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屋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4315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5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屋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顶屋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顶屋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顶屋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顶屋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顶屋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

《顶屋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屋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顶屋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

顶屋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

 

顶屋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

 

(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1概述

1.1项目概况

某某纺织集团位于某某环城科技产业园,北依驰名中外的泰山,南临历史文化名城曲阜,分别距遥墙机场、日照港3小时的路程,紧靠京沪高铁、京福高速公路,具有快速发展的交通条件和区域优势。

公司厂区内规划用屋顶2.1万平方米,计划可安装电池组件的规划容量为2MW,实际装机容量以建设为准,某某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电站的设计及施工安装。

本工程按照“就近并网、本地消耗、低损高效”的原则,以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方式进行建设。

每个发电单元光伏组件通三相并网逆变器直接并入三相低压交流电网(AC380V,50Hz),通过交流配电线路给当地负荷供电,最后以10kV电压等级就近接入,实现并网。

由于分布式电源容量不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内最大负荷的25%,所有光伏发电自发自用。

以保障安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促进和谐为重点,努力构建安全、绿色、和谐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

1.2编制依据

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以及规程和规范。

1.3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某某环城科技产业园,东经116°36’—117°38’,北纬35°40’—35°37,年日照数在2200-3000小时,年辐射总量达到5016-5852MJ/㎡,太阳能资源较好,属于三类光伏发电区域。

由于交通运输等条件较好,并网接入条件优越,可以建设屋顶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并网电站。

1.4投资主体

本项目由某某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兴建。

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1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

我国政府已将光伏产业发展作为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并纳入了国家能源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中。

已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范了政府和社会在光伏发电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鼓励光伏产业发展,支持光伏发电并网,优惠上网电价和全社会分摊费用,并在贷款、税收等诸多方面给光伏产业种种优惠。

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决定。

修改后的可再生可能源法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该决定将于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本项目采用光伏发电技术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符合能源产业政策发展方向。

《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国能新能[2012]298号)为契机,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形成整体规模优势和示范推广效应。

依托沈阳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利用建筑物空间资源,发挥削峰填谷作用。

通过利用学校的建筑物屋顶,积极开发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低压端并网自发自用项目。

2.2地区能源结构、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规划

窗体顶端

到21世纪中叶,某某省要实现第三步发展目标,国民经济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能源消费量将会出现强劲的增长,而且对能源供应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某某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保证能源安全为前提.制定并贯彻实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总体战略;建立协调一致、运转高效管理机制;加强法规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和积极开展对外合作.

窗体底端

2.3地区环境保护

光伏系统应用是发展光伏产业的目的所在,它的应用情况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光伏产业的重视程度,标志着当地政府对能源及环境的认识水平。

该电站的建成每年可减排一定数量的CO2,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保压力。

3项目任务与规模

本工程建设于某某纺织集团公司顶屋面上。

项目总装机容量是2MWp,25年年均发电量约为209.71万kWh。

采用多晶硅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分别铺设在公司内的各个车间顶上,可铺设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屋顶总面积约为2.1万平方米。

4太阳能资源

某某省太阳资源具体的分布如下:

图4.1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某某济南为太阳能资源中等地区,年日照数在2200-3000小时,年辐射总量达到5000-5850MJ/㎡,相当于日辐射量3.8~4.5KWh/㎡。

某某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温同步,雨热同季。

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和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年平均气温13℃,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6.4℃,1月份最低,平均-2.6℃。

年平均降水量697毫米。

境内泰山海拔1532.7米,具有明显的高山气候特征。

山顶气温一般比山下常年低7~8℃,年平均降水1106毫米。

、全年平均日照数2627.1小时,年际变化在2342.3-3413.5小时之间。

日照百分率58%左右。

泰安地区太阳能辐射量年际变化较稳定,其数值区间稳定在3828.69~5507.17MJ/㎡之间,年平均辐射总量为5154.68MJ/㎡。

属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位于全省前列。

4.1太阳能资源分析

项目所在地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5200.48MJ/m²/a,属我国第三类太阳能资源区域,但从气象部门获得的太阳能总辐射量是水平面上的,实际光伏组件在安装时通常会有一定的倾角以尽可能多的捕捉太阳能。

屋顶选择南向倾角41度。

1、某某地区的年太阳总辐射为5200MJ/m2左右,即1444kW·h/m2左右;近6年(2004~2009年),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偏低,为5101.8MJ/m2,即1417.2kW·h/m2。

该地区的年日照时数为2800h左右,年日照百分率为63%左右,太阳能资源处于全省前列。

2、太阳能资源以春季和夏季较好、冬季最差为主要特征。

其中,5月份太阳辐射最强,可达到620MJ/m2左右,12月份辐射最弱,为206MJ/m2左右。

春、夏、秋、冬四季总辐射量分别约占年总辐射量的31.31%、33.25%、21.01%和14.43%左右。

3、从日平均状况看,11~14时的太阳辐射较强,可占全天辐射量的53%左右,是最佳太阳能资源利用时段,12时前后辐射最强。

4、日照时数以7.5h左右的天数最多,全年可达到60天左右,占14%以上;6.1~12.0h区间的天数较多,总天数为250天以上,可占全年的69%,年可利用率较高。

综上所述,某某市太阳能资源丰富,属某某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可以开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资源热利用项目。

4.2太阳能资源初步评价

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好,由于交通运输等条件较好,并网接入条件优越,可以建设屋顶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

光伏电站角度的选取采用“四季均衡,保证弱季”的原则。

本项目太阳能电池板采用按最佳倾角41°的方式安装在楼顶屋面上,系统年平均峰值日照时间为4.5小时,年日照总量为1642小时。

5网架结构和电力负荷

5.1电力负荷现状

某某纺织集团配电服务范围内2011年最大用电负荷为2400千瓦,最小用电负荷为0.2千瓦。

配电区内输电电压为10/0.4千伏,变电站容载比为1.25。

变压器7台,其中2*1600kVA有1台,2*630kVA共6台,总容量1.07万千伏安。

表5.1某某纺织集团变电站基本负荷资料汇总表

序号

项目

数值

单位

备注

1

变电站

1.1

最大负荷

2400

kW

峰值负荷

1.2

最小负荷

0.2

kW

1.3

变电站年停电时间

10-18

min

1.4

容载比

1.25

1.5

配电变压器数量

7

根据配电变压器数量逐个填写配电变压器相关数据

1.6

日典型负荷

630

kW

96点/日,表格

2

配电变压器1

2.1

变电容量

0.63*2

KVA

2.2

电压等级

10/0.4

kV

2.3

低压侧馈线回路数

14

2.4

低压侧馈线导线截面

各路不同

mm2

3

配电变压器2

3.1

变电容量

0.63*2

KVA

3.2

电压等级

10/0.4

kV

3.3

低压侧馈线回路数

14

3.4

低压侧馈线导线截面

各路不同

mm2

5.2.电站厂址选择

某某纺织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拟选址在方纺织集团现有的建筑物楼顶上建设太阳能电站,在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同时节省了土地资源。

根据光伏电站的区域面积、太阳能资源特征、安装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地形条件,结合沈阳气象站的相关资料等,同时考虑光伏电站的经济性、可行性,初步规划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该项目建设地点完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建设,经实际考察,无遮挡现象,具有以下特点:

(1)富集的太阳光照资源,保证很高的发电量;

(2)靠近主干电网,以减少新增输电线路的投资;

(3)主干电网的线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在基本不改造的情况下有能力输送光伏电站的电力;

(4)离用电负荷近,以减少输电损失;

(5)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生活条件;

(6)能产生附加的经济、生态效益,有助于抵消部分电价成本;

(7)良好的示范性,国家电网启动分布式光伏发电支持政策。

6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6.1光伏组件选择

6.1.1标准和规范

(1)IEC61215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2)IEC6173O.l光伏组件的安全性构造要求

(3)IEC6173O.2光伏组件的安全性测试要求

(4)GB/T18479-2001《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

(5)SJ/T11127-1997《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

(6)GB/T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7)EN61701-1999光伏组件盐雾腐蚀试验

(8)EN61829-1998晶体硅光伏方阵I-V特性现场测量

(9)EN61721-1999光伏组件对意外碰撞的承受能力(抗撞击试验)

(10)EN61345-1998光伏组件紫外试验

(11)GB6495.1-1996光伏器件第1部分:

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

(12)GB6495.2-1996光伏器件第2部分:

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

(13)GB6495.3-1996光伏器件第3部分:

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及标准光谱辐照度数据

(14)GB6495.4-1996晶体硅光伏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

(15)GB6495.5-1997光伏器件第5部分:

用开路电压法确定光伏(PV)器件的等效电池温度(ECT)。

(16)GB6495.7-2006《光伏器件第7部分:

光伏器件测量过程中引起的光谱失配误差的计算》

(17)GB6495.8-2002《光伏器件第8部分:

光伏器件光谱响应的测量》

(18)GB/T18210-2000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

(19)GB/T18912-2002光伏组件盐雾腐蚀试验

(20)GB/T19394-2003光伏(PV)组件紫外试验

(21)GB/T133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22)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23)GB20047.1-2006《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1部分:

结构要求》

(24)GB20047.2-2006《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2部分:

试验要求》

(25)GB6495-86地面用太阳能电池电性能测试方法;

(26)GB6497-1986地面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