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章志光第一章第二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04328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章志光第一章第二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章志光第一章第二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章志光第一章第二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章志光第一章第二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章志光第一章第二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章志光第一章第二章.docx

《《社会心理学》章志光第一章第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章志光第一章第二章.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章志光第一章第二章.docx

《社会心理学》章志光第一章第二章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

在当代心理科学中,有两门主干学科最为人们所重视,其取得的成果既丰富多彩,又令人深思而颇具意义,它们就是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前者是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类高级心理(主要是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构系统的学科,后者则是从社会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个体与群体的种种社会性心理活动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使人们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个体或群体的社会性心理活动怎样由社会条件引起和展开,并致使各种社会行为或社会问题的发生,从而有助于群体和社会对许多社会事件的预测、调控或疏导,有助于个人对自身某些心理活动(包括不平衡或失调现象)的理解和调节,以争取社会的相对和谐与进步,因此这门学科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并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

社会心理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种思想有着漫长的过去,但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只有短暂的历史。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按照霍兰德的说法,大体经历三个时期:

思辨期-在哲学怀抱中出现并积累社会心理思想的阶段;经验描绘期-在母体学科(心理学、社会学)中孕育并脱胎而成为具有最初学科形式的成型阶段;实验期-以实验、实证为主要方法开展大量研究,不断充实内容和形成多种理论而渐趋成熟的独立发展阶段。

我们同意这种观点,并结合我国情况做下述介绍与补充。

一、思辨期(社会心理思想早期积累阶段)

人类社会一开始便伴随着许多社会心理现象:

如氏族社会的人们对自然(天灾、疾病)与战争的恐惧而产生迷信并形成宗教,而后,宗族首领或统治者又利用宗教(仪式、禁忌)对个体的影响去调节人们的社会行为,以达到安定或统治的目的;许多游说者为了说服君主或追随者也常探索听众的内心奥秘等。

有社会心理现象就会有社会心理思想。

  在我国古代,有许多思想家提出过不少社会心理思想,如孔子关于判断人的善恶的社会直觉思想。

他主张,不要因“乡人皆好之”或“乡人皆恶之”就说这人是“好人”或“坏人”,“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才是真正的好人(《论语子路篇》)。

孔子认为人以群分,善、恶群体对同一现象会有不同评价。

所以了解人不仅要直接观察人的言行,还有依据不同性质群体对某人的相反评论来作出判断。

如果“乡人皆好之”,这个人很可能是个外观忠诚,实为不辨善恶的“乡愿”任务。

关于人的知觉,诸葛亮认为“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着,有外恭而內自欺者,有外勇而内怯着,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知人性》)老子也认为人的内心与外部表现存在复杂关系,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元十一章》)等也是对如何判断人性的论述。

此外,古代还有不少军事方面的有关士气和策略的论述,如“夫将之所以战者,民也。

民之所以战者,气也。

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尉缭子战威第四》)又如孙子有关用兵的许多“诡道”,都是运用战争互动双方特殊的心理规律的思想。

以上卓识不胜枚举,它们都是我国极为宝贵的社会心理学文化遗产,因此待挖掘。

在西方,被公认为首先提出社会心理学问题及主张的是古希腊的柏拉图。

他认为,宇宙有理性的,人类灵魂的一部分是纯粹理性(即进入肉体的理念或对理念的回忆),另一部分是无理性的,包括生气勃勃的意志和贪得无厌的欲望。

一个人的理性如能成为劝导者与指挥者来统率其他部分,他就是聪明的;意志经过教育与训练能坚决执行理性的教诲,知道什么要警惕和什么不用畏惧,他就是勇敢的;当欲望同理性融洽,接受其领导,他就是有节制的;当这三者彼此和谐,他就是正直的。

人有了上述四种德性,他过得生活就幸福,达到至善。

当他用这种伦理观与人性论去解决社会问题、提出政治理想时,社会心理学思想就变得很突出了。

他认为,社会上有许多阶级,正如灵魂有各种部分与功能一样:

受过哲学训练的哲学家或君主代表理性,应是统治阶级;军人代表意志,其职务是防御;而农业生产者、手工业者和商人代表低级的欲望,其职能是生产物质财富。

这几部分人都能有适合其原有能力的职业,各司其能,安守本分,相互制约,和谐相处,一个国家就会有节制、勇敢、智慧,并且会实现正义。

这样的社会就是一个完善的“理想国”。

尽管柏拉图的先验论哲学观点、奴隶主的政治立场与乌托邦思想是许多人不认同的,但是他在两千多年前根据自己的心理学思想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设想,不能不说是西方社会心理学思想的一种“始创”。

此后,还有许多哲学家也都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如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社会性动物”和人有社会需求等主张。

虽然许多主张与论述有的颇为深刻,但毕竟是零散的和思辨性的。

2、经验描绘期(社会心理学孕育或成型阶段)

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生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欧洲。

其历史背景是:

第一,从17世纪的英国建立君主立宪政权(1640-1688),经过18世纪法国大革命((1789),到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革命(1848),为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

第二,革命与生产力的解放,推动着技术革命与科学进步,如自然科学出现了三大发现:

动植物细胞的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以及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从而也推动着思维科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社会学)的发展。

第三,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带来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如城市人口的骤增所引起的道德、犯罪与竞争等问题,工商业与贸易的发达所引起的工人管理、了解消费者需求等问题,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起伏要求统治者了解舆论、群情和找到协调劳资关系和应对骚动的办法等。

不少有关人的学科也都提出了自身无法解决的社会心理问题,如语言学提出语言交际与心理(民族心理)相互影响的问题,人类学、考古学提出原始人的思维特点、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问题,犯罪学提出违法行为的社会原因与心理原因问题,医学提出社会致病因素和催眠术中人际暗示与心理调控的机制问题等。

最为突出的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两门学科中出现了民族心理学和群众心理学两种新的研究动向与发展趋势。

19世纪中期,心理学是从个体心理学发展起来的。

洛克、休谟等人的联想主义(认为个体的心理是观念的联合或联想)在其中占统治地位。

1824年,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首先宣称心理学是一门学科,反对沃尔夫的官能说,主张利用观察和计算的方法来研究观念及其关系,试图建立观念如何相互吸引与排斥的动力学,以此来说明各种事物、知识只有与意识中的观念有关才能进入意识,形成统一的概念。

他对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和费罗伊德的精神分析产生过影响,但他否认心理内容的客观来源和心理本质的可知性,因而无法解决个体心理的社会性以及种种社会心理问题。

1859年,德国哲学家拉扎勒斯和语言学家司汤达尔创办《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他们在序言中首次提出,历史的主要力量是人民或“整体精神”,它通过艺术、宗教、语言、神话与风俗习惯等表现出来,而个体意识仅是它的产物,他们要求从心理学方面去认识民族精神的本质,揭示其活动的规律,接着实验心理学创始人冯特在1863年首先阐述并发展了上述思想。

冯特认为,,心理学应由生理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两部分组成。

前者是实验学科,后者是经验学科。

对于高级心理过程及人类共同生活方面的复杂精神过程,如语言、神话、风俗习惯、艺术等,应当用经验描绘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冯特本人花了40年的时间研究前者,用20年的时间研究后者,并于1900年出版十卷集的《民族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的提出和德国当时封建割据、战争不断及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统一的历史背景有关,也受黑格尔关于“民族精神”的哲学思想和赫尔巴特关于“灵魂统一”的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尽管它的理论基础与结论都存在问题,但它提出了在个体意识之外还存在着某些左右个体意识的群体心理的东西,对此应采用不同于实验的其他方法来加以研究,这对于社会心理学的产生颇有影响。

在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许多社会学家出现了研究群众心理的热潮。

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在1838年首先使用“社会学”(sociology)一词。

他认为,要达到改造社会与组织社会的目的,就必须去认识社会规律,就需要通过实证(科学观察和经验)的方法建立社会学。

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事实、社会存在的规律和社会秩序;社会动力学则研究社会演化、促进社会的进步。

接着,塔尔德主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

他认为,人类社会生活是一个发明、模仿、冲突和适应的过程;占人口1%的发明者是一切进步的源泉,其余99%是带有服从心理特点的模仿者,是被统治者。

国家的权力、法律就是在这种服从心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为了协调冲突,使人们适应而存在的。

他于1890年著有《模仿律》,1898年出版《社会心理研究》,后者是最早以“社会心理”命名的社会学书籍。

另一位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社会学要研究的不是个人心理,而是独立于个人之外的一种社会事实或“集合表象”(assemblagerepresentation),如道德、宗教等,它带有外在性与强制性(迫使个人接受或遵从),有自己的社会原因。

这个主张对后来社会学倾向于研究群众心理有一定影响。

其后是勒邦,他认为,人的任何聚结都是“群众”;它主要是一种“感情现象”。

个人在群众中的行为特点是失掉个性(易受冲动),表现为感情作用大大超过理智作用(易受暗示),根本丧失理智(行为不合逻辑),失掉个人责任感(对情欲失控)。

由于群众从来都是无秩序、混乱、盲动的,常表现出病态现象,因此需要有“领袖”,而优秀分子可履行领袖职责,然而领袖人物又往往有迎合心理。

为了解决群众暴动的问题,他主张应对上述现象开展研究。

他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群众行为与领袖人物的心态做了系统研究,虽然他荒谬地把群众的革命运动说成是非理性行为,但他提出个人和群体相互作用的命题,又是有意义的。

他于1895年著有《群众心理学》一书,1913年还著有《革命心理学》。

这个时期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

一本是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另一本是美国社会学家螺丝的《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主张“社会心理学必须说明个人心理的天赋倾向与能力如何形成社会上一切复杂的精神生活;反之,这种生活又如何影响个人天赋倾向与能力的发展与表现”。

麦独孤是个本能论者,他认为人类有14-18种主要本能以及与之相应的情绪,由情绪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是情操,当情操加上后天以一定对象为中心而形成的理想观念,便产生能控制行为的意志力。

如他说:

“国家的危亡,引起惧怕;国家的耻辱,引起愤怒;国家的光荣,引起自豪;国家的亲切,引起爱护。

而这些惧怕、愤怒、自豪、爱护等情绪都是跟避害本能、争斗本能、自显本能及亲爱本能密切关联的。

正是这些本能及相应的多种情绪,跟国家这个对象的观念联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爱国的情操与态度,成为驱策我们产生爱国行为的动机”。

他认为本能是社会行为的原因,“是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的推动者”,也是个人品格与民族特性形成的基础。

他还运用这种观点解释了不少群体现象,如社会团体能保持有组织、有连续性,主要是由于其成员有“自尊情操”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在人们相同的自显本能和服从本能联合的基础上加上种种经验的结果。

麦独孤的生物还原主义,虽然受到许多心理学家,如邓拉普和伯纳德等的指责,然而他关于社会心理学应研究在社会情境下个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主张及有关意识的个别论述(如“意志是在以较弱的理想冲动对较强的低级欲望冲动进行斗争而终于取胜的过程中实现的”论点)对后来的心理学家(如皮亚杰等)都有影响。

罗斯是集社会学家研究群众心理之大成者。

他主张社会心理学研究由人类结合而产生的心理面(psychicplanes)和心理流(psychiccurrents),前者是指人与人之间一致的静态心理,如群众在骚动时心理的变化、军队溃败时人心慌乱的状态、工潮扩大时同情与愤慨的情况、宗教推广与迷信蔓延时的心理状况等。

无论是心理面还是心理流,都是个人与周围社会的心理相互作用(psychicinterplay)的结果。

这种相互作用有两种情况:

一是社会优势,即社会力量及多数人对个人有决定性的影响或有目的的社会控制(如时尚、舆论、谣言的影响,或开展讨论、调停等方式);二是个人优势,即非常人物,如发明者、领袖等个人对社会、群众的影响或改造社会的作用。

罗斯的《社会心理学》注重对风尚、习俗、暗示性、模仿性、群众与暴众心理的阐述,以及关于冲突、讨论、调停、舆论、谣言等现象的探讨,并强调对群众行为的控制方法。

罗斯的上述研究偏于经验总结与描述,但其注重研究社会实际问题的倾向、主张社会心理学应研究群体心理和人际心理相互作用的现象以及建构独树一帜的学科体系,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颇有影响。

3、实验期(社会心理学成熟与独立发展阶段)

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一方面经济未受破坏而得到迅速发展,另一反面也伴随出现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罢工等社会问题,从而为社会心理学开展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

同时,“本能论”受到批判后,行为主义与格式塔理论等一度兴起,特别是它们采用实验方法建立实证学科的设想很具吸引力,从而促进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特别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为克服方法论上的缺陷而展开实验研究的尝试,结果引起了这门学科的巨大变化与发展。

这里应提到几位先驱者。

特里普利特做过“在定速与竞赛中的动力因素”的实验,发现单独骑自行车的速度比一群人一起骑自行车的速度慢20%;后来又以10-12岁儿童为被试,进行卷钓鱼竿先的对比实验,发现群体合作比个体独作的效率高10%,因此认为合作比独作能促进工作效率。

他第一次表明社会现象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研究,所以颇具意义且有一定的影响。

德国人默德于1920年在莱比锡首次出版《实验群体心理学》小册子,提出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研究群体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行动的影响,并介绍了1914年所做的竞赛中的群体效应实验:

17个儿童被试,先测知个人拍球速度与成绩,然后将被试置于团体比赛的情境中,发现其中9个成绩差者出现增量,原来成绩优者出现减量。

研究者认为,前者是由于社会助长作用(在团体中受他人速度加快的影响),后者是由于缺乏对手和态度松弛所致。

为证明这一设想,他把成绩优者抽出来另组团体比赛,结果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增量,于是他认为态度是影响社会助长作用的一个重要变量。

奥尔波特收到默德等的影响,在哈佛大学继续进行了一系列团体效应的实验,并进而证明:

如果在群体中进行再复杂的推理过程,一般虽也增量,但会减质。

最有意义的是他集拢了许多实验教材,于1924年出版了教材《社会心理学》,被看做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端。

这本书在当时影响较大,主要因为它具有下述特色。

第一,明确提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集体心理(collectivemind)或群体意识(groupconsciousness),而是有关社会情境中的“个人的社会行为及社会意识”。

奥尔波特认为群众激动产生情绪,实际上是群众中的个人激动;由于没有群体头脑,因而也就不存在群体心理。

这个表述代表了当时美国相当一部分心理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它持续地支配着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与课题。

第二,用行为主义《发射》的观点解释个人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多种形式。

奥尔波特否定麦独孤的本能论,但不否认先天反应的存在。

他主张把行为分析为遗传成分与习得成分,认为一切社会性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由于条件反射的作用而学会的,因此他比较强调社会环境的控制、教育指导与训练的重要性。

他在运用刺激一反应理论研究社会行为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心理分析。

他认为佛洛伊德学说中虽有许多武断成分,但其中所发展的某些心理事实(如社会冲突与心理防御机制)对于人性的了解很有价值,因此加以引述。

第三,重视和强调定量的实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自己和他人的许多以实验法进行社会行为(如社会助长)研究的成果。

这样做不仅增强了论述的科学性与说服力,而且向后来者表明用实验法广泛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四,以特有的体系比较系统地阐明了社会心理学的问题。

该书设导言(包括学科对象),第一篇“个人的社会方面”(包括人类行为的生理基础、基本的活动-遗传的及习得的、感情与情绪、人格-社会性的人、人格之测量5章);第二篇“社会的行为”(包括社会行为的性质及其发展、社会的判断-语言与手势、社会的刺激-颜面和身体的表情、对于社会刺激的反应-简单的形式、在团体中对于社会刺激的反应、在群众中对于社会刺激的反应、社会态度与社会意识、社会适应、社会行为对于社会的关系9章)。

P9

奥尔波特这本著作的问世,对促进社会心理学开展实验研究起着颇大的作用,其有关对象、方法、研究范围的观点与体系几乎统治了美国当时的社会心理学,甚至迄今还有影响。

1931年,两位墨菲又把当时通过实验室实验法与有控制的观察法等对社会心理学所做的许多研究汇集起来,出版《实验社会心理学》,从而大大推动社会心理学向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前进。

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发展迅速,不仅研究成果累累,方法众多,而且形成了不少新领域、新理论和新学派。

据1979年史密斯对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文章课题的统计,研究最多的要属“归因”(59篇)和“态度和态度改变”(50篇),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44篇)、“认知过程”(41篇);其他如“吸引和合群”“侵犯”“助人”“群体过程”“非言语沟通”等也有相当数量,课题领域甚为广泛。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曾存在过。

如20世纪20年代翻译出版了G.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和F.H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

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如陆志韦的《社会心理学新论》(1924)、陈东原的《群众心理学ABC》(1929)、潘菽的《社会心理学基础》(1931)、高觉敷的《群众心理学》(1934)、张九如的《群众心理与群众领导》(1934)等。

特别是1944年,孙本文编著出版的大学教科书《社会心理学》,在详尽介绍西方研究与联系中国实际方面做了有益尝试。

在研究工作方面,张耀祥进行过民意测验、情绪测验、国人之迷信以及广告等项研究,陈鹤琴研究了婚姻问题,萧孝嵘等研究了战时心理建设问题,等等。

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否定社会心理学的思想影响下,中国也否定了社会心理学,中国的社会心理学停顿的时间比苏联要长。

直到70年代后期,社会心理学的合法地位才得以确立。

1982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六五”计划》中,社会心理学被正式列为要加强研究的学科。

与此同时,又成立了中国社会心理学会。

30多年来,全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引进或翻译了许多国外特别是西方的社会心理学的文献资料和教材,开展了不少类似或独具特色的研究,发行了两本有影响的杂志《社会心理研究》(北京)与《社会心理科学》(天津),编写并出版了多本社会心理学教材和包括社会心理学内容在内的大型词典。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的今天是中国社会心理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应该说是取得了一些成绩的。

这些研究成果将有选择地在本书中予以介绍。

第2节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

1、分歧与争议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的学科,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时又存在许多不同的见解、分歧与争论。

如西方部分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文化的主观方面”的学科;研究社会现象中的静态心理(如文化、信仰、风俗等)和动态心理(如工潮中的群情,战争中的人心慌乱以及迷信蔓延时的心态等)“;或”研究社会群体的起源、发展、结构和功能所包含的心理因素”。

总之,他们都主张研究社会生活和群体中人际互动的心理共相。

但相当多的西方心理学家认为,社会心理学应“研究个体在社会情境下产生社会行为的动机、情操与意志力,以及它们如何形成社会上一切复杂的精神生活”;“研究个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所谓“社会行为”,即“能刺激他人或本身是对他人行为的一种反应”,而“社会意识”指“对社会事物及社会反应的意识”;“研究与各种社会刺激相关联的个体的经验与行为”;“试图理解与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到他人实际的、设想的货隐含的存在所影响‘,所谓三种存在分别指真实的他人或事物、想象中的他人或事物,以及隐藏在他人或事物中的社会因素,如地位、身份等;“研究个体受社会情境影响的方式”。

总之,他们都一致主张研究个体怎样在社会情境或因素影响下产生各种心理及行为。

此外,也有的社会心理学家避开了个体或群体、心理或行为,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我国也有类似的争论和不同的提法,关于此的探讨还在继续。

界定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涉及一门学科是否有独立存在的权利、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或边缘科学)及研究领域的宽窄范围和重叠等问题。

研究对象如果不明确,就会影响学科发展的速度与前景。

因此,很有必要予以探讨和加以确定。

有人问,一门公认的学科,为什么研究对象仍待界定?

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总是遵循一种内在逻辑的。

人们先依据社会实践的需求展开对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到了一定的成熟阶段,就有人出来加以综合、系统化或建构学科体系,并试图界定其研究范围与明确其对象;接着又有许多人遵照学科规定开展研究,随着研究问题的扩大或缩小以及学科的进展,它又会引起学者们更深入而细致的思考、争议或达成共识。

循环往复,对学科对象的认识由不全面而渐至全面,由相对真理逐步接近绝对真理,这大概也是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争论不断出现的一种必然性。

下面,本书作者将谈谈自己的观点。

2、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依据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的需求,依据科学分工的要求和本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看成是一门介于社会学和心理学质检、并有自己独立研究对象的边缘学科。

他要设计但不专门去研究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如社会结构、制度、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动力等现象;它也要涉及但并不专门去探讨个体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生理机制及产生、发展的一般过程,它所要研究的是人(包括个体与群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

现就上述研究对象的界定分三点加以说明。

(1)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人是社会性动物。

在原始社会,人为了生存必须与他人、群体成员协同活动,从事狩猎、捕鱼、农耕等活动,以及与自然灾害或外族入侵进行斗争。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工的精细化,随着商品交换与集市贸易的扩大,随着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确立,国家的形成与国际关系的复杂化,人的行为也越来越带有社会性,即既受社会事物、情境所影响、制约与唤起,也对他人、群体与广大社会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社会行为(socialbehavior),就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

这里不仅有各种群体(如社团、企业、国家机构)中的决策性行为,建设性货破坏性的重大行为,也有日常生活中种种人际交往和相互影响的屡见不鲜的行为,如合作与竞争、吸引或拒斥、助人或侵犯等。

它们对社会可能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也可能仅有微弱的影响。

但人们总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行为的直接观察来了解社会或发现社会问题,并力求从引起这些行为的社会原因中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

事实上,社会原因与社会行为之间并不是直通的,这里还存在一个极为复杂而多样的中介环节——社会心理的活动过程。

比如,人们走在大路上,忽然从背后传来一阵刹车声,人们一惊回望,见一老人躺卧在车轮旁,便知是出了交通事故。

这时,社会情境是相同的,但观望者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社会行为:

有人赶紧走自己的路,有人冷眼旁观,有人采取救助行为(如拨打急救电话、拦车将老人送医院、招人来帮忙……)有人先犹豫后加入抢救行列等。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行为各异的现象?

这是因为引起观望者行为的原因,除当时相同的客观社会情境外,还存在着观望者不同的社会心理,如人们由于不同的经历产生不同的社会认知(认为是需抢救的危急事件,或认为是恶作剧,或认为是交警会处理的一般事故,或认为自己赶路要去完成的事更重要……)不同的助人信念、社会责任心、价值取向等所激起的不同动机、态度、体验和意向,不同的应急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