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摆运动过程的MATLABSimulink建模与仿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63808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摆运动过程的MATLABSimulink建模与仿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单摆运动过程的MATLABSimulink建模与仿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单摆运动过程的MATLABSimulink建模与仿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单摆运动过程的MATLABSimulink建模与仿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单摆运动过程的MATLABSimulink建模与仿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摆运动过程的MATLABSimulink建模与仿真.docx

《单摆运动过程的MATLABSimulink建模与仿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摆运动过程的MATLABSimulink建模与仿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摆运动过程的MATLABSimulink建模与仿真.docx

单摆运动过程的MATLABSimulink建模与仿真

单摆运动过程的MATLAB&Simulink建模与仿真

单摆运动过程的MATLA&Simulink建模与仿真

作者:

王军Email:

wj820420@

本文章为一次学习总结,发到网上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转载的时候不要匿名篡改,保持良好的学术作风。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了单摆.当时的单摆定义是:

细线一端固定在悬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如果细线的质量与小球相比可以忽略,球的直接与线的长度相比也可以忽略,这样的装置就叫做单摆.

根据上面的定义,得出以下试验结论.

(1)当摆角很小时,周期与振幅无关;

(2)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

(3)单摆振动的周期与摆长有关;单摆周期的平方与摆长成正比.

以上结论是在理想条件下得到的结论,现对这个理想条件下的单摆进行分析与仿真,将仿真结果与以上结论进行对比验证.

1理想模式下单摆的数学模型.

首先根据理想条件,摆线质量忽略不计,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设摆线长度为l,摆球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系统的初始时刻为t=0,在任意t≥0时刻摆球的线速度为v(t),角速度为ω(t),角位移

(t),以单摆的固定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水平方向为x轴方向.示意图如下所示:

在t时刻,摆锤所受切向力ft(t)是重力mg在其运动圆弧切线方向上的分力,即

(t)=mgsin

(t)

完全理想条件下,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切向加速度为:

a(t)=gsin

(t)

因此得到单摆的运动微分方程组:

gsin

(t)

(1)

(2)

使用欧拉算法求解:

将dv(t)=v(t+dt)-v(t)和d

(t)=

(t+dt)-

(t)代入

(1)及式

(2)中,并以仿真步进量Δ作为dt的近似,得到基于时间的递推方程:

v(t+Δ)=v(t)+gsin

(t)Δ(3)

(t+Δ)=

(t)-

Δ(4)

注:

本递推方程仅适合于摆角

也就是要求无论初始速度多少,摆角的最大幅度不能超过90度,如果超过90度比并且初始速度为0时放手小球会自由下落一段时间才能摆动,本递推方程无法描述.

据此编写仿真程序:

在MALAB命令窗口输入以下命令:

dt=0.0001;%仿真步进

T=16;%仿真时间长度

t=0:

dt:

T;%仿真计算时间序列

g=9.8;

L=1.5;

th0=1.5;%初始摆角设置,不能超过π/2,即要求球摆动开始时绳子就要有拉力,如果初始摆角超过π/2,则球会经过一阵自由落体后才能进行摆动,上面的递推方程不能满足该情形.

v0=0;%初始摆速设置

v=zeros(size(t));%程序存储变量预先初始化,可提高执行速度

th=zeros(size(t));

v

(1)=v0;

th

(1)=th0;

fori=1:

length(t)%仿真求解开始

v(i+1)=v(i)+g*sin(th(i)).*dt;

th(i+1)=th(i)-1./L.*v(i).*dt;

end%使用双坐标系统来作图

[AX,B1,B2]=plotyy(t,v(1:

length(t)),t,th(1:

length(t)),'plot');

set(B1,'LineStyle','--');%设置图线型

set(B2,'LineStyle',':

');

set(get(AX

(1),'Ylabel'),'String','线速度v(t)m/s');%作标注

set(get(AX

(2),'Ylabel'),'String','角位移\th(t)/rad');

xlabel('时间t/s');

legend(B1,'线速度v(t)',2);

legend(B2,'角位移\th(t)',1);

在以上假设条件下得到仿真图形如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改变细线的长度L=3,再次进行仿真,仿真图象如下:

对比两幅图象可以看出,在理想条件下,同样摆角下,单摆的摆臂变化,影响单摆的最大线速度以及单摆的周期,当摆臂增加时,最大线速度增加,同时单摆的周期也增加.此结论正好与最初单摆理想条件下的试验结论一致.

实际情况中,当摆幅很小(

<50

),单摆的摆动可以看作是简谐运动,现在更改单摆的初始摆角为50情况,也就是令th0=0.085,L依然为1.5,仿真结果如下:

2现实情况下单摆的数学模型.

现实情况下,绳子的质量,摆球的半径,空气的阻力等等都对单摆的摆动有影响,这些影响的主要作用就是阻止单摆的摆动,为简单起见,可设单摆在摆动中受到阻力fz,显然阻力与摆锤的运动速度有关,即阻力是单摆线速度的函数:

fz=f(v),fz(t)=-kv(t)

上式中,k>0为阻力比例系数,式中的负号表示阻力方向与摆锤运动方向相反。

切向加速度由切向合力ft-fz产生,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有

a(t)=gsin

(t)-

因此得到修正后的单摆运动微分方程组:

gsin

(t)-

(5)

(6)

仍然使用欧拉算法求解:

将dv(t)=v(t+dt)-v(t)和d

(t)=

(t+dt)-

(t)代入

式(5)及式(6)中,并以仿真步进量Δ作为dt的近似,得到基于时间的递推方程:

v(t+Δ)=v(t)+(gsin

(t)-

)Δ

(t+Δ)=

(t)-

Δ

据此编写仿真程序:

在MALAB命令窗口输入以下命令:

subplot(2,1,1)

dt=0.0001;%仿真步进

T=16;%仿真时间长度

t=0:

dt:

T;%仿真计算时间序列

g=9.8;

L=1.5;

m=8;

k=3;

th0=1.5;%初始摆角设置,不能超过π/2

v0=0;%初始摆速设置

v=zeros(size(t));%程序存储变量预先初始化,可提高执行速度

th=zeros(size(t));

v

(1)=v0;

th

(1)=th0;

fori=1:

length(t)%仿真求解开始

v(i+1)=v(i)+(g*sin(th(i))-k./m.*v(i)).*dt;

th(i+1)=th(i)-1./L.*v(i).*dt;

end%使用双坐标系统来作图

[AX,B1,B2]=plotyy(t,v(1:

length(t)),t,th(1:

length(t)),'plot');

set(B1,'LineStyle','-');%设置图线型

set(B2,'LineStyle',':

');

set(get(AX

(1),'Ylabel'),'String','线速度v(t)m/s');%作标注

set(get(AX

(2),'Ylabel'),'String','角位移\th(t)/rad');

xlabel('时间t/s');

legend(B1,'线速度v(t)',2);

legend(B2,'角位移\th(t)',1);

其它条件不变,令阻力比例系数k=1.5,将两次仿真的图形放在一起,结果如下:

其它条件不变,令阻力比例系数k=0,将将两次仿真的图形放在一起,结果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理想状态下,当线速度最大的时候,角位移为0,当线速度为0时角位移最大,两个同时发生没有滞后.非理想状态下,角位移与线速度0值和最大值发生会有一定的延迟,这是由于各方面阻力综合原因造成的.

3理想条件下特殊摆动的数学模型.

这里所说的特殊摆动,指的是在理想条件下,

=

的情况下,摆球有一个很大的初始速度,可以使摆球围绕悬点不停的旋转(垂直方向,重力能够起到作用),此时已经不能称之为单摆了,但是在理想条件下,小球的转动依然符合一定的规律,先对其进行数学物理分析,再进行MATLAB仿真.

理力学原理的分析同理想状态下的单摆分析完全一样,只是单摆是来回摆动,而此时是围绕悬点来回旋转,摆动的时候角位移是在一个范围内变化,而旋转的情况下角位移是不停的增加的,如果时间无限长,则角位移无线长,图象显示就是一条上升的曲线,没有很直观的感受,因此我们只考虑线速度的变化规律.

基于时间的递推方程依然如下:

v(t+Δ)=v(t)+(gsin

(t)-

)Δ

(t+Δ)=

(t)-

Δ

只是在MATLAB仿真中不需要图象显示角位移

的图象,仅仅显示线速度v的图象就好.MATLAB仿真程序如下:

dt=0.0001;%仿真步进

T=16;%仿真时间长度

t=0:

dt:

T;%仿真计算时间序列

g=9.8;

L=1.5;

m=8;

k=0;%空气阻力比例系数

th0=pi;%初始摆角设置

v0=10;%初始摆速设置

v=zeros(size(t));%程序存储变量预先初始化,可提高执行速度

th=zeros(size(t));

v

(1)=v0;

th

(1)=th0;

fori=1:

length(t)%仿真求解开始

v(i+1)=v(i)+(g*sin(th(i))-k./m.*v(i)).*dt;

th(i+1)=th(i)-1./L.*v(i).*dt;

end

plot(t,v(1:

length(t)))

xlabel('时间t/s');

ylabel('线速度v(t)');

仿真图象如下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单摆围绕悬点做圆周运动,速度在最高点的时候最低,在最低点的时候最大,现在验证最大速度值:

带入仿真初始值:

v0=10g=9.8L=1.5从而得出

与仿真结果明显一致。

由此还可以引出许多特殊情形,比如用硬制木棍代替细摆线,力学原理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仿真的曲线也会有所不同.

4使用Simulink重新仿真理想模式下的单摆运动.

本次仿真以单变量

建立微分方程,用示波器观察

的变化情况.

由之前的分析易知道有:

单摆回复力

而单摆的切向加速度

上式为一个二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为了便于比较,将所有参数设置的与之前一致,也就是g=9.8,L=1.5,初始

Simulink模型模块如下所示:

模块搭建好后,进行参数设置,积分器Integrator为初始角速度设置为0,积分器Integrator1为初始

=1.5,三角函数sin为默认设置,两个增益

SimulationConfigurationParameters设置为起始时间0.终止时间16,采样周期auto,最大间隔0.2,最小0.1,解法为ode45(4阶5阶龙格库塔算法).

全部设置好后,启动Simulink开始仿真,两个示波器的输出图象如下:

与之前MATLAB程序仿真结果完全一致.

至此,本次针对单摆运动的仿真全部结束.明显可以看出Simulink在系统结构明确的情况下,只需进行简单的参数设置,就可以观测任意环节的变量状态,十分简便.

关于本次仿真的一些感受:

1.仿真的条件要求很严格,不同条件(理想非理想状态,初始状态等等)下建立的模型不一致,需要严格界定。

2.仿真的关键在于充分了解系统的物理化学等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3.仿真的结果需要认真验证,对于一些明显的结论,需要能够在仿真曲线上看的清楚。

4.MATLAB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功能十分强大,但是使用起来很简单,需要深入学习。

在系统结构参数明确情况下,使用Simulink仿真更简便一些.

5.对于连续系统,其图象数据也是用极小的采样间隔得到的,因此我理解所有的连续系统都可以用微小间隔的离散采样进行仿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