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汇总附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93823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汇总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九年级语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汇总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九年级语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汇总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九年级语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汇总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九年级语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汇总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汇总附答案.docx

《九年级语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汇总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汇总附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汇总附答案.docx

九年级语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汇总附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汇总(附答案)

513题。

(10分)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

”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直

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直

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直

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直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直

10.解释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忿()狱()

11.翻译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

戴胄的理由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2分)

13.结合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2分)

9.A;10.愤恨、案。

11.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

12.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

坚持要兑现守信用。

戴胄认为应该流放。

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决断事情。

1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东滨州)

言比较阅读。

(10分)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梓楩楠豫,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选自《输》)

【乙】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

”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①,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何故?

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

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②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选自《墨子》)

注释①处闲居。

②如应该,应当。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1分)

荆之地方千里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⑴舍其轩()⑵此为何若人

⑶过故人()⑸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11翻译句子。

(2分)

⑴此犹轩之与敝舆也。

⑵子不若已。

12【甲】表明了墨子的主张;【乙】划线句子体现了墨子

的品质(2分)

13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往往体现在类比推理上,请结合【甲】【乙】两段字说明。

(3分)

9荆之地/方五千里评分共1分。

10⑴舍弃,丢弃⑵什么样的⑶拜访⑷更加评分共2分。

每小题05分,意思对即可。

11⑴这就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

⑵你不如停止算了。

评分共2分。

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12非攻(兼爱)(或反对战争)坚忍不拔(或坚守信念)等评分共2分。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3示例【甲】先用一个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连用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物产丰富和宋国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

【乙】先假设“一人耕而九人处,耕者益急”,类推出“天下莫为义,子如劝我”的结论。

评分共3分。

每例分析准确各得1分,语言通顺得1分。

(东德州)

(三)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

年十九,举进士。

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

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

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

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

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

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

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

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

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寇准传》

【注释】①三传《左氏传》《羊传》《谷梁传》。

②符移宜府征调敕命书。

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每期会赋役()②事决乃退()

1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18通读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16答案示例①适逢、正赶上②才

评分没空1分,共2分。

17答案示例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骗皇上呢?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示例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

评分32分,答出三点即可。

(东聊城)

(二)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之余辄与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

②任承担责任。

8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

B之余辄与士畅饮咏诗(辄就)

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

D或阻之(或有的人)

9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0从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8A说明本题2分。

9(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说明本题2分。

10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

说明本题2分。

答出其中的两点可得1分,三点及以上得2分。

(东泰安)

阅读下面一篇,完成26-28题。

哀溺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又摇其首。

遂溺死。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释]永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民,百姓。

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

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

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永之氓咸善游咸②中济,船破,皆游济

③有顷,益怠怠④又摇其首。

遂溺死遂

27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②何不去之!

③汝愚之甚,蔽之甚!

28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

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分)

26【答案】①咸都。

②济渡,渡河。

③怠疲惫。

④遂于是,就。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7【答案】①其中一个人虽然竭尽全力也没游多远。

②为什么不丢掉它呢?

③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

【评分】每句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28【答案】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

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

【评分】每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东潍坊)

(二)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16题。

(12分)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

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①依其妻家者八九年。

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

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

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处。

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

非我所知。

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

”妻家叩头服罪。

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②守之。

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

若遇盗,当告令。

”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如言果得。

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动)

注①牸(zì])牛母牛。

②庵小草屋。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牛孳产至十余头孳

(2)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左右

(3)将之诣妻家村中诣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与之乘,战于长勺

B以衫蒙其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老母如其言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D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5把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2分)

(2)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

(3分)

16现代汉语中“路不拾遗”经常与连用,这两个成语形容。

(2分)

13

(1)孽繁殖(生育)。

(2)左右下属(身边的人)。

(3)诣到……去(前往)。

(3分,每小题1分)

14c15

(1)你自己有县令,我为什么要参与(这事)呢?

(2分,“尔”“何与为”各1分)

(2)(张允济)曾经在路上遇到一位种葱的老太太,(她)盖了小草屋看守葱。

(3分,“道”“守”和“一老母种葱者”的定语后置结构,各1分)(句意不通顺者,酌情扣分)

16夜不闭户形容社会安定,风气良好。

(2分,每空1分)

(上海)

阅读下,完成第9-11题(8分)

陈康肃尧咨善射,当世无双,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9.本欧阳修是___(朝代)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以我酌油知之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3分)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四)阅读下,完成第12—15题(12分)

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

参军宋思颜曰“主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

”大祖喜曰“此言甚善。

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

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

”乃赐之币。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浣濯洗涤。

参军官名。

12.解释中的加点词(4分)

(1)此言甚善()

(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13.对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

(3分)

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14.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

(用原词语回答)(2分)

1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

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

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

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

9北宋,醉翁亭记10(我)凭借我倒油的经验懂得(知道)这个道理。

11c(本中陈尧咨自大,卖油翁自信)

(四)12好,做13B(未经洗涤的)14喜,赐15c(从中“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

”可知)

(四川成都)

阅读下面的言,完成3-5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诉。

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

”寻复有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第只管。

②鬻(ù)卖。

③茔(íng)墓地。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出选项字母)(2分)

A.寻复有告私杀牛者寻不久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造到,往D.使得至前陈曲直陈陈述

4.将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3分)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3分)

5.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原简要分析作答。

(4分)

3.(2分)B(“遗”应解释为“馈赠”)

4.(6分)

(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惮”的意思计1分)

(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取悦他人。

(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辞色”的意思计1分)

5.(4分)他办案神明、执法正(1分),为官清廉、为民作主(1分);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2分)。

(语意相近即可)

(四川凉)

阅读下面的言,完成21-23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

”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2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2分)

举茂才举以此遗之遗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4分)

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②暮夜无知者。

23利用中具体事例,对杨震这一人物作简要评析。

(4分)

212分,举推举(推荐)遗留下、传下。

224分,

(1)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为什么呢?

(大意对1分,“故人”译对1分)

(2)晚上了没有人知道这事的。

(大意对1分,译对“暮夜”1分)。

234分,杨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表明他是个博学多才的人(2分);王密趁夜送金子给杨震,他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拒绝了,这表明杨震是个廉洁奉的人(2分)。

(结合中材料分析归纳。

意思符合就给分。

有欠缺的扣。

(四川眉)

小人无朋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为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

小人所好者禄利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①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②,则反相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③。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选自《朋党论》)

【注】①党引结成私党,互相拉拢;②交疏交情疏远;③保关心爱护。

2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24.结合意,用自己的话说说“小人无朋”的原因,至少说两点。

(2分)

23.译(他们)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实行的是忠诚和守信,所爱惜的是名声和气节。

(错一句扣1分)

24.

(1)追求功名利禄(权势、私利、金钱)

(2)相互勾心斗角(3)见利忘义(4)遇到利害冲突反目成仇(答对一点1分,共2分)

(浙江嘉兴)

(三)义犬(9分)

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

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

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

呵逐使退。

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

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

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

及扫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

候关出城,细审未途。

又自计南北冲衢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

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

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

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减)

【注释】①潞安县名。

②郡关州府。

③扫橐③扫,清理。

橐③,钱袋。

④冲循交通要道。

21

(1)已经

(2)离开(3)快速(4)丢失

22(他)又想到(路)是南北交通要道,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两(钱财)哪有存在的道理!

(意对即可)

23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

(答出两点即可)

(浙江丽水)

(三)(7分)

海鸥与巷燕

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

”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新标第一网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

以是观之,子其病①矣。

”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子之病我者,忮②其爱乎?

”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

”燕曰“皆无之。

”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

即以人论,吾以不见③爱,故不见憎。

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燕不喻而去。

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

(选自刘熙载《寤崖子》)

【注】①病困苦。

②忮(zhì)嫉妒。

③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

(1)我至子所

(2)不乐依人焉(3)燕不喻而去

2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鸥于海渚遇巷燕贤于材人远矣

B、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D、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安陵君其许寡人

25、这则故事的寓意是(2分)

(三)(7分)

23、(3分)

(1)处所

(2)依附,依靠(3)知道,明白

24、(2分)B

25(2分)示例一劝告人们要自主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

示例二说明爱与恨、祸与福相互倚伏,相互转化的道理。

(大意写出即可)

(浙江宁波)

(四)(8分)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

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

众人皆问之。

蒙云“向梦见伏羲、王、周,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耳。

”众坐皆知蒙呓诵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

②玄深奥。

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

19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2分)

(1)向梦见伏羲、王、周()

A刚才B假如c接近D向着

(2)日月广明之道()

A道路B道理c引导D方法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顶是()(2分)

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

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

20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榔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22中吕蒙的好学休现在哪些地方?

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1)A

(2)B(2分,每小题1分)

20D(2分)

21c(2分)

22①博览群书②梦中诵书(2分,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

(浙江衢州)

白侯之贤

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①之贤。

予问之曰“侯定科繇②如何?

”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

侯察其奸,以田定赋③,一州服其平。

”“侯律己何如?

”曰“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

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④。

”“侯驭吏何如?

”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

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

予问己,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义盛称其贤。

白侯之贤信己。

(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有删减)

【注释】①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

②繇(á)徭役。

③赋税。

④问问罪,责难。

Xb1c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1)豪者善避役

(2)顾谓二三子曰(3)白侯之贤信己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

23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字,概括白侯之贤。

(2分)

察奸明,定赋平,衢人赞之;律己

(1),驭吏

(2),天子嘉之。

21(3分)

(1)擅长,善于

(2)回头(3)确实,真实

22(2分)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平。

(意思符合即可)

23(2分)

(1)清(约)

(2)严

(浙江绍兴)

(二)(14分)

(明)何景明

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

之奥①有洞,洞有货物,犭婴弗得自致也,谓猿曰“尔援上探出之,吾下守之,当共利也。

”猿攀木蔓上,取而致之犭婴,犭婴悉移至窟中。

猿既下,犭婴无有也。

迹之至窟旁,曰“货安在?

”犭婴据窟啸曰“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

”呼其群相殴躏②猿,猿曳臂去。

(选自《兽纪》)

[注释]①奥深处。

②殴躏殴打、践踏

10给中化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段三处)(3处)

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

A犭婴弗得自致也/无从致书以观B犭婴悉移至窟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c迹之至窟旁/不露蛛丝马迹D犭婴据窟啸曰/孙权据有江东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中划横线的句子。

(3分)

句子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

(二)(14分)

103分。

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

114分。

c

123分。

货物原本归我所有(或“货物本就是我的”),你怎么能占有呢?

134分。

这篇短讽刺了为了独占钱财而不守信义、欺诈合的丑行。

(或讽刺了不守信义,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的丑行。

基本意思符合即可。

(浙江台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