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世界热点区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77778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世界热点区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世界热点区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世界热点区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世界热点区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世界热点区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世界热点区域.docx

《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世界热点区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世界热点区域.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世界热点区域.docx

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世界热点区域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

世界热点区域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夏季盛行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南北温差大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大气受热膨胀上升

答案:

C

解析:

由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印度洋西部海区附近,夏季(7月)盛行的西南季风是南半球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

2.甲海域渔获量较大的时间段是(  )

A.3月至5月

B.6月至8月

C.9月至11月

D.12月至次年2月

答案:

B

解析:

夏季甲海域盛行的西南季风为离岸风,沿岸海水形成上升流,使海洋深处大量营养物质上泛,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吸引了大量鱼类。

6月至8月,甲海域西南季风最强盛,渔业资源最丰富,是渔获量较大的时间段。

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

℃)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6题。

3.M地气温最有可能是(  )

A.18℃ B.22℃C.28℃D.32℃

答案:

A

解析:

M地位于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区,由于地势高,气温较低,M地附近等温线气温值应为20℃,M地海拔更高,气温应低于20℃。

4.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差异

C.地形起伏D.洋流性质

答案:

B

解析:

甲、乙两地纬度位置很相近,气温受纬度影响造成的差异很小;甲地位于内陆,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气温较高,而乙地位于沿海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气温较低,因此甲、乙两地的气温差异主要受到海陆差异的影响;甲、乙两地都位于平原上,地形差异很小;甲地处于内陆,几乎不受洋流影响,而乙地位于沿海地区,受巴西暖流影响,但乙地气温却低于甲地,说明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不是洋流性质。

5.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  )

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

C.盛行西风D.东南季风

答案:

B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南半球陆地气温高于海洋,由此可知图示的月份为南半球夏季,圣地亚哥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6.图中西南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断裂下陷B.火山作用

C.流水作用D.冰川作用

答案:

D

解析:

峡湾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狭长谷地被海水淹没后形成的;断裂下陷形成的海岸线一般比较平直;火山作用和流水作用不会形成众多幽深的峡湾。

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

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

据此完成7~9题。

7.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  )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

8.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雨水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D.通风换气

9.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

读:

本题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通过地下住宅的特点判断适合的环境特征,再结合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分布,确定哪一种气候适合这种住宅。

提:

①由材料中“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可知,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②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地下住宅是从矿工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演化而来的,矿井中通常会有通风井道,由此可推知这个通天井的作用应该是以通风换气为主;③地下住宅保温效果较好,但室内温度也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并不能保持恒温;④地下住宅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小,冬夏温度变化幅度相对大气温度来说较小,因此冬暖夏凉。

调:

①珀斯属于地中海气候,库伯佩迪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古德帕拉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悉尼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②草原蒙古包是为了拆迁方便,在地面以上,呈隆起的圆形。

答案:

7.B 8.D 9.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本土的重工业策略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北九州工业区率先复苏,到20世纪60年代已成为全日本污染最严重的“七色烟城”,到80年代后,受无法再从中国大陆进口铁矿石(被迫进口澳大利亚等国铁矿石)和日本石油能源政策双重打击,北九州工业区开始衰落。

读图,完成10~11题。

10.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北九州工业区率先复苏的主要因素是(  )

①基础设施先进,劳动力素质高  

②战争对钢铁产品需求的急剧增长

③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   

④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优惠政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

D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基础设施破坏严重,①错误;日本以山地为主,③错误;朝鲜战争引发的“特需经济”促进了北九州工业区率先复苏,②正确;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优惠政策促进了北九州工业区率先复苏,④正确。

11.除了“双重打击”,北九州工业区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还有(  )

①人口大量迁出,劳动力短缺

②原料成本上升,污染严重

③产业发展,单位产值能耗增大

④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经济改革推进缓慢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北九州工业区迅速衰落是导致人口大量迁出的原因,①错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且距日本较近,铁矿石价格低廉,无法进口使得日本原料成本上升,据材料“到20世纪60年代已成为全日本污染最严重的‘七色烟城’”可知,②正确;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单位产值耗能量减少,③错误;工业结构比较单一,容易造成一损俱损的局面,④正确。

珊瑚生长于水深小于40米的热带浅海,水深超过40米后就不能生长。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绵延2011千米,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有的礁岩厚度达数百米。

据此完成12~13题。

12.大堡礁数百米厚的礁岩在形成过程中,其海底在地质历史上总体(  )

A.不断下沉,下沉速度快于珊瑚生长速度

B.不断下沉,下沉速度慢于珊瑚生长速度

C.不断上升,上升速度快于珊瑚生长速度

D.不断上升,上升速度慢于珊瑚生长速度

答案:

B

解析:

大堡礁是珊瑚遗体堆积形成的,形成类型为沉积岩,所以在礁石形成过程中,海底是在不断下沉的,才使得沉积岩形成;而由于礁岩厚度较厚,在水深超过40m以后不能生长,说明下沉速度慢于生长速度。

13.若某游客在悉尼(150°E)于当地时间2018年1月1日5时乘坐飞机回国,飞机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发现当地仍为2017年。

该游客可能来自(  )

A.中国B.印度C.智利D.美国

答案:

D

解析:

飞机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仍为2017年,即当地最晚应是2017年12月31日24时,而此刻悉尼(东十区)地方时为2018年1月1日17时,即该地最少跟悉尼相差17个时区,即最少位于西七区,四个选项中只有美国部分地区可能。

被称为“聚宝盆”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达45%,蕴藏着193亿吨煤、180亿吨石油、2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

为加大对该地区的开发,俄罗斯政府推出了“远东赠地运动”。

下图为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俄罗斯远东地区城市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临海交通便利,开发时间早,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

B.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产业集聚程度高

C.生态环境好,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达

D.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人口比重小,且宜居地相对集中

答案:

D

解析:

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宜居地相对集中,农业生产落后,农业人口比重小,因而城市人口比重较大;远东地区开发时间晚,经济欠发达;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不及采矿业等资源加工工业发达;城市化起步晚。

15.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优势产业是(  )

A.以生态旅游、外贸等为主的第三产业

B.以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的原料导向型工业

C.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D.以矿产加工为主的外向型制造业

答案:

B

解析:

俄罗斯远东地区森林、矿产等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第三产业不及第二产业发达,优势产业是以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的原料导向型工业,不适合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外向型制造业也不是当地的优势产业。

下图示意甲国局部区域的地形。

该国海岸线长达1500km,近海鱼类丰富,且沿岸覆盖着高大的沙丘,属于纳米布沙漠的滨海地带。

在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滚滚沙流飞泻入海,出现了“倒沙入海”景观。

据此完成16~18题。

甲国局部区域地形图

16.甲国近海渔业资源丰富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上升流 B.海岸线绵长

C.飞沙入海D.沿海地势低平

答案:

A

解析:

从甲国局部区域地形图中可以判断,该国西部沿海盛行离岸风,使近岸海水离岸运动,底层海水上涌形成上升流,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所以渔业资源丰富。

17.甲国海岸线上出现“沙漠临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受沿岸寒流影响 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③海浪堆积作用 ④基岩风化侵蚀物积累而成

A.①② 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

C

解析:

甲国沿海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到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沙漠广布;地质时期海岸表层的基岩在风化和侵蚀作用下形成沙粒,沙粒不断堆积形成了沙漠。

18.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倒沙入海”景观的形成条件是(  )

①海岸线平直 ②信风控制 ③沙粒干燥 ④常年有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

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沿岸沙源丰富,且沙粒干燥易被吹扬;此处受东南信风带控制,提供了动力条件,形成“倒沙入海”的现象。

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

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

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

读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沿岸海雾浓重、多而不散,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海洋水汽较多

③沿岸暖流增湿明显

④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该地位于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①正确;水汽受沿岸寒流影响冷凝成雾,②正确;副热带高气压下沉气流使得雾不易扩散,④正确。

20.该地适合火烈鸟集聚的根本原因是(  )

A.该地气候温和,适宜火烈鸟越冬

B.丰富的营养物质使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充足

C.地形平坦开阔,为火烈鸟提供广阔的栖息地

D.该地人类活动少,对火烈鸟影响小

答案:

B

解析:

该地沿岸的上升流将深层海水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丰富,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相对充足;此外,该地多浅滩,适合火烈鸟栖息。

二、综合题

21.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啤酒花为长日照植物,喜冷凉,耐寒畏热,不择土壤,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通气性良好的土壤为宜。

啤酒花被誉为“啤酒的灵魂”,是啤酒酿造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

据统计,中国对啤酒花的需求量正在增长:

仅在2015年,德国就向中国出售了超过1000吨啤酒花颗粒。

柏龙是德国家喻户晓的慕尼黑著名啤酒品牌。

啤酒节是慕尼黑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动。

慕尼黑是巴伐利亚州的首府,原以啤酒工业为主,现发展成为新兴的高科技工业区,是德国电子、微电子和机电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中心。

下图为德国南部啤酒花分布及慕尼黑位置示意图。

(1)简述德国南部啤酒花生长的自然优势。

(2)分析慕尼黑啤酒产业发达的原因。

(3)说明我国引进德国啤酒花生产啤酒而不直接进口德国啤酒的原因。

(4)慕尼黑由啤酒产业中心转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分析其意义。

答案:

(1)南部地区是高原地形,利于排水;气候温和湿润,多晴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临近河流,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2)啤酒酿造历史悠久,技术先进;有优质的大麦和啤酒花原料;市场需求量大;有啤酒节等文化推广。

(3)啤酒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从德国进口啤酒,产品的运输费用高,引进德国啤酒花生产啤酒可降低运输成本;有利于形成自主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

(4)有利于产业结构多元化(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有利于增加附加值,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引进技术和人才;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解析:

(1)德国南部啤酒花生长的自然优势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方面回答。

(2)慕尼黑啤酒产业发达需要考虑技术、原料、水源、市场以及文化节推广等。

(3)我国引进德国啤酒花生产啤酒,在原料上减少了运输成本;我国的啤酒市场广阔;有利于形成自主品牌。

(4)慕尼黑是在原来啤酒产业的基础上增加了高新技术产业,不是替换,因此,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多元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附加值高,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同时有利于吸引外来人才,最终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滋养了两岸的土地和人民。

位于尼罗河干流上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对埃及的经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下图示意埃及河流、城市、铁路线分布。

(1)描述埃及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2)简述尼罗河为埃及种植业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

(3)简述阿斯旺大坝对尼罗河入海口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

(1)沿河(尼罗河)分布;沿海(地中海、红海)分布;沿交通线(铁路线)分布。

(2)塑造了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尼罗河三角洲;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提供了便利的水运。

(3)海水倒灌,水质恶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盐碱化加剧;海岸线后退,尼罗河三角洲面积萎缩;渔业减产,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1)读图,从城市分布与河流、交通线和海岸线之间联系的角度描述城市空间的分布特征。

(2)尼罗河为当地种植业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地形、水源、土壤和水运等方面。

(3)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河流入海水量减少,河流入海口处河流作用力减弱,海洋作用力相对增强,海水倒灌(水质恶化、土壤盐碱化加剧)、侵蚀作用增强(尼罗河三角洲被侵蚀后退),改变了河流原来的生态环境,渔业和生物多样性都受到影响。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温哥华岛西海岸年降水量达2000~3000mm,形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温带雨林,这里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林树种占绝对优势。

在其庇护下的温哥华市,建有加拿大最大的港口。

温哥华市的交通以棋盘式布局为主,具有相互连通的街道网络、高密度均匀分布的交叉路口、尺度适宜的混合利用街区等。

(1)简述温哥华岛的形成过程。

(2)简析温哥华岛西侧水域水生生物丰富的原因。

(3)温哥华港风浪较小,试简析原因。

答案:

(1)温哥华岛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或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地壳运动活跃,地壳断裂,海水上升,部分陆地被淹没,一些较高的山地露出海面形成温哥华岛。

(2)岛上森林资源丰富,枯枝落叶多;岛上降水丰富,地形多山地,地表径流将陆地上的枯枝落叶等挟带入海,给水生生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淡水、咸水、淡水与海水交界提供了不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3)温哥华港位于北美西部山地的西侧,来自大陆的冬季风难以影响港口;温哥华岛海拔较高,能有效地阻挡西风深入,使温哥华岛东侧风浪更小,利于船舶进出和停泊。

解析:

(1)结合材料和示意图判断该岛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导致地壳断裂,部分陆地下沉,海水上升,一些高地出露海面形成岛屿。

(2)水生生物丰富的原因可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进行分析,岛上植物资源丰富,提供的枯枝落叶多;地形多山地,意味着地表径流会汇集入海;降水量大意味着地表径流大;地表径流会将枯枝落叶带入海洋,可使浮游生物繁盛,为水生生物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另外,入海淡水多,这样使深处、浅处的海水盐度不同,为不同种类生物提供了各自喜欢的“特区”,使得水生生物丰富。

(3)风浪较小的原因主要结合温哥华市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温哥华市东侧有海岸山脉,可以阻挡冬季来自陆地的大风,而西侧的温哥华岛地势比较高,可以阻挡西风对其的影响,因此风浪较小。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可可树是热带乔木,其果实可可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经发酵、烘焙后制成可可粉,是巧克力的主要原料。

可可也可做可可饼,或化妆品、动物饲料的原料,还可用来酿酒等。

材料二 农业是科特迪瓦的经济基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9%(2012年),可可和咖啡是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60%。

可可生产和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供给量的40%,有“可可王国”之称;粮食不能自给。

材料三 科特迪瓦位置示意图及非洲1、7月大气环流状况、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气候资料图。

(1)描述阿比让降水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20世纪末,中国与科特迪瓦进行农业水稻种植合作,使科特迪瓦水稻生产取得很大成就。

现在,中国与科特迪瓦将全面推进农业合作,对科特迪瓦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3)确定农业持续发展方向时,有人提出进一步扩大可可种植面积,以促进经济发展,有人反对。

你的建议是什么?

说明理由。

答案:

(1)降水特点:

全年降水丰富,有明显的干湿季(4~7月为大雨季,10~11月为小雨季,其他季节为干季)。

成因:

阿比让全年均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但西南季风与东北季风(信风)势力变化,导致其降水季节变化明显(12月~次年3月,西南季风势力弱,东北信风势力强,降水少,形成干季;4月开始,西南季风势力增强,带来充足水汽,降水丰富;7月后西南季风势力减弱,带来水汽少,降水减少。

(2)稳定粮食生产,保证粮食自给;加强农业劳动力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通过投资等进行农产品加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农产品商贸交流,稳定(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

(3)赞同:

科特迪瓦有适合可可种植的自然条件,适合可可种植;科特迪瓦可可种植历史悠久,占有主要的国际市场,且可可营养价值高,市场广阔;历史悠久,种植、加工经验丰富及水平较高;扩大种植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或不赞同:

扩大可可种植,可能导致森林等植被资源破坏,破坏生态;导致农业结构单一化,易诱发病虫害;种植结构单一,受市场变化冲击而降低收入;科特迪瓦可可的产业化水平低,效益低,易诱发市场供过于求等。

解析:

(1)降水特点从降水总量及降水的季节分配方面来描述,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

(2)可从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拓展农产品市场等方面组织答案。

(3)本问为开放性设问,宏观思路是赞同——有利条件(自然条件、经验技术、市场等)+有利影响(经济);不赞同——不利条件(农业基础、农业结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等)。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

(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

(3)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解析

提:

①匈牙利境内大半范围为东部的匈牙利大平原,中部为山脉和巴兰尼亚丘陵,全境地势起伏较小。

②据图和图例可知,巴拉顿湖周边为断块山,所以湖泊的形成应从内力作用角度分析,即地壳下沉雨水汇集而成湖泊。

③甲河段流经山区,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流域面积小,流量小,且纬度高,结冰期较长;而乙河段流经平原,河流流速慢,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汇水量大,流量大,且纬度低,结冰期短。

调:

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和分布,以及地势高低起伏状况角度分析。

河流的水文特征应从流速、流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应结合所在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

答案:

(1)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北部为山地,面积小,多流水侵蚀地貌;南部为平原,面积大,多流水堆积地貌;地势是北高南低;冰川地貌广布。

(2)地壳运动中岩层断裂错动,导致岩体下沉凹陷,地势低洼,水流汇聚形成湖泊。

(3)甲河段位于上游山区,乙河段位于下游平原区,与甲河段相比,乙河段有更多的支流汇入,径流量大;乙河段位于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水能不丰富;乙地人类活动频繁,植被覆盖率低,导致含沙量大;乙河段流速慢,冰期长;乙地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甲地有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因此乙地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塞内加尔地处非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70%的人口从事农业,农业以种植花生、棉花、小米、高粱、玉米、木薯等为主。

渔业是塞内加尔主要创汇产业之一。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巴克尔以下的河谷地带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

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水系示意图。

(1)推测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试评价塞内加尔发展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3)分析塞内加尔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4)塞内加尔欲加强渔业生产,进一步增加出口量。

你是否赞同?

请说明理由。

答案:

(1)变化:

不断减少。

 原因:

支流汇入少,降水少,河水补给少;气候炎热,河水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多。

(2)有利条件:

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有河流流经,有灌溉水源;农业人口数量多,劳动力丰富。

不利条件: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荒漠化严重。

(3)沿海水域广阔,为鱼类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沿岸加那利寒流为上升流,带来大量饵料;塞内加尔河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4)赞同。

塞内加尔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海上对外交通便利;发展渔业出口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外汇收入,带动经济发展。

或不赞同。

塞内加尔经济不发达,海洋捕捞技术落后;捕捞不当会造成渔业资源衰减和沿海生态环境恶化;过度依赖渔业生产会导致其他农业类型发展缓慢。

解析:

(1)主要从河流补给量、气候特点、用水量以及河水下渗量等方面分析。

(2)评价一般分有利和不利两方面,主要从地形、水源、劳动力、气候等方面进行分析。

(3)主要从水域面积、鱼类饵料等方面分析。

(4)应从其加强渔业生产带来的利弊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