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主任角色转型与校本教研管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15097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务主任角色转型与校本教研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务主任角色转型与校本教研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务主任角色转型与校本教研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务主任角色转型与校本教研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务主任角色转型与校本教研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务主任角色转型与校本教研管理.docx

《教务主任角色转型与校本教研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务主任角色转型与校本教研管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务主任角色转型与校本教研管理.docx

教务主任角色转型与校本教研管理

教导主任角色转型与校本教研组织管理

宝鸡教育学院赵德福

千阳县孔子弟子燕及故乡,民风务实淳朴,传统尚文重教。

千阳的教育积淀深厚,从“两基”达标至今长足发展。

教育系统内部有过“育林”教改效应的滋养,职业教育品牌、教学领域改革曾经的辉煌记忆犹新。

千阳县从教务主任执行力增强培训入手抓得准。

教务主任,是主持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职能领导。

说起来,教务主任,也仅仅是一所学校的中层领导中的普通成员。

可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教学质量是任何一所学校的生命线,而所有的中层领导者当中,没有哪一位领导像教务主任那样,对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乃至最终的教学质量产生如此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可以说,不是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是不可能承担也无法胜任教务主任的工作的。

而教务主任的岗位,也最能够锻炼人。

近现代教育史上有不少杰出人物都有过担任教务主任、教务长的经历。

北京大学的马寅初、胡适两位先生都曾担任过北大的教务长,后来他们先后成为北大的校长。

鲁迅先生曾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教务主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任南京师范专科学校教务主任。

教务工作难做,教务主任难当,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事务琐碎,头绪繁多,是教务日常工作的特点。

介于校级领导与普通教师之间,介于全体教师与全校学生之间,既要做好大局统筹,又要关注具体细节。

——对于一个中层领导,这无疑是一种挑战。

面对方兴未艾的新时期教育形势,面对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大业,作为教务主任,承担着怎样的重任?

应该怎样去做,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传统意义上教务主任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调度员。

教务处是学校管理系统中最重要、任务最多、最重的一个系统,是执行教学管理工作的枢纽。

教务主任要在校长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安排学校各项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

可以说,教务主任的协调、组织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二)参谋长。

教务主任要给校长当好参谋,主动为校长出谋划策,尽力协助校长抓好各项工作及各项制度和措施的执行。

教务主任要经常深入有关部门,特别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调查研究,倾听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初步形成自己的思路,提出最佳方案供校长和集体决策之用。

(三)服务员。

教务主任要对教师和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成绩情况、学习态度,全面掌握优、良、中、差学生情况;要充分了解教师家庭情况、政治业务素质、教师所面临的困惑等。

时时刻刻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即发展学生,成就教师。

一句话,教务主任很重要。

这是我今天开场白。

所以,我今天讲三个话题。

一、新教育形势下教务主任的角色能力转型

二、校本教研组织与管理

三、给教导主任的建议

一、新教育形势下教务主任的角色能力转型

我觉得,作为学校的教务主任,要做教学质量的保障者,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者,学校内涵发展中至关重要。

校长是灵魂,教务主任更是“精灵”。

美国当代教育管理学家撒乔万尼曾指出:

“维护和改进优质学校而言,学校的任何职位都不具有比校长更大的潜力。

”我觉得,教务主任更是潜力最大者。

学校内涵发展的新趋向,要求校长必须适应时代实现角色转型,校长角色和职能的适时转型,首先表现是教务主任角色和职能的适时转型。

这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学校内涵发展质量的好坏也是衡量教务主任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

校长要做正确的事,并需要正确做事的教务主任。

教务主任是校长的参谋和助手,在学校工作中,校长是决策者、指挥者,教务主任是领导者和组织者。

教务主任要在校长的领导下,协助校长,遵循党的教育路线和方针政策,努力完成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交给的教育教学任务。

讲以下几点:

1、教导主任面临的问题与困惑。

2、教导主任的作用和职责3、教导主任的角色定位及要求。

4、教导主任应具备的“四种心态”。

5、教导主任角色的三个“四”。

6、教导主任工作的“一二三四”。

7、优秀教导主任的五个“一”。

(以下见文稿)

传统教务主任必须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1.相对校长是下级,起传递信息作用,是参谋者。

首先,要接受校长发出的工作指令,并传输给教研组加以贯彻执行;其次反馈信息传递给校长,以调控、强化工作指令。

从工作计划的制定看,要根据过去的情况和上级要求提出新的设想,作为决策依据;要协助校长深入群众听取师生意见,作为决策的基础;还要提供整理各种工作信息,作为决策的参考。

从计划的修订看,要向校长提供计划实施的正反两方面的情况,并作调查研究,修正计划,减少偏差和失误。

因此,教务主任必须当好校长的“参谋长”。

  2.相对基层是上级,起领导作用,是管理者。

教务主任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带头人,教师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探索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务主任的影响。

教务主任工作头绪纷繁,从工作计划的拟定、检查到活动的布置、落实,从教学常规检查到教学工作和质量的考核评定,从学籍管理、课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到指导教师的教研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杂。

抓好教研组长队伍建设,通过政治学习和业务进修、经验交流、教研活动等途径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并重视发挥他们在教研教改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因此,教务主任必须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学会“弹钢琴”,才能履行好领导和管理的职责。

  3.在形成工作合力方面,起纽带作用,是协调者。

教务主任一方面应处理好自己与校内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处理好自己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协调教师之间的关系,指导年级组、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既要了解同一年级中不同学科的教学情况,针对各学科教学的不同水平和质量作分析研究,进行指导,又要了解同一学科在不同年级的教学情况,针对同一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差异作分析指导,还要通过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联席教研会等形式,分析研究教师工作,共同探讨教研教改方案。

因此,教务主任必须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形成工作合力。

  4.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起推动作用,是推进者。

每一所学校的教务主任都要有时代意识、超前意识,带头学习理论,用理论,用自己先进的教育思想、全新的教育理念,内化了的教育理论去影响学校的教师、学生,都要做新课程新理念理论专家,并充当新课程新理念的自觉宣传者,新课程的自觉推进者。

更重要的是,要将新理念、新要求,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范、文件,真正贯彻落实到日常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去。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5.在教学质量上起纠偏固本的指向作用,是保障者。

教务主任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一要抓督促,督促各教研组和教师制订工作计划,定期检查执行情况,期末搞好总结交流。

二要抓评估,对教研组的工作,教师的教学态度、能力、效果等进行评价,肯定成绩,纠正偏差,根据绩效评比表彰。

三要抓指导,帮助教师提高政治修养和业务能力,增强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激励他们为教育事业建功立业。

做到以上五点只是称职的教务主任。

教务主任角色转型:

一、现代管理理念的践行者:

官本位行政管理模式束缚,难见个性,见事不见人,行政命令,忽视人的因素。

“领导是一种独特的权力,这种独特性集中表现为领导是为了实现领导者与追随者双方共同的目标,领导者权力的行使中,是以尊重追随者权力和尊严为前提的。

”(管理伯恩斯)

只有尊重学校个成员个性和价值,才能使组织内基本价值观念结合成学校组织共识,形成团队,共同致力于办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自主发展的引领者

做一名反思型管理者,由经验型向学习型转变,由蛮干型向反思型转变。

惟有不断反思学习才能适应学校变革需要。

三、开展校本教研的组织者

校本教研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以围绕学科和年级组形成科研小组或团队,教务主任不仅要组织科研,还应创设良好的交流机制,组织合理的科研论坛,激发老师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此,需要教务主任树立以下意识:

1、榜样意识、管理意识

管理运筹的能力

  管理就是运筹。

作为教务主任,必须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习惯,对教育发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科学预测,审时度势,善于吸纳各方意见,遵循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对学校的发展作出正确决策。

  决策过程中,要把握以下三个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第一,正确制定管理目标,胸中始终装着既定目标,包括宏观的、长远的目标,阶段性的、当前的目标。

  第二,善于分解目标,善于将学校管理目标转化为学校各部门和全体师生的职责和美好期望,善于通过有效途径勾起师生对美好目标的向往,并把对美好目标的向往化为实施目标的积极行动。

  第三,搞好目标实施过程中的严格监测与调控,防止指标、计划、措施彼此脱节或不落实的“空运”。

如果我们不抓落实,那么任何科学的决策、缜密的计划、完善的措施都会成为一纸空文。

2、协调意识、

平衡协调的能力

  现实中有的管理学校往往是重教学、轻管理,重应试、轻素质,重毕业班、轻基础年级,重眼前、轻长远,重理科、轻文科,重骨干教师、忽视一般教师,致使学校工作顾此失彼,师生素质不能全面提高,学校不能和谐发展。

 把握全局,要做到三点:

  第一,有远见卓识。

校长要善于将各方面的信息如个体与群体、形象与抽象、常规与非常规、静态与动态、定性与定量等分析综合,作出准确的判断。

  第二,会平衡协调。

校长要做钢琴家,不仅要掌握“抓中心”的艺术,而且要有卓越的协调平衡技能,善于统筹兼顾。

  第三,能胸怀全局。

正如管子所言:

“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鸣。

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

”意思是要看得远,听得远,既能明察千里之外的情况,又能洞悉隐蕴其中的含义。

校长不仅要高瞻远瞩,而且要明察秋毫。

3、合作意识

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

《淮南子·兵略训》云: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足见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对学校而言,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教职工心情舒畅,积极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校长在和谐学校人际关系上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和谐源自公平。

在和谐人际关系的创建过程中,校长必须处事公平,待人公心,做到“一碗水端平”。

  第二,和谐源于激励。

学校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校长激励出来的。

校长要把握时机适时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正激励和负激励,内激励和外激励等,以达到持久的作用和效果。

  第三,和谐源于教职工之间的互信互尊、互谅互让。

校长还要引导教职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积极合作,共同发展。

指导意识、研究意识

服务意识、法规意识。

第二讲:

校本教研的组织与管理

新时期教务主任角色能力转型要做到:

(一)、现代管理理念的践行者

(二)、教师自主发展的引领者

(三)开展校本教研的组织者

在此基础上更高层次要具备:

(一)、领导课程发展的能力

  本次高中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就是将课程决策权下移,实施三级课程,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赋予学校课程自主权。

新课程赋予校长课程领导的权力与责任。

校长的课程领导不同于一般行政工作的领导,它更倾向于一种专业领导,它要求校长教务主任不仅要具备一般的领导能力,更要具备与课程事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校长作为学校课程发展的“掌门人”,要靠主任来完成:

一要科学构建学校课程革新所需要的任务组织;二要大力营造学校课程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学校课程开发和管理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三要积极完善学校课程评价机制,有效监控课程实施的过程,检视其进度与问题。

(二)、指导课堂教学的能力

  一些校长多把精力放在行政管理上,造成与教学工作的疏离,进课堂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

新课程中绝大多数问题都同现在课堂上,我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只能在课堂上。

课改理念的“内化”,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校长必须主动研究课堂教学,深刻理解课堂教学积极引领课堂教学的改革。

  增强指导课堂教学的能力,校长要引导教师处理好四种关系:

  一是从课堂教学价值取向上,必须处理好“知识课堂”、“智能课堂”与“生命课堂”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让学生更爱学、更会学,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同步发展。

  二是从课堂教学目标上,必须处理好生成性教学目标与预设性教学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

  三是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强调突出“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同时,还要坚持“学”、“导”、“教”相结合。

  四是在课堂教学内容上,必须处理好教材知识和其他知识的辩证关系,既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

(三)、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

  新课程最大的考验在于要有足够的师资储备,而且前相当一部分教师还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新要求,教师的专业成长显得尤为迫切。

而一个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成功引领。

校长只有切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脉搏,具备统筹管理大局的能力并富有深厚的人文情操,才能给予教师专业发展强大的动力。

  校长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领航员:

  一要增强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熟悉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二要根据本校实际、教师的专业优势和需求,制定出特征鲜明的发展目标和具体可行的发展规划,同时指导和督促每一位教师制订出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

  三要协调、整合学校各处室、学科教研组及年级备课组的力量,从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实施机制调动、个体内动、同伴互动、骨干带动、专家助动、校际联动“六动”教师培训策略。

  四要改变管理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老师,给予差异性管理,研究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起点和发展潜力以及个人的性格特点等,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教师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

  新课程正全面铺开,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呼唤高水平的校长。

唯有符合上述能力要求,高中校长才能带领教师团队在新形势下又好又快地发展,在千帆竞发的改革大潮中,击楫中流。

迫切加强校本教研的组织与管理。

一、怎样组织校本教研:

1、什么是校本教研

2、经常进行自我反思

3、、积极开展同伴互助

4、、高度重视专业引领

二、校本教研的管理形式

建立校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全面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成为新课改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教学型教研

  教学型教研一般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过程渗透或融入到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讲座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

  

(一)课例研究的相关概念。

1、课堂研究、课例研究、案例研究。

课堂研究是一种学科(领域)研究,主体主要是专业研究工作者。

中小学教师也研究课堂,但是立足于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变课堂教学的不良状况,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这种以具体的课为对象的研究,我们称之为课例研究。

教学案例是教学课例的特殊形式。

案例的搜集和开发必须源于课例,源于课堂教学的真实生活,是对课例的加工和提炼。

2、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课例。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想,包含创新和研究因素。

教学实录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展开,包括文字或录像再现。

教学课例除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即教学反思。

它包括任课教师的反思、专家的点评、同伴的建议。

3、说课、听课、评课。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口头阐述自己课堂教学方案,并与听众共同研讨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的教学研究过程,是教师集体共同开展的一种动态的教学研究活动。

听课是教师同行或专家、领导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观摩、观察、调研。

评课是继说课、听课之后教师之间的进一步交流和研讨,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反馈系统,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二)课例研究的实践模式(行动模式)。

1、一人同课多轮。

就是同一个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内容重复,但教学行为却不断改进。

2、多人同课循环。

指备课组或教研组的教师同上一节课。

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互动和问题的跟进。

3、同课异构。

同一课,不同教师有不同构想、不同上法,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

4、互助式观课。

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既不含有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也不含有自上而下的权威指导成分,是教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观课。

5、邀请式观课。

是上课教师主动邀请同行或专家听的课,侧重于成果鉴定。

6、反思式观课。

教师成为观察自己课堂的主人。

这种课例研究模式是借助录像来实行的。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例研究要突出教学性、研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二、研究型教研

  研究型教研一般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科学问题而展开,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基础规范,研究课题及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是研究活动的主线,发现、创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和产生研究成果的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

1、问题与课题。

问题是构成研究活动的核心因素,是推进科学前进的内在动因。

课题的形成是一个由意识到的“问题”经过概括、提炼、转化,成为“问题”的过程。

从教师角度而言,研究课题要与自己任教的学科相关联,从而使课题研究活动与日常的学科教学活动合二为一,体现“教学即研究”、“研究教学化”的理念。

2、规划课题与个人课题。

规划课题一般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规划、组织申报、评审和管理。

个人课题一般是指由教师个人独立或教师小组合作承担的课题。

规划课题自上而下,个人课题自下而上。

对中小学教师而言,重要的是课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也是校本课题研究的灵魂。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1、界定研究内容;2、设计研究方案;3、开展行动研究;4、总结研究成果。

在上述工作之后,教师应该撰写一份相对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其构成主要包括:

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已有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三、学习型教研

学习型教研以学为着眼点,旨在通过学习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这种研究表现为一种学习——研究性学习。

  

(一)教师学习的意义。

1、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是“以身示范”,唯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培养热爱学习的学生。

2、对教育教学的意义。

面对急剧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终生学习,成为学习型教师。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学识,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3、对教师个人的意义。

对教师而言,学习是内在生命的一种自觉,是来自教师内心深处的个人所需,是一种自我的要求。

  

(二)教师学习的对象与途径。

1、读书。

教师要着重读好以下三类书:

第一,教育类。

教师必须认真系统地阅读新课程图书和相关的教育文章以及教育经典名著。

第二,专业类。

只有拥有深刻和广博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师才能从容地应对新课程的挑战。

第三,文化类。

教师要在更为广阔的人文生活视界下,进行广泛的阅读,汲取人类的文明,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2、读图。

具体可感的画面和图像成为我们学习的凭借。

听名师现场授课或观看名师课堂录像是最受教师欢迎的学习形式,这是生动而有趣的学习方式。

3、读人。

首先是读与自己直接交往的人,向同事学习,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学习,这是教师学习的最经常、最富有成效的途径。

  (三)教师学习的机制与原则。

1、建立学习型学校。

学习型学校的本质特征就是学习。

它强调终身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使学校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倡导全身心参与的学习。

强调三“到”:

手到、心到、身到。

手到——坚持记笔记,心到——养成“研究性”阅读习惯,身到——把学到的东西及时用到课堂。

  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学习型教研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类型,它们的有机结合较为完整地体现了校本教研的内涵和外延。

提倡教学型教研,防止把校本教研“神化”;提倡研究型教研,防止把校本教研“泛化”;提倡学习型教研,防止把校本教研“窄化”。

这三种教研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实践中,它们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关系。

第三讲:

给教导主任的建议

一、教导主任工作的“智慧”

(一)狠抓一个中心

——课堂教学

(二)依托两个基本点

——教师与学生

⏹(三)强化“三性”

——服务性、管理性和前瞻性

⏹(四)落实“四字方针”

——严、实、新、活

二、好风凭力借,用好“六个一”

三、送给教导主任的箴言

四、品味四字,提升境界

作为世界上一种独特的文字,一个个汉字,恰似一杯杯香茗,内涵隽永,耐人寻味。

笔者仅以自己品“卡、斌、引、尖”四字之所悟,概谈为校长者之素养。

卡:

上也行,下也行

       “上”是一种荣光,更是一种责任。

       在师德的锻铸中,在师能的千锤万击中,历尽竞争的挑战与洗礼,感恩师生的祝福与期待,走上校长岗位之校长才能愈发走向成熟。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

校长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笃信宗教和热爱劳动的典范,并在各方面成为活的规则和条例”。

       “下”是一种风范,也是一种责任。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从教师中脱颖而出的校长,为了事业的红红火火,为了学校的人才辈出,不论是组织决定的劝退,还是主动让贤的隐退,总有从幕前走向幕后的一天。

那时,他更应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豁达与大度,以平常心对待离职。

 斌:

文也行,武也行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是所有国人的一种向往。

作为一名校长,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内外兼修,以求“能文善武”。

       一是既懂教学,又懂管理。

校长应懂得教学,且能教好学。

只有把教学和教育,以及研究和了解儿童这些学校工作中最本质的东西摆在第一位,校长才能成为“教师的教师”。

同时,校长还要懂管理,会管理,让管理出质量、出效益、出品牌,实现学校科学发展。

       二是既会说,又会写。

校长要张得开嘴,伸得出手,才能不断以自己与日俱增的学识魅力和语言感召力,去吹响学生前行的号角,引领教师成长的航向,一步步实现学校美好的发展愿景。

        三是既能指挥,又能战斗。

校长的工作很繁杂,但简言之,就是“出主意——制定发展决策,用干部——壮实‘左膀右臂’,搞服务——提供优质保障”。

能调兵遣将,能身先士卒,引领教师干,做给教师看,事事时时为模范。

 引:

屈也能,伸也能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励志联或许能诠释出“引”字的深刻哲理。

       作为校长,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委屈与挫折。

无论是因工作失误,受到上级批评与处理;无论是因推行改革,受到教职员工和社会的误解与阻挠;也无论是忙于工作,冷落家庭,因不解而受到家人的抱怨,都要坦然面对,愈挫愈锐。

       禁得起委屈与挫折已属不易,能理智面对掌声和鲜花,则更是新时代校长所必需的素质。

为此,校长当“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因一时的掌声而沾沾自喜,要善于在一个个新的起点上,不断厚实学校文化的底蕴。

 尖:

小也能,大也能

       校长之“小”,表现为他在工作中常犯“糊涂”,乐于“袖手旁观”,不把眼光专盯在教师的缺点上;表现为他在生活中时常“忘掉”自己是位校长,进百家门,拉百家常。

       在工作中时时想到自己是一位校长,善谋大事,聚精会神提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让自己有思想,让学校有特色,让教师有风格,让学生有特长。

这或许就是校长“大”之所在。

       品味“四字”,并以其所蕴含的“能上能下、能文能武、能屈能伸、能大能小”辩证的思维理性去做人做事,校长素养必将得到不断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