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78293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课题

只有一个地球

课型

精读

课时

2-1

1.学会10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渺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4.体会说明文的表达严谨,学习说明方法。

重点

1.学习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表达严谨的特点。

2.概括课文介绍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难点

体会说明文表达严谨的特点。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教法、学法、评价)

设计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投1)碧草蓝天,高山流水,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啊!

这都是因为有一位无私的母亲孕育了我们这个如此丰富而美丽的世界,她就是——地球。

(投2)

现在就让我们乘坐宇宙飞船,去太空看一看我们的地球母亲吧。

大家看,太空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

谁能用自己积累的或文中的词语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地球?

(一个的地球)(投3)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教师板书:

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

请大家看读书导航,谁来读一读。

(投4)

 

看投影进入情境自由发言

 

放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把容易读错的字音做好标记。

 

通过师生谈话,播放课件,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的求知欲,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3

 

6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2.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及时正音。

(3)出示词语(投5),说说生字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投6)重点:

资大家观察字形,有什么结构的字?

(上下、左右、品字形)怎样才能写好?

(重点指导:

左窄右宽)

3.(投7)默读课文,小组讨论:

课文介绍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4.根据梳理的几方面内容,引导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她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又是显得非常──(渺小)。

她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她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文章向人类发出了呼吁──(保护地球)。

三、讲读课文

过渡:

当宇航员在天际遨游目睹了这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的地球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投8齐读)听到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说地球是可爱的?

为什么说地球时容易破碎的)(投9)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投10)

1.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地球的“可爱”?

把句子划出来。

2.交流:

A老师范读,学生读文想象画面

B(出示课件)看图指名读

C从哪些词语写出可爱的?

重点指导;晶莹(用词好在哪里?

带着体会再指名读);水蓝色纱衣(“纱衣”是什么?

好在哪里?

地球外面裹着一层“纱衣”,其实就是大气层,它使地球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更加美丽。

带着体会再指名读)(投12)

D指导朗读;你看,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它晶莹透亮,多可爱呀!

谁能读得更好(指名再读)。

(2)(投13)出示句子: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B指导朗读:

应怀着怎样的感情读呢?

(赞美、自豪、感激)

引读:

地球啊,您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我们为您自豪,读——(指名读)

地球啊,您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我们赞美您,读——(指名读)

地球啊,您给人类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感激您,读——(齐读)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

引读:

的确,地球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是地球孕育了生命,创造了神奇,她就是人类的母亲,就是生命的摇篮。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母亲地球吧!

教师总结:

你们读得真棒,我仿佛置身太空,遥望地球,它晶莹透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相信每个地球儿女都要这样大声赞美自己的母亲——(投14)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生齐读)

(二)学习第二部分

过渡:

(接着学生读)“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宇航员为什么说地球容易破碎呢?

首先因为她很渺小。

1.默读第二自然段。

(投15)思考:

这段话运用了哪些词语和说明方法说明地球的渺小?

找出有关语句说一说。

然后小组交流。

出示:

A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投16)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再读。

B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投17)

怎么写出了小?

(列数字)“六千三百多千米”这个数字不小了,还是地球的半径,谁来读出地球的小来?

(指名生读)加上了“只有”这个词才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地球很小。

你看,作者表达多么严谨呀!

(“只有”变红)(投18)如果我们把地球跟太阳作个比较,一个太阳抵得上130万个地球呢!

C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投19)

怎么写出了小?

设想在茫茫的大海中,我们乘坐这一叶扁舟,你会有什么感受?

再指名读。

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人口吗?

老师查阅了相关资料,有60亿。

按现在的出生率来计算再过五十年,地球上的人口将达到90亿,而地球只可以养活80亿人。

再过五十年,地球将养不活地球上所有的人。

地球小不小?

(1)交流容易读错的字音.重点:

扁舟、即使等

(4)动笔写一写。

(练习)

交流反馈:

美丽壮观(第1自然段)

渺小(第2自然段);

资源有限(第3至4自然段);

无法移居(第5至7自然段);

保护地球(第8至9自然段)。

2.交流:

(1)(投11)出示句子: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A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

(第一句指名生读,第二句齐读)

2.小组交流、汇报

(指导汇报顺序:

读句子,说表达方法,谈自己的体会)作比较,“茫茫”写出了宇宙的大,通过比较突出了地球的小。

学生练读,指名读

(打比方)

 

再指名读。

扫清阅读障碍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训练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质疑

以孩子喜欢的形式直观展现地球,让他们看到地球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热爱并保护地球的情感

体会用词准确,表达严谨严谨

体会说明文的表达严谨,学习说明方法。

 

17

10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3.引读:

她就像汪洋中的一叶扁舟,载着全世界60多亿人口在茫茫的宇宙中行驶,在海浪中颠簸,它是那么的渺小,是那么的柔弱。

读——(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投20)

所以,宇航员不禁感叹:

(出示投影)(生再齐读)(投21)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应该读出什么感情?

(赞美、叹息、惋惜)指名再读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地球母亲的美丽壮观和渺小,同时学习了本文的说明方法以及体会作者在表达上严谨。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

作业

设计

巩固完成课册部分题

提高

实践当一名小记者去调查地球资源遭到破坏的情况。

预习

13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壮观

渺小   作比较 

资源有限 列数字 表达严谨

不能移居 打比方

精心保护   

创新:

 

改进:

课题

只有一个地球

课型

精读课

课时

2-2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树立珍惜资源的意识,激发保护地球的情感。

2.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实际,深入理解课文。

3.感悟说明文表达的严谨。

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表达的严谨。

难点

理解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体会说明文表达严谨的特点。

课前

准备

电脑课件师搜集有关地球遭受破坏的资料

搜集有关地球遭受破坏的资料

教学过程(教法、学法、评价)

设计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导言:

同学们,地球母亲孕育了亿万生灵,无私为我们奉献。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说明文《只有一个地球》。

2.引导学生回顾主要内容:

请一组5位同学按结构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回顾本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地球?

写作目的是什么?

3.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文章的前两个自然段,了解到地球母亲的美丽壮观和渺小,难怪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投影:

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

 

(学生齐读课题,看教师板书)

(请两位学生各回答一遍。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美丽壮观,渺小,资源有限,不可移居,保护地球)

 

 

整体回顾

 

4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二、学习3、4自然段

(一)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用心灵与文字对话,体会说明文表达的严谨。

(二)默读课文3、4自然段,思考:

作者用了哪些词语和说明方法来说明地球资源有限的?

把说明方法标注在语句旁边,体现资源有限的词语用横线画出,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指导的时候,找两个组分别重点指导“枯竭”和“本来”)

(三)学生汇报

(注意:

要让每个学生说充分)

1.归纳说明方法

2.重点研读:

“枯竭”、“本来”

⑴“枯竭”

学生读找到的句子(投影“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说完自己的理解后,教师说:

“其实整句话都说明了地球资源有限,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面临资源的枯竭。

我们再来读这句话。

师:

地球是那么无私地为人类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刷红)

师:

地球是那么慷慨地为人类提供矿产资源,指名接读

教师小结:

用上“但是”(刷红),让我们更加感受到矿产资源的有限。

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这段话。

老师读第1句,分别请三位同学读2—4句。

师:

地球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她是多么无私、可爱呀!

可是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⑵“本来”

(预设:

学生接不到第四自然段的词语,教师引导:

“小组讨论的时候,我们在第四自然段抓住了哪些词语体会的?

(投影)“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①(预设学生回答:

“本来”是“原来”的意思,从这个词看出这些资源原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现在不能再生了。

A.“本来”刷红,可以换成哪些词?

B.用上这个词好在哪?

②教师小结:

“本来”这个词准确地点明了这些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投影)引读句子:

地球上有许多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森林资源——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生物资源——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大气资源——

学生接读:

“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③(预设:

不管学生先后找到哪些词,最后都回到这一步)

教师:

是啊,地球有许多资源本来是可以可再生的,引读:

“但是”——

作者又一次用了“但是”(刷红)这个词,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个事实。

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⑶感悟3、4自然段表达的严谨。

(投影:

用不同颜色出示3、4自然段)师:

资源分为不可再生和可再生两种,第三自然段介绍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第4自然段介绍可再生资源已经不能再生,这两段的最后一句都用“但是”(刷红)和前文衔接,让我们感到地球资源是有限的,表达是多么严谨呀。

我们再来读这两段话。

朗读时课件切换到其他界面)

⑷引入课外资料

①人类对地球母亲的破坏,已经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现在请同学们介绍搜集到的生态灾难资料。

(学生介绍后,教师投影出示四条,分条让学生读。

②看了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你此时的心情怎样?

请同学们带着各自的感受一起朗读3、4自然段(配乐)

⑸地球,我们美丽的母亲,她伟大而无私,却饱受了人类的摧残,所以,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学生接读:

三、学习5—7自然段

1.师:

同学们可曾想过,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机,我们能否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2.“至少”

①分别请三位同学朗读5—7自然段的一段,看看哪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投影: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

②师:

40万亿千米,知道有多远吗?

那让老师告诉你:

天津到上海的飞行距离大约是1100千米,飞行时间不到两个小时,照这样计算,如果你坐飞机飞40万亿千米要飞大约600万年。

(教师说两遍“600万年”“,第一遍”600“重读,第二遍“万”、重读。

④把“至少”一词刷红,去掉“至少”,指读这句话,加上“至少”再指读这句话。

A.作者为什么用了“至少”一词?

B.教师小结(投影:

以地球为中心,在外面圈一个圆)“至少”是指最低限度,这个词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那么40万亿千米以外是否会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还不清楚,这个词使句子表达得多么严谨啊,请一位同学再来读这个句子。

3.体会5—7自然段条理清楚,表达严谨。

①请同学们默读5——7自然段,看这三个自然段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②既然第6自然段已经回答了为什么不能移居这个问题,为什么还要写第7自然段呢?

预设:

(第6自然段强调了没有适合人类居住地第二个星球,第7自然段是说即使有,人类也无法达到,要移居也是遥远的事情。

③教师小结:

科技在飞速发展,未来是怎样的我们不能完全预知,所以作者进一步作了假设,为了告诉我们:

即使有人类能移居的星球,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写第7自然段,就可以更进一步突出地球是人类唯一可居的星球,。

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进一步体会作者表达的严谨。

四、学习8—9自然段

1.教师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看来,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可爱家园。

师引读:

我们——生接:

只有一个地球,然而——(生齐读

2.所以作者呼吁(指板书,

3.这不仅是作者呼吁,也是我们大家的呼吁,更是全世界人们的呼吁。

好,请我们全体起立,用我们发自内心的声音,一起来呼吁!

五、写话,升华情感

1.同学们,此时此刻,作为地球的孩子,你一定有话想对地球母亲说,想对人类说,或者想对自己说,请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课题旁边吧。

2.学生伴随音乐写话,交流。

3.教师总结:

刚才听了同学们的真情表白,老师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一定能将自己的想法化作自己的行动,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引导读题目:

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警示众人——(引导读题目:

只有一个地球)

“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⑴举例子(体会到地球的慷慨、无私。

⑵列数字(体会到地球孕育资源时间长、孕育资源不容易、慷慨、无私。

1学生读找到的句子

 

指名接读“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生接读“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三位同学读2—4句。

生接读2—4句。

(原来、原先、先前)

(学生回答预设:

有了这个词,说明这些资源现在已经不能再生了,强调了资源有限。

学生接读:

“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学生接读:

“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学生接读:

“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学生接读投影“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

男生读“但是”前半部分,全班读“但是”后半部分。

(请两位同学分别读3、4自然段,全班齐读每段“但是”“一句。

 

同学们介绍搜集到的生态灾难资料

(难过、后悔、伤心)

学生接读:

(投影: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

(学生回答预设:

读第6自然段)

①同学默读5——7自然段,思考三个自然段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分三段读。

(一人、男生、女生)

(生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

生齐读:

保护地球)。

(齐读最后一段)

 

体会表达严谨

 

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到表达的严谨

 

联系生活实际,加深情感领悟

 

感知距离遥远

 

体会表达的严谨

 

通过朗读激发情感

 

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保护地球的决心

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到高潮

 

5

 

12

 

5

 

10

 

4

作业

设计

巩固完成练习册

提高1.阅读文章《田野里的哭声》,画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并写上自己的体会。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一找《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爱护》这本书读一读,读后和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实践

预习

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壮观

渺小

资源有限表达严谨

不能移居

保护地球

创新:

除了让学生体验用词的恰当外,课堂中还可以适当的渗透有关说明方法。

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的材料,完成倾听家园的呼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锻炼学生的能力。

教学过程按设计进行,抓住了重点,引导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地球的慷慨与无私,地球的渺小与容易破碎,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本课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精神,充分朗读,读中见悟;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协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

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和生存方式提供了新的平台,促进了学生发现和处理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教学中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将语文和相关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文和思想认识,实现了教学目标。

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