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8762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她头发的颜色像胡萝卜一样,两条梳得硬邦邦的小辫子直挺挺地竖着。

她的鼻子长得就像一个小土豆,上边布满了雀斑。

鼻子下边长着一张大嘴巴,牙齿整齐洁白。

她的连衣裙也相当怪,那是皮皮自己缝的。

原来想做成蓝色的,可是蓝布不够,皮皮不得不在这儿缝一块红布,那儿缝一块红布。

她的又细又长的腿上穿着一双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

她穿一双黑色的鞋,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

这双鞋还是她爸爸在非洲给她买的,当时考虑到她的脚还要长大,而皮皮一直穿到现在,别的鞋都不爱穿。

(选自《长袜子皮皮》)

(1)选文共有________句话,第________句话描写了人物的头发,第________句话描写了人物的鼻子,第________句话描写了“她”穿的袜子。

(2)选文主要描写了人物的(   )

A. 动作和语言。

                                    B. 外貌和衣着。

(3)读了《长袜子皮皮》这本书,我知道“她”就是________(填人名)。

【答案】

(1)八;一;二;六

(2)B

(3)皮皮

【解析】【分析】

(1)考查这篇短文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

按句号数一数即可。

(2)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八、一、二、六;

(2)B;(3)皮皮

【点评】

(1)此题考查对短文中句子的把握能力。

(2)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声音

   每当闲暇时,我便会回味在森林公园感受到的音乐篇章,陶醉在那奇妙的天籁中。

   步入山林,处处可闻溪水的哗哗流动声,好似一首奇妙的歌谣,又像一首婉转的古曲。

随着水声,人仿佛在仙境中漫游,有一种羽化登仙的感觉。

溪水流到细处,“叮咚”之声不绝于耳,又如一串风铃在摇曳撞击……

   在山林中行走,风将绿油油的树叶当成千万个琴键,一阵吹拂,万键齐鸣,奏响一首高雅的“管弦乐交响曲”,真是大自然的欢快赞歌啊!

树林里,还不时地传出一阵阵簌簌的声音,原来是可爱的小猴子,它们挂在树枝上,吱吱叫着。

每一只猴子的叫声都不一样,小猴的声音又细又高,大猴的声音又低又沉,此起彼伏,相互应和,似纵情歌唱,又似细语倾诉。

   在小溪边戏水,你会听见“叽吱、叽吱”几声叫,那又是什么?

啊,是那在溪边嬉戏的一群水鸟。

只见那对大鸟吐出一串串音符,一高一低地唱和着,好像在歌唱幸福的生活,又似在赞颂这美好的家园。

   远处,有人对着崖壁大喊,回声如涟漪般荡漾开去,渐行渐远,跨过高山,飘向大海。

多奇妙啊,这边的呐喊,到了那边变成了娓娓细语。

   真想再次游走山林,听悦耳动听的交响乐,听大自然的美妙乐章。

(1)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和________。

(2)文中作者写到的大自然的声音包括____。

(多选)

A. 流水声                         B. 风吹树叶声                         C. 猿猴鸣叫声                         D. 水鸟戏水声

(3)找出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

(4)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你还会听到哪些声音呢?

试着写一写吧!

________,是大自然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比喻;溪水的流动声;一首奇妙的歌谣;一首婉转的古曲

(2)A,B,C,D

(3)真想再次游走山林,听悦耳动听的交响乐,听大自然的美妙乐章。

(4)雨;演奏家;淅沥淅沥,是小雨的轻柔抚摸;哗啦哗啦,是大雨的强烈击打。

【解析】【分析】

(1)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照应句。

解题思路引导:

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

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好词语、句子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同时注意观察,此题会迎刃而解。

故答案为:

(1)①比喻;②溪水的流动声;③一首奇妙的歌谣;④一首婉转的古曲;

(2)ABCD;(3)真想再次游走山林,听悦耳动听的交响乐,听大自然的美妙乐章。

(4)①雨;②演奏家;③淅沥淅沥,是小雨的轻柔抚摸;哗啦哗啦,是大雨的强烈击打。

【点评】

(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对照应句的把握能力,要求会判断写作时会应用。

(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按要求填写内容即可。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30年的一天

【英国】米歇尔·麦肯纳

2030年5月10日 星期五 天气:

暴雨

8点:

起床。

穿上我的抗辐射服,并放上除臭剂,因为已经没有新鲜空气可以自由地获取了。

9点:

坐上宇宙飞船,到太空里的特殊学校去。

这样,我们就不会受温室效应的煎熬。

10点:

在实验室研究20世纪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现1980年至2000年,地球的环境急剧恶化。

尽管一些国家的政府做出努力,推行无铅汽油,以保护臭氧层,但是不少国家似乎不大关心环境。

12点:

一颗流星击中物理实验室,我们不得不早早放学了。

我乘上飞船来到香肠和油煎土豆片食品店。

这家食品店原先叫做鱼和油煎土豆片食品店,由于污染的加重,现在要想在水中找到鱼,简直比找金矿还难。

15点:

下起了暴雨。

我不得不赶紧找个地方躲雨。

也许你会问:

这雨怎么啦?

唉,是酸雨,假如不快点找个地方躲起来,你就会遭殃。

18点:

打开电视看新闻和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说:

“贝尔法斯特地区将有大暴雨。

一股飓风正向伦敦袭来,中部及北爱尔兰将有酸雨。

22点:

上床睡觉。

梦见这个世界是绿色的,可爱的。

(1)写出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①坐上宇宙飞船,到太空里的特殊学校去。

________

②不少国家似乎不大关心环境。

________

③由于污染的加重,现在要想在水中找到鱼,简直比找金矿还难。

________、________

(2)这则日记的写作顺序是(   )

A. 按事情发展顺序                  B. 按时间顺序                  C. 按地点转换顺序                  D. 按方位顺序

(3)日记中讲到的环境恶化的情况有(   )

A. 无新鲜空气、温室效应、臭氧层遭到破坏、无食物          B. 无新鲜空气、温室效应、臭氧层遭到破坏、无食物、酸雨

C. 无新鲜空气、温室效应、臭氧层遭到破坏、无鱼、酸雨          D. 无新鲜空气、温室效应、臭氧层遭到破坏、无食物、无鱼

(4)作者写这则日记的目的是什么?

下面比较合理的说法是(   )

A. 未来太可怕了,我们现在要尽情享受生活           B. 未来地球的环境会越来越糟糕,我们要尽快找到适合人类的星球

C. 如果现在还不重视保护环境,我们自己将成为受害者          D. 未来地球的环境非常恶劣,只有在梦中才能找到绿色

(5)我们能为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做些什么事呢?

请具体写出我们可以做的一件事。

【答案】

(1)普通;漠视;减轻;过去    

(2)B

(3)C

(4)C

(5)低碳出行,尽量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公交出行。

【解析】【分析】

(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特殊:

不同于一般的。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由“8点、9点、10点、12点、15点、18、22点:

”可知,这则日记是按时间的顺序写的。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日记中讲到的环境恶化的情况有无新鲜空气、温室效应、臭氧层遭到破坏、无鱼、酸雨。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作者写这则日记的目的是如果现在还不重视保护环境,我们自己将成为受害者。

(5)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示例:

低碳出行,尽量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公交出行。

故答案为:

(1)普通  漠视  减轻  过去 

(2)按时间顺序(3)C(4)C(5)低碳出行,尽量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公交出行。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3)、(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即可。

4.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

“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

”我惊肾地问。

   父亲说:

“黎明时的鸟,翅膀湖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愕——________             沉重——________

(2)为什么鸟最快活的时刻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从文中找出答案并画上波浪线

(3)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了解鸟,却不去伤害鸟,“我”为父亲感到骄傲

B. 如果要当猎人,就应该像父亲那样知鸟爱鸟

【答案】

(1)惊奇;笨重

(2)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3)A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

(1)惊奇、笨重;

(2)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3)A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5.读下面的精彩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请在语段中用横线画出来。

(2)从语段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请找出来写在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