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作业(四)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9737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作业(四)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作业(四)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作业(四)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作业(四)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作业(四)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作业(四)答案.doc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作业(四)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作业(四)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作业(四)答案.doc

综合练习(四)

(第十八至二十四章)

 

一.填空题

1.宋代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是以推崇___杜甫___、效法___杜甫___为号召的。

2.宋代编辑、注释的杜诗,有__郭知达_编的《九家集注杜诗》,收入《四库全书》。

3.明清两代研究杜诗的成果十分显著,有几部著作极具学术性:

王嗣_的《杜臆》、___钱谦益_的《钱注杜诗》、浦起龙的《_读杜心解》、__杨伦____的《杜诗镜铨》、仇兆鳌__的《杜诗详注》。

4.《杜诗详注》对每首诗的注释、考评分成“_编年_”、“__内注”、“_外注__”“___根据___”四个部分,体现了“详注”的特点。

5.________介倡言“文者以明道”,自称“所以取道之原”,是“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____》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____,本之《______》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

6.柳宗元在散文方面与__韩愈____齐名,是唐代__古文____运动的倡导者和积极参与者,对改变唐代的文风发挥了重要作用。

7.柳宗元的诗文集最初是___刘禹锡___编辑的,这个本子30_卷,在卷一之末附有__韩愈____写的《柳子厚墓志铭》,但这个本子后来流传不广。

8.李贺的诗集名为《___李长吉歌诗____》,是__他自己亲手_编定的;__杜牧__是最早为他的诗歌作序的人;__吴正子_是最早为他的诗歌作注的人。

9.《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中,_姚文燮__评注的年代最早,_王琦评注的成就最高。

10.《_锦瑟_____》诗是李商隐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

11.李商隐才能全面,古、近各种诗体都能运用自如,其中又以_七律_____水平最为突出。

他的散文、骈文也很有名。

由于他杰出的才华,在当时与_杜牧____并称为“小李杜”,与__温庭筠____并称“温李”。

12.对李商隐诗歌,宋人刘克、元人张文亮作过注解,但没有流传下来;明末____释道远____的注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还很粗糙;清代有不少注本,最好的要数__朱鹤龄__、__冯浩____两家。

13.苏轼的诗词文集版本很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系统,即__分集_本和____分类合编_本。

_分集_本的代表是《东坡七集》,而__分类合编本则都没有流传下来。

14.苏轼诗歌的最早注本,是_宋代__赵次公___等人的四家注。

15.苏轼诗歌的注本完好地保存到今天的,最早的是宋代坊刻的《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__》。

“__王状元_”指王十朋。

16.建炎二年,在黄庭坚的外甥_洪炎__的主持下,_朱敦儒___、_李彤_____编纂了《豫章集》三十卷,收录了黄庭坚元丰以后的诗文一千二百四十三篇,黄庭坚早期的作品则未被收录。

17.__李彤____得到黄庭坚亲手删定的《___南昌集_》,将黄庭坚认定属于自己的诗文编为诗七卷、文三卷,将他认定不属于自己的五十余篇诗歌另编为四卷,编成了《___豫章外集__》一书,共十四卷。

18.黄庭坚的孙子_黄蕾收集了《豫章集》、《豫章外集》未收的佚文佚诗八百八十一篇,编成《_豫章别集_》二十卷。

二.选择题

(A)1.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句赞誉李白、杜甫的人是

A.韩愈B.元好问C.赵翼D.元稹

(D)2.用“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来评价杜甫诗歌的人是

A.韩愈B.元好问C.赵翼D.元稹

(B)3.提出“杜诗学”概念的人是

A.元稹B.元好问C.韩愈D.方回

(C)4.《杜诗详注》是一部

A.集注性质的书B.集评性质的书

C.集注集评性质的书D.集校集注集评性质的书

(B)5.《杜诗详注》中华书局标点排印本所依据的底本是

A.康熙四二年初刻本B.康熙五十三年增补重刻本

C.缮写本D.《四库全书》本

(D)6.“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评价的是____的诗

A.陶渊明B.孟浩然C.韩愈D.柳宗元

(B)7.沈晦校本柳宗元文集所据的底本是

A.刘禹锡本B.穆修本C.京师刊行本D.曾丞相家本

(D)8.蒋氏辑注本《河东集》的特色是

A.重视名物训诂B.重视训释字词句

C.重视理学分析D.注重艺术分析

(C)9.“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这段话是____评价____的诗歌的

A.韩愈李商隐B.柳宗元李商隐

C.杜牧李贺D.杜牧李贺

(B)10.《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是

A.吴正子《笺注李长吉歌诗》、刘辰翁《评点李长吉歌诗》、曾益《李贺诗解》的合编

B.姚文燮《昌谷集注》、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的合编

C.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陈本礼《协律钩玄》、李裕《昌谷诗辨注》的合编

D.姚文燮《昌谷集注》、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陈本礼《协律钩玄》的合编

(C)11.李贺诗歌的下列注本中,宋代的注本是

A.叶葱奇《李贺诗集》B.李汝栋《昌谷集》

C.吴正子《笺注李长吉歌诗》D.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

(C)12.《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中方扶南的注释方法主要是

A.考索典故B.艺术评论C.索隐钩玄D.三者兼顾

(C)13.《樊南四六甲集》、《乙集》是李商隐的骈体文文集,这“樊南”是李商隐的

A.名B.字C.号D.家乡名

(C)14.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以标点整理的《玉溪生诗集笺注》的底本是

A.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

B.冯浩《玉溪生诗详注》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C.冯浩《玉溪生诗详注》乾隆庚子重刻本

D.冯浩《玉溪生诗详注》嘉庆重校本

(D)15.主张文“务有补于世”,强调“治教政令,圣人之所谓文也”的是

A.孟子B.韩愈C.朱熹D.王安石

(C)16.“苏门四学士”是指

A.黄庭坚、秦观、贺铸、张耒

B.黄庭坚、秦观、晁补之、贺铸

C.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

D.黄庭坚、贺铸、张耒、晁补之

(D)17.对冯应榴的《苏文忠诗合注》的形成解说不正确的是

A.按照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的五十卷和次序编辑

B.把王十朋本、施元之本、查慎行本和搜罗到的当时所能见到的其他各家旧注合在一起加以选择辨析

C.冯应榴进行选择(取舍)和辨析采用了加按语的方式

D.该书中也有冯应榴自己的注解

三.名词解释

1.(《杜诗详注》的)内注:

内注注于诗末或章末。

在“内注”中,除了征引诸家,特别是当时尚未有流传的《杜臆》的评说外,主要是仇兆鳌自己的见解,很能体现他具有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2.(《杜诗详注》的)外注:

所谓“引古”就是征引古书,解释典故名物。

《杜诗详注》之“详”在这部分有集中反映。

首先是注释条目多

其次是每条内征引繁富。

3.“杜诗根据”:

在注文之后,仇兆鳌引了许多前人的论述,对每首诗进行分析、评论、发挥,他把这部分称为“杜诗根据”,实际上是前人对杜诗思想、艺术评论的资料汇编。

每条都引用多人的看法,这不仅仅是对每首诗增加了一些评论分析的参考资料,而是想通过这些对杜诗的评析,使读者对诗歌体裁的特点、对诗歌的创作和欣赏有进一步的理解。

§而对前人对每首诗的具体评论的系统引用,也会扩大读者的视野,有助于深人把握杜诗的特点。

4.昌谷体:

李贺其诗风格怪奇,辞彩绚丽,想象力极为丰富,意象瘦硬、谲诡、冷涩、凄艳,时空交错,穷极变化,在诗坛上独成一体,被后人称为“昌谷体”。

5.西昆体:

诗体之一。

宋初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作诗宗法温庭筠、李商隐,好用僻典丽辞,相为唱和,合成一集,名《西昆酬唱集》,后遂称之为“西昆体”。

四.简答题

1.简述《杜诗详注》的缺点。

杜诗详注》,除了仇兆鳌由于时代及个人的局限,在评介杜诗的思想和艺术时,时有穿凿附会和陈腐无聊之处外,在注释征引亦有一些缺点

§主要缺点有:

§第一,虽征引繁富,但有时有泛释无当、不着边际的毛病,甚至不注意注中所引文句的这一词与诗句的这一词有无关系。

§第二,征引前人之说,时有贪多而缺乏裁断,使读者无所适从。

§第三,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说,其所引书常有错误,“如注‘忘机对茅草’句,引《高士传》‘叶干忘机’,今《高士传》无此文,即《太平御览》所载嵇康《高士传》几盈二卷,亦无此文。

2. 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有何特点?

§在三家之中,应该是姚文燮年代最早,但是却以王琦成就最高。

§所以《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把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放在最前面,篇幅也占了大半。

  像李贺写的这样难懂的诗歌,典故的注释、文句意思的梳理串讲,都是很重要的。

王琦把这个工作做得很好。

§历来注诗的人,往往有其偏好和专长。

§有的工于考索典故,用考据学的方法来注诗,而于诗歌艺术则不甚了了,其末流甚至连诗意都难以串讲清楚。

§而另外又有些人专走评论一途,这种方法从明代起大盛,这一类注家往往于诗意、诗境有独到的领悟,但是往往不能解决读者了解具体词句的基本要求,还容易有空疏之弊。

又有索隐钩玄一派,注重探求本事和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如果用得恰当,就能够开辟诗歌研究的新的局面,但是又往往容易陷入穿凿附会。

§像王琦这样能够兼顾各个方面,又在各方面都做到了很高水平的通才,实在难得。

§虽然《李长吉歌诗汇解》中也难免有些错误,但是从整体来说,水平是极高的。

§说它是李贺诗注中最好的一种,应该是毫无疑义的。

3.姚文燮《昌谷集注》有何特点?

姚文燮《昌谷集注》的注释方法,是钩玄索隐。

姚文燮把李贺完全当成了一个讽喻诗人,认为他的所有诗歌都是为指斥当时的政治而创作。

§这就和汉代经学家阐发微言大义的方法是一脉相承的。

用经学方法来注诗,方法是不对的,但是却是有渊源传统的。

§虽然姚文燮的自信并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但是他的这种治学方法在当时却很有市场,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

§姚文燮的《昌谷集注》代表了清代索隐钩玄一路的注书方法,所以虽不高明,却很重要,有学术史的研究价值。

§另一方面,他的这种方法也还不是一无是处,对于一些与政治相关的作品,还是很适用的。

§所以,有的部分的注解,也还是能够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诗歌的意思的。

4.简述王安石诗歌的特点。

王安石曾经广泛涉猎前人诗歌,编过《唐百家诗选》、《老杜诗后集》、《四家诗选》等著作,是宋代最早提倡学习杜甫的诗人。

§在他的诗歌中,那些针砭政治或探求改革、揭示尖锐社会问题的政治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他的咏史诗长于议论,见识超越前人。

§他的写景抒情短章雅丽精绝,脱弃流俗。

§王安石前后期诗歌在艺术方面有一定的变化。

§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

§总的说来,他诗歌方面的艺术成就超过散文,不愧为宋代诗人一大家。

5. 简述黄庭坚诗三种集注的缺失。

§一是或有失考之处。

§二是注释典故或者不能得其本源。

§三是注释名物或者不得其实。

§四是或者不能揭明山谷诗的独特构思。

§五是或者不能揭明山谷诗的句法出处。

  以上种种缺失,读任氏、史氏三集注者不可不知;知道这些缺失之后,我们才能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