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4887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太仓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江苏省太仓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江苏省太仓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江苏省太仓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江苏省太仓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太仓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江苏省太仓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太仓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太仓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江苏省太仓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2019年江苏省太仓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

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与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共同构成教育基本要素的是()。

A、受教育者

B、教育领导者

C、教育方法

D、教育内容

【答案】A

【解析】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故选A。

2、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的课程称为

()。

A、研究型课程

B、基础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实践型课程

【答案】C

【解析】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

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

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

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故选C。

3、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A、工作关系

B、心理关系

C、道德关系

D、个人关系

【答案】A

【解析】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系。

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尊师爱

生、教学相长的关系,应当是一种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和谐而亲密的关系。

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

关系就是工作关系(教育关系)。

故选A。

4、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确定。

A、当事人的主观动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B、当事人的行为和主观动机之间的关系

C、当事人的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当事人是否是主观故意

【答案】C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归责原则是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

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

故选C。

5、父母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不适宜的解决主体是()。

A、未成年人

B、村民委员会

C、居民委员会

D、父母所在单位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

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故选A。

6、“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这种观点是典型的()。

A、教育万能论

B、环境决定论

C、发生认识论

D、遗传决定论

【答案】D

【解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片面强调遗传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属于遗传决定论。

故选

D。

7、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

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

A、遗传素质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个体能动性

【答案】D

【解析】学习需要和动机属于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故选D。

8、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学会调试;二是()。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答案】C

【解析】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

这两个

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

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故选C。

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现的是()教学原则。

A、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

B、理论联系实际

C、启发性

D、量力性

【答案】B

【解析】“书”是指知识和理论,“行”是指实践,这体现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故选B。

10、在中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

A、教材

B、课程

C、教育方针

D、教学方法

【答案】B

【解析】课程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施工蓝图”。

故选B。

11、下列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的是()。

A、态度

B、习惯

C、言语信息

D、运动技能

【答案】B

【解析】根据学生在学习后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类,即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技能、

运动技能和态度。

故选B。

1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经济学

【答案】A

【解析】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教育学。

故选A。

13、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是()。

A、班级

B、教研室

C、学科组

D、学习小组

【答案】A

【解析】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是班级。

故选A。

14、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卯学制

D、癸寅学制

【答案】B

【解析】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

故选B。

15、科尔伯格主张用“道德两难法”来促进学生的()。

A、道德认知发展

B、道德情感发展

C、道德意志发展

D、道德品格发展

【答案】A

【解析】科尔伯格主张用教育,特别是道德两难故事策略,促使儿童道德认知在多阶段的互相碰撞,有助于

学生认识和吸收高层次的道德推理,从而推进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故选A。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既不教学语言文字是()。

A、地区方言

B、文字

C、汉语言文字

D、普通话

【答案】C

【解析】《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

字。

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选C。

17、班主任张老师决定,凡是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可以免除班级卫生义务。

张老师的做法()。

A、不利于学生品德的形成

B、有利于班级管理创新

C、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

D、不利于学生平均发展

【答案】A

【解析】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张老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没有注

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积极为班集体服务的主人翁意识,不利于学生品德的养成。

故选A。

18、关于人的学习工作中精神状态和注意力的变化模式,说法错误的一种是()。

A、先高后低

B、中间高两头低

C、先低后高

D、中间低两头高

【答案】D

【解析】一般存在三种模式:

先高后低、中间高两头低和先低后高。

故选D。

19、关于人的学习工作中精神状态和注意力的变化模式,说法错误的一种是()。

A、先高后低

B、中间高两头低

C、先低后高

D、中间低两头高

【答案】D

【解析】一般存在三种模式:

先高后低、中间高两头低和先低后高。

故选D。

20、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首

先要()。

A、爱国守法

B、关爱学生

C、为人师表

D、爱国敬业

【答案】B

【解析】陶行知先生的话体现了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无边际。

故选B。

2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答案】C

【解析】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

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

形成。

故选C。

22、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求平等合作,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的()。

A、民主平等

B、教学相长

C、尊师爱生

D、心理相容

【答案】D

【解析】心理相容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相互接纳,在教学实施

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故选D。

23、“君子强化促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答案】B

【解析】“君子强化促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体现了教育是为了服从社

会的需要,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因此体现的是社会本位论。

故选B。

24、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

A、行为塑造

B、行为训练

C、行为矫正

D、行为强化

【答案】A

【解析】行为塑造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故选A。

25、下列叙述中,不能反映教育政治功能的是()。

A、提高经济效益,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价值

B、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

C、宣传政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

D、实现对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

【答案】A

【解析】提高经济效益,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价值反映的是教育的经济功能。

故选A。

26、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时,在基本价值取向方面,长期存在的对立是()的对立。

A、神本位与人本位

B、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

C、社会本位与自然本位

D、个人本位与自然本位

【答案】B

【解析】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时,在基本价值取向方面,长期存在的对立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对立。

选B。

2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下列不属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优秀的教师

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D、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答案】B

【解析】《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合格的教师;(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

的经费来源。

故选B。

28、“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这是贯彻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之一。

A、连贯性

B、疏导性

C、一致性

D、导向性

【答案】D

【解析】贯彻德育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

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故选D。

29、发现教学法重视问题的认知属性,其认识起点是()。

A、教学的情感应力

B、学习的心理动力

C、问题刺激的阈值水平

D、问题数量的多少

【答案】C

【解析】发现教学法亦称假设法和探究法,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

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是给学生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

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发现教学法重视问题的认知属性,其认识起点是问题刺激的阈值水

平。

故选C。

30、某教师在运行《磁铁》教学时,使用磁铁、回形针和硬币进行磁铁性质的演示,该教师遵循了()。

A、启发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C

【解析】教师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己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

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