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培养协议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22245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培养协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培养协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培养协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培养协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培养协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培养协议书.docx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培养协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培养协议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培养协议书.docx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培养协议书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培养协议书

甲方:

涿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乙方:

涿鹿县洪大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

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号召,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学校教育系统性的优势,为社会及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

在公平、公正、合理、平等自愿、充分酝酿和理解的基础上,经双方友好协商,现就双方校企合作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校企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二、合作专业

根据甲、乙双方的产教特点和新村建设的需要,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双方确定本次校企合作的专业是现代农艺技术。

三、培养对象

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要求,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配合我省“开展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顺利进行,甲、乙双方决定共同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技术人才和能够自主创业的新型农民,使他们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带动更多的农民提高素质,学习技能,脱贫致富,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的带头人,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四、培养人数

针对现代化农业产业特点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及“送教下乡”教学的特色,本次校企合作既要体现合作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又要注重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周期较长的规律,确定培育人数为300人。

五、培养目标

1、充分发挥甲、乙双方的优势,建立一个设备先进、配套完整的能够集“教学、科研、生产:

为一体化的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更好地促进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甲方通过开展“送教下乡”工作,为乙方培养培养一大批有理论、懂技术、实践经验丰富的实用人才和职业农民,使其成为合格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具备实践技能的新型人才。

3、通过甲、乙双方共同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的日光温室,进行教学、实训、科研和生产,实现示范、引领、带动战略。

培养出更多的有良好素质、掌握一定专业理论、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现代农艺技术人才,推动全县蔬菜产业的规模化和生态化发展,为县域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六、培养方式

1、甲方挂牌设立“涿鹿县洪大有机蔬菜有限公司人才供应基地”,乙方挂牌设立“涿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实习、就业基地”;双方均同意在对外发布信息中使用合作伙伴的名称。

2、甲、乙双方利用“送教下乡”教学平台,把培养对象纳入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招生范围,注册正式学籍,实行严格的全日制培养方式。

七、合作时间

合作期限自2012年9月至2015年8月,为期3年,双方可根据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续签合作协议。

八、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一)共同制订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校企双方合作开展行业调研,根据现代农业产业的要求,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和学习情境设计,重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重视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共同制订专业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方案

甲方:

本着职业性、技术性、共享性、开放性的原则,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制定满足课程实践教学、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初步方案。

乙方:

根据自身对专业高技能人才和行业的了解,对实践教学基地初步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指导甲方完善方案,并根据自身条件为现代农艺技术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三)共同实施工学结合导向课程的教学过程

甲方:

1)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包括职业素质)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和实施标准。

2)根据企业要求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或讲义,与乙方一起开发专业技术类课程。

3)建立初步的课程考核标准。

4)根据企业提供课程相关资源,根据教学要求,开发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建立教学资源库,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5)主要承担校内课程教学工作及基地人才培养的基础性课程。

乙方:

1)对甲方制定的课程标准和实施标准进行审核,并一起完善标准。

2)参与专业校本教材或讲义的编写工作。

3)从企业评价角度对课程考核标准提出整改意见,并指导甲方完善标准。

4)帮助提供企业与课程教学相关资源。

5)主要承担校外实习教学,帮助甲方完成部分校内专业教学。

(四)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大型现代农艺技术实践教学基地

甲方:

1)根据基地人才培养的情况,经双方协商,本协议签订后日内投入_____________,共建符合教、学、做一体化要求的电子技术产学合作中心。

2)设备的所有权归甲方。

3)甲方学生为乙方进行生产性的工作,乙方将依据甲方学生技术能力等情况,给予适当的待遇。

具体事宜可由甲、乙、实习生三方另签订实习协议。

乙方:

1)乙方提供实训场地、基础性实训设备、教室等硬件设施。

2)乙方可以利用甲方设备进行培训或其它生产性活动;乙方有责任接受甲方的固定资产管理。

定期向甲方反应设备的使用情况及运行状况。

乙方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损坏维修,并及时与甲方联系。

3)设备用于甲方学生在乙方实习时使用,乙方根据需求可以免费使用设备;

4)设备由乙方代为管理,乙方需按照说明书进行日常维护;质保期内若设备出现故障的,乙方通知甲方,甲方联系原厂至乙方进行维修至正常使用;质保期外的,出现一般损耗的乙方负责维修;对损耗严重乙方没有能力维修,乙方应及时提交甲方负责处理,并说明情况。

5)在甲方未使用人才培养基地时,乙方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员进行相应的人才培训,并且在需要甲方协助时,经协商同意后,甲方尽可能协助乙方。

(五)共同指导学生企业实习和负责学生管理

1.共同指导学生实习

甲方:

1)负责做好校外实训前学生选拔和准备工作和实训前的安全教育,并安排实训管理教师。

2)与乙方共同制定实训教学计划。

基于学生素质差异实训时甲方应优先推荐在专业操作技能和职业心态上表现不错的实训学生给乙方,以达到乙方通过应用电子实训进行技术人才储备和为GPS电子行业培育、输送适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

乙方:

1)企业每年接受六期学生,每期约50名学生的培训及实习,学习期为1.5个月或2个月。

合作期间,企业可根据学生质量和需要情况,适应调整学生数量及实习期。

2)根据具体实训项目情况,与甲方共同制定具体的教学安排,包括实训内容、需掌握的技能、教学时间等。

2.学生管理

1)甲方学生在乙方实训期间,需遵守乙方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乙方有义务对甲方学生进行实习基地内安全教育及管理,若甲方学生在实习地以外发生各类事故,乙方不负相应责任,由甲方及甲方学生自行承担。

甲方学生到乙方前必须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如果出现各类意外伤害事故,由保险公司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理赔。

2)甲方负责学生在乙方处实训期间的生活管理工作并和乙方共同维持学习纪律。

甲方学生到乙方前,由甲方组织学生学习《外出实习须知》,并进行就业形式和外出安全教育。

3)甲方学生在乙方实训期间,必须遵守乙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如果甲方学生出现违纪事件,乙方在征得甲方同意后将按照制度对学生做出相应处理,严重者将取消学生的实训资格,后果学生自负。

学生在实训期间,定期向班主任汇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相关情况,在信息反馈中,如果甲方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乙方进行交流,以便双方更好的改进各项工作。

4)甲方学生在乙方及乙方客户处实训或工作期间,乙方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

乙方应定期向甲方通报情况,并要求甲方做出相应的配合管理工作。

5)对于学生出现违纪事件或擅自离开实习单位等情况,乙方可要求甲方同时给予甲方学生相应的处分和处理。

6)甲方的师、生严格遵守乙方的安全、保密等各项规章制度,违者按乙方有关规定进行处理;造成乙方损失的,乙方有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企业实习成绩评定

学习结束后,甲、乙双方应根据事先确定的考核方案对学生进行考核鉴定,将考核成绩记入学生的学习档案,成绩合格者将发放学校和企业双方认可的培训证书和企业经历证书。

应由甲、乙双方填写《实习鉴定表》并做出实习鉴定。

(六)共同打造高素质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甲方:

1)甲方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制定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根据教学需要聘请乙方兼职教师。

2)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专业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努力形成高素质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以满足工学结合需求。

3)根据乙方对员工培训要求,协助乙方完成基础课程的教学。

乙方:

1)为甲方提供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外实训主讲教师。

2)乙方根据自身情况,不定期派遣技术骨干为甲方的师生做专题讲座、报告或培训,将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等有关信息传递给甲方。

3)为甲方教师赴企业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并在技术上给予帮助,提高甲方“双师素质”。

4)甲方教师在企业岗位能够为企业带来技术改进或为企业创收时,企业应根据甲方教师的能力给予适当的报酬。

九、其它

1、本协议是甲、乙双方合作的意向性文件,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合作内容可以做进一步的扩充。

具体安排以双方协商的具体内容为准。

2、本协议在双方友好协商并一致同意的条件下,中途可中断合同。

3、本协议一式两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执壹份。

4、本协议书有效期限从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至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

协议到期双方协商延续或修订。

5、其它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

乙方代表:

年月日年月日

 

代理记帐业务约定书

甲方: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以下简称乙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自愿达成以下乙方为甲方提供会计代理服务相关事项的业务约定:

一、乙方为甲方提供以下会计代理服务:

建账、记账(总分类

账、二级明细账)、填制财务报表、税务报表、国税申报、地税申报(含网上申报)。

甲方如有其他服务要求,需在约定书中注明,口头商定无效。

二、甲方在每月25日至次月15日前,按时将本单位所发生合法的经济业务票据传给乙方(乙方可上门取送票据,每月壹次)并提供纳税申报所需要的各种印章(公章、财务章、人名章等)。

因甲方票据传递、提供各种印章及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资料不及时,造成乙方延误各种纳税申报的,责任由甲方自负。

三、在甲方按时传递经济业务票据及按时提供各种印章的情况下,乙方应按时为甲方代理纳税申报,造成延误各税种申报的,责任由乙方负责。

四、乙方丢失票据,书写、计算错误而引起的税务罚款及滞纳金,责任由乙方负责;甲方账外逃税、提供的虚假票据、提供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引起的税务责任,由甲方负责。

五、甲方的出纳每月应主动与乙方会计核对银行账及现金账余额。

六、甲方在签订业务约定书的同时付款,否则无效,到期后乙方接受甲方付款的视为约定延续,若到期后未续约付款的,约定终止,双方不再相互承担责任。

七、甲方在业务约定期间内如有地址、电话、开户银行及账号、税务登记、工商登记等发生变化应在非报税期内三天、报税期内(每月25日至次月15日)当天通知乙方,不能及时通知乙方由此而产生的后果,由甲方自负。

八、业务约定到期或终止时,如果甲方聘用乙方工作人员,乙方对业务约定期间的凭证、账目、税务出现的问题概不负责。

九、甲方为:

1.纯地税户2.国地税户3.一般纳税人,每月凭证不超过一本,无特殊核算要求(超出要求范围的,服务费另行协商)。

十、约定期限:

年月至年月,付款方式:

每,另每会计年度账本及报表资料费贰佰元,工商年检代理费贰佰元,残保金代理费贰佰元;年月日合计收取元。

十一、本业务约定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付款后生效。

本约定书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应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进行协商解决。

十二、会计每月25日至次月1日联系取票据,以下列举部分单据:

1、企业本月开具的发票及与之相对应的收款凭证(进账单、现金送款单、现金收入凭单、出库单、发票领用存情况等);

2、企业取得的购货发票及与之相对应的支出凭证(支票根、电汇单、现金支出凭单、入库单等);

3、企业取得的费用发票(交通费、差旅费、通讯费、广告费、业务宣传费、房租、水电费、办公费、运费、汽油费、保险单据等)及与之相对应的支出凭证(支票根、电汇单、现金支出凭单等);

4、银行缴税税票,利息单,进账单,支票存根,电汇单及其它各种银行票据;

5、企业自制原始凭单:

工资单,折旧单等;

6、一般纳税人发票汇总表(一套),作废发票(联次齐全),抵扣票认证清单,金税卡;

7、其它需要的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凭证报表由乙方暂存,待工作完成后,年度终了时返还客户。

注意:

月末取票后企业如开具收入发票须立即通知乙方。

甲方:

乙方:

联系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QQ:

地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