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08553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44 大小:7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总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古诗两首》,复述《我也是普通的一兵》。

  2.学会本单元34个生字,其中绿线里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老师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爱。

  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本。

  2.学会本课文8个生字。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朗读品味语言文字,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

  1.板书“课本”,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学生读题后设下悬念:

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词正音。

  芬芳绚丽耕耘洋溢温馨浩瀚黄昏胸襟

  

(2)检查生字词的意思。

  洋溢绚丽温馨浩瀚胸襟耕耘苍劲

  (3)指名朗读课文。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每一节的意思。

  4.交流自然段的意思。

  5.运用自然段相加法,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语言文字,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听录音朗读第一节,闭眼想象,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是根据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2.自由读第一节,在重点词语下做记号。

  3.全班交流汇报。

(绿色的大门、清凉的绿阴、芬芳的空气)

  4.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去吧”要读出召唤的语气)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节。

  2.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象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面,在书中画下重点的词句。

  3.交流所画内容。

  4.四人小组描述根据所画内容想象的画面。

  5.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

  7.听录音范读,练读,指名试读,集体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女生齐读第三节。

  2.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鸣禽”、野花“的活泼和少年朋友的热情友好)

  3.指导朗读。

(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4.指名试读,全体齐读。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男生齐读第4、5节。

  2.理解诗句的意思:

祖国的山水、天地有什么特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

  3.怎样才能饱览风光,尽享自然的给予?

  4.指导朗读:

大自然对少年朋友是那样友好,大自然中隐藏着那么多的秘密,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收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5.录音范读,指名试读,集体齐读。

  (五)朗读第二至五节

  (六)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第6节。

  2.浏览全文,想一想:

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

  3.指导朗读:

语调可热烈、高昂些。

  4.录音范读,自由练读,集体朗读。

  (七)总结全文。

  教后记:

  2.师恩难忘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三.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给文章分段。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渗透了老师的多少心血,不少同学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

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

我们能深切体会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带着“是一件什么事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的”这一问题自读课文。

  3.理解词语:

姥姥念叨戛然而止引人入胜身临其境

  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生字词正音

  念叨炊烟茂盛邻近娓娓动听歇脚往事心田滋润身临其境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法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

(1):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第二段(2~7):

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8~9):

“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哪几小节写了这件事?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过渡:

这件事发生在作者不满6岁的时候,而且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年了,但它在作者的脑海里却一直那么清晰,仿佛发生在昨天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2.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

你读懂了什么?

有哪些地方还读不明白?

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四人小组交流自学所得。

  4.全班交流,质疑:

(1)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小诗有什么关系?

可铺垫: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这个故事有意思吗?

从哪儿看出“我”听得入了迷?

这些说明了什么?

  

(2)田老师的故事对“我”有怎样的影响呢?

可铺垫:

“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这一句是什么句?

作者用“有如春雨点点”的比喻是要说明什么?

  (3)这件事为什么让我到今难忘?

  5.指导朗读。

  

(1)从这几个自然段的阅读中,你们觉得田老师教课有什么特点?

  

(2)我们应该怎样读?

  (3)指名试读,自由练读,全班齐读。

  (三)学习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找出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的词句,并想一想你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仍然、像……那样……恭恭敬敬、行礼、深深感谢、教诲之恩、终生难忘)

  3.儿时的一位乡村小学老师为什么这样令作者难忘?

  4.指导朗读:

范读、试读、自由练读、齐读。

  5.小结并板书。

  (四)自由朗读并尝试复述全文。

  (五)作业。

  教后记:

3.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受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凭借语言文字,发挥想象,进入诗歌所描述的境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2.学会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

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并简介作者。

  1.指名读题,问:

以前还学过哪些古诗?

你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

  2.释题:

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

《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

作者于谦,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为官清廉,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

他曾率领京城军民击退外族入侵,后却因此受屈被杀。

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指导学生按古诗的音韵节奏读好诗句。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正音:

焚fen,是前鼻音,不是后鼻音。

  锤chui,是卷舌音,不是平舌音。

  (三)精读课文《石灰吟》

  1.指导学生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重点理解“千锤万击”、“焚烧”、“若等闲”等词语的意思。

  2.用“增、删、调、补”的方法读懂诗句。

  

(1)逐字逐句理解,难以理解的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锤:

敲打。

击:

撞击。

若:

好像。

等闲:

平常事。

人间:

人世间。

  

(2)把省略的词语补充进去,调整词语顺序,逐句说说句子意思。

  (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看图想像意境,体会感情。

  师启发想象:

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什么样的?

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样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4.指导朗读。

(用高亢、赞美的语调来表明诗人的坚贞、高洁的志向。

  5.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6.小结并尝试背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墨梅》并背诵。

  2.学会5个生字,理解诗句及词语的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体会诗人借墨梅自喻,表现了诗人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并简介作者。

  1.指名读题。

  2.释题:

《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

看书中插图,从题目和插图中可知这幅梅花图是用什么作颜料画成的呢?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

  3.简介作者:

王冕,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而成为诗人。

他性情孤傲,鄙视权贵,参加科举考试不中。

他的诗画皆负盛名,尤其擅长画梅花。

  

(二)精读课文《梅花》。

  1.听录音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

重点指导学生按古诗的音韵节奏读好诗句。

  墨梅

  吾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2)生字正音:

墨mo,不要读成mu。

  4.总结学法。

(1)理解词语。

(2)说说诗意。

(3)看图想象。

(4)朗读体会。

  5.学生自学,教师辅导巡视。

  6.师生讨论。

  

(1)理解词语。

  吾:

我。

痕:

痕迹。

淡墨痕:

淡淡的墨水的痕迹。

清气:

清香之气。

乾坤:

指天地。

  

(2)指名说说诗句及诗意。

  (3)看图想象:

作者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他只要让梅花的清香弥留在宇宙之间,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4)朗读体会。

(用自豪、高亢的语调反映出诗人的坚贞、纯洁)

  (5)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7.小结并尝试背诵。

  教后记:

  4.我也是普通的一兵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和复述,感受刘少奇同志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激发学生热爱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想象性复述。

  2.体会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指名读题。

  2.检查预习:

这句话是谁说的?

  3.简介刘少奇:

刘少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文化大革命”前任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林彪、江青等人的政治陷害和人身迫害,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并被开除党籍,是全国最大的冤案。

1969年10月,他于重病中被强行从北京押送到开封“监护”,同年11月12日含冤逝世。

粉碎“四人帮”之后,于1980年平反,恢复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4.设疑导入:

刘少奇在什么情况下说了“我也是普通的一兵”这句话的?

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匆匆甲板抢险恳切哎呀严肃船栏老舵手

  

(2)释词。

  匆匆恳切斩钉截铁抢险严肃甲板暴雨如注探照灯惊涛骇浪波峰浪谷

  介绍:

葛洲坝

  (3)齐读生字词。

  (4)指名试读课文。

相机指导读好以下几个长句:

  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在为葛洲坝的选址/忙碌了一天之后,又/匆匆/坐上江轮,从宜昌向武汉/进发。

  小山似的巨浪/一个接一个/卷到甲板上来。

  大家几乎同时发现,有几只小船/在惊涛骇浪中/剧烈地颠簸着。

  3.再读课文,回答开头老师提出的问题。

  4.指导分段:

课文写了几件事?

文章可以分为几段?

  5.全班讨论交流:

  第一段(1—3)写刘少奇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参加抢险战斗。

  第二段(4—9)写少奇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坚持救援遇险的普通民船,突出表现了人民领袖对人民群众无私的关怀和爱护。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刘少奇同志在危急关头,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和大家一起全力抢救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

  3.体会环境描写和人物语言描写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写谁?

写了他的几件事?

分别是什么?

课文怎么分段?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

  1.过渡:

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第一段,看看刘少奇同志是在什么情况下和大家一起抢险的?

边读边划出描写当时环境的句子。

  3.读后交流,并出示语句:

  船行不久,忽然江面上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小山似的巨浪一个接一个卷到甲板上。

江轮上来。

江轮在波峰浪谷间摇来晃去,情况十分危急。

  

(1)齐读句子。

  

(2)当时情况怎么样?

从这一段话中找出一个中心词。

(危急)

  (3)到底怎样危急?

再读一读这段文字,把当时的情景画出来。

  (4)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在纸上画。

  (5)谁能够用课文中的话描述一下?

  (6)指导朗读,要体现情况的危急。

  4.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少奇同志怎么做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少奇同志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5.后果如此不堪设想,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到课文中找出告诉我们他这么做的原因的句子。

  6.“我也是普通的一兵”是什么意思?

如果当时,你也在船上,听了这句话,你会怎么想?

  7.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注意一下提示语。

  8.尝试用恳切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

  9.连读课文2、3两小节。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划出描写刘少奇同志的语言的句子。

  2.这一段刘少奇同志讲了几次话?

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出示:

(1)江轮在波峰浪谷间摇来晃去,情况十分危急。

  

(2)有几只小船在惊涛骇浪中剧烈地颠簸着,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

  4.读一读,比一比:

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小船更加危险)

  5.“哎呀,小船危险!

”这句话怎么读?

  6.指名读刘少奇同志的第二段话。

为什么“抢救群众要紧”?

  7.读一读第4——7自然段,体会“斩钉截铁”和“严肃”的意思,读出“斩钉截铁”和“严肃”的语气。

  8.练读后,指名当众朗读,读后评议。

  9.默读第9节,说说船厂民们激动的情景,想一想:

船民们为什么这样激动?

  10.连读全段。

  (四)总结谈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总结全文。

  2.复述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总结全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提问:

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3.出示:

(1)船行不久,忽然江面上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小山似的巨浪一个接一个卷到甲板上。

江轮上来。

江轮在波峰浪谷间摇来晃去,情况十分危急。

  

(2)有几只小船在惊涛骇浪中剧烈地颠簸着,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

  4.这是写什么?

与文章所写的主要事情有关吗?

  5.指点:

这种对自然环境及现象所进行的描写,称为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既点出了人物所处的地点,又可以烘托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

  6.学了课文,你觉得刘少奇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是从书中的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7.指点:

人物的语言描写在作文时非常重要,因为语言描写能够多方面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二)指导复述。

  1.给课文列提纲。

  时间:

1960年5月一天晚上

  地点:

从宜昌往武汉的江轮上

  情节1:

江上狂风暴雨江轮情况危急

少奇同志不顾劝阻,跑上甲板抢险

  情节2:

发现几只小船情况更加危急

  少奇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命令救援小船

  2.学生根据提纲练习复述后,指名复述。

  教后记:

  习作1

  一.教学目标:

  1.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2.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拟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

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

  1.指导学生重读《师恩难忘》。

  

(1)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4年,发生的事很多,作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

为什么要回忆这件事呢?

  

(2)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呢?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3.师生共同小结:

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

  

(二)学习例文《我的班主任》,领悟写法

  1.自读例文,想一想:

  

(1)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

把描写冯老师动作、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2.分小组讨论、交流。

  

(1)选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从“小”处见“大”。

  

(2)写时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细致入微,具体感人。

如“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一双眼睛望着我”……

  (3)相应地写出“我”的感受和反应。

  (三)阅读习作要求,运用写法

  1.指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

“我们的成长无不渗透着老师的心血。

像上面上课时纠正写字姿势之类的事,哪个老师没做过?

  启发学生回忆所有教过你的老师(包括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

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认真想一想后来再写下来。

  2.引导选材:

老师关心帮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3.组织讨论:

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叙述得生动具体

  4.拟题,完成初稿。

  5.组织修改。

  作文评讲纪录:

  练习1

  一.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

  2.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在括号里填写上时态动词“着”“了”“过”。

  4.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5.熟记成语。

  6.口语交际:

学会请教别人

  7.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第一——四项。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朗读这段话,说说这些钢笔字的特点。

  

(2)默读这段话,想想楷书的运笔方法。

  3.练习。

  

(1)描红要观察整体,注意一气呵成。

  

(2)要注意大小一致,行款整齐。

  4.师生评议学生作品。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读句子,句子中有几个错别字?

  

(2)依据句意,画出错别字。

  (3)引导学生理解字义,口头纠正。

  3.练习。

  

(1)学生默读句子。

  

(2)纠正错别字:

带——戴;像——向;已——以;颂——诵。

  4.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句子,指名学生逐题朗读。

  

(2)想一想:

凭借语感,你觉得每句话中该用哪个词?

  3.练习。

  

(1)尝试填写。

  

(2)交流反馈。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逗号、句号的用法。

  

(2)认识书名号“《》”和“﹤﹥”。

  (3)书名号在什么情况下用?

  (4)注意:

书号只用于专有的一篇文章、一本书或报刊杂志,如:

《师恩难忘》、《西游记》、《小学生学习报》;不能用于一类书,如:

语文书、数学书、辞典。

  3.练习:

在书中填写,并说说为什么。

  4.反馈交流。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第五、第六项。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项。

  1.审题。

  2.指导。

  

(1)正确朗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韵句连读,每排两个成语连读。

  (3)说说你了解的成语的意思。

  (4)教师帮助理解学生不懂的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诵读记忆,形成积累。

  

(2)同桌互背。

  4.反馈。

  

(1)开火车朗读。

  

(2)成语填空。

  铁面无( )执法( )山( )( )在后( )( )在前

一( )不( )扶( )济( )排( )解( )见( )勇( )( )义( )言唯( )是( )( )人( )贤 

  ( )( )清风

  (3)教师说意思,学生说成语。

  (4)比一比,背一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