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考真题专题18硫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5799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年高考真题专题18硫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十年高考真题专题18硫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十年高考真题专题18硫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十年高考真题专题18硫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十年高考真题专题18硫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年高考真题专题18硫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

《十年高考真题专题18硫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年高考真题专题18硫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年高考真题专题18硫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

十年高考真题专题18硫及其化合物教师版

 

1.(2017·江苏高考真题)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SO2

B.验证漂白性

C.收集SO2

D.尾气处理

【答案】B

【解析】A.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稀H2SO4与铜片不反应,错误;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其漂白性,正确;C.SO2密度比空气大,应“长进短出”,错误;D.SO2不与NaHSO3反应,所以无法用NaHSO3溶液吸收SO2,错误。

答案:

B。

2.(2017·全国高考真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答案】C

【解析】A.PM2.5是指微粒直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正确;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正确;C.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理为2CaO+2SO2+O2

2CaSO4),但在加热时生石灰不能吸收CO2,不能减少CO2的排放,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错误;D.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H8、C4H10)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正确;答案选C。

3.(2011·上海高考真题)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A.酸性B.脱水性C.强氧化性D.吸水性

【答案】A

【解析】浓硫酸和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并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反应过程分两步,浓硫酸吸收水,蔗糖(C12H22O11)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碳单质和水,这一过程表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

第二步,脱水反应产生的大量热让浓硫酸和C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这一过程表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答案选A。

4.(2010·北京高考真题)用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答案】D

【解析】A、当铜丝与浓硫酸接触时才能反应,当往上抽动铜丝时,铜丝与硫酸不接触,反应停止,故可通过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正确;B、SO2具有漂白性,可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正确;C、SO2为酸性气体,具有污染性,可与碱发生反应,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正确;D、铜与浓硫酸反应后①中溶液显蓝色即可证明有CuSO4生成,无需向其中加水,并且将水加入浓硫酸中会使试管中液滴飞溅,发生危险,错误。

答案选D。

5.(2017·海南高考真题)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

A.COB.SO2C.HClD.CO2

【答案】B

【解析】A、CO不与Na2S发生反应,因此没有沉淀产生,错误;B、SO2具有弱氧化性,与Na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SO2+2S2-+4H+=3S↓+2H2O,正确;C、利用酸性强的制取酸性弱的,即发生2H++S2-=H2S,没有沉淀产生,错误;D、不产生沉淀,错误。

6.(2018·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反应中能产生二氧化硫的是

A.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B.亚硫酸钠和氧气反应

C.三氧化硫和水反应D.铜和热的浓硫酸反应

【答案】D

【解析】A.生成物为硫酸铜和水,不产生二氧化硫,故不选A;B.亚硫酸钠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钠,该反应不产生二氧化硫,故不选B;C.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反应中无法产生二氧化硫,故不选C;D.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水和硫酸铜,故选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为D。

7.(2020·北京高考真题)硫酸盐(含SO

、HSO

)气溶胶是PM2.5的成分之一。

近期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有H2O参与B.NO2是生成硫酸盐的氧化剂

C.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D.该过程没有生成硫氧键

【答案】D

【解析】A.根据图示中各微粒的构造可知,该过程有H2O参与,正确;B.根据图示的转化过程,NO2转化为HNO2,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3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做氧化剂,则NO2的是生成硫酸盐的氧化剂,正确;C.硫酸盐(含SO

、HSO

)气溶胶中含有HSO

,转化过程有水参与,则HSO

在水中可电离生成H+和SO

,则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正确;D.根据图示转化过程中,由SO

转化为HSO

,根据图示对照,有硫氧键生成,错误;答案选D。

8.(2013·广东高考真题)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D.用Na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A正确;B.硫酸钙微溶,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碍水垢的处理,应用盐酸或醋酸,B错误;C.C与SiO2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硅,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C正确;D.CuS、HgS为不溶物,可利用Na2S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D正确;答案选B。

9.(2020·天津高考真题)检验下列物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待检验物质

所用试剂

A

海水中的碘元素

淀粉溶液

B

SO2气体

澄清石灰水

C

溶液中的Cu2+

氨水

D

溶液中的

NaOH溶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答案】C

【解析】A.淀粉溶液可以检验碘单质,不能检验碘元素,错误;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以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应该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气体,错误;C.铜离子遇到氨水会先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继续加氨水会生成四氨合铜离子,检验铜离子可以用氨水,正确;D.铵根离子遇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不能使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错误;答案选C。

10.(2015·上海高考真题)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

A.还原性B.氧化性C.漂白性D.酸性

【答案】A

【解析】溴水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答案选A。

11.(2015·上海高考真题)与氢硫酸反应有沉淀生成的电解质是()

A.硫酸铜B.氢氧化钠C.硫酸亚铁D.二氧化硫

【答案】A

【解析】A.CuSO4是盐,属于电解质,加入氢硫酸,会发生反应:

CuSO4+H2S=CuS↓+H2SO4,产生黑色沉淀,A正确;B.氢氧化钠是碱,属于电解质,与氢硫酸发生反应:

2NaOH+H2S=Na2S+2H2O,产生的Na2S是可溶性的物质,没有沉淀产生,B错误;C.硫酸亚铁是盐,属于电解质,由于酸性:

硫酸>氢硫酸,因此二者不能发生反应,无沉淀产生,C错误;D.二氧化硫与硫化氢会发生反应:

SO2+2H2S=3S↓+2H2O,产生沉淀,但是SO2是非电解质,不符合题意,D错误。

答案选A。

12.(2018·上海高考真题)关于硫酸工业中的催化氧化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是吸热反应B.在常压下进行

C.在沸腾炉中进行D.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答案】B

【解析】A.硫酸工业中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B.硫酸工业中的催化氧化反应选择在常压下进行,正确;C.硫酸工业中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在接触室中发生反应,错误;D.硫酸工业中的催化氧化反应使用V2O5作催化剂,错误;答案选B。

13.(2018·上海高考真题)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H2S+O2→SO2

B.SO2+H2O→H2SO3

C.S+O2→SO3

D.SO3+H2O→H2SO4

【答案】C

【解析】A.H2S和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2和H2O,能够一步反应实现转化,A选项不满足题意;B.常温下,SO2与H2O直接反应生成H2SO3,能够一步反应实现转化,B选项不满足题意;C.S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SO2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一步氧化生成SO3,所以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C选项满足题意;D.SO3可与H2O反应直接生成H2SO4,能够一步反应实现转化,D选项不满足题意;答案选C。

14.(2018·上海高考真题)下列变化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的是()

A.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B.蔗糖遇浓硫酸变黑

C.加热时碳与浓硫酸反应D.加热时铜与浓硫酸反应

【答案】B

【解析】A.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A选项不符合题意;B.蔗糖遇浓硫酸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将蔗糖中的H元素和O元素按照水分子的比例(H:

O=2:

1)脱出来,剩下黑色的碳单质,B选项符合题意;C.加热时碳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碳单质氧化成二氧化碳,而自身被还原为二氧化硫,C选项不符合题意;D.加热时铜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Cu单质氧化成Cu2+,而自身被还原为二氧化硫,在此反应中硫酸还会表现酸性,D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15.(2020·浙江高考真题)100%硫酸吸收

可生成焦硫酸(分子式为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焦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B.

水溶液呈中性

C.

可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新盐

D.100%硫酸吸收

生成焦硫酸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答案】B

【解析】A.浓硫酸中+6价的硫元素具有强氧化性,可知焦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正确;B.

溶于水生成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错误;C.

可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新盐,例如

,正确;D.焦硫酸和三氧化硫、硫酸是不同物质,所以该变化为化学变化,正确;故答案为B。

16.(2011·上海高考真题)下列溶液中通入S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Ba(OH)2B.Ba(NO3)2C.Na2SD.BaCl2

【答案】D

【解析】A中可以生成亚硫酸钡沉淀,B中SO2溶于水溶液显酸性,NO3-能把SO2氧化生成硫酸,进而生成硫酸钡沉淀。

C中SO2能把S2-氧化生成单质S沉淀。

D中氯化钡和SO2不反应,答案选D。

17.(2011·上海高考真题)甲醛与亚硫酸氢钠的反应方程式为HCHO+NaHSO3

HO-CH2-SO3Na,反应产物俗称“吊白块”。

关于“吊白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可用于食品加工B.易溶于水,工业上用作防腐剂

C.难溶于水,不能用于食品加工D.难溶于水,可以用作防腐剂

【答案】B

【解析】A.吊白块中含有钠盐,易溶于水,在人体内能产生有害物质,不能用于食品加工,错误;B.吊白块可产生次硫酸氢根离子(SO2-),还原性很强,因此可在有机合成用作还原剂,多用于工业用防腐剂,正确;C.吊白块易溶于水,错误;D、吊白块易溶于水,错误。

故选B。

18.(2012·上海高考真题)和氢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A.Pb(NO3)2溶液B.Na2S溶液C.CuSO4溶液D.H2SO4溶液

【答案】B

【解析】A.Pb(NO3)2溶液和氢硫酸反应生成PbS沉淀,不符合题意;B.Na2S溶液和氢硫酸二者不反应,没有沉淀生成,符合题意;C.CuSO4溶液和氢硫酸反应生成CuS生成,不符合题意;D.氢硫酸可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S,有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19.(2012·上海高考真题)含有下列离子或分子的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气体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a2+、Fe3+、NO3-

B.Ba2+、Cl-、Al3+、H+

C.Na+、NH4+、I-、HS-

D.Na+、Ca2+、K+、Cl-

【答案】B

【解析】A、因足量SO2通入溶液时,SO2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SO2+2H2O=2Fe2++SO42-+4H+,则不能共存,错误;B、该组离子不反应,能大量共存,通入过量SO2气体后,SO2+H2O⇌H2SO3,H2SO3

H++HSO3-,HSO3-

H++SO32-,因溶液中有大量氢离子,所以二氧化硫几乎不溶,能大量共存,正确;C、因亚硫酸的酸性比氢硫酸强,所以当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气体后,SO2+H2O

H2SO3,H2SO3

H++HSO3-,HSO3-

H++SO32-,H++HS-=H2S↑,2H2S+SO2=3S↓+2H2O则不能共存,错误;D、该组离子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气体后,SO2+H2O

H2SO3,H2SO3

H++HSO3-,HSO3-

H++SO32-,亚硫酸根离子与Ca2+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故选B。

20.(2019·上海高考真题)能证明亚硫酸钠样品部分变质的试剂是

A.硝酸钡,稀硫酸B.稀盐酸,氯化钡

C.稀硫酸,氯化钡D.稀硝酸,氯化钡

【答案】B

【解析】在空气中,亚硫酸钠易被氧化成硫酸钠。

证明亚硫酸钠样品部分变质,须检验样品中的亚硫酸根和硫酸根。

A.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证明有亚硫酸根,但引入硫酸根会干扰硫酸根的检验。

酸性溶液中,硝酸钡溶液中硝酸根会将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错误;B.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检出亚硫酸根。

再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硫酸根离子,正确;C.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可检出亚硫酸根,但引入的硫酸根会干扰硫酸根检验,错误;D.稀硝酸能将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干扰硫酸根检验,错误。

本题选B。

21.(2019·海南高考真题)我国古代典籍中有“石胆……浅碧色,烧之变白色者真”的记载,其中石胆是指()

A.

B.

C.

D.

【答案】A

【解析】在选项给出的四种物质中只有

晶体有色,而

均为无色晶体,

加热分解生成CuSO4和H2O,CuSO4呈白色;而

加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的Fe2O3呈红棕色,所以符合题意的物质是

,故合理选项是A。

22.(2017·浙江高考真题)已知固体Na2SO3受热易分解,实验流程和结果如下:

已知:

气体Y是一种纯净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18g·L-1。

请回答:

(1)气体Y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白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流程中的Na2S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取固体X试样和Na2SO3混合,加水溶解后与稀盐酸反应,有淡黄色沉淀产生。

写出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空气的影响)。

【答案】

(1)

BaSO4

(2)4Na2SO3

Na2S+3Na2SO4(3)SO32-+2S2-+6H+=3S↓+3H2O

【解析】气体Y是一种纯净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18g·L-1,Y的摩尔质量为1.518g/L×22.4L/mol=34g/mol,结合Na2SO3中的元素可知,Y为H2S,固体X与盐酸反应生成硫化氢和溶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固体X中含有Na2S和硫酸钠,据此分析作答。

(1)气体Y为硫化氢,电子式为

,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故答案为

;BaSO4;

(2)根据上述分析,流程中的Na2S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Na2SO3

Na2S+3Na2SO4,故答案为4Na2SO3

Na2S+3Na2SO4;

(3)固体X和Na2SO3混合,加水溶解后与稀盐酸反应,有淡黄色硫沉淀产生,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2S2-+6H+=3H2O+3S↓,故答案为SO32-+2S2-+6H+=3H2O+3S↓。

23.(2018·浙江高考真题)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完成了浓硫酸和SO2性质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

请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反应后,将试管Ⅰ中的白色固体加入水中,溶液呈蓝色

B.取下试管Ⅲ并不断振荡,试管中出现浑浊,是因为生成了BaSO4

C.试管Ⅳ中KMnO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氧化性

D.试管V中的NaOH溶液可用Na2CO3溶液代替

(2)取下试管Ⅱ,在该试管口套上气球,将无色溶液加热恢复至红色,冷却后,发现溶液颜色再次变浅。

解释“无色→红色→颜色变浅”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

【答案】

(1)ABD

(2)SO2遇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受热释放SO2,溶液恢复红色;温度降低,SO2在品红溶液中溶解度增大,溶液颜色变浅。

【解析】Cu+2H2SO4(浓)

CuSO4+2H2O+SO2↑,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该题考察的是二氧化硫的相关性质。

(1)试管Ⅰ的白色固体为CuSO4,加入水中,溶液会变蓝,选项A正确;ⅢSO2通入BaCl2中,但是取下试管,不断振荡时发生反应2BaCl2+2SO2+O2+2H2O=2BaSO4↓+4HCl,试管中出现浑浊是因为生成了BaSO4,选项B正确;Ⅳ中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选项C错误:

V是尾气吸收装置,Na2CO3可以吸收SO2,选项D正确。

答案选ABD;

(2)SO2遇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受热释放SO2,溶液恢复红色;温度降低,SO2在品红溶液中溶解度增大,溶液颜色变浅。

24.(2013·北京高考真题)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取4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mL水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

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i、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ii、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iii、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1)C1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是_________。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

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1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a目的是______。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1,理由是________。

(4)现象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

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1-发生反应。

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______。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1,无明显变化。

取上层清液,加入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________。

【答案】

(1)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2)漂白性(3)①检验氯气②SO2也能和酸化的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4)要证明现象II中黄绿色为溶液酸性的增强引起的,可以在原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即可(5)CaSO4Cl2+SO2+2H2O===2Cl-+4H++SO42-

【解析】

(1)氯气和碱反应,利用氢氧化钙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溶液呈碱性,后褪色溶液具有漂白性,所以说明溶液呈碱性,具有漂白性;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

①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为了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氯气,因为含有氯气在检验氯化氢存在时产生干扰;故答案为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Cl2,排除Cl2干扰;

②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若含有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会被硝酸氧化为硫酸,硫酸和硝酸银反应也可以生成硫酸银沉淀,所以通过实验不能证明一定含有氯化氢;故答案为白雾中混有SO2,SO2可与酸化的AgN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4)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

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漂粉精中成分为次氯酸钙、氯化钙,次氯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溶液中可以氧化氯离子为氯气;

故答案为:

向漂粉精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为黄绿色;

(5)①取上层清液,加入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被氧化为SO42-,故沉淀X为CaSO4;

②溶液呈黄绿色,有Cl2生成,Cl2与SO2反应生成盐酸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Cl2+2H2O=SO42-+2Cl-+4H+。

25.(2010·湖南高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反应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尾气可采用________溶液吸收。

【答案】

(1)蒸馏烧瓶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还原性氧化性5SO2+2MnO4-+2H2O=2Mn2++5SO42-+4H+(3)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4)NaOH(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1)根据仪器的特征,该仪器是蒸馏烧瓶;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SO2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酸性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是中间价态,有还原性,所以二氧化硫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褪色,同时说明二氧化硫有还原性,SO2的氧化性能将S2-氧化成S,则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还原性和氧化性;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2Mn2++5SO42-+4H+。

(3)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褪色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