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课时 质数和合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6965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课时 质数和合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课时 质数和合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课时 质数和合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课时 质数和合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课时 质数和合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课时 质数和合数.docx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课时 质数和合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课时 质数和合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课时 质数和合数.docx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课时质数和合数

《质数和合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窗2第一课时《质数和合数》。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经历观察、归纳、推理,获得什么是质数和合数的数学猜想,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

3.利用学生熟知的数字资源,通过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近生活中愉快地探究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质数、合数的意义,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别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等意义。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自己的座号卡、围棋子数枚。

教学过程:

一、利用“座号”-----在新知识的生长点处启问

1.打手势表示自己的座号。

(1个手指表示奇数,2个手指表示偶数。

【温馨提示】指出:

根据“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同学们的座位号(自然数)可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类。

2.独立完成“座号卡”。

我的座位号是。

座位号的因数是,

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座位号的因数一共有个。

【温馨提示】完成后,组织学生自主检查或同桌互查。

【设计意图: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座位号”入手,复习奇数、偶数的意义和自然数的分类,进一步感知“自然数可以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的标准进行分类。

”同时,在完成“座号卡”的练习中,为后续探究并建立“质数”“合数”等意义孕伏铺垫。

这样的学习活动能吸引学生关注生活、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亲切感。

二、探究“座号”----在思维疑困惑处追问

1.导学---自主建构,感悟特点。

【温馨提示】此环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教师巡视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适时点拨。

(1)观察发现

先看看自己的座位号的因数,再看看其他同学的座位号的因数,发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件出示所有学生“座号卡”的信息:

座位号

座位号的因数

因数的个数

1

1

1

2

1,2

2

3

1,3

2

4

1,2,4

3

……

……

……

(2)讨论分类。

【预设】:

生a:

可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奇数和偶数”的标准划分,可以为奇数和偶数两类。

……

【温馨提示】教师适时点拨:

按“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的标准划分,座位号(非0的自然数)可以为奇数和偶数两类。

【教师追问】除此之外,座位号还可以怎样分类?

生a:

可以根据座位号的因数的个数标准划分,可以分为座位号只有1个因数、座位号有两个因数和座位号有两个以上的因数三类。

……

【提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按“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座位号可以分成三类)

因数的个数

只有1个因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③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座位号

(3)汇报结果。

请同学们看看,你们的座位号属于这三类当中的哪一类?

(让1---20号学生报告座位号,教师完成上表)

【提示】教师可用多媒体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多媒体呈现,以便学生观察按“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后续探究并建立“质数”“合数”等意义孕伏铺垫。

因数的个数

只有1个因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③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座位号

1

2,3,5,7……

4,6,8,9……

(4)自学解惑。

【教师设疑】:

同学们能不能利用准备好的围棋子摆一摆,看一看哪些数字能摆成方阵,哪些不能?

验证自己的想法。

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完成表格。

【提示:

让学注意边摆边做记录,从中感知:

人数是4,6,8,9……时能摆成方阵;人数是1,2,3,5,7,11,……时,不能摆成方阵。

因数的个数

只有1个因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③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座位号

1

2,3,5,7……

4,6,8,9……

因数的个数

1

2的因数:

1,2

3的因数:

1,3

……

4的因数:

1,4,2

6的因数:

1,6,2,3

……

能不能摆成方阵

不能

不能

②交流自己的发现。

【预设】:

通过动手摆方阵,学生发现:

生a.1、2、3、5、7、11、13、17等数字不能摆成方阵;4、6、8、9、10、12、14、15等数字能摆成方阵。

生b.能摆成方阵的数,它的因数的个数都是有两个以上;不能排成方阵的因数的个数只有两个(或1个)。

讨论:

这三类数字有什么特点?

【提示:

教师可利用彩色粉笔用“圆圈”圈一圈以便小组成员观察交流。

③学生反馈自学情况。

引导学生发现:

按“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分类:

有的数字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数字含有两个以上的因数;而1只有一个因数。

这三类,在数学宝典里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想知道吗?

(5)揭题质疑。

名称

1

质数(素数)

合数

因数的个数

①只有1个因数

②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③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座位号

1

2,3,5,7……

4,6,8,9……

因数的个数

1

2的因数:

1,2

3的因数:

1,3

……

4的因数:

1,4,2

6的因数:

1,6,2,3

……

能不能摆成方阵

不能

不能

【教师相机在上表增加一栏“名称”。

①我们把具有像2、3、5、7、11……特征的数叫做质数(素数)。

【教师追问】想一想什么叫做质数?

引导学生概括: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素数)。

②我们把具有像4、6、8、9、10、12、14……这样的特征的数叫做合数。

【教师追问】想一想什么叫做合数?

引导学生概括:

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

讨论:

质数和合数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

小组为单位依据表格的数据观察总结】

讨论:

1是质数?

还是合数?

为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

全班交流、辩论,相互补充得出结论: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⑹小结:

按“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分,把座位号(非0的自然数)分成质数、合数和1三类。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质数和合数”。

(板书课题)

2.应用----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1)用手势表示下列各数。

(要求:

拳头表示质数,五指张开表示合数)

①我们班有48位学生。

②我国有56个民族。

③我的年龄是36岁。

④我们小组有8人。

⑵建立100以内的质数表。

①教师说明。

我们班有48位同学,同学们已经找出1—48中的质数。

现在,我们就把座位号是质数的同学组成“质数队”,把座位号是合数的同学组成“合数队”。

请“质数队”的队员起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汇报你们的座位号,让大家再认识一下。

②提出要求。

下面,我们要做“100以内的质数表”。

请质数队查找49—70中的质数;合数队查找71---100中的质数;1号同学,自由找伙伴帮助查找。

③反馈矫正。

a.说说怎样找质数?

【预设】:

(找100以内的质数,方法有很多种:

可以先找每个数分别有几个因数,然后再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进行判断;也可以再先把2的倍数划去,但2除外,划掉的这些数都不是质数,再把3的倍数划去,但3除外,划掉的这些数都不是质数,再把5……)

b.各队派代表汇报查找的结果,1号当裁判。

(课件出示:

100以内的质数)

c.观察思考:

是不是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是不是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④指导应用。

判断100以内的数是不是质数,除了可以用找因数的方法来判断,还可以查“100以内的质数表”来判断。

其中,20以内的质数用得较多,同学们要熟记。

三、互动练评----在知识的重、难点处精问

【提示:

活动的形式:

按座位号分成质数队和合数队进行知识竞赛,答对一题记10分,答错不给分,比一比哪队积分高;1号同学当裁判。

1.必答题。

(1)8的因数的个数是()个。

(合数队回答)

(2)5的因数的个数是()个。

(质数队回答)

(3)合数至少有()个因数。

(合数队回答)

(4)质数有()个因数。

(质数队回答)

(5)最小的质数是()。

(合数队回答)

(6)最小的合数是()。

(质数队回答)

【教师特别提醒:

2既是偶数,又是质数,2也叫做偶质数。

偶质数是指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

2.选答题。

(1)在自然数中1—20中奇数有(),质数有()。

(2)在自然数中1—20中,偶数有(),合数有()。

3.抢答题。

(判断并说明理由)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教师追问:

】除了2,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吗?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教师追问:

】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吗?

(3)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

【教师特别提醒:

】1是奇数,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

4.对答题。

(以“拟---练---评”的形式进行)

(1)拟题要求:

①结合本课所学知识,用100以内的自然数编题;②以小组(4人一组)为单位合作编拟1—2题;③编题者须会正确解答所编的题目。

(2)活动方式:

①质数队出题合数队回答,合数队出题质数队回答,1号同学当裁判;②答题时,两队轮流进行。

【设计意图:

悉心揣摩教材,精心设计练习,以“竞赛”的形式组织学生巩固练习,通过“拟---练—-评”活动,激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再学习、在认识、再创造的欲望。

【提示:

此环节练习特别要注意知识难点题目的设置,把易错易混的知识点消灭在新课中,同时要关注知识的拓展和应用。

四、答题下课,再现新知

1.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同学们的座位号可分成几类?

2.按问题要求有顺序地离开教室。

(1)请座位号是“质数”的同学下课。

(2)请座位号是“偶数”的同学下课。

(3)请座位号“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偶数”的同学下课。

【设计意图:

联系学生的座位号答题结课,既呼应课堂始末,使之浑然一体,又让学生在紧张而又欢快的数学活动中“知己知彼”使之在课末充盈饱满的学习热情。

五、板书设计:

相关说明:

1.教学反思:

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改编教材中的学习材料,使学习材料更贴近生活

信息窗2---团体操表演一课,呈现的是团体操表演的场景。

图中分别给出了五个方阵的人数。

通过研究方阵的人数特点,展开对质数、合数知识的学习活动。

由于这五个方阵的人数(24、25、32、35、40)不能直观的体现出按“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分,把非0的自然数分成质数、合数和1三类,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困难。

所以,我根据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的呈现形式,进行适当的改编,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座位号”(1号----20号)入手,以可视的生活画面为起点(即以直观形象思维为起点)呈现教学内容。

探究并建立“质数”“合数”等意义。

这样的学习活动能吸引学生关注生活、联系实际,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生动有趣,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亲切感。

(2)合理组织教学,构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质数、合数知识比较抽象,如果处理不当,容易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对此我联系学生熟悉的“座位号”贯穿课堂始末深入地挖掘该知识点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联系。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汇报---解惑”等探究,建构活动,建立和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

2.使用建议:

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足够的学习空间,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汇报---解惑”等探究,建构活动,建立和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既避免对课本现成结论、概念的死记硬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独特理解。

从而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判断等数学能力,促进学生对自主探索而获得的知识保持持久而又深刻的记忆。

可参考教学流程:

3.需破解的问题:

由于信息窗2---团体操表演一课,呈现的是团体操表演的场景。

我根据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的呈现形式,进行适当的改编,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座位号”入手,以可视的生活画面为起点(即以直观形象思维为起点),以学生熟悉的“座位号”(从1号到20号)贯穿课堂始末理解“质数”“合数”有关的知识,这样改变教材是否对“情境学习”的扭曲。

4.相关链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斯苗儿主编,《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