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临床医学《精神病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08655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制临床医学《精神病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年制临床医学《精神病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五年制临床医学《精神病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五年制临床医学《精神病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五年制临床医学《精神病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制临床医学《精神病学教学大纲》.docx

《五年制临床医学《精神病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制临床医学《精神病学教学大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制临床医学《精神病学教学大纲》.docx

五年制临床医学《精神病学教学大纲》

《精神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2016年修订)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精神病学

课程代码

1010110

英文名称

Psychiatry

课程性质

专业课

开课单位

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适用专业

五年制临床医学(普通本科)

先修课程

《大学英语》、《医学英语》、《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内科学》

学  分

2.0

总学时

36

开课学期

第7学期

二、课程简介: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治疗、预防及康复的一门临床学科。

本课程教学以理论授课和临床见习相结合,借助音视频资料,重点讲述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

三、教学目标与内容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医学生理解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对精神活动和躯体状况的影响,并能使他们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能真正贯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重视医患关系的建立。

熟悉精神障碍病史收集和精神状况检查的方法与内容,熟悉精神障碍的评估方法。

能界定正常与异常的精神活动,能识别常见的精神症状,能对常见精神障碍做出诊断与常规处理。

达到精神医学理论基础扎,专业技能熟练,临床思维良好的通用型高级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精神病学与精神障碍的基本概念,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情况以及精神病学与它们的相互关系。

(2)熟悉导致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及心理、社会因素,了解他们在精神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3)了解脑与精神活动的相互关系。

了解精神卫生国际发展趋势及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2.学时分配:

理论课:

0.5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

0学时)

3.教学重点:

精神障碍的的概念

4.教学难点:

精神疾病致病有关遗传、素质因素、躯体素质概念理解

5.理论教学内容:

(1)介绍精神病学的概念、任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介绍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讲解精神障碍的常见病因:

主要讲解遗传因素、素质因素、促发因素、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3)介绍精神卫生国际发展趋势,强调回归综合医院和走向社区的趋势;介绍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常见感知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

(2)掌握常见思维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

(3)掌握常见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

(4)掌握常见意志与行为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

(5)掌握常见智能障碍、记忆障碍及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

(6)掌握自知力的含义。

(7)了解常见精神疾病综合征。

(8)了解精神症状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9)要求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识别常见的精神症状,因为准确识别精神症状是诊断精神疾病的基础。

2.学时分配:

理论课:

3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

3学时)

3.教学重点:

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思维形式、思维内容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障碍、动作行为障碍、定向力障碍及自知力障碍的临床表现、常见的精神症状综合征。

4.教学难点:

感知觉、情感、思维障碍、意志行为及其障碍有关概念。

5.理论教学内容:

(1)症状学概述:

简略讲解正常的心理过程,强调精神症状的识别与确定对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

(2)感知觉障碍:

简略讲解感觉障碍。

重点讲解知觉障碍:

包括错觉和幻觉的定义与临床意义;临床常见的幻觉如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简略讲解真性与假性幻觉、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空间知觉障碍、自身躯体的感知综合障碍)、内感性不适与内脏幻觉。

(3)思维障碍:

重点讲解思维联想、连贯性与逻辑障碍,如思维迟缓、思维奔逸、思维贫乏,思维松弛与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简略讲解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等。

思维内容障碍部分,重点讲解妄想的定义与三个基本特征、与迷信、宗教观念的区别;原发性妄想的特点;临床常见的妄想,如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夸大妄想、嫉妒妄想、疑病妄想、钟情妄想、被洞悉妄想(被洞悉感)、物理影响妄想与被控制妄想;简略讲解超价观念;强迫观念与强制性思维的区别等。

(4)注意障碍:

简略讲解。

(5)记忆障碍:

重点讲解遗忘、错构与虚构。

(6)智能障碍:

重点讲解智能障碍的定义与识别,介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全面性与部分性痴呆、真性与假性痴呆)的概念;痴呆与精神发育迟滞的区别。

(7)定向力与自知力障碍:

简略讲解环境定向(时间、地点、人物)与自我定向;重点讲解自知力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8)情感障碍:

重点讲解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惧、情感淡漠、情感脆弱。

在此讲解情绪低落与情感淡漠的区别。

(9)意志行为障碍:

简略讲解意志的概念及意志障碍的表现形式与临床意义。

重点讲解精神运动性兴奋,包括协调性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的区别;精神运动性抑制:

重点讲解木僵、缄默、违拗症;简略讲解刻板动作,模仿动作,作态。

(10)意识障碍:

一般讲解意识障碍常见类型,包括漫游性自动症;重点介绍谵妄状态(按照ICD-10的定义)。

6.实验(见习、讨论、课程实习等)内容内容

见习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贯穿复习症状学概念的定义及相似概念的区别、临床意义等,重点启发学生思考。

第三章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病史采集、精神状况检查应包括的内容。

(2)熟悉面谈检查的技巧。

(3)了解面谈检查的基本步骤、精神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应遵循的原则。

(4)了解精神疾病的实验室和心理学诊断方法的适应证和检查结果分析。

(5)要求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重视医患关系的建立,对常见精神疾病能正确识别。

2.学时分配:

理论课:

0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

3学时)

3.教学重点:

精神科病史采集,精神状况检查的技巧及包含的内容,精神科诊断思维的建立。

4.教学难点:

精神状况检查的技巧及包含的内容

5.理论教学内容:

介绍面谈技巧,一般介绍采集病史的注意事项。

精神障碍诊断分析思路的基本原则及步骤。

一般介绍常用的标准化诊断精神检查工具与评定量表。

6.实验(见习、讨论、课程实习等)内容

举例或现场演示如何临床沟通,强调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按基本程序进行问诊采集病史,进行精神状况检查。

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精神障碍的分类原则和诊断标准的基本概念。

(2)掌握单一诊断精神疾病时的“等级排列”原则。

(3)了解制定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意义。

(4)了解国际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及美国现行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5)了解我国目前所用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6)了解精神障碍的“共病”现象。

2.学时分配:

理论课:

0.5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

0学时)

3.教学重点:

精神障碍的分类原则和诊断(Bleuler4A症状,Schneider一级症状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意义)、共病,诊断等级排列的概念

4.教学难点:

精神障碍的分类原则和多轴诊断。

5.理论教学内容:

(1)精神障碍分类原则、类别,制定诊断标准的目的。

(2)诊断标准主要内容及使用意义。

(3)常用的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系统:

主要介绍ICD-10,简单介绍DSM-Ⅳ,CCMD-3。

第五章器质性精神障碍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2)掌握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3)熟悉导致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常见病因。

(4)熟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VD与AD的鉴别。

(5)了解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学时分配:

理论课:

2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

1学时)

3.教学重点:

AD与VD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VD与AD的鉴别要点。

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共同临床表现特点及常见脑综合征

4.教学难点: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所致精神障碍疾病机理,理论知识理解

5.理论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概念与分类。

(2)重点讲解急性脑器质性综合征(谵妄)、慢性脑器质性综合征(痴呆)及遗忘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

(3)讲解AD与VD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VD与AD的鉴别要点。

(4)一般介绍颅内感染、癫痫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与处理原则。

(5)重点讲解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原则:

强调病因治疗、对症和支持治疗的重要性。

(6)一般介绍易于导致精神障碍的躯体疾病的临床特点:

内分泌系统疾病(甲亢和甲减)。

第六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滥用、耐受性、戒断状态的概念。

(2)掌握精神活性物质的种类。

(3)掌握阿片类物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4)熟悉氯胺酮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5)了解阿片类物质、氯胺酮、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与诊断原则。

(6)了解中枢兴奋剂滥用的临床表现与后果。

2.学时分配:

理论课:

2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

1学时)

3.教学重点:

酒依赖的临床特征、合并症

4.教学难点:

滥用和依赖的产生机制

5.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成精神活性物质、物质依赖、物质滥用、耐受性、戒断状态的概念。

(2)重点讲解精神活性物质的种类。

(3)重点讲解阿片类物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与预防原则。

(4)讲解氯胺酮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5)一般介绍阿片类物质、氯胺酮依赖、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兴奋剂滥用的表现与后果。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精神分裂症概念、主要临床特征及诊治原则。

熟悉其病因与发病机制。

2.学时分配:

理论课:

2学时

3.教学重点:

临床表现与分型

4.教学难点:

病因与发病机制

5.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介绍精神分裂症的定义;一般讲解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重点讲解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

(3)一般讲解主要的临床类型单纯型、偏执性、青春型、紧张型的主要特点。

(4)诊断与鉴别诊断:

重点讲解诊断要点,包括症状特点、病程特点、病期要求,主要的鉴别诊断。

(5)一般介绍精神分裂症的病程特点、预后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6)重点讲解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疗程。

(7)一般介绍妄想性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的临床特点。

第八章心境障碍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心境障碍的概念、主要临床特征及诊治原则。

熟悉其病因与发病机制。

2.学时分配:

理论课:

2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

1学时)

3.教学重点:

心境障碍临床表现与诊断

4.教学难点:

病因与发病机制、治疗

5.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介绍心境障碍的定义;一般讲解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重点讲解重度抑郁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

(3)重点讲解躁狂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

(4)一般讲解心境障碍的常见类型:

单相与双相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

(5)一般介绍疾病的预后特征。

(6)重点讲解诊断要点,包括症状特点、病程特点、病期要求。

主要的鉴别诊断。

(7)重点讲解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治疗流程。

第九章神经症性障碍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神经症性障碍的共同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掌握各型神经症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3)熟悉各型神经症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

(4)了解神经症性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了解神经症性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诊断与鉴别要点。

2.学时分配:

理论课:

2学时

3.教学重点:

神经症共同特点,诊断依据,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

4.教学难点:

神经症与重性精神病的鉴别诊断

5.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神经症性障碍的描述性定义与临床共同特点,总的治疗原则。

(2)重点讲解惊恐障碍、恐惧症、广泛性焦虑、强迫障碍的主要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3)一般介绍神经症性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强调由于神经性障碍的诊断特异性差,作出诊断前需要排除其他躯体、精神疾病所致的神经症样表现。

(4)一般介绍各型神经症性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及诊断要点(ICD-10诊断标准)

(5)一般介绍神经衰弱的临床特点与诊断要点。

第十章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的常见类型和主要临床表现。

(2)熟悉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

(3)了解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4)了解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2.学时分配:

理论课:

1学时

3.教学重点:

躯体形式障碍的常见类型及临床表现、分离性转换障碍主要表现

4.教学难点:

分离(转换)性障碍诊断要点

5.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的常见类型和主要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2)一般介绍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一般介绍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强调诊断需要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

第十一章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的主要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2)了解睡眠障碍的分类,失眠症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3)了解嗜睡症、睡行症、夜惊、梦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学时分配:

理论课:

1学时

3.教学重点:

进食障碍的三种临床表现;失眠症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4.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对进食障碍、常见的睡眠障碍能正确识别并提供合理的处理措施

5.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

(2)讲解失眠症的定义,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3)一般讲解嗜睡症、睡行症、夜惊、梦魇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

第十二章应激相关障碍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应激相关障碍临床类别(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典型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2.学时分配:

理论课:

2学时

3.教学重点:

应激状态下的主要表现;急性心因性反应、延长性心因性反应及适应性障碍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4.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在今后临床工作中的重视对病人的心理抚慰,处处体现人文主义关怀。

5.理论教学内容:

(1)一般讲解应激的概念、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认知评估与应付方式),常见的心理社会应激源。

(2)重点讲解急性应激反应的临床表现、病程特点与处理原则。

(3)重点讲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特点(典型三联症:

闪回、持续警觉性增高、持续回避),病程特点与处理原则。

(4)一般讲解适应障碍的临床表现、病程特点及与抑郁症的鉴别。

(5)一般讲解应激相关障碍的诊断、鉴别诊断。

第十三章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人格障碍的概念,诊断要点,人格障碍与人格改变的区别。

(2)了解人格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常见类型及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

2.学时分配:

理论课:

1学时

3.教学重点:

人格障碍的概念,诊断要点

4.教学难点:

人格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常见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5.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讲授人格障碍的定义,人格障碍与人格改变的区别。

(2)性心理障碍:

一般介绍性心理障碍的概念、类型,性心理障碍者的性格特点。

重点讲授性心理障碍者的性格特点,共同特征。

(3)一般介绍习惯与冲动障碍的概念。

重点讲授习惯与冲动障碍常见类型。

第十四章自杀、危险性评估及危机干预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自杀的现状、危险因素、治疗与预防;。

(2)掌握自杀的分类、自杀风险评估与识别

(3)介绍自杀的治疗与预防

2.学时分配:

理论课:

1学时

3.教学重点:

自杀的分类、自杀风险评估与识别

4.教学难点:

自杀的危险因素

5.理论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自杀的危险因素(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疾病因素等)

(2)重点讲解自杀风险评估与识别,自杀的治疗与预防。

第十五章会诊-联络精神病学与精神科急诊(自学)

第十六章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典型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2)熟悉儿童少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的种类。

(3)了解精神发育迟滞、品行障碍、抽动障碍、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情绪障碍的病因。

2.学时分配:

理论课:

2学时

3.教学重点:

精神发育迟滞的定义、等级划分标准及诊断治疗原则;儿童孤独症定义及临床表现

4.教学难点:

品行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5.理论教学内容:

(1)精神发育迟滞:

简略介绍病因及流行病学。

重点讲授临床表现、等级划分的标准、治疗与预防原则。

(2)心理发育障碍:

一般介绍儿童孤独症病因。

重点讲授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以及与精神发育迟滞的鉴别。

重点讲授儿童孤独症的治疗原则。

(3)一般介绍Asperger综合征、Rett综合征、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4)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一般介绍病因、发病机制。

重点讲授典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重点讲授综合性治疗的原则,简单讲授行为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的要点,常用药物中枢兴奋剂的使用方法。

(5)品行障碍、抽动障碍、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

自学

第十七章躯体治疗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常用于精神障碍治疗的药物的类别。

(2)掌握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及抗焦虑药物的使用原则,常用药物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常见药物副作用及其处理方法。

(3)熟悉电抽搐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4)了解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及抗焦虑药物的作用机制。

2.学时分配:

理论课:

1学时

3.教学重点:

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及选择性用药方法

4.教学难点:

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的认识及临床处理原则,涉及临床药理基础知识。

5.理论教学内容:

(1)药物治疗概述;

(2)抗精神病药物;

(3)抗抑郁药物;

(4)心境稳定剂;

(5)抗焦虑药物;

(6)电抽搐治疗。

6.实验(见习、讨论、课程实习等)内容

讲解和观摩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讲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介绍经颅磁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

第十八章心理治疗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心理治疗的概念、治疗种类。

(2)了解心理治疗的流派简介,掌握精神分析治疗和心理动力性治疗。

2.学时分配:

理论课:

1学时

3.教学重点:

心理治疗的定义、用途、疗效

4.教学难点:

弗洛伊德的人格机构学说

5.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介绍心理治疗的概念,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异同。

(2)一般讲解心理治疗的分类及流派,介绍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

郝伟、于欣主编《精神病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二)参考书

[1]江开达主审,李凌江、路林主编.《精神病学》.第3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2]江开达编著.《精神病学高级教程》.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

[3]赵靖平、施慎逊主编,《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北京: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4

[4]于欣、方贻儒主编,《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北京: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7

[5]李凌江、马辛主编,《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北京: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7

六、课程考核方式

(一)考核方式

科终考核(闭卷)+过程考核

(二)成绩评定办法

成绩构成:

科终考核成绩(闭卷)×70%+过程考核成绩×30%

编制者:

纪家武

审核者:

陈元生

学院(部)盖章:

日期:

2016年8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