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语文我的教学风格.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553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意语文我的教学风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诗意语文我的教学风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诗意语文我的教学风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诗意语文我的教学风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诗意语文我的教学风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意语文我的教学风格.docx

《诗意语文我的教学风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意语文我的教学风格.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意语文我的教学风格.docx

诗意语文我的教学风格

诗意语文:

我的教学风格

诗意语文:

我的教学风格黄炎真

诗意语文:

我的教学风格

我的教学追求是“诗意语文”。

本文由三个部件构成:

一是我的教育小传;二是我的诗意课堂;三是我的课堂实录;四是我的教学反思。

一、我的教育小传

我是一个来自山村的农民孩子,1981年9月,我如愿地考上了韩山师专,从此与“教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年的大学生活,我没有白过:

读书,读书,又读书……那时还年轻,没有忧虑,心中对未来充满希望。

教育实习结束,与实习学生挥泪告别的场面,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我从学生充满热情的眼里,第一次发现了教师存在的价值。

1984年7月,我在韩山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科毕业,从此,开始了我的教育之旅。

28年来,我以独特的姿态在教育这一条并不平坦的路上行走着。

我行走得很艰难,因为在“粤东”这一个经济、教育相对落后地区,教师实在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行走得很坚定,因为岁月的风霜吹老了我“青春”的容颜,却改变不了我对语文课堂的一片“钟情”;我行走得很风光,因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育“牛犊”,成长为一个“中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广东省名教师”,这期间所付出的“心血汗水”都跳跃成一个个欢笑的浪花;我行走得很怡情,因为我既能以朴实的教育机智与同行、与专家对话,又能以诗意的教育理念与学生互动交流;我行走得很宽广,因为我既能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又能解决来自于现场教学的各种“棘手”问题……

28年不舍昼夜的行走,让我懂得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人对生命敏感”,也让我在一次次的“探赜钩致”中,体味到成功的快乐!

(一)做个别样的“顽童”

我信奉“人之初,性本玩”这“歪”理,“我工作,我快乐”几乎是我坚持的信念。

我认为: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们做不了主,我们唯一能做主的,就是我们的心情。

如果连自己的心情都无法善待,那生命的意义又能够从何说起。

”有位学生问“老师,您为什么总能春风满面”,我说:

“因为我热爱我的工作,当我面对一个个充满灵性、充满期待的脸孔,我能不快乐吗!

”从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憧憬着有一天,我的教育理想能够在偏僻落后的农村扎根,开花,结果,所以,我决心带领我的学生“玩”出学习的“味道”,“玩”出成长的“色彩”。

每一个寒暑假,我总会背起相机,作长途或短途的旅游,西安、洛阳、苏州、杭州,敦煌、云冈、龙门,九华山、普陀山、五台山……都留下了我跋涉的足迹。

除了“玩”,更多的是在饱览风光的同时,对风土人情作深度的了解,为的是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也为课堂教学的不时之需积累丰富的素材。

所以我讲《岳阳楼记》、《登泰山记》、《桃花源记》……讲孔夫子、沈从文、朱自清……总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有如此神奇的课堂效果,

“都是玩出来的”。

大学刚毕业,我被分配到一个农场任教,那里只有几间斑驳的民房,兀自独立在旷野中,令人感慨不已。

第一节课,我只问学生一句话:

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想不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个“答案”滚滚流出:

“丢掉‘三尺六’(锄头)”、“走出农门”、

“出人头地”、“赚大把钱”、“住大城市”、“娶好姑娘”……就是这一个个带着乡土气息的朴素“理想”,让我看到了学生读书的动力;就是这一节别开生面、掌声四起的课,拉近了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从此我与学生成了可以“勾肩搭背”的“朋友”,我们一起交谈、散步、讨论……办公室里、山脚草地、田野溪边……都留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后来,有一位资深的老教师忠告我:

“炎真弟啊,要注意教师的形象,这样下去,学生会变得‘无大无小’的,大家都在议论啊。

”面对舆论的压力,我依然我行我素,与学生“玩”个不停,课堂“玩”,课外还“玩”。

因为我坚信“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是好老师”。

那年我写下了第一篇教学札记《“师道尊严”之我见》,文中所倡导的“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自由交流”、“让学生在玩中学”等观点,就是在当下也还有它存在的价值啊!

28年来,我跟我的学生还真的“玩”出了一些名堂。

我带着学生走出课堂,“玩”山“玩”水,“玩”出了作文教学的“生活化”与“开放化”;我带着学生,绕到文本的背后,跟交流,用“玩”的心态寻求对作品的“原生态”解读,“玩”出了“个性化阅读”、“绿色阅读”、“探究阅读”等阅读教学模式;我与学生一起,挖掘教材的“快乐”元素,或演课本剧,或开辩论会,或搞小研究,或作小调查,最终“玩”出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一位毕业生给我写过短信:

“老师,很怀念你的课堂,好玩,好精彩,今晚,在大学静寂的校园里,我看着月亮,看着你工作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温暖!

”就是学生的这一种肯定,让我乐“玩”不疲。

我曾说:

“课堂是人间的天堂,每天,有一群好“玩”的“天使”为伴,你说,我能不跟着“玩”,跟着快乐吗?

(二)做个善思的“思者”

我深知,靠经验教书的老师,虽然也会成为“好老师”,但充其量只能是一个“教书匠”;靠研究教书的老师,可以在教育的路上走得更远,可以迈向“教育家”的殿堂。

为实现成为一个“教育专家”的梦想,28年来,我边教边思,边学边研,努力把“研究”的姿态演绎得厚实而沉稳点,演绎得精彩而美丽点。

1986年9月,只教过一年初三、一年高一的我,被倪定谅校长推上了高三的语文课堂。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没有畏惧与退缩,我向校长立下军令状:

不成功,便成仁。

一年的“摸爬滚打”,终于有了满意的收获,校长笑了,我的信心也更足了。

可毋庸置疑,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为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废的现实,我开始了“研究”。

1987年,我自编自印的第一本“图文并茂”的教学参考书《中学作文指导》,成为学生的乐学“教材”,也成为我在教育的路上留下的第一个坚实的足迹。

而1990年1月,我撰写的教育论文《农村普通中学教育改革方向刍议》,在揭阳县教育学会第四届年会上宣读并获二等奖,更让我陶醉:

原来“研究”可以如此的精彩——有掌声,有赞许的目光。

长期在“应试教育”的圈子里打,高考的压力与“年”俱增,面对一个个的“困惑”,我抗争着,思考着,我想找出一条既适合高考、又能切实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的语文教学之路。

于是,我打开《语文教学系统理论纲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陶行知教育学》等著名教育书籍,开始关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作文成功之路》、《语文学习》、《中学语文》等著名刊物上的教研、教改文章,并通过参加全国中语会教学改革中心、全国青年语文教师联谊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等组织召开的全国性教学研讨会,得到了张定远、陶伯英、洪镇涛、陈钟梁、张鹏举、魏书生、桑建中等著名教育专家的指点。

1994年,在县教研员

江少明老师的支持下,我开始了“正规”的研究,我从作文教学改革入手,构建以“学法指导”为中心的教改课题“辩·思·仿·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并着手实验,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成功,学生学到了一般的写作方法,积累了活生生的、丰富的写作素材,写作兴趣提高了,为作文而烦恼的现象也减少了。

1995年至1997年,在《写作月刊》连续发表了《信息观点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悟透画意,快速成文》、《谈高考想象作文的审题构思》等教学论文。

1997年,我主持的课题“辩·思·仿·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实验成果获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黄华奖),填补了揭阳市建市后获此奖项的空白。

1997年9月,我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揭阳市“杰出教师”和揭东县“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育工”,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的重奖,揭阳电视台、揭东电视台和《揭阳日报》对我的事迹作了隆重的报道。

“研究”拓展了我的教学视野,“研究”改变了我的教学方式。

在“研究”这一种工作常态下,我与我的同事们一起,开始新的探索。

由我构创并主持的教改项目“整体理解·精读精练·模仿延伸读写模式”和“整改·点改·互改·自改作文评改模式”分别被评为1998年、1999年揭东县“十佳”教改实验项目。

1998年10月,揭东一中被确认为国家级科研课题“学堂·主人·训练”第一批挂牌示范学校,我被聘请为全国课题组副秘书长。

我带领全体实验教师,按照“使讲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训练成为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途径”的实验理念,对实验的方方面面做了充分的论证和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2000年11月,实验成果通过国家级专家组的结题鉴定;2000年1月,实验成果获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黄华奖”。

这期间,我作为全国中语会教改研究中心理事和全国课题组副秘书长,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教育家,有机会在各种研讨会上作报告,在与同行的研讨交流中,我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2000年12月,在第四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中,获“教学方案”和“板书设计”一等奖。

1999年8月,我成为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省级“名教师”培养对象,参加了由广东省教科所“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指导中心”组织的“高级研修班”的学习。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阎立钦、郝克明、张民生、郭思乐、魏书生、文喆、叶澜、吕达、顾泠沅等的学术报告,加深了我对现代教育的理解;省“培养指导中心”的导师们对高级研修课程的精心辅导,提高了我的教育理论水平;赴南京、上海的教育考察,开阔了我的教育视野。

由我构创的教改课题“中学语文‘导·放·练’三课型单元教学法研究”被确定为广东省普教系统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专项课题。

课题组按照“让学生在导引教学中获得独立学习的方法,在开放教学中培养自我创新的精神,在训练教学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实验指导思想,经过三年的实验,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2年顺利地通过省专家组的鉴定。

2002年,由我主编的实验成果集《“中学语文‘导·放·练’三课型单元教学法研究”理论与实践》出版发行。

2003年9月,该项目荣获广东省第四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填补了揭阳市建市以来获此奖项的空白。

2005年1月,我主持的揭阳市普教科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研究”,顺利通过专家组的鉴定。

该课题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出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规律,其构建的课堂教学探究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都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其成果在本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

2006年10月27—29日,在“广东省中学语文教材教学研讨会”上,揭东一中展示的新课程实施成果《中学语文探究性学习》一书,得到与会专家、老师的好评,2007年4月,该成果获广东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教研成果二等奖。

2006年6月以来,作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校本教研的开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课题组副组长,能协助校长有效地组织课题的实施,2010年12月顺利地通过了省教育厅委托的专家组的验收鉴定。

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中学特级教师,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名教师,2010年,成为广东省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三)做个勤劳的“农夫”

我深信:

有耕耘就有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

28年来,在教育的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微笑。

我任教的学生,有的考上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学业上独占鳌头;有的走上了社会,在政界、商界崭露头角;有的扎根于山区、农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

在工作和研究的同时,我注意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提升,近15年来,在各级刊物发表了教育教学论文80多篇,主编出版了教学参考书15本,本人的教书育人事迹散见于《广东教育》、《揭阳日报》、《中学语文教学通讯》、《揭阳组工》、《揭东教育》和揭东电视台等媒体。

2010年3月25日,我接受了广东省教育厅的授牌,成为首批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面对这一块沉甸甸的牌匾,我感到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但我坚信,有崭新的教育理念作引领,有厚实的研究底蕴作支撑,未来的路,我的教育之路一定会走得更加精彩、更加美丽!

二、我的诗意课堂

对语文,我们期待什么?

一位教育家说:

语文,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