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12470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方案.docx

《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方案.docx

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一、活动名称:

二十四节气和我们的生活

二、活动目的:

1.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气象与生活关系的进一步了解。

2.通过活动了解气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如何适应不同的气候特征,以及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为我们服务。

3.了解二十四节气丰富的文化内涵:

知道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民俗等,拓宽学生知识面。

4.在活动中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在学习中观察、分析自然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内容安排

一年级:

了解二十四节气

二年级:

认识气象观测仪器

三年级:

参观气象局

四年级:

参观水文站

五年级:

参观佘山天文台

四、分年级设计

一年级:

了解二十四节气

【背景知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活动目标】

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知道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以及各个节气的名称

2.能吟唱二十四节气歌、背出十二月花名

【活动过程】

1.认识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对天文、气侯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加工提炼,总结出来的。

节气既是人们对天文、气象物候的科学总结,也是古代历法的创造之一。

2.诵一诵: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此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3.背一背:

十二月花名

正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

四月蔷薇,五月石榴,六月荷花,

七月凤仙,八月木犀,九月菊花

十月芙蓉,十一月腊梅,十二月水仙。

4.学一学:

二十四节气类别

二十四节气按照不同的性质,有六种类别,它们是:

季节类: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根据气候变化定位,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开始。

天文类: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分别表示昼夜长短。

春分、秋分昼夜等分,夏至白天最长,冬至黑夜最长。

物候类:

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表示在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影响下,动、植物及农作物所发生有侯应现象,及其相应的农事活动。

降水类: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

根据降水时节及降水量的大小而定,表示降水的性质和程度。

气温类: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根据气温的高低程度而定,表示天气的炎热和寒冷程度。

水汽类:

白露、寒露、霜降。

表示近地面水汽随着气温下降的程度及产生的凝结状况,主要体现气温的下降程度。

【学习单】

1.在二十四节气中,四季的划分是怎样划分的?

2.二十四节气中,按照不同的性质可以分成几个类别?

3.每个月里,有几个节气?

4.一年中,第一个节气是什么?

最后一个节气是什么?

 

二年级:

认识气象观测仪器

【背景知识】

1.干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

最高温度表的结构与体温表类似,在接近球部处设有一玻璃针,使毛细管变狭。

当温度上升时,球部水银膨胀,挤过狭管而上升;温度下降时、狭管处的摩擦力阻止水银柱下降,因此可测得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表,一般用酒精作测温液,在毛细管内设一游标,温度下降时液面的表面张力带动游标下降,而温度上升时,管壁的摩擦力使游标停而不动,因而可测得最低温度。

2.风向标

一般来说,风向风速计都装置在高大建筑的顶端,以免受到建筑物的干扰而影响到测量。

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从东方吹过来的风就叫东风,西方吹过来的叫西风,余此类推。

量测风向的仪器就是风标,最主要的就是利用一个形状不对称的物体,重心摆在一条垂直轴上,当风吹过来的时候,对空气产生阻力最大的一端就一定会移动到下风处,因此另一端就可指出风向。

3.雨量计

雨量器是测量降雨量的仪器,是一组精致的集水筒,它是由「集雨斗」、「外筒」、「内筒」,加上「量雨量筒」所组成的。

外筒是一个直径20公分的直圆筒,内筒是一个直径15公分的直圆筒,就放在外筒里面,是收集雨水的部分。

集雨斗平时是盖在外筒顶端,为的是防止筒内的所收集的雨水蒸发。

雨量的单位是厘米,就是雨量器内的水的高度。

但由于外筒之中还有一个口径更小的内筒,因此内筒所量出的水深是经过放大的,这样可以增加量测的精确度。

量内筒雨量时必需把雨水另倒入量雨量筒中量测。

当雨量很大时,内筒的雨水会满出来流到外筒去,这时候要先将内筒的水倒到量雨量筒测出雨量,再将外筒的水倒进量雨量筒中量测,最后把两个测量的结果相加就可以知道真正的雨量了。

【活动目标】

1.知道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如气温、湿度、风向、风力、降水量、气压等)。

2.能够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天气预报工作。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提问: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预报?

(学生自由回答。

2.提问:

又有谁知道,我们平时听见的或者看见的天气预报又是怎么来的?

(有的学生能答出)

(二)介绍几种常用的气象观测仪器

1.百页箱

学校科技园中,最近多了个小朋友的新伙伴,它的名字叫做「百页箱」。

白白的、方方正正的身体,尖尖的顶,由细细长长的四只脚架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离地大约有120公分。

大家一起来动动脑筋,认识这些新伙伴吧!

小朋友有没有动过脑筋想过,为什么百页箱要涂成白色的呢?

别的颜色不好吗?

认识百叶箱里面的温度计。

2.风向标

每天的天气预报中,除了温度外,还会播报什么呢?

那风力和风向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风向标吧。

3.雨量计

请大家仔细观察,在我们的科技园里,还有一样什么呢?

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雨量计是怎么工作的呢?

介绍雨量计的使用方法。

并和学生一起来测量一下雨量。

(三)使用气象观测仪器的方法。

观看视频,说说气象局的叔叔阿姨是怎样使用这些仪器的?

【学习单】

1.百叶箱里有些什么气象观测仪器?

2.风向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雨量计该如何使用?

 

三年级:

参观气象局

【背景知识】

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成立于1958年9月,现位于嘉定区工业区永盛路2068号,占地面积1473平方米,分为办公室、业务科、气象产业服务科、防雷管理科四个科室,单位实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与本级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气象主管机构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根据授权承担行政区域内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气象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

现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嘉定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嘉定区气象局承担着区内气象监测、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任务,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

负责气象业务与服务产品的研究、开发、预报和预警工作。

多年来,在上海市气象局和嘉定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嘉定区气象局率先完成上海郊区气象现代化建设任务,基本实现了“大气探测自动化,预报会商可视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气象探测站网密度达到4—5公里,购置了现代化的探测、通讯、计算设备,建成了嘉定区气象科普馆。

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使气象业务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在嘉定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活动目标】

1.参观气象局,了解有关知识

2.参观气象科普馆,对天气的变化,形成原因,进行初步了解

3.激发学生爱科学、积极探究科学的热情。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学生自己设计最想知道的关于气象方面的问题,在活动中进行有目的的探究。

(二)室外各种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

1.认识雨量计,温度计、风向标

用学过的知识来简单的记录一下现在所观测到的数据。

2.认识深层地表温度

为什么要测量?

如何测量?

(三)了解天气预报产生的过程

进入监测室,体验气象预报员是怎样计算出每天的天气预报的。

(四)参观气象科普馆

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及形成原因。

【学习单】

1.什么是深层地表温度?

为什么要测量?

2.气象预报的数据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3.你能说出几个灾害性天气,他们是怎么形成的?

四年级:

参观水文站

【背景知识】

水文站是收集水信息的基本站点,是水文工作的基础。

水文站网持续地对我国江、河、湖、库的地表水、地下水的水量、水质等进行观测,实时收集水文水资源数据,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改善水生态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还为防汛防潮的指挥调度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

嘉定区水务局工作职责

嘉定区水文站位于嘉定区城北路658号,是嘉定区水务局的局属单位,主要负责本区水文工作,组织实施水文水资源监测、水文站网建设和管理,发布水文水资源信息、水文情报预报和水资源公报。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使学生了解水文站的工作内容。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的意识。

3.理解潮水的涨、落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以及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水文站图片,请同学们猜一猜,这里是什么地方?

2.水文站的叔叔阿姨主要是做什么的呢?

3.揭示活动主题

(二)参观水文站

1.水文站有哪些先进的仪器?

他们是怎么工作的?

2.检测的数据有什么作用?

3.涨潮和落潮和什么因素有关?

(三)总结、反馈阶段

1.今天你看到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2.水质的变化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学习单】

1.今天你看到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2.水质的变化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五年级:

参观佘山天文台

【背景知识】

佘山天文台由法国传教士建立于1900年,是我国近代天文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1962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正式成立,佘山天文台成为其中的一个观测站,后又转变成为天文科普教育基地。

2004年,在上海科委和上海市文管委的共同支持下,上海天文台得以在对此优秀建筑进行整修的基础上筹建上海天文博物馆,并列入上海市政府2004年科普事实工程。

博物馆分为“时间与人类”展馆和“中外天文交流”展馆两大部分。

前者主要展示时间与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关系,及我国在时间工作上取得的成就。

后者借重法式风格的天文台主楼,以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现近代天文学从西方传入中国及中外天文学交流发展的历程。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讲座和天文观测活动,普及天文科学知识。

2.了解天文观测的历史。

3.知道二十四节气与农耕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找树叶”活动

采集树叶标本、识别常见植物,探究森林生态效益和物种的多样性

(二)参观活动

1.参观上海天文博物馆

2.参观上海地震科普馆

(三)采访天文研究员,了解天文奥秘

【学习单】

1.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2.进行天文观测时,一般用什么仪器?

3.你能简单描述一下天文观测的过程吗?

主要观测些什么?

 

评价单:

项目

自评

互评

师评

完成学习单情况

☆☆☆☆☆

☆☆☆☆☆

☆☆☆☆☆

合作探究能力

☆☆☆☆☆

☆☆☆☆☆

☆☆☆☆☆

自主创新能力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