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创新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07917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6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创新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创新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创新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创新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创新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创新学案.docx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创新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创新学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创新学案.docx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创新学案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创新学案

◎语林撷英

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名篇名句摘录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2.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李煜《乌夜啼》)

3.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晏殊《浣溪沙》)

4.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

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6.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7.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8.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鹧鸪天》)

9.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

10.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诗海拾贝

清平乐①·忆别

李 煜

别来春半②,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 ①清平乐(yuè):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②春半:

即半春,春天的一半。

【赏析】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

词的上片,开篇即直抒胸臆、毫无遮拦地道出郁抑于心的离愁别恨。

一个“别”字,是起意,也是点题,单刀直入,紧扣人心。

接下二句承“触目”来,“砌下落梅如雪乱”突出一个“乱”字,既写出了主人公独立无语却又心乱如麻,也写出了触景伤情、景如人意的独特感受,用生动的比喻把愁情说得明白如见。

“拂了一身还满”,一个“满”字,把主人公那种无奈之苦、企盼之情、思念之深刻画得至真至实。

“雁来”两句把思念具体化。

写出作者盼信,并希望能在梦中见到亲人的情态。

他怀着这种心情,向远处望去,望着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发现,“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更行更远”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就像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

无论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眼前,使人无法摆脱。

这个结句,比喻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减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

◎作者档案

【简介】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位君主,世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975)宋灭南唐,李煜被俘至汴京(开封),太平兴国三年(978)被毒死。

在他的各项成就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今存三十多首,大体上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艳情和闲愁,风情绮丽,婉转缠绵。

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

李煜词不但语言自然精练,概括性强,而且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使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作品】代表作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

【评价】与其父李璟并称“南唐二主”,俱为五代著名词人

【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小时即有才名,七岁能文。

据《宋史》记载,景德初年,便“以神童荐,赐同进士出身”。

后官至御史中丞,改兵部侍郎,兼秘书监,资政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

明道元年(1032)迁参知政事,尚书左丞。

至和二年卒,年六十五,谥元献

【作品】代表作有《珠玉词》

【评价】太平宰相、宋词初祖

【简介】柳永(?

~约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

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生潦倒。

柳永博学多才,被称为“才子词人”。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词继承和发展了唐代民间慢词,奠定了宋代慢词的基础,被公认为北宋“婉约派”的词宗

【作品】著有《乐章集》。

《雨霖铃》《八声甘州》均很有名,诗仅存《煮海歌》

【评价】北宋第一位专门写词的作家,长调(慢词)的倡导者

【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其父李格非博通经史,工于辞章,母王氏亦工文章。

清照幼有才藻,年十八,嫁太学生赵明诚。

夫妇曾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后因明诚仕途受挫,几度迁徙,明诚病逝。

李清照几经丧乱,数罹颠簸,客死异乡

【作品】著有《漱玉词》。

前期代表作有《如梦令》二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

后期代表作有《永遇乐》《武陵春》《声声慢》《渔家傲》等

【评价】南宋著名词人

◎人物颂歌

绝代词人,薄命君王——李煜

李煜,一走走了千余年,将四十年来的家国梦写入诗歌,将自己交给历史。

李煜,一走走了千余年,将满腔遗恨交给长江,将三千里地山河常装心间。

从“红锦地衣”的南唐后主,到“故国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词人李煜呵,谁能体味你天上地下的身世沦落?

谁能明了你内心“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巨大沉痛?

世人说,亡国的代价铸就了你可追唐诗的非凡成就,你认可么?

你愿意后人称呼你“南唐李后主”还是“词人李煜”?

可惜你不能回答,也许你不屑回答。

或许你在乎的,只是无法与自己的家国再进行交谈,不管是用脚步还是视线。

一江春水向东流。

江河卷走了一切,却卷不走你的离愁别恨。

匆匆的流水,因你的惨痛变故和心事婉约而多情地歌唱着,歌唱着你的屈辱、黯然以及落寞。

千年李煜,是因为那些平民化的质朴的诗歌。

人们记住的是一位词人,而不是一位帝王!

诚实的晏殊

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

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

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

真宗说:

“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

”晏殊谢恩后说:

“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

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

”这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纯粹词人柳永

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

是是非非,沉沉浮浮,在泱泱的、漫漫的人生路上,今天,明天,太多无法成就和完满。

可是有人一蹶不振,有人卧薪尝胆;有人怨天尤人,有人百折不挠。

柳永应该也是属于百折不挠的,在49岁,毅然再次进举,终于进士及第,得偿所愿。

但终究摆脱不了潦倒的宿命。

也许在所谓的功名上、仕途上,他是失意的。

只是,他成为了一位纯粹的词人,以个人的方式感受现实生活,在诗词里形容盛明,抒发社会思潮下的情绪。

让历史永远地收藏了他,让我们永远地记住了他。

他最终还是成功了。

读你易安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摧花雨。

呵,美丽而柔弱的紫燕,为什么偏偏多才,偏偏深情?

你守着大明湖水的风韵,鸟瞰诗榭赋阁,胸怀唐风宋韵,这么多年后,我该怎样倚遍栏杆,穿过无情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慢慢地走进你的心境?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这哀怨舒缓的词调,击碎飘零的水波,三千里狭长的故乡河山,相思漫无止境的闲愁,那攒足了的相思苦痛,变得那么浅白易懂!

深闺的红颜在那浅俗之中泛滥,经过我的吞梅嚼雪,人间烟火的气象愈加熨帖细腻、坦率真挚,于是羞颦轻皱,低眉浅唱那小曲,一直唱了一千多年。

这样算来,你的知音能有多少?

知否?

◎背景探寻

《虞美人》

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词。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今河南开封)。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

旧臣徐铉无意间将此事透露给宋太宗,太宗因此极为震怒,赐酒将他毒死。

死时41岁。

《雨霖铃》

词人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状。

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词人当时复杂的心情。

《声声慢》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而在南方辗转逃亡时,她又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在这种背景下,她写下了此词。

◎掌握常识

宋朝词坛上的两朵奇葩——婉约与豪放

宋词可以分为两个风格流派:

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词的特点是辞藻婉转,清新圆润,结构精致细密,在表达上非常含蓄。

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李煜、李清照等,柳永《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被称作婉约词作的代表句。

豪放派的风格较为豪放,气势恢宏,视野广阔,豪放派较婉约派更注重诗文的文法、句法和字法。

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苏轼。

一、字音

虞美人(yú)雕阑(lán)  玉砌(qì)

槛菊(jiàn)不谙(ān)彩笺(jiān)

都门(dū)凝噎(yē)暮霭(ǎi)

戚戚(qī)乍暖(zhà)憔悴(qiáo)(cuì)

二、一词多义

1.去

2.纵

3.将

三、词类活用

1.小楼昨夜又东风 名词作动词,指刮起了东风

2.都门帐饮无绪 名词作动词,设帐

3.昨夜西风凋碧树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零

4.多情自古伤离别 形容词作名词,多情的人;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忧伤

5.寒蝉凄切 形容词作动词,凄切地鸣叫

四、古今异义

1.都门帐饮无绪

古义:

没有心情。

今义:

没有头绪。

2.便纵有千种风情

古义:

情意。

今义:

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多含贬义);风土人情。

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

古义:

光景,情形。

今义:

次序,顺序。

了得

古义:

全部包含,意指包含得尽。

今义:

不寻常,很突出;用在惊讶、反诘或责备等语气的句子末尾,表示情况严重,没法收拾。

五、其他

1.明月不谙离别苦 熟悉,知晓

2.留恋处、兰舟催发 时

3.此去经年 年复一年

4.最难将息 休息,调养

六、特殊句式

1.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

2.今宵酒醒何处 省略句

七、积累成语

1.冷冷清清:

形容冷落寂寞。

2.乍暖还寒:

形容冬末春初天气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八、积累名句

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4.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6.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7.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8.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掌握反衬手法。

 2.赏析诗歌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1.这四首词皆为婉约风格。

读后,请说一说你对婉约词的初步感觉。

[明确] 婉约词的特点是辞藻婉转,清新圆润,结构精致细密。

取材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手法。

2.这四首词虽然描写的内容不一样,但情感类型是相同的。

情感都属于________型的。

[明确] 哀愁

1.找出《虞美人》一词中的对比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明确] 对比句:

①“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人世间“往事”之短暂无常。

②“小楼昨夜又东风”之永恒——“故国不堪回首”之变化无常。

③“雕阑玉砌应犹在”之物是——“朱颜改”之人非。

情感:

对往事的怀念,命运越来越差,亡国之恨;离开了君主宝座的失落,没有了妻妾相伴的痛苦,家国支离破碎的遗恨。

国破家亡、物是人非之痛。

2.《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试分析它的好处。

[明确]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显示出愁思如春水般的汪洋恣肆和不舍昼夜,常流不断,无穷无尽,李煜在这里将人事的无常与天地的运行联系在一起,将一己之悲化为人类的悲情。

具体说来,好处有三:

①以有形的“水”喻抽象的无形的“愁”,使“愁”具体、形象、可感;②“一江春水”形象地写出了愁情之多、之深、之重;③以江水东流喻愁情之长,写出了愁的连续不断,无穷无尽。

3.《蝶恋花》一词中的菊和兰是两个什么形象?

有何作用?

[明确] 菊花笼罩在轻烟薄雾之中,似脉脉含愁;兰花沾着露珠,像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身就含有某种象征意义(象征品格的幽洁),“愁烟”“泣露”将菊和兰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出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4.

《蝶恋花》中“燕子双飞”有什么作用?

[明确] “双飞燕”是象征夫妻恩爱的意象,燕子双飞,人却不能双飞双宿,反衬出人的孤独。

反 衬

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

诗词中常见的反衬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乐景反衬悲情

如“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的景色来反衬诗人的离愁别恨。

 

2.以有声反衬无声

如“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3.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通过花落、月出、鸟惊等景物的“动”突出了春山、春涧的“静”,让动的景物产生了和谐迷人的静的艺术效果,从而营造出了静谧、高远的意境。

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2.试分析“×××”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

3.这首诗(词)是通过什么手法来表现诗人情感的?

答题步骤:

1.明确指出诗(词)中使用了什么手法。

2.结合诗(词)句说明诗(词)中是如何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

3.阐明此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应用] 请同学们尝试用本方法解答[落实应用案]中的相关题目。

5.前人往往视明月为聊寄相思情怀的多情之物,为什么《蝶恋花》中女主人公却怪“明月不谙离别苦”?

[明确] 明月本无知,不解离别苦,原本很自然,似乎不应恨,女主人公却怨其照无眠,不解人意。

这正是因离恨煎熬,彻夜无眠而移情于月的表现。

6.《雨霖铃》写到了哪些景色?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 

景 色

作 用

总 结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描写眼前景,交代离别的季节、地点、时间、天气 

三处写景,异曲同工,眼前景清冷萧索,想象景空旷压抑,别后景凄惨悲凉,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恰到好处地体现出词人离别时的落寞情怀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突出了前途渺茫,音讯隔绝

杨柳岸、晓风残月

刻画出别后的凄清冷寂

7.试分析《雨霖铃》一词的虚实艺术。

[明确] 上片除“念去去”两句外,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与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

下片是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

反映的是词人孤苦、寂寞的情绪。

8.

《声声慢》一词中有多处运用叠词,请找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 本词中多处运用叠词,将词人的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又将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心声,体现出不事雕饰的本色。

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

七组十四个叠字,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

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蕴愁,创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

又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词,极富“顿挫凄绝”之感。

当作者正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地响着,一直到黄昏都没有停止。

这里作者只写了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然而我们可以想象出,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作者听来却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它敲击着、震颤着作者的心扉,简直不能自抑!

9.《声声慢》一词为写“愁”,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是如何体现出“愁”来的?

[明确] 选取了具有季节特征的意象:

秋风、淡酒、征雁、黄花、梧桐、细雨。

秋风:

秋风寒骨,天寒心冷。

淡酒:

举杯销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伤心”泪。

雁:

相思,思念丈夫,丈夫已逝,自己漂泊金陵。

人不如雁!

黄花繁盛,无心赏,无人一起赏又衬人憔悴。

风寒心冷,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添思乡之痛;征雁、黄花又引发词人“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感伤;又以梧桐、细雨渲染,这份愁思已浓得化不开。

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具体化了,生动化了,能带给人更多的艺术想象、艺术享受。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之情,不知感动过多少人。

关于本词的主旨,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你是怎样概括这首词的主旨的?

[名师指津] 可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经历及词中营造的意境进行分析。

[我的理解] (观点1)本词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和错落和谐的韵律节奏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氛围。

读着它,我们似乎听得见阶前滴雨,长天雁鸣,看得见梧桐落叶,昏黄孤灯。

无疑,这是一种凄厉的美,表现词人面对此情此景的凄苦之情。

(观点2)这首词成功地表现了李清照晚年的精神面貌,是她晚年生活的一个缩影。

全词归结到“愁”字上,的确,“愁”字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一个核心,支配着她的思想生活。

词中作者运用朴素自然的艺术手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生活感受的叙述,充分展示了她所处的环境气氛及其内心世界。

(观点3)词中通过描写对秋天景色的生活感受,抒发了作者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哀愁。

虽然,作者写的是她个人的遭遇,但这遭遇是深深地植根于当时的现实土壤之中的,因而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妙用虚实结合,画面生动形象

【课内挖掘】

《雨霖铃》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一种难分难舍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谓虚实结合,就是把客观实写与主观感受完美结合的写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既要真实地把正在发生的事写清楚,同时也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巧妙地融入一些与正在发生的事件相关的内容。

因此,这里的实,就是对真实的正在发生的事件的叙写;这里的虚,指的是与此相关的回忆、背景、联想、想象,甚至是一些特定的心理活动等。

【技巧指导】

在写作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一是化虚为实。

即将“虚”的精神性的东西化为“实”的物质性的东西来表现。

“售票员那圆润的声音似那酽酽的酒。

”“圆润的声音”本来是很虚的东西,但作者把它写成“酽酽的酒”,形象具体可感,给人深刻印象。

二是化实为虚。

这是为了避免因太实给人粗浅呆滞的感觉,从而有意避开正面的直接描写或叙述,代之以虚写,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如一篇记叙家乡变化的考场作文的结尾:

大山的新貌如此可爱,我摘下一朵粉红的山茶花默默祝福:

让大山像这山茶花一样永开不败!

离开大山,淡淡的山茶花香依然萦绕……

三是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

叙述描写是基础,是根基;议论抒情是深化和升华。

【针对训练】

请以“收获”为话题,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一个不少于300字的片段。

►范文示例

秋天的田野是一幅浑金璞玉的画,无需浓抹,无需淡妆。

它虽朴实无华,但很美。

高昂的向日葵是秋天金色的笑脸,摇曳的芦花是秋天欢乐的情怀,金色的稻子是父辈立体的夙愿。

收获的季节,天高云淡,我回来了,我从屋檐下取下那把雪亮的弯镰,把腰弯成父亲的姿态,把镰刀挥成母亲的麻利,收获着黄金一样的果实。

秋天的田野,是一腔火热的激情。

那浓浓的稻香呀,温馨了我所有的疲惫。

收获本来就是一首平仄有韵的抒情诗,弯镰舞过,我身后的大地是崭新的诗篇。

“辛勤的汗水是它最明媚的诗眼。

收获的季节,父亲的背弯成一帧壮美的画,我看到了岁月毫不留情地在他的额头上刻下了皱纹,父亲额头上晶亮的汗珠诠释着收获与付出之间简单而不容置疑的真理。

这个季节,我收获了很多:

家乡凉爽的秋风,颗粒饱满的稻谷,父母用爱的经纬纺织的希望,还有关于生活的深深浅浅的道理。

我一定要用金色的微笑去回报秋天,回报一个天高云淡、有大雁飞过的季节……

【课内挖掘】

靖康之难以后,李清照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文物,都已丢失殆尽。

她漂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块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雄壮豪迈之气,让许多须眉汗颜,令多少当权者羞赧。

这股豪迈之气铸就了女子的伟岸,展现了女子的气魄,而这豪迈之气根源于那强烈的爱国之情,那份深沉的爱国情思。

[适用话题] 爱国、豪迈。

【运用范例】

一切有崇高理想的人视爱国为第一精神支柱,诚然,因为他们知道国家的未来是与自己的前途紧密相连、休戚相关的。

唇亡齿寒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霍去病“不灭匈奴,何以家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乃广为传扬之佳话,秦桧卖国求荣,吴三桂引兵入关,则遭万世之唾骂。

遵循客观规律,人们自是尊敬“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痛恨奴颜婢膝的卖国之辈。

字寄李清照

翻开厚重的历史,踏入两宋滚滚的狼烟,是谁的身影在牵动着我的目光。

一梦千年的情节里,频频回首的是嗅青梅的女子,罗衣淡淡而来,再截一枝暗香疏影,沾一滴绿肥红瘦,书那宋朝华美锦缎上清韵悠悠的一笔。

一段长长的距离,沉沉的是把酒待月的孤独,你怀抱着三两枝慵倦的菊花,独立于帘卷西风的廊下,你随手从书页间斟杯清酒,万千的心思,合一曲琵琶拨弄,在墨香古卷的文字中翩然起舞。

一念间花落了,清愁薄绪,填满夜的每个空隙。

声声慢,声声慢,载不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舴艋小舟,至今仍搁浅在那个靡丽朝代的藕花深处。

云烟漫漫,翠华摇摇,你细碎的莲步,走过脂冷与烟翠的山河,曾经执杯的纤手提笔运墨,你素腕轻落,一笔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句在人杰与鬼雄间横亘而出。

尘世如烟,转瞬千年,当山光已残,水色阑珊时,你幽怨的身影仍停留在泛黄的文字间,你看见了吗,一千年的风雨未曾停歇,一千年的黄花依旧消瘦,一千年你心碎的叹息依然置于我的案头,我似乎看见了,你辛酸的泪,穿越繁密的历史,于无声无息处坠落。

清照,风姿绰约的李清照,多愁善感的李清照,词绝天下的李清照,你是一首婉约的古琵琶曲,你是一阕清丽的长短句,你是一道花开千年不谢的风景,而我,只是身着素衣的女子,守着你曾经的青灯古卷,在梧桐雨落的季节,等你乘一叶兰舟,从藕花深处涉来,陪我同看那碧水云天,残月如钩。

【佳作赏析】

李清照一生坎坷,命运多舛,她曾经浪漫,曾经豪爽,曾经欢乐,曾经多愁善感,曾经愁苦满怀;她曾经有过甜蜜幸福的爱情生活,曾经有过彻骨的离情别绪,而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她晚年凄凉的生活和如此凄凉生活中的爱国情怀。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从多角度、多侧面向我们展示了李清照的多情人生:

浪漫潇洒豪放情、伉俪情深苦别情、晚景凄凉愁苦情、爱国之心诉衷情、惜春悲秋多愁情。

【写作借鉴】

1.学标题

本文的标题很具特色,和千年前的才女李清照来个穿越时空的促膝长谈岂不快哉?

2.学语言

第二段,间接引用了李清照的诗句,展示了多情的李清照。

“嗅青梅”仿佛看到了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娇羞的样子,“罗衣淡淡”“暗香疏影”“绿肥红瘦”都是李清照诗句的化用,展示了风姿绰约的李清照。

3.学排比

第六段画线的句子,运用排比,古今时空穿梭往来,展现了李清照的辛酸、哀愁。

4.学结尾

第七段是总说,概括了李清照的一生。

特别是画线的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