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质量通病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39605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总结.docx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工程质量通病总结.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总结.docx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总结

3土方工程

在土方工程施工中,由于操作不善和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质量通病和导致的质量事故,其危害程度往往很大,如造成建筑物沉陷、开裂、位移、倾斜,甚至倒塌、摧毁。

因此,对土方工程施工必须特别重视,按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认真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

现将土方工程施工中常遇到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3.l场地平整

I挖填土方

3.1.1控方边坡塌方

1.现象

在场地平整过程中或平整后,挖方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发生塌方或滑塌现象。

2.原因分析

(1)

(1)   采用机械整平,未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坡度过陡或将坡脚破坏,使边坡失稳,造成塌方或溜坡。

(2)

(2)   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开挖边坡,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侵入坡体内,使土的粘聚力降低,坡脚被冲蚀掏空,边坡在重力作用下失去稳定而引起塌方。

(3)软土地段,在边坡顶部大量堆土或堆建筑材料,或行驶施工机械设备、运输车辆。

3.预防措施

(1)

(1)   在斜坡地段开挖边坡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州顺序,合理放坡,不使过陡,同时避免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而造成塌方。

(2)

(2)   在有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应做好排、降水措施,以拦截地表滞水和地下水,避免冲刷坡面和掏空坡脚,防止坡体失稳。

特别在软土地段开挖边坡,应降低地下水位,

防止边坡产生侧移。

(3)(3)   施工中避免在坡顶堆土和存放建筑材料,并避免行驶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振动,以减轻坡体负担,防止塌方。

4.治理方法

对临时性边坡塌方,可将塌方清除,将坡顶线后移或将坡度改缓;对永久性边坡局部塌方,在将塌方松土清除后,用块石填砌或由下而上分层回填2:

8或3:

7灰土嵌补,与

土坡面接触部位作成台阶式搭接,使接合紧密。

3.1.2填方边坡塌方

1.现象

 

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造成坡脚处土方堆积,坡顶上部土体裂缝。

2.原因分析

(1)边坡坡度过陡,坡体因自重或地表滞水作用使边坡土体失稳而导致塌陷或滑塌。

(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填方土料采用了淤泥质土等不合要求的土料。

(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密实度差,粘聚力低,自身稳定性不够。

(4)坡顶、坡脚未做好排水措施,由于水的渗入,土的粘聚力降低,或坡脚被冲刷掏空而造成塌方。

3.预防措施

(1)

(1)   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如设计无规定,填方的边坡坡度值可参见表3—l、表3—2和表3J3。

当填土边坡用不同土料进行回填时,应根据分层回填土料类别,将边坡做成折线形式。

 

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表3-1

项次

土的种类

填方高度(m)

边坡坡度

1

 

2

3

4

5

粘土类土、黄土、类黄土

粉质粘土、泥炭岩土

中砂和粗砂

砾石和碎石土

易风化的岩石

6

 

6~7

10

10~12

12

1:

1.5

 

1:

1.5

1:

1.5

1:

1.5

1:

1.5

注:

1.当填方高度超过本表限值时,其边坡可做成折线形,填方下部边坡坡度应为1:

1.75~.2。

2.凡永久性填方,土的种类未列入本表者,其边坡坡度不得大于∮+45o/2,∮为土的然倾斜角。

黄土或类黄土填筑重要填方的边坡坡度表3-2

项次

填土高度(m)

自地面起高度(m)

边坡高度

1

6~9

0~3

3~9

1:

1.75

1:

1.5

2

6~12

0~3

3~6

6~12

1:

2.0

1:

1.75

1:

1.5

 

轻微风化石料填方边坡坡度表3-3

项次

石料规格

填方高度(m)

边坡坡度

1

25cm以内的石料

6以内

6~12

1:

1.33

1:

1.5

2

大于25cm的石料所堆筑的填方,其边坡选用最大石块铺成整齐行列

12以内

1:

1.5~0.75

3

大于40cm的石料所紧密堆筑的填方,其边坡铺成整齐行列

5以内

5~10

大于10

1:

0.5

1:

0.55

1:

1

(2)

(2)   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填方边坡坡度,当填方高度在10m以内,可采用1:

1.5;度超过10m,可做成折线形,上部为1:

1.5,下部采用1:

1.75。

(3)(3)   填方应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避免采用腐殖土和未经破碎的大块土作边坡填料。

边坡施工应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水平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

当采用机械碾压时,应注意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对不要求边坡修整的填方,边坡宜宽填0.5m,对要求边坡整平拍实的填方,宽填可为o.2m。

机械压实不到的部位,配以小型机具和人工夯实。

填方场地起伏之处,应修筑1:

2阶梯形边坡。

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1:

1.5斜坡形,以保证结合质量。

(4)(4)   在气候、水文和地质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对粘土、粉砂、细砂、易风化岩石边坡以及黄土类缓边坡,应于施工完毕后,随即进行防护。

填方铺砌表面应预先整平,充分夯压密实,沉陷处填平捣实。

边坡防护法根据边坡土的种类和使用要求选用浆砌或干砌片(卵)石及铺草皮、喷浆、抹面等措施。

其中以铺砌草皮较为经济易行,不受边坡高度限制,边坡坡度亦可稍陡。

(5)在边披上、下部作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4.治理方法

边坡局部塌陷或滑塌,可将松土清理干净,与原坡接触部位作成阶梯形,用好土或3:

7灰土分层回填夯实修复,并做好坡顶、坡脚排水措施。

大面积塌方,应考虑将边坡修成缓坡,作好排水和表面罩覆措施。

 

3.1.3填方出现橡皮土

1.现象

填土受夯打(碾压)后,基土发生颤动,受夯击(碾压)处下陷,四周鼓起,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人踩上去有一种颤动感觉。

在人工填土地基内,成片出现这种橡皮土(又称弹簧土),将使地基的承载力降低,变形加大,地基长时间不能得到稳定。

2.原因分析

在含水量很大的粘土或粉质粘土、淤泥质土、腐殖土等原状土地基土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进行回填时,由于原状土被扰动,颗粒之间的毛细孔遭到破坏,水分不易渗透和散发。

当施工时气温较高,对其进行夯击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更加阻止了水分的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

这种土埋藏越深,水分散发越慢,长时间内不易消失。

3.预防措施

(1)

(1)   夯(压)实填土时,应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土的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验定,也可采用2up十2作为土的施工控制含水量(wp为土的塑限)。

工地简单检验,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

(2)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粘土、粉质粘土、淤泥质土、腐殖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

(3)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走;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0.5m以下。

(4)暂停一段时间回填,使橡皮土含水量逐渐降低。

4.治理方法

(1)

(1)   用干土、石灰粉、碎砖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橡皮土中,吸收土中水分,降低土的含水量。

(2)将橡皮土翻松、晾晒、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3)将橡皮土挖除,采取换土回填夯(压)实,或填以3:

7灰土、级配砂石夯(压)实。

3.1.4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1.现象

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将使填土场地、地基在荷载下变形量增大,承载力和稳定性降低,或导致不均匀下沉。

2。

原因分析

(1)

(1)   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及淤泥、淤泥质

土和杂填土作填料。

(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达不到最优含水率下的密实度要求。

(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夯)实遍数不够,或机械碾压行驶速度太快。

(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达不到影响深度要求,使密实度降低。

3.预防措施

(1)选择符合填土要求的土料回填。

(2)

(2)   填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工程性质来确定,一般用土的压实系数换算为干密度来控制。

无设计要求时,压实系数λc可参考表3-4使用。

压实系数λct土的控制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

填方质量控制值(压实系数)表3-4

项次

填方类型

填方部位

压实系数(λc)

1

砖石承重结构及框架结构(简支结构与排架结构)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内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下

≥0.95(0.94)

≥0.90

 

2

轻型建筑或厂区管网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内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下

≥0.90

≥0.85

3

室内地坪

有整体面层时的填土垫层

无整体面层时的填土垫层

≥0.90

≥0.85

4

厂区道路

面层整体面层的垫层

≥0.95

≥0.90

5

一般场地

无建筑区

≥0.85

土的最大干密度是当最优含水量时,通过标准的击实试验取得的。

为使回填土在压后达到最大密实度,应使回填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偏差不大于±2。

各种土的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参考值见表3—5。

在回填土时,应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加施工前的检验。

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范围时,应采用翻松、晾晒、风干方法降低含水量;或采取换土回填,或均匀掺入干土,或采用其他吸水材料等来降低含水量;含水量过低,应洒水湿润。

(3)(3)   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应按所选用的土料、压实机械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含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压(夯)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振动碾压为2km/h手足碾为3km/h),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使达到设计规定的质量要求。

(4)(4)   加强对土料、含水量、施工操作和回填土干密度的现场检验,按规定取样,严格每道工

序的质量控制。

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参考表表3—5

土的种类

最优含水量(%)(重量比)

最大干密度(t/m3)

土的种类

最优含水量(%)(重量比)

最大干密度(t/m3)

砂土

 

粉土

8~12

 

16~22

1.80~1.88

1.61~1.80

粉质

粘土

粘土

12~15

 

19~23

1.85~1.95

1.58~1.70

4.治理方法

(1)土料不合要求时应挖出换土回填或掺入石灰、碎石等压(夯)实加固。

(2)对由于含水量过大,达不到密实度要求的土层,可采取翻松、晾晒、风干或均匀掺入干土及其他吸水材料,重新压(夯)实。

(3)当含水量小时,应预先洒水润湿。

当碾压机具能量过小时,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

 

 

3.1.5场地积水

1.现象

在建筑场地平整过程中或平整完成后,场地范围内高洼不平,局部或大面积出现积水。

2.原因分析

(1)

(1)   场地平整填土面积较大或较深时,未分居回填压(夯)实,土的密实度不均匀或不够,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沉造成积水。

(2)场地周围未作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3)测量错误,使场地高洼不平。

3.预防措施

(1)

(1)   平整前,对整个场地的排水坡、排水沟、截水沟、下水道进行有组织排水系统设计。

施工时,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先做好排水设施,使整个场地排水流畅。

排水坡的设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设计没有要求时,地形平坦的场地,纵横方向应做成不小于0. 2%的坡度,以利泄水。

在场地周围或场地内,设置排水沟(截水沟),其截面、流速、坡度等应符合有关规定。

(2)

(2)   对场地内的填土进行认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