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测试项目内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48711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产品测试项目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子产品测试项目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子产品测试项目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子产品测试项目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子产品测试项目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产品测试项目内容.docx

《电子产品测试项目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产品测试项目内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产品测试项目内容.docx

电子产品测试项目内容

1.SPS之用途:

我們先以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的電器用品來說明,清早起來打開電子式日光燈或電子式檯燈,刷牙時,充電式電動牙刷之充電器,用遙控器打開電視機看新聞,用電磁爐或微波爐加熱早餐,出門搭電梯下樓,進入辦公室時,放眼望去每一種需插電的事務機器,電話、傳真。

,大致可以說需用到電的產品,就是SMPS的可能用途。

所需的規格要求及線路架構則隨使用場所,價格上會有極大差異。

以一般我們選用的電子零件,其溫度範圍就可分為:

●商業用(0~70℃)

●工業用(-25~125℃)

●軍事用(-40~125℃)

而SPS也會因為使用的周圍環境溫度範圍,而區分不同的等級:

●商業用(0~40℃)------一般日常生活所接觸到的電器用品,如電腦、影印機所使用者

●工業用(-20~71℃)------工業產品所使用的POWER,如SMD機器、CNC機器中的POWER即是

●軍事用(-40~125℃)------軍事用途,如飛彈、戰艦、坦克中所用到的POWER

不同的溫度範圍,所選用的零件就不相同,其價格當然也不同

2.SwitchingPowerSupplyBuildingBlocks:

 

ACOUT

 

專有名詞解釋:

a﹒PWM:

PulseWidthModulator脈波寬度調變器

b﹒CCM:

連續模式(一般設計都屬於此模式)

c﹒DCM:

不連續模式

3.SPS常用之架構和種類:

3.1.依輸出/輸入使用的電壓高低可分為:

(適用於非隔離的環境*)

*所謂非隔離的環境:

如同下列所提的環境,都是自己形成一個系統,輸入與輸出共地,不會與其他的系統連線,而且接地良好,不會對使用者有漏電的危險,例如其中所提的系統輸入都屬於低電壓輸入,而且使用者接觸的機殼都是接地(GROUND),沒有被電到的危險。

(a).降壓式(Buck):

輸入比輸出高,例如卡車之車用冰箱中的POWER將24V轉12V

Fig.2-1

(b).升壓式(Boost):

輸入比輸出低,例如電擊棒將電池電壓9V升高為1000V

Fig.2-2

(c).降升壓式(Buck-Boost):

輸入比輸出低或高,例如汽車充電器充筆記型電腦19V電池,而汽車電池有轎車12V及卡車24V兩種

Fig.2-3

(線路動作原理請參見相關SPS基本原理說明)

3.2.一般常用架構可分為:

(適用於需隔離的環境*)

*所謂需隔離的環境:

用專業術語來說就是──輸入與輸出不共地,例如帛漢的DC/DC使用於網路卡,而網路連線就是一個典型的隔離環境,因為兩部電腦的輸入接地不一定相同(插頭不一定插同一方向),如果使用非隔離的電源,將會天下大亂,而且會有因兩部電腦地的電位不同,造成兩部電腦間大電流流動,而使保險絲燒毀。

(a).自激式(FreeRunning):

0.5W~50W

自激式一般稱為RCC線路,是返馳式的其中一種架構,其震盪頻率隨負載而變:

輕載時振盪頻率高,重載時震盪頻率低。

(b).返馳式(Fly-Back):

3W~200W

在此將其定義為常見的定頻式PWM(脈波寬度調變式)架構,其脈波寬度隨負載而變:

輕載時脈波寬度窄,重載時脈波寬度寬。

能量轉移是靠N-MOSQ1ON時先存於主變壓器T1的GAP中,N-MOSQ1OFF時,主變壓器的能量,經由D1傳到輸出電容C1。

而Rs則是用來偵測輸出瓦數,達到保護的目的。

Fig.2-4

(c).順向式(Forward):

60W~300W

順向式(Forward)的動作原理與返馳式(Fly-Back)接近,唯其能量是於Q1ON時先經由D1存於CHOKEL1中(T1沒有GAP),Q1OFF時,L1的能量經由D2傳到輸出電容C1。

注意T1的磁滯曲線只在第一相限活動。

Fig.2-5

(d).推挽式(Push-Pull):

150W~600W(Half-Bridge)

600W以上(Half-Bridge)

推挽式(Push-Pull)的動作原理則又與前饋式(Forward)接近,只是T1的磁滯曲線則在第1&3相限活動。

Fig.2-6

3.3.一般種類可分為:

(a).ACtoDC(Adapter):

常用於日常生活中,如計算機、筆記型電腦、無線電話機、充電器…

(b).DCtoAC(Inverter):

如筆記型電腦中背光板燈管用電源

(c).DCtoDC(Converter):

如帛漢現有產品5V轉9V

(d).ACtoAC(Converter):

如變頻器、電子式安定器……

4.常見之規格內容及名詞解釋:

一般規格區分為以下內容:

●AC或DC輸入要求……………………………….………….(4.1).

●AC或DC輸出要求………………………………………....(4.2).

●異常使用保護(Protection)……………………………….(4.3).

●操作環境要求(OperationEnvironment)………………..(4.4).

●Safety(安規)及各國國家標準……………………………….(4.5).

●EMIConduction(電磁傳導)&Radiation(電磁輻射)…(4.6).

●MTBF(MeanTimeBeforeFailure)可靠度要求………….(4.7).

●機構…………………………………………………………..(4.8).

●名詞解釋…………………………………………………….(4.9).

現分述如下:

4.1.AC或DC輸入要求:

(a).InputVoltageRange:

輸入電壓範圍(V),最低~最高,例如:

台灣、美國為90~135Vac,歐洲、大陸則為180~264Vac.若為Universal則為90~264Vac。

(b).InputFrequency:

輸入AC電源的頻率(Hz),視各國發電機系統而定,例如:

日本為50Hz,台灣為60Hz,歐洲、大陸為50Hz。

(c).InrushCurrent:

輸入突波電流(A),指開機瞬間或剛插插頭時,流過電源線的尖波電流,通常於冷開機狀態下測得為標準。

造成的原因是SMPS輸入端有電容,開機瞬間電容需要充電而形成類似短路,於是產生尖波電流,需要於輸入回路加入熱敏電阻予以限制,否則會造成斷路器跳脫。

一般要求:

115Vac時=30AMax.,而230Vac時=60AMax.。

(d).Max.InputCurrent:

最大輸入電流(A),出現於最低輸入電壓時,通常加入10%誤差。

算法為:

Max.InputCurrent(A)=

輸出瓦數

X100%

VinMin.*Efficiency*Cosθ*0.9

*該電流值被要求寫在LABEL上。

(e).InputEfficiency:

輸入效率(%),例如:

輸出瓦數=5W,輸入瓦數=10W,則效率=5/10,即為50%。

InputEfficiency(%)=

輸出瓦數

X100%

輸入瓦數

*輸入瓦數係從瓦特表讀到的實功率值,不含功率因數的虛功率(Cosθ)

(f).ACInputPowerFactor:

交流功率因數(Cosθ),表示輸入電壓與電流的相位差,一般SMPS的輸入阻抗為電容性(因輸入有一個大電容),電壓波形將落後電流波形,而馬達類產品則呈現電感性,電壓波形將超前電流波形;這種使電壓與電流不同相位,將對發電廠造成虛功率,其值的大小為該相位差角度取Cos值,例如:

有一部SMPS使AC輸入電壓波形落後電流波形45°,則Cosθ=0.707,表示若發電廠供應100瓦交流電力(電表讀到)給該SMPS,則實際功率只有70.7瓦,如果該SMPS的效率為50%,則輸出端得到的功率輸出為35.35瓦,意思就是說當我們於該SMPS輸出端負載35.35瓦,對發電廠來說是100瓦的負載(電表讀到)。

而一般未加功率因數補償的SMPS,在AC115V時Cosθ=0.6,AC230V時Cosθ=0.5,甚至更低,不難想像為何歐洲要要求SMPS加入功率因數補償線路。

附註:

功率因數補償線路分為主動式(Active)與被動式(Pasive),主動式的Cosθ=0.9Min.,而被動式的Cosθ=0.7Typ.

4.2.AC或DC輸出要求:

(a).OutputAccuracy:

輸出電壓容許誤差值(%),一般為5%,輸出電壓簡稱Vo

(b).Max.Load:

最大輸出負載電流(A),亦即為該SMPS設計的最大輸出瓦數,因為P=V*I,例如:

一部5V的SMPS,標示最大輸出負載電流Io=2A,即表示最大持續輸出瓦數=10W.

(c).Min.Load:

最小輸出負載電流(A),標示最小的輸出負載電流,表示該SMPS為維持輸出電壓穩定,所需的最小輸出電流,Adapter的Min.Load為0A.

(d).PeakLoad:

短時間輸出負載電流(A),簡稱:

Ipeak,表示該SMPS可允許短時間的輸出負載電流,通常時間為30秒,而負載為Max.Load的1.2~1.5倍,視負載的產品而不同。

例如傳真機Ipeak為Io的5倍左右,ExternalHardDisk為1.4倍左右。

(e).OutputRipple:

漣波(mV),由於SMPS本身是靠連續不停的振盪,有一個基本震盪頻率,每一個週期都有ON與OFF,輸出電容不停的充放電,於是輸出電壓上就重疊著一個交流的成分,稱為漣波。

該漣波隨負載大小而變,一般為輸出電壓值的1%,例如:

5V輸出時,漣波規格為50mVMax.

(f).OutputNoise:

雜訊(mV),以前面SMPS架構中的Fly-Back為例,可以看到初級端有MOSQ1,次極端有DiodeD1,在每一個週期ON/OFF時,由於半導體的特性,當打開或關閉時,都會有上升與下降的時間延遲,而在ON/OFF轉態時,MOSQ1與DiodeD1會有一極短暫的時間是同時ON,此時就電路而言會產生很大的電流通過Q1、D1,於是在輸出電壓上產生雜訊,這同時也是EMI不良的兇手,一般的SMPS很難克服這問題,都是靠輸出端再串一級L─C濾波(參見方塊圖),而且規範測試時,示波器頻寬要小於20MHz,並且需要並聯電容,這實在是不得已的。

(g).Hold-UpTime:

維持時間(mS),當AC輸入電壓OFF(關機、停電)時,輸出電壓維持正常的持續時間,通常標示為20mS/@115Vac,60HzFullLoad,該值是由輸入電容與變壓器的圈比來決定,電容越大維持時間越長。

(h).RiseTime:

輸出上升時間(mS),輸出電壓從10%爬升到90%的時間,通常為50mS.

(i).PowerGoodSignal:

輸出OK(mS),一般PC用到多組輸出,為使各電路運作正常,於是需要於開機時,有一個齊步走的訊號,代表各個電壓已完全正常。

該訊號的規格為;比+5V延遲100~500mS。

(j).PowerFailSignal:

輸出Fail(mS),與PowerGood是同一個訊號PIN,當電源OFF時該訊號需提早歸零,通知CPU電源已經OFF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