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39911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述.docx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述.docx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述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述

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概况

(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行业发展概况

软件是指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计算机程序、规程、规则,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档及数据,其产品凝结了大量的脑力劳动、人的逻辑思维、智能活动和技术水平。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日益重视软件和信息技术安全,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多年的积累促进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扩展网络经济空间,壮大信息经济,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提到新的高度。

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保持较快增长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全社会生产效率提升的强大动力,软件信息产业作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我国政府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就高度重视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一系列鼓励、支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从制度层面提供了保障行业蓬勃发展的良好环境。

以软件行业为例,在2014年,国内软件产品收入达到11,324亿元,同比增长14.65%;实现出口545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了15.5%,较2005年增长了1,414%。

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国内软件行业的产品质量也逐步提升。

众多有海外背景的专业人才回归中国,国内软件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技术含

量大幅提升。

2014年,国内软件行业专利公开数量达到19,740件,较2013年增长了1,109件,较2005年增长了746%。

2015年,国内软件行业实现业务收入为42,847亿元,同比增长15.7%,2007-2015年,软件行业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21%。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超过533万人,同比

增长6.4%;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13.7%。

2007年—2015年中国软件行业业务收入

数据来源:

Wind咨询

3、政策性支持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有序发展

中央和地方政府也正在加大对软件行业的支持。

国家和地方性规划政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相继推出,进一步规范和引导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政策指导下,全国各地相应的软件产业园区不断建设,目前,国内具备重大影响力的软件园有成都天府软件园、长沙软件园、大连软件园、大庆软件园、杭州东部软件园、齐鲁软件园、上海浦东软件园、西安软件园、永川软件园、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等,各软件园之间通过经常性的联系与合作,交流软件园建设发展经验,研究探讨发展模式,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的促进中国软件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各软件园通过多种渠道,以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合作,促进中国软件信息产业走向世界。

截至2015年底,我国软件单位数为38222家,较2009年增长了112.23%。

2009年—2015年中国软件单位数

数据来源:

wind咨询

(二)软件外包细分行业

1、软件外包行业发展概况

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印度软件业外包开启了国际服务外包的先河之后,服务外包这一新兴服务业便在全球悄然兴起,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服务外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全球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新一轮跨国公司服务业的离岸转移,它使经济全球化在信息技术时代产生了又一次历史性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主导下全球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推动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构,带来了全球服务业的又一次大开放和大发展。

在过去十年,全球软件外包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已逐渐形成以美国、欧洲、日本为主要发包方,以中国、印度、爱尔兰等地区为主要接包方的市场供求格局。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印度的全球第二大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国。

发挥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成本优势、体制环境优势,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大国,对于我们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在新一轮全球化中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2、软件外包行业保持快速发展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国际业务收入在近几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0年达到55.7亿美元的市场规模,2007年至20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4.68%。

2014年,中国企业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20.4万份,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1,072.1亿美元和559.2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2.2%和27.4%。

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718.3亿美元和559.2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5.1%和27.4%,另外信息技术外包(ITO)执行合同金额为293.5亿美元,占比达到52.5%,同比增长18.3%;知识流程外包(KPO)合同金额为186.7亿美元,占比为33.4%,同比增长30.9%。

2012年—2014年我国服务外包行业现状

数据来源:

《2016年-2022年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战略报告》

在国内市场上,“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加大经济结构转型力度,软件外包行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将进一步提升,迎来行业发展的黄金阶段。

软件外包行业的市场竞争将从单纯规模的扩张转向核心业务的强化和品牌的提升,软件外包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主要市场需求集中在国内。

根据《2016年-2022年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战略报告》,截止到2014年末,国内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收入规模约8885亿元,比2013年同比增长30.1%。

从业务区域上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发达地区多年成为国内软件外包市场主要的发包区域。

数据来源:

工信部

3、政策性支持为软件外包行业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服务外包产业是我国承接国外有关企业非核心业务进行管理经营的一种现代服务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强等特点。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出口结构、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扩大国内消费。

目前我国已有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深圳、广州、武汉、哈尔滨、成都、南京、西安、济南、杭州、合肥、南昌、长沙、大庆、苏州、无锡、厦门,为推进服务外包业发展,中央政府与各地方政府从税收、人才、资金、投资准入等方面纷纷出台了促进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措施,2006年-2013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并拨付专项资金达31.5亿元,其中支持企业人才培训22.52亿元,补贴服务外包企业新录用大学以上学历的员工培训达51万人次;支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1.25亿元,补助培训人员达25.15万人次;支持企业获取国际资质认证2.53亿元,支持认证项目1264项;支持21个试范基地城市服务外包公共平台建设5.2亿元,平均每个示范城市累计享受中央财政资助近2,500万元。

软件服务外包是我国外包服务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和规模较大的行业,相关软件企业从中受益,获得发展的基础。

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进入转型关键期,各个传统产业链条都已开始进行革命性的重构,不断演进出新的组织形态,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强有力的驱动力量。

对软件产业而言,未来变革的方向是如何更好地面向服务、面向应用。

软件正在对生产模式和组织形式带来明显变化,如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也在对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业务系统进行重新定义。

软件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的行业。

、行业上下游及市场规模分析

一)行业上下游分析

上海恒域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主要从事游戏美术外包服务业务。

公司所处行业上下游如下所示:

二)行业上游情况分析

公司行业上游是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网络设备,办公设备及耗材等,该类产品市场供应商众多,价格相对稳定、透明

三)行业下游情况分析

公司下游为游戏行业,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网络游戏产品,主要客户为腾讯、网易、畅游等游戏软件开发商、运营商。

2015年,我国游戏(包括客户端游戏、

元,同比增长22.9%

2016年上半年,中国游戏用户数量达到489.2万人(4.9亿

人),同比增长6.7%。

2005年-2015年我国游戏市场规模

2008年-2016年6月中国游戏用户数量

数据来源:

GPCIDCandCNG在我国游戏市场中,网络游戏占主导地位,包括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移动游戏和社交游戏。

在2015年的实际销售收入中,客户端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611.6亿元,同比增长0.4%,在游戏市场总销售收入中占比为41.61%;

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19.6亿元,同比增长8.3%,规模占比为14.94%;移动游戏实际销售收入为514.6亿元,同比增长87.2%,规模占比为35.01%。

2015年网络游戏细分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

《2015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自2000年开始起步,从主要以引进国外游戏为主到国内企业原创游戏占主导地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近几年,受益于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网民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内网游企业的不断发展,网络游戏已经成

为一门产值达数百亿元的新兴产业。

现如今已经形成游戏开发商到游戏运营商,到游戏渠道商,再到电信运营,最后到网络玩家一条层次分明的网络游戏产业链。

网络游戏行业日趋成熟,呈现多元化特征,在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和移动游戏各细分游戏领域也都诞生了一批知名企业,根据伽马数据独家撰写的《2016年4月游戏企业品牌影响力报告》,我国知名游戏企业品牌影响力如下所示:

数据来源:

《2016年4月游戏企业品牌影响力报告》

从国家政策方面看,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再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在监管效率方面,游戏审批程序持续优化,审批时间进一步压缩;在市场环境整治上,政府在打击盗版方面持续发力,多个政府部门发起“剑网行动”整顿市场秩序。

在政策扶持方面,每年约有20款游戏入选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有关管理部门、有关省市给予不同程度扶持,进一步优化游戏产业政策环境。

(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信息化不断普及,全球软件技术和产业格局孕育着新一轮重大变革,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来创新突破、应用深化、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

产业政策及宏观经济环境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中国软件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软件产业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