动操作步骤由供应商或项目城市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巡检

日常巡检工作包括:

进风口和空气过滤器;风机振动和噪音;

电机振动和噪音;

风机的油温、油压、风压、风量;电机电流、电压和轴承温度等参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