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美育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14662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与美育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美学与美育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美学与美育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美学与美育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美学与美育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学与美育教学大纲.docx

《美学与美育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与美育教学大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学与美育教学大纲.docx

《美学与美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美学与美育》

学时:

34学时

课程性质:

必修课

相关课程:

《美学与美育》

适用专业:

美术教育专业(民语言)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的理论课程之一,是本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

2.知识点目标:

通过学习美学与美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最终想象和创造美。

3.能力目标:

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创造美,达到以美促智、以美育人。

4、授课方法:

讲解欣赏分析讨论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什么是美学(3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

美学的历史;美学在西方,美学在中国,中外美学研究方法,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地位和意义;

美学的含义:

美学的性质,美学的对象,美学定义,美学的基本问题;

学习美学的方法:

美学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理论思辨与文本批评的结合,审美体验与理性阐释的交汇,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的汇通。

熟悉:

美学的含义:

美学的性质,美学的对象,美学定义,美学的基本问题,

了解:

美学的历史;美学在西方,美学在中国,中外美学研究方法,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地位和意义;

2.重点:

美学的性质,美学的对象,美学定义,美学的基本问题;

3.难点:

学习美学的方法:

美学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理论思辨与文本批评的结合,审美体验与理性阐释的交汇,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的汇通。

(二)美及其形态(4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美的含义和特征;美学史上美的本质观念,美的含义,美的特征;

美的形态;自然美的特征与实质,社会美的特征与实质,艺术美的界定及其特点,中西文化中美的范畴;

理解:

美的含义和特征;美学史上美的本质观念,美的含义,美的特征;

了解:

美的含义和特征;美学史上美的本质观念,美的含义,美的特征;

美的形态;自然美的特征与实质,社会美的特征与实质,艺术美的界定及其特点,中西文化中美的范畴;

2.重点:

美的形态;自然美的特征与实质,社会美的特征与实质,艺术美的界定及其特点,中西文化中美的范畴;

3.难点:

美的含义和特征;美学史上美的本质观念,美的含义,美的特征;

美的形态;自然美的特征与实质,社会美的特征与实质,艺术美的界定及其特点,中西文化中美的范畴;

(三)美感(4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美感的含义和特征,美感与快感,审美心理与日常心理,美感的含义,美感的特征;

美感的基本心理要素;美感中的直觉,美感中的情感,美感中的想象,美感中的理解;

美感的深层形态——审美体验;审美体验的含义和特征,审美体验的过程,审美体验与艺术,美感的培养与美育。

理解:

美感的含义和特征,美感的基本心理要素,美感的深层形态。

了解:

美感的基本心理要素;美感中的直觉,美感中的情感,美感中的想象,美感中的理解;

美感的深层形态——审美体验;审美体验的含义和特征,审美体验的过程,审美体验与艺术,美感的培养与美育。

2.重点:

美感的含义和特征,美感与快感,审美心理与日常心理,美感的含义,美感的特征;

美感的基本心理要素;美感中的直觉,美感中的情感,美感中的想象,美感中的理解;

3.难点:

美感的深层形态——审美体验

(四)什么是美育(4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

美育观的历史和美育的含义;西方美育观的演变,中国美育观的演变,美育的含义,美育的特征;

美育的地位和功能;现代中国的美育问题,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美育的功能;

美育的层面和方法;美育的层面,美育的方法。

理解:

美育观的历史和美育的含义,美育的地位和功能,美育的层面和方法。

了解:

西方美育观的演变,中国美育观的演变,美育的含义,美育的特征;

现代中国的美育问题,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美育的功能;

美育的层面,美育的方法。

2.重点:

西方美育观的演变,中国美育观的演变,美育的含义,美育的特征;

现代中国的美育问题,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美育的功能;

3.难点:

美育的层面和方法;美育的层面,美育的方法。

(五)形式美与美育(4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

形式美及其形成和发展;形式美与形式,形式美的普遍基础,形式美的社会历史根源;

形式美的构成;形式美的自然因素,形式美的组合规律,形式美的文化选择,形式美的艺术形态;

形式美教育的意义、特征和方法;形式美教育在美育中的意义,形式美教育的特征,形式美教育的方法;

理解:

形式美的自然因素,形式美的组合规律,形式美的文化选择,形式美的艺术形态;

形式美教育在美育中的意义,形式美教育的特征,形式美教育的方法;

了解:

形式美及其形成和发展,形式美的构成,形式美教育的意义、特征和方法。

2.重点:

形式美的自然因素,形式美的组合规律,形式美的文化选择,形式美的艺术形态;形式美教育在美育中的意义,形式美教育的特征,形式美教育的方法;

3.难点:

形式美教育的意义、特征和方法;形式美教育在美育中的意义,形式美教育的特征,形式美教育的方法;

(六)艺术美与美育(4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

艺术的门类;艺术分类的历史,艺术分类的标准与意义,艺术分类的相对性,艺术门类的符号形态与特性;

造型艺术与美育;造型艺术的含义和种类,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艺术的美育功能,实施造型艺术美育的途径;

表演艺术与美育;表演艺术的含义和种类,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表演艺术的美育功能,实施表演艺术美育的途径;

语言艺术与美育;语言艺术的含义和种类,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语言艺术的美育功能,实施语言艺术美育的途径;

综合艺术与美育;综合艺术的含义和种类,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综合艺术的美育功能,综合艺术美育的实施途径。

理解:

艺术分类的标准与意义,艺术分类的相对性,艺术门类的符号形态与特性;

造型艺术的含义和种类,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艺术的美育功能,实施造型艺术美育的途径;

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表演艺术的美育功能,实施表演艺术美育的途径;

语言艺术的含义和种类。

了解:

艺术的门类,造型艺术与美育,表演艺术与美育,语言艺术与美育,综合艺术与美育。

2.重点:

艺术的门类,造型艺术与美育,表演艺术与美育,语言艺术与美育,综合艺术与美育。

3.难点:

艺术门类的符号形态与特性,实施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美育的实施途径。

(七)审美文化形态和美育(4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审美文化及其形态;审美文化的含义,审美文化形态,审美文化形态在美育中的意义;

古典性文化、现代性文化和外来文化与美育;古典性文化与美育,现代性文化与美育,外来文化与美育;

高雅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与美育;高雅文化与美育,大众文化与美育,民间文化与美育。

理解:

古典性文化、现代性文化和外来文化与美育,高雅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与美育。

了解:

审美文化及其形态;审美文化的含义,审美文化形态,审美文化形态在美育中的意义。

2.重点:

审美文化及其形态,古典性文化、现代性文化和外来文化与美育,高雅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与美育。

3.难点:

审美文化及其形态,古典性文化、现代性文化和外来文化与美育,高雅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与美育。

(八)青少年发展与美育(4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青少年发展与美育的特殊课题;青少年发展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青少年发展的共同特征,青少年美育的特殊课题;

青少年审美活动的特征与美育原则;青少年审美活动的特征,青少年美育的原则;青少年美育的目标;青春形象的塑造,想象力的激发,理性能力的培养,价值取向的引导,健康人格的生成;

青少年美育途径;体验自然,欣赏艺术,品味传统,师法英雄。

理解:

青少年发展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青少年发展的共同特征,青少年美育途径。

了解:

青少年发展与美育的特殊课题,青少年审美活动的特征与美育原则,青少年美育途径。

2.重点:

青少年发展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青少年发展的共同特征,青少年美育的特殊课题;青少年美育途径。

3.难点:

青少年发展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青少年发展的共同特征,青少年美育的特殊课题。

(九)教师角色与美育(3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教师角色、教学艺术与美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与美育,教师的教学艺术与美育,教学活动的整体美学因素与美育;

教师角色的美育功能与美育途径;教师角色的美育功能,教师自我美育的原则和途径主要参考书目。

理解:

教师角色、教学艺术与美育。

了解:

教师角色的美育功能与美育途径。

2.重点:

教师角色、教学艺术与美育。

3.难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与美育,教师的教学艺术与美育,教学活动的整体美学因素与美育。

三、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备注

(必修/可选)

讲课

练习

小计

1

什么是美学

3

3

必修

2

美及其形态

4

4

可选

3

美感

4

4

可选

4

什么是美育

4

4

必修

5

形式美与美育

4

4

可选

6

艺术美与美育

4

4

可选

7

审美文化形态和美育

4

4

可选

8

青少年发展与美育

4

4

必修

9

教师角色与美育

3

3

必修

总计

34

34

四、成绩考核

平时笔记和考察占百分之三十,期末理论考试占百分之七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