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第一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7405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 第一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题一 第一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题一 第一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专题一 第一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专题一 第一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一 第一课.docx

《专题一 第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 第一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一 第一课.docx

专题一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题10.1

一、单选题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

”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礼乐制

2.西周实行宗法制,根本上是要

A.保证嫡长子一系的特权B.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C.封邦建国,拱卫王室D.保证王权稳定,避免内部纷争

3.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B.实行分封制

C.实行郡县制D.“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4.西周“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的维系纽带是

A.分封制B.嫡长子继承制C.血缘关系D.庶子分封制

5.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主要原因是

A.家天下局面的出现B.国家机器的发展需要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历史人物的个人能力

6.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

“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农民的四条极大绳索。

”与材料中“族权”关系密切的制度出现在

A.商周B.秦汉C.唐宋D.明清

7.殷商后期,兄终弟及制为父子相承制代替……帝乙的长子启,因母亲身微,非正妻,因此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帝位。

帝乙的小儿子辛(即纣王),因其母是正妻,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帝位,这说明:

A.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B.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尚未确立

C.商朝大力推行嫡长子继承制D.商朝政治推行内外服制度

8.“分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权……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

”这说明西周时期

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B.同姓诸侯国享有政治特权

C.最高统治者尚未高度集权D.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制衡

9.自西周始,我国就有“同姓不婚”“异姓不养(收养异性养子有罪)”的习俗。

与此习俗相关的制度,最有可能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世袭制D.察举制

10.“天子之豆(豆:

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这一宴饮礼仪反映出西周政治生活的突出特点是

A.等级森严B.血缘至上C.层层分封D.中央集权

11.淳于越曾向秦始皇进言:

“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据此判断,淳于越主张实行

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县并行制D.行省制

12.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晋献公想让幼子奚齐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朱允炆以嫡长孙身份继承了皇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胤禛继位

13.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候国被称为“甥舅之国”。

“甥舅之国”的出现

A.推动“家天下”局面最终形成B.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

C.扩大了宗法关系巩固了统治D.加强了周天子的专制权力

14.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赦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

”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分封制受到冲击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15.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

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16.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皇权至上

C.官员众多,政务繁忙D.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17.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郡邦尉”称“郡尉”,“邦司马”称“郡司马”。

这有利于

A.隶书的全面推广B.儒家思想的传播C.边患危机的解决D.大一统思想的宣传

18.明代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权重,吏、户、兵三部尤位高任重。

清代有名无实,每部尚书及左右侍郎各二人,满、汉各一,互相牵制,职掌有同事务官,而非决计定策的政务官。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六部名存实亡B.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C.宰相制度被废除D.厚满薄汉的民族政策

19.下表为中国古代史籍中有关郡县制的记载。

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邦、冀戎,初具之。

十一年,初县杜、郑”。

“冬,楚子为陈夏氏乱故。

伐陈……因县陈”

晋“遂灭祁、羊舌氏……分祁氏之田为七县。

分羊舌氏之田为三县”

秦孝公十二年,“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

A.春秋时期县制已取代分封制B.县制产生的过程形式多样

C.秦朝是最先推行县制的国家D.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县制

20.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

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

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2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足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

”材料体现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依靠嫡长子继承制巩固奴隶主政权B.借助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的等级特权

C.利用分封同姓子弟加强对地方控制D.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维系统治

22.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更不知“天子”。

这表明分封制

A.巩固了西周统治B.强化了宗法体制

C.促成国家大一统的局面D.容易导致国家分裂割据

23.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开会,调停两国间的战争,这次弭兵会盟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

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破坏协议者,各国共讨之。

这一活动

A.标志着分封制已经瓦解B.反映了士族阶层的崛起

C.表明政治结构发生改变D.确立了宋国的霸主地位

24.西周时,周王允许诸侯仿照王室体制建立地方性的政权机构,但规定诸侯国的上卿一般不超过三人,其地位只相当于王室下卿,对天子只能称“陪臣”。

各国军队不超过三军,都城不超过三百雉(九百丈),大的城邑不能超过一百雉。

这些规定

A.表明权力与血缘的关系B.反映出礼文化得到推行

C.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制度D.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25.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天子2次,而朝见齐、晋等大国多达20次,这反映了当时

A.分封制失去对诸侯的有效约束B.开始出现“礼崩乐坏”局面

C.鲁国和周王室的关系渐趋恶化D.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

26.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这说明

A.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B.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C.国家权力分配完全依靠宗族血缘关系D.周王通过多样化的分封稳定政治秩序

2、简答题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分封制之下诸侯的权利与义务?

分封的三大对象?

 

3.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继承王位的原则,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正确;A是原始社会首领承袭制度,A错误;C是西周时期政治制度,和宗法制互为表里,C错误;礼乐制是配合分封制的礼仪制度,故D项错误。

点睛:

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内容

链接点

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

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宗法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础之上,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分封制、宗法制也随之崩溃

经济

井田制、青铜时代集体耕作

文化

礼乐制度

2.D

【解析】

【详解】

据所学可知,西周宗法制的目的在于保持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同时也有利于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统治,D正确;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目的是于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A错误;宗法制度是用父亲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这是宗法制的概念,不是其目的,B错误;封邦建国,拱卫王室是分封制的目的,C错误。

【点睛】

西周宗法制的目的:

在于保持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同时也有利于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统治。

3.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血缘部族色彩,故A正确;分封制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之一,不是特点,排除B;郡县制不属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排除C;“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之一,不是特点,并且秦朝开始建立皇帝制度,排除D。

4.C

【解析】

【详解】

血缘关系是分封制维系的纽带,据此形成等级制度,因此选项C正确;材料中的等级序列正是分封制,因此其不构成纽带,排除选项A;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材料制度是分封制,排除选项B;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

5.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禅让制出现在生产力极低的原始社会,当时采取氏族公社制度,政治上“公天下”,生产力提高后,剩余产品出现了,私有制也就应运而生,私有制的出现使人类进入奴隶社会。

而“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是与私有制相适应的。

所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家天下”局面的出现是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影响而非原因;B选项错误,国家机器是伴随着统治阶级的需要而发展的,不是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主要原因;D选项错误,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6.A

【解析】

【详解】

与“族权”关系密切的制度是宗法制,宗法制出现在商周时期,故A正确;在秦汉、唐宋、明清时期之前已经出现宗法制,排除BCD。

7.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正妻,嫡出”推知在商朝晚期已经出现了嫡长子继承制度,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正妻,嫡出”推出嫡长子继承制度已经出现,而B选项认为没有确立不符合题意,故错误;根据材料时间为“殷商后期”而C选项认为商朝大力推行,不符合题意,故错误;D选项提到内外服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而材料涉及的王权的继承制度,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8.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权……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诸侯具有相对独立的实权,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符合题意。

A项,题干未体现王权神化的特点,排除。

B项,题干不仅反映了诸侯的政治特权,还体现了诸侯的实权,故B项表述不全面,排除。

D项,分封制下,地方对中央具有朝觐纳贡义务,并非分权制衡,排除。

9.A

【解析】

【详解】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异姓不养”和“同姓不婚”,强调宗法姓氏关系。

中国古代认为人只能祭祀与自己同族的人,同族意味着同姓,所以异姓代表异族,因此不能收养,故选A。

分封制是周朝的地方管理制度,世袭制是夏朝以来的王位继承制度,察举制是汉朝的选官制度,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

10.A

【解析】

【详解】

由材料“天子之豆(豆为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说明西周社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等级分明,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的器具规格不一样,故选A项;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森严的等级而没有突显血缘的内容,也并不是强调分封制下的层层分封,故排除BC项;三代时期,我国尚未实现中央集权,排除D项。

11.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可知,淳于越认为西周分封诸侯国拱卫王室,而今秦始皇虽然有军功大臣,没有宗室保卫,如果发生叛乱,谁会来相救呢?

故淳于越主张实行分封制,故A项正确。

B项为李斯主张推行,故排除。

C项,郡县并行制不符合史实且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D项实行于元朝,故排除。

12.C

【解析】

【详解】

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在这一制度下太子亡就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明太祖的嫡长孙继承王位。

故选C。

ABD项中的继承人均非嫡长子,不符合西周宗法制的继承原则,排除。

13.C

【解析】

【详解】

材料“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形成了“甥舅之国”说明了宗法关系的扩大,巩固了统治,所以正确答案为C。

“禹传子,家天下”局面最终形成于夏朝,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

周朝已经是奴隶社会的第二个朝代,当时没有部落贵族统治,所以B错误。

君主专制开始于秦始皇,周天子时期尚未形成专制权力,D错误。

【点睛】

宗法制

(1)特点:

嫡长子继承,以血缘为纽带,等级森严。

(2)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3)内容:

按血缘亲疏、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继承制度

(4)作用:

①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

②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机构。

14.C

【解析】

【详解】

材料信息是诸侯不在勤王,这表明了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西周后期周天子的权力就已衰落,周赧王属于东周,故A项错误;贵族政治彻底瓦解是在北宋,故B项错误;宗法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制,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的思维逻辑是“现象——本质”。

本题的现象是“勤王不成”,这反映的实质是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严重冲击。

15.D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不是向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说明祖先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重要,反映了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帝”是商王心中的最高神,祖先地位并未高于神;B、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血缘宗法观念,不是占卜决策国家大事,也不是王权的神秘色彩。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6.B

【解析】

【详解】

据材料“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信息可知,秦朝将与皇帝及其家族有关的事情上升到国家政治的高度,体现了化国为家,皇权至上的特点,B正确;A、C是材料的表象,而问题是“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A、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选官问题,D错误。

17.D

【解析】

【详解】

秦统一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以巩固大一统王朝。

材料中“县官”、“郡尉”、“郡司马”等称谓体现了秦朝加强大一统思想的宣传,故D正确。

材料涉及称谓变化与隶书的推广无关,故A错。

秦朝推崇法家思想,对儒家“焚书坑儒”,故B错。

C项与材料无关。

18.B

【解析】

【详解】

清代六部不再执掌决策权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B项;清朝六部内部官员互相牵制有利于强化皇权不等同于其丧失实权,排除A项;明代六部权重始于宰相制度的废除,排除C项;材料主要变化为六部管理的权力缩小源于增强皇权的需要,厚满薄汉的民族政策是增强皇权的具体措施,排除D项。

19.D

【解析】

【详解】

题干的大意是:

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征伐西北,在甘肃设立县。

公元前514年,晋国吞并祁氏和羊舌氏,在祁氏的土地上设置七个县,在羊舌氏的土地上设置三个县。

据此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经出现郡县制。

题干中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郡县制,但只在少数地区推行,不能得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结论,故A错误。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主要是由于在分封制下,各诸侯国拥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为争夺土地和人民而形成分裂割据的局面,故B错误。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但在秦朝时才被彻底废除,项中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

由题干中秦国、晋国在新兼并地区设县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县制,故D正确。

20.B

【解析】

【详解】

根据“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知,周天子分封,天子正式成为诸侯的君主,王权得以提升,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血缘宗法制,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无法体现分封制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排除C;夏商周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D错误。

【点睛】

解答本体的关键信息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联系所学分封制的影响分析解答。

21.D

【解析】

【详解】

材料分别提及了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礼乐制和分封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的制度体现,故选D。

ABC都只是针对一种制度进行阐述,显然过于片面,不能完整地反映材料的主旨,排除。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几种制度的共性特征,这种解题思路从选项中也可看出端倪,毕竟从概念的外延上讲D项包含了前面三项。

22.D

【解析】

【详解】

材料中“只知效忠于“家””“不知效忠于“国”,更不知“天子””的信息说明家相对的独立性,容易导致士和庶民不忠于国,只忠于家的局面,因而分封制隐含国家分裂的因素,故D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信息是易导致国家分裂,不是巩固西周的统治,A项错误。

材料论述的是分封制,不是宗法制,B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分封制容易导致国家分裂割据,显然不利于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C错误。

23.C

【解析】

【详解】

据材料“宋国大夫向戌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开会,调停两国间的战争,这次弭兵会盟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

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破坏协议者,各国共讨之。

”并结合所学可知,根据分封制能会盟诸侯的只有周天子,而材料中没有看到周天子参加,而是由士大夫主持召开,说明分封制的崩溃,C符合题意,C正确;据材料公元前546年及内容分析看,分封制在走向瓦解,A表述不准确;据所学可知士族阶层的崛起于东汉末,B错误;据材料是宋国大夫召集会盟,国君都没有参加,没有体现确立宋国的霸主地位,D错误。

24.B

【解析】

【详解】

周礼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的等级制度,规定得比较严格。

材料表明,地方性的政权机构在组织规模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都受周礼的限制,故B正确;材料信息与血缘关系无关,排除A;周朝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中,排除C;材料表明,地方性的政权机构在组织规模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都受周礼的限制,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规定诸侯国的上卿一般不超过三人,其地位只相当于王室下卿,对天子只能称‘陪臣’”,结合所学周朝礼乐制度的内容分析解答。

25.A

【解析】

【详解】

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开始衰微,齐、晋等大国地位开始崛起,分封制失去了对诸侯的有效约束,这使得一些势力弱小的诸侯国弃周天子转而投靠诸侯大国,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开始出现”“礼崩乐坏”局面,B错误;材料表明鲁国朝拜周天子次数减少,无法体现鲁国和周王室的关系渐趋恶化,排除C;材料表明鲁国朝拜周天子次数减少,投靠诸侯大国,无法体现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并且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故D错误。

26.D

【解析】

【详解】

材料表明周武王分封周王室子弟、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代为诸侯,分封制稳定西周的政治秩序,巩固了统治,故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素养”问题,排除A;分封制下,诸侯国有较大的独立性,不是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排除B;周武王分封的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代,不是依靠宗族血缘关系,排除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