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永刚事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482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永刚事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方永刚事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方永刚事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方永刚事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方永刚事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方永刚事迹.docx

《方永刚事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永刚事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方永刚事迹.docx

方永刚事迹

方永刚事迹

篇一:

方永刚先进事迹介绍

方永刚先进事迹介绍

方永刚,男,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1963年4月出生,1985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同年7月入伍,1992年12月入党,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军事学博士,现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技术7级。

20多年来,方永刚一直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优异成绩,多次被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

他的事迹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刻苦钻研、与时俱进,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者

方永刚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刻苦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上,并及时把学习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先后主编了16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在国家和军队核心期刊上发表40多篇,荣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8个奖项,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军队重点理论研究课题7项。

1997年5月8日,一场车祸造成他的颈椎严重骨折。

在做牵引治疗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看书学习。

住院108天,他一连看了43本书,并完成一部30万字的专著《亚大战略格局与中国海军》。

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步,他的学习就跟进一步,研究就深化一步。

20XX年7月,胡锦涛主席提出要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他从电视新闻中看到这个消息后,连夜调整了第二天的讲课稿,让这一新思想第一时间进入了课堂,在学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去年暑假,他放弃休息,编写了科学发展观教学读本,初步形成了党的创新理论教学体系,为党的创新理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员思想作出了贡献。

去年10月份,他参加国防大学全军首届政治理论骨干研修班,正赶上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期间,他带病连熬3个通宵撰写了1万多字的文章《论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发表在《光明日报》上。

结业时,所做的《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军队政治理论人才建设》的发言,就军队如何招才、引才、用才、留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二、追求真理、矢志不渝,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

方永刚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是党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他有机会上大学,参军入伍,光荣入党,成为一名军队政治理论教员。

他经常对别人讲,自已

是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成长成才的,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直接受益者,对党有着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

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使他深深地体会到:

在当代中国,只有党的创新理论才能解决面临的发展问题,才是指引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之路、人民过上和谐富裕生活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真理。

正是靠着这种坚定的信仰,他一直把学习、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自己最神圣的职责,看作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当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每当党中央提出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他都及时学习研究,很快就有论文发表或专著出版。

20多年来,他遇有理论困惑不动摇,碰到现实困难不回避,面对错误思潮敢斗争,在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和坚决捍卫中,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

他始终认为,如果他的宣讲可以使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更坚定一点、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更深入一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更充足一些,那么,研究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就是他人生的最大价值和全部意义!

三、不辱使命、甘愿奉献,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传播者

方永刚认真履行一名思想理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近6年来累计完成100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年均超额完成200%的教学工作量,连续多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

同时,他还利用课余时间为学院教职员工和学员举办了200多场学术讲座。

1998年以来,方永刚作为辽宁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沈阳军区联勤部客座教授、大连市讲师团成员,先后为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社区、企事业、干休所、学校等单位作辅导报告1000多场,从军队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国的漠河边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过他传播创新理论的足迹。

1998年10月,他去长山要塞函授辅导,给部队讲课,从晚上9点一直讲到11点,掌声不断,许多家属都抱着孩子站在走廊里听他的报告。

一次,方永刚到北海舰队搞专题调研,潜艇某基地请他去讲军人使命与战斗精神。

由于讲得好,驻青岛地区的部队接二连三地请他讲,不到一周连续讲了15场。

为了把老百姓关心的下岗失业、三农问题、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讲透彻,

他经常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深入到群众当中,与大家拉家常,把生活当课堂,让老百姓给自己出题目。

有一次,他到旅顺口区铁山镇给党员干部讲课,三个多小时的讲课结束后,一位8o多岁的老党员拉着他的手说:

“你讲的都是咱老百姓想知道的,听你讲半天,我这辈子都没白活。

”还有一次,一个镇请他围绕农村问题讲讲致富之策。

他利用五一长假,跑了许多村镇,咨询了许多专家,围绕科技致富、科技兴农等问题给大家上了一堂课,并提议通过小额贷款扶持农民上项。

报告结束后,一位大嫂激动地说:

“你把党的好政策讲到咱的心坎上,你把党的温暖送到咱这偏僻小山村。

四、师德高尚、知行统一,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践行者

方永刚把本职岗位作为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平台,不知疲倦地为党工作。

早在去年3月,他的病情就已露出了端倪,但是由于工作太忙,一直没有做系统检查。

当时学院正承担着海军基层政工班4期1500名学员的培训任务,他主动请缨承担了开班的第一课《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对海军基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为了讲好这堂课,他精心准备,看了上百万字的资料,到基层部队进行调研,找老海军了解情况,向随舰出访的同志了解事例,十二易其稿,试讲了10多次。

正式讲课时,不停地冒虚汗,四节课下来,内衣全都湿透了。

课间,他不得不到休息室的沙发上躺一会。

在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的情况下,他一方面以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一方面争分夺秒地抓紧工作。

他表示:

“不管癌症是中期是晚期,研究党的创新理论没有限期。

我能舍弃我的生命,但不能舍弃我的事业;我不惧怕癌症,但害怕离开最钟爱的三尺讲台。

只要不倒下,就要不停地学、不停地写、不停地讲,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创新理论。

20XX年1月15日上午,在术后第二次和第三次化疗间隙,他坚持从医院回到学院为学员们上完他本学期的最后两节课。

1月22日,他带病给大连市地税局作了《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辅导报告。

1月23目,他又躺在病床上完成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

方永刚同志用忠诚和青春诠释了对党的无限热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不懈追求。

与真理同行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的故事

(上)

方永刚的故事,一下子把记者吸引住了。

——在大连小龙街干休所,方永刚给老干部们讲党的创新理论,动情处,一位老红军当场就哭出了声。

老人家有心脏病,生怕出意外,课整整停了五分钟。

课后,老人拉着方永刚的手说:

“孩子,我多年的心结解开啦!

——本溪电视台新闻部记者黄亮,负责报道方永刚的一次理论报告会。

这个见多识广的记者听得入迷,差点忘了手里的摄像机。

而身边的一位报社记者,连上厕所的功夫都怕耽误,中场休息时一路小跑去了趟洗手间。

——方永刚遭遇车祸颈椎受损,住院108天,头和脖子都被拧上了固定螺丝。

他用手举着书读了43本,从一开始不到3分钟就得休息,到后来举3个小时手都不哆嗦。

在病床上,他完成了30万字的专著。

“这样的故事,三天三夜说不完。

”了解方永刚的人每次讲起都意犹未尽。

方永刚何许人也?

复旦大学历史系高材生,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携笔从戎22年来,在超额完成政治理论教学任务的同时,方永刚完成10多个政治理论研究课题,出版16部政治理论专著,发表100多篇论文,为部队官兵和地方干部群众作各种理论辅导报告1000多场次。

20XX年11月,在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之后,方永刚仍坚持在化疗间隙回到学校,为学员上完秋季学期的课程。

他为什么钟情政治理论到了忘我之境?

堂堂教授为什么能够不辞劳苦地给基层群众和官兵宣讲?

他是怎么把枯燥的理论课变得那么吸引人的?

?

带着无数问号,记者开始了一次心灵震撼的寻访。

群众说:

“你走到哪里都执行双重任务。

谁说理论与群众距离遥远?

方永刚以“桥梁”的功夫把其中的距离缩短了到底有多少人听过方永刚的课?

同事数不清,方永刚自己也记不清。

从校内到校外,从军队到地方,从漠河极地到辽南哨所,方永刚走到哪儿讲到哪儿。

他讲邓

小平理论,讲“三个代表”,讲科学发展观,讲“八荣八耻”,讲国防教育、时事形势?

?

群众说:

“你走到哪里都执行双重任务。

大连市旅顺口区双岛湾镇农妇肖淑琴清楚地记得:

20XX年的一天,在镇会议室,方教授给大伙儿整整讲了三个小时。

他讲“三个代表”,讲农业问题,还讲农村干部的作用。

“选准一个人,带富一个村,选错一个人,十年难翻身。

”方教授这么说。

那些天,肖淑琴正为一件大事儿犯愁:

她所在的村一直是种苞谷的,这时上边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让大伙儿都种“大应子”——就是城里人说的樱桃。

可农民犯嘀咕:

不种苞谷了,以后吃啥呢?

肖淑琴倒是试着种了5亩,可仍然舍不得投入肥料、人工:

要是赔了咋办呢?

真巧,方教授还真讲到了大应子,他说:

不管干什么,只要有特色、干到位,就能行,“以后形成规模了,你们的大应子可就风光了,坐上飞机,去广东、去国外?

?

肖淑琴一下乐了:

“放猪的有放猪的话,放羊的有放羊的话,方教授咋就会说俺农民的话呢?

”那次听完课,肖淑琴舍得买肥料了,也舍得下力气了,还把5亩扩成了12亩。

去年,光种大应子她家就收入了一万五,这还不算那件“天大的喜事”:

她家的大应子在果品展览会上得了金奖!

肖淑琴可尝到了甜头,逢人就讲:

“人家教授没炮没吹,谁不听会,可吃大亏了。

以后不管什么会,听到底!

”大连市地税局的职工跟方教授可是老朋友,光这两年,方教授就专门给他们讲过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等话题。

每次来讲课时,方永刚都会先来局里了解情况,然后根据需要精心备课。

取消农业税影响了一些地区的税收,有的干部不是很理解。

方永刚给大伙儿掰开揉碎地讲:

“中国农民为改革开放作出了很多牺牲。

现在党中央把三农问题放在首位,不但减免农业税收,还要给种地补贴。

虽然我们税收少了点,但只有让农民休养生息,国家才能稳定,社会才能和谐。

”地税局党办主任杨万杰高兴了:

“可以说,他影响了我们对税务工作的思维和认识。

从书斋到讲台到底有多远?

也许遥若云泥,也许只是一步之隔。

这,恰恰是理论与群众的距离。

方永刚要做的,就是缩短这一距离的“桥梁”。

跨出这一步,就要说到方永刚1998年两次难忘的讲课。

篇二:

方永刚事迹介绍

第一部分方永刚事迹介绍

方永刚,男,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1963年4月出生,1985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同年7月入伍,1992年12月入党,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军事学博士,现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技术7级。

20多年来,方永刚一直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优异成绩,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

他的事迹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刻苦钻研、与时俱进,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者。

方永刚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刻苦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上,并及时把学习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先后主编了16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在国家和军队核心期刊上发表40多篇,荣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8个奖项,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军队重点理论研究课题7项。

1997年5月8日,一场车祸造成他的颈椎严重骨折。

在做牵引治疗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看书学习。

住院108天,他一连看了43本书,并完成一部30万字的专著《亚大战略格局与中国海军》。

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步,他的学习就跟进一步,研究就深化一步。

20XX年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