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docx
《21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
课题
21、文言文二则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会写“哉、巍、弦”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3.能根据注释和“资料袋”的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
1.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
1.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讲解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批注
一、导入
1.课件出示与知音相关的句子。
知音共饮醉当歌。
知音世所稀。
千金易得,知音难寻。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诗句的共同点。
(都有“知音”一词。
)
3.教师过渡,板书课题。
《伯牙鼓琴》(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
4.学生齐读课题,弄清题意。
“鼓”是什么意思?
(弹。
)
这里的“琴”指的是七弦古琴。
(教师可出示古琴图片。
)
二、探究
(一)1.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1)学生大声读课文,读两至三遍,争取读通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后评价并相机正音。
2.教师示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试着用“/”标记。
(课件出示正确的朗读停顿。
)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全班根据朗读停顿齐读课文。
(二)1.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过渡: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
课文中有一些难字、不常见字,你们是怎么理解它们的呢?
我们以前也学过文言文,大家能说说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吗?
(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板书:
①借助文中注释、工具书、相关资料;②联系上下文;③反复朗读,用心思考。
)
2.学生再读课文,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1)结合课文下的注释,再读课文,读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标注。
(2)学生尝试自己复述故事。
3.教师适当补充人物背景知识。
过渡:
学到这儿,我们都知道《伯牙鼓琴》讲述了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知音故事,那么大家是否知道他们两个人的身份呢?
他们是怎么相识的呢?
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
相传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
他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尊称为“琴仙”。
而锺子期只是一个山村里的樵夫,以砍柴为生。
他们俩相识于伯牙探亲回家途中。
伯牙在汉江边弹琴,锺子期正巧遇见,于是就有了一段动人的故事。
一个是著名的琴师,一个是普通的樵夫,伯牙为何会为子期之死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弹琴?
我们接下来就一起品读一下课文。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学生尝试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层(前三句话):
伯牙遇知音,欣喜万分。
第二层(最后一句话):
伯牙失知音,悲痛欲绝。
2.品味知音相遇之“喜”。
(1)默读课文前三句话,思考:
伯牙为何视锺子期为知音?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
(3)想象拓展,说话训练。
过渡:
作为“琴仙”的伯牙,会用琴声表达他的见闻、思绪、情感。
文中只提到了他“志在太山”“志在流水”,那么请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他的琴声中还会出现哪些景物。
①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杨柳依依清风徐徐白雪皑皑明月皎皎
②师生合作,完成句式训练。
伯牙鼓琴而志在清风,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
”
伯牙鼓琴而志在白雪,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皑皑乎若白雪。
”
伯牙鼓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
”
小结:
只要是伯牙心里想的,锺子期全都知道,他真是伯牙的——(学生补充“知音啊”)。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得到人生的知己,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伯牙当时的心境,那就是——(学生补充“喜”)。
是啊,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那就是——(学生补充“欣喜万分”)。
(4)学生齐读前三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的喜悦心情。
3.品味失去知音之“悲”。
(1)故事补白,渲染失知音之痛。
过渡:
伯牙与子期因琴相识,相处甚欢,并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再见。
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赶来,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消息。
面对子期冰冷的坟墓,一位老人告诉他,子期病逝前一再叮嘱自己死后要把遗体葬在江边,等他的知音伯牙来的时候,能再听到他的琴声。
可是,知音死了,伯牙的琴还有谁能欣赏得了呢?
伤心欲绝的伯牙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悼念子期,他是怎么做的呢?
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句。
(2)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出示补充资料。
过渡:
相传伯牙在破琴绝弦之前,在子期坟前吟诵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4)教师配乐范读诗歌,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5)学生配乐朗读诗歌,思考: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
用一个字来形容。
(悲,痛。
)用一个词来形容。
(伤心欲绝,肝肠寸断,撕心裂肺。
)
4.质疑探讨,升华情感。
(1)伯牙破琴绝弦,“绝”的仅仅是“弦”吗?
他在破琴绝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2)讨论:
你怎么看待伯牙破琴绝弦这一举动?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
小结:
同学们的发言都很有道理。
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是一个传说,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不存在的。
后来的人把这个故事记载成文,或多或少都有些艺术上的修饰成分。
“三尺瑶琴为君死”,正是因为这种可歌可泣的举动凸显了伯牙对知音的一片赤诚,这个故事才有着这么动人的力量,被人们一代又一代地讲述、传颂。
三、检测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结合板书试背全文。
2.播放音乐《高山流水》,齐读课文,结束全文。
教师:
一曲《高山流水》,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
《高山流水》也成了知音的代名词,虽然当年伯牙所做的《高山流水》已经失传,但是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动人的故事,也创作了一曲《高山流水》。
让我们伴着这首曲子,再齐读课文,能够背诵的同学可以背下来。
三、拓展
(1)读一读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一书中记载的有关“伯牙绝弦”的故事。
(2)试着将课文改写成一个400字左右的现代文。
板书设计
反思重建
课题
21、文言文二则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会写“轴、曝”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
4.学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5.领悟本文一事一理的写作方法,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做事需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了解古文的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和已掌握的文言基础,读懂文章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批注
一、导入
1.复习旧知,背诵《伯牙鼓琴》。
2.导入新课。
过渡:
《伯牙鼓琴》带我们重温了一段动人的知音故事,也让我们欣赏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音乐能将高山之巍峨、流水之澎湃化为音符,震荡人的心灵。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看一幅画,围绕着这幅画,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3.板书课题,结合相关知识指导朗读课题。
二、探究
(一)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章,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正音。
3.教师范读全文。
4.师生合作读课文。
(二)
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1)小组内合作,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
(2)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自由朗读边在难懂的字词旁边做注释。
(3)小组讨论后将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
2.呈现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指导,全班交流。
交流:
“好”在这里读四声,是“喜爱”的意思;“数”在这里是“计数”的意思,“以百数”是说“要用百来计算”,即上百件宝贝。
交流:
“尤所爱”表示“尤其珍爱”;“锦囊玉轴”要结合注释来理解,文言文用语与当今现代汉语的用法有许多不同之处,这里指“以锦为囊,以玉为轴”;“常以自随”,“自随”指随身携带。
交流:
“曝”是“在太阳下晒”的意思。
交流:
“奴”特指男奴,“婢”是女奴的通称。
在古代,男奴多做苦力,田间劳作是他们的工作;女奴多做家务,纺织是她们的工作,所以这里是说“耕田应当问男奴,纺织应当问女奴”,也就是说术业有专攻。
3.师生互动做小游戏:
游戏对答。
游戏规则:
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教师说出现代文翻译,由学生说出对应着文中哪句文言文,回答最快且准确、回答最多的小组获胜。
4.小组合作,学生借助课文注释翻译全文。
5.小组内成员汇报,教师适时出示文字。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欢书画,他所珍藏的宝贝有上百件。
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斗牛图》,杜处士尤其珍爱。
他用玉做画轴,用锦缎做画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晾晒,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的《斗牛图》这幅画,拍手大笑着说:
“这幅画画的是斗牛啊!
牛角斗时,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之间,而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摆动着尾巴在角斗,错了。
”杜处士笑了,认为他说得对。
古人有句话说:
“耕种的事应该去问男奴,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奴。
”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三)
读第2自然段,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受人物形象。
(1)提出问题,可自己思考,也可与同桌交流。
思考问题:
①牧童是怎样评价戴嵩的《斗牛图》的?
他的理由是什么?
由此可见牧童的什么精神?
②杜处士听了牧童的话有什么反应?
由此可见杜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交流后指名学生发言。
①牧童的观点:
谬矣。
理由:
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精神:
牧童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
②杜处士的反应:
处士笑而然之。
点评:
可见杜处士是一个乐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
(3)学生齐读牧童的话,抓住牧童的神态、动作、语言来想象画面,读出牧童的天真可爱。
2.再读课文,思索故事所呈现的道理。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
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所蕴含的道理?
(2)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呈现:
古语有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3)结合这句话的意思,思考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3.提出问题,激发质疑精神。
(1)请学生读一读课下注释。
思考:
这个注释告诉了我们什么?
对课文你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2)教师结合注释,解释牛角斗时的真实情况。
(3)教师可播放牛相斗时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感受。
三、检测
1.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也可以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
(1)“我”是杜处士:
我姓杜,人称杜处士。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书画……
(2)“我”是牧童:
我是牧童,今天放牛回来,发现村里的杜处士正在晒他的书画宝贝……
(3)“我”是苏轼:
我是苏轼,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四川有个杜处士,特别喜爱书画……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四、拓展
描绘真情
师:
原来锺子期不仅在说琴声,也说出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巍峨高山一般的志向,洋洋江河一样的胸怀。
师:
这样想来,伯牙的“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不仅仅是想,那是“志存高远”的志,“胸怀大志”的志啊!
(板书:
志。
)
师:
教师课前去查过资料,我发现好多古书上都说到伯牙琴艺妙绝天下。
许多人都以听到他的琴声为荣幸,他们也都能感受到伯牙琴声的美妙,但是伯牙寄托在琴声中的高山流水般的志向和胸怀,他们能得之吗?
生:
不能得。
师:
唯有谁能得之?
生:
锺子期!
师:
所以伯牙才视锺子期为——
生:
知音。
师:
请你想象,假如你就是伯牙,一直以来都没有人能真正听懂你的琴声,你的内心充满了无边的寂寞与孤独。
可是在这里,无论你弹什么,无论你寄托着怎样的志向和情怀,锺子期都能“善哉,善哉”地听懂它,你是怎样的心情?
你又会有怎样的感慨想对子期说呢?
拿出课前发下的练习纸,写写伯牙此时的心情。
(练笔,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
师:
你想伯牙得遇锺子期,什么感觉?
生:
非常高兴。
师:
是啊,欣喜若狂啊!
怎么说?
生:
伯牙得遇锺子期,感慨道:
善哉,善哉,世间知音唯有锺子期也。
生:
伯牙得遇锺子期,感慨道:
善哉善哉,此人明我所志,明我所念,真乃知己也!
师:
以前我是欲觅知音难上难,如今我是得遇知音——
生:
不再孤!
赏析: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在教师的“假如”中,学生们变成了伯牙,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伯牙的情感已被他们“占为己有”——得遇知音的情感已经不吐不快,此时,他们最渴望的就是动笔抒发这份情感。
课堂上,教师抓住这一练笔良机,及时让情动于中的学生们拿起笔,再次回味伯牙(“我”)喜获知音的欣喜之情,吐露激情的同时训练写小练笔。
同时教师将古文中的知音情怀折射得酣畅淋漓,启迪着学生们去寻觅自我生命中所期待的真实知音。
板书设计
反思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