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淮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6899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沿淮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沿淮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沿淮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沿淮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沿淮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沿淮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

《沿淮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沿淮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沿淮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

沿淮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沿淮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沿淮城市群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6个市和六安市的霍邱县、寿县,国土面积约占全省的1/3,总人口约占全省的一半。

加快沿淮城市群发展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促进中部崛起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奋力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发展基础及环境

第一节 基础条件

1、资源优势明显。

沿淮城市群农业耕地占全省的2/3以上,是全省耕地最多、利用率最高、旱地比重最大的旱作农业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豆、肉、毛、皮和中药材等农产品生产基地。

沿淮城市群矿产资源丰富,分布着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煤炭资源最好、储量最大的整装煤田。

目前已探明煤炭保有储量251亿吨,占全省保有储量的96.8%,居华东地区之首。

霍邱铁矿已探明储量16.5亿吨,位居华东第一,被列为全国大型铁矿基地。

已探明的其他矿产资源有金、银、铜、莹石、云母等。

沿淮城市群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乡村适龄劳动人口1256万人,约占全省的45%。

2、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05年,沿淮城市群生产总值1786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8.2%,其中“两淮一蚌”年均增长10.8%,高于全省约1个百分点。

财政总收入157.9亿元,其中“两淮一蚌”财政收入占65.4%。

骨干企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一批以四大煤炭集团、五大电力企业、丰原生物化工、淮化综合煤化工、淮北纺织、亳州中药材加工、阜阳肉类加工等为代表的大中型龙头企业集团。

3、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十五”期间,沿淮城市群每年新增原煤生产能力1200万吨以上,开工建设规模近5500万吨/年左右。

电力装备水平显著提高,装机规模达600万千瓦。

综合交通网络正在加速形成,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4、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

“十五”期间,沿淮城市群进出口贸易总额和直接利用外资年均分别增长19.1%和50.7%,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五年累计进出口总额2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亿美元。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节 发展环境

1、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将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沿淮城市群承东启西、贯穿南北,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开拓大市场和发展大流通的优越条件。

在促进中部崛起的过程中,沿淮城市群的煤炭、电力、重化工、生物化工、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2、产业转移为跨越式发展增添新动力。

随着全省和沿淮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完善,沿淮城市群资源、区位、劳动力等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同时,我省东向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为沿淮城市群加速融入长三角和淮海经济圈提供了契机,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

3、“861”行动计划实施将带动有关支柱产业发展壮大。

沿淮城市群资源丰富,能源、化工、农产品加工产业基础较好。

“861”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为能源产业基地、化工产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契机。

加快沿淮城市群建设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层次不高;民间资本、外资企业少,高素质人才缺乏;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外向度低;“三农”问题比较突出;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和安全生产隐患依然存在等。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东向发展、工业强市(县)战略,以“开发沿淮,促进安徽奋力崛起”为目标,以“两淮一蚌”为龙头,以大基地、大项目、大投资为重点,以加速重化工业发展和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为抓手,构建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逐步建成亿吨煤炭基地、双千万千瓦火电基地、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地,稳步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为安徽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东向发展。

坚持东向发展战略,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推进产业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国内国际分工与合作。

大工业带动。

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重点培育煤炭、火电、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形成中部地区颇具规模的产业基地。

统筹城乡发展。

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

适度扩大城镇规模,推进生产要素集聚,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城镇综合竞争力,提高就业水平,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坚持可持续发展。

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调整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安全生产,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总量显著增加,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城乡居民生活日益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左右,2010年达到3500亿元左右,其中“两淮一蚌”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超过1600亿元。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化进程加快,服务业比重显著提高,民营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

产业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到2010年产业集群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形成3~5个能够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5~10个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

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

“十一五”期间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42个百分点,到2010年,城镇化率超过37%。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就业岗位大幅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序推进,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状况明显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各类事故死亡率均控制在《安徽省“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确定的范围以内。

第三章 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第一节 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1、积极优化产业布局。

构建“两淮一蚌”重化工业经济带。

大力培育“两淮一蚌”区域经济增长极,把“两淮一蚌”逐步建成为在沿淮城市群有带动力、在淮海地区有竞争力的新兴城市经济圈。

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推进煤电、煤化一体化,建设坑口电站,实施重大煤电、煤化工项目,开发煤化工下游系列产品。

大力发展生物质经济,重点建设工业酒精和燃料酒精、生物乙烯项目、L—乳酸大型生物化工项目。

扩大生物医药、生物农药以及其他生物发酵酸的产量,巩固和扩大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努力将“两淮一蚌”重化工业经济带建成我国最大规模之一的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和重化工城市群。

继续加快霍邱铁矿开发利用步伐。

构建阜亳农副产品深加工及新兴能源经济带。

依托宿州、亳州、阜阳等地丰富的农副产品、煤炭等资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把阜亳经济带建设成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新兴能源基地、现代中药基地和缫丝基地。

2、大力推进产业集聚。

——集成壮大煤电化一体化产业。

依托大型煤、电、化企业,积极引进资金雄厚或具有技术优势的战略合作者,集成发展煤电化产业特别是煤化工产业。

努力延长碳一化学产业、煤基燃料化工、煤基合成油产业链。

推进煤化工业与煤炭、电力相结合,力争实现煤、电、化一体化,延长产业链。

推进原煤资源的简单生产向煤炭产品的精深加工转变。

继续以清洁工艺技术改造合成氨生产线,以合成氨为龙头发展化肥和无机化工,形成煤─化肥─无机化工产业链。

促进煤制甲醇和碳一化工相结合,进一步延伸到有机化工领域,形成碳一化工产业链。

加快煤液化转化为成品油,形成煤基合成燃料产业链。

以煤制甲醇再转化为烯烃,发展乙烯、丙烯的下游产品,形成甲醇制烯烃的产业链。

开展焦化副产品焦油和苯的加工,逐渐形成焦油化工的产业链。

——重点培育四大主导性产业集群。

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

在淮南、淮北、阜阳和宿州等地,重点推进坑口电厂、合成氨、甲醇、煤炭气化液化、煤层气等产业的发展。

形成以成品煤、电力、有机化工等煤电化系列产品为重点的煤电化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加快亿吨煤炭基地、双千万千瓦火电基地、大型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基地建设,重点推进顾桥、顾北等一批新煤矿,田集、凤台、平圩等火电厂,以及煤化─盐化一体化项目等一批煤化工系列项目。

到2010年,力争原煤生产能力达到1.5亿吨,火电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形成3000万吨原煤的深加工能力。

建成并投运淮北─马鞍山─江苏和淮南─皖南─浙江的500千伏东、西通道输电工程,争取基本建成淮南─皖南─浙北─上海的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基本建成煤化─盐化一体化、煤制甲醇等一批重大工程。

形成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在蚌埠、阜阳、亳州、宿州等地,积极发展生物质再生资源利用、畜产品加工、粮油及食品加工、饲料加工、果蔬贮藏保鲜及加工、林木板材加工等产业,利用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拓展生化、食品深加工等产业,延伸产业链。

重点发展生物质转化和食品营养化、功能化、个性化精深加工产品。

建立标准化的专用优质原料种植基地,形成原料、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集群。

重点推进水果粮食及食品深加工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到2010年,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加工、最大的肉类及肉食品加工基地之一。

巩固发展轻纺产业集群。

纺织业。

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出口创汇基地,力争在5~10年内,把沿淮纺织业发展成为全省一流、华东知名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形成以棉纺为特色,集研发、制造、贸易等为一体的纺织─印染─服装一条龙纺织产业集群。

造纸业。

加快推进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集中力量发展中高档卷烟纸、高档文化纸、新闻纸、包装纸和纸板等产品,开发新型建筑、装修装潢材料和人造纸板等产品。

酿酒业。

鼓励古井、双轮、口子、皖酒、金种子等大型骨干企业和优势白酒企业发挥名酒优势,继续扩大市场份额;鼓励开发名贵药酒、保健酒,促进酿酒工业与中药产业互动发展。

到2010年,沿淮酿酒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00亿元。

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生物化工、煤化工、醇类燃料等产业,建设煤泥矸石、煤泥、煤层气综合利用,秸秆垃圾废弃物发电,太阳能和风能利用等工程。

以煤矸石和粉煤灰为原料,加速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型建材,主要生产煤矸石砖、粉煤灰砖和砌块、掺粉煤灰水泥等。

依托上述资源,重点培育循环经济型企业集群,实施能源、水的梯级利用和废弃物的再利用,形成工业生态链网。

开展电厂循环水、污水处理厂中水和矿井排水的综合利用。

——大力扶持四大成长性产业集群。

医药产业集群。

以淮南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为依托,加快建设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基地。

积极推进亳州现代中药基地建设,到2010年,亳州市中药产业产值达40亿元,中药材加工、饮片生产和中成药生产企业达到100家。

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化学药物和天然药物,加快发展中成药,大力发展原料药。

到2010年,实现医药品种开发一批、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结构,研发约2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新品种。

机械电子制造产业集群。

重点实施天然气压缩机及加气站集成、数控铣床等专用机械装备项目;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建设滤清器、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汽车安全玻璃等一批重大项目。

加快推进煤矿机械加工项目建设;积极利用微电子、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提升传统设备,提高汽车装备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

大力发展新型轿车轴承、高速铁路轴承、低噪音轴承、电机轴承、冶金矿山用轴承等。

以大型轴承企业为龙头,重组一批轴承生产企业,推进集群化生产。

到2010年,汽车零部件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专用机械年销售收入和煤矿机械产值均达到30亿元。

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依托蚌埠华光玻璃集团,大力延伸产品链,发展玻璃深加工制品,重点开发功能玻璃,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建设蚌埠玻璃及玻璃深加工基地、玻璃容器生产基地和特种玻璃生产基地。

积极引进国内知名陶瓷企业,发展淮北和宿州陶瓷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加快做大、做强蚌埠精细化工、淮南生物医药和亳州现代中药产业。

培育和建设若干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精细化工、现代中药等领域组建若干工程研究中心,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在现代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环保等重点领域,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步伐。

3、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按照“企业─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的次序,扶植龙头企业,推动中小企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向园区集中,形成以产业集群为龙头、工业园区为载体、设施资源共享、服务配套有力的工业新布局。

重点发展10~20个高起点规划、功能化布局、高标准建设和生态式发展的工业园区。

按照“一园一主业”的原则,依据各地工业园区的资源、交通、土地、产业等条件,在综合性工业园区中规划建设产业专业园,培育优势主导产业。

到2010年,建成若干各具特色、具有较强集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的工业园区。

第二节 加强交通水利设施建设

1、建立健全综合交通网络。

铁路。

建设合肥─淮南─蚌埠客运专线、北京─上海高速铁路安徽段,建设阜阳—六安铁路、宿州─淮安铁路以及“两淮”亿吨煤炭基地运输通道和矿区铁路,建设阜阳和蚌埠铁路枢纽。

公路。

建设亳州─阜阳─六安、合肥─淮南─阜阳、亳州─泗县、淮南─蚌埠、阜阳─新蔡、淮南─滁州─南京等高速公路,加快徐州─明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建设高速公路县城连接线工程和现有国省道、重要县道新改建工程,以及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工程。

水运。

改善淮河干、支流航道运输条件,改造沙颍河、涡河、浍河航道,加快建设沙颍河太和、阜阳、颍上船闸,开工建设蚌埠复线船闸。

积极推进蚌埠、淮南新港区建设。

航空。

建设空军蚌埠机场民航站工程。

管道。

建设利辛至阜阳天然气管道,规划建设利辛至淮北、亳州、宿州等天然气管线工程。

到2010年,沿淮城市群区域新、改建铁路通车里程590公里以上,新增矿区铁路铺轨里程35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204公里以上;淮河干流及支流通航里程1506公里以上,港口吞吐能力增至2410万吨以上;蚌埠机场开通若干条民航线路,阜阳机场民用航空业务明显扩大;建成325公里以上的天然气管线。

2、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利建设。

——继续加强淮河干支流治理。

加强淮河防洪体系建设。

统筹安排堤防、枢纽、河湖疏浚和行蓄洪区建设,完善防汛通信指挥调度系统,确保沿淮城市群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

加快沙颍河治理、淮北大堤加固等治淮工程建设,提高淮河洼地防洪除涝标准,加快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世行贷款项目前期工作。

加固堤防。

重点加强淮河干支流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以及其他重要堤防建设。

完成淮河干流及重要支流堤防的加高加固,使淮河重点堤防达到流域规划标准。

对淤积严重的河湖进行整治和疏浚,扩大行蓄洪能力。

建设控制性水利枢纽。

加强淮河干支流以供水为主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合理确定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发挥其防洪和兴利双重效益。

确保行蓄洪区安全。

加强沿淮行蓄洪区安全设施和蓄滞洪设施建设,重点提高行洪区的防洪标准。

完善进洪泄洪、安全转移道路、通讯等设施和标准围堤工程,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稳定。

继续开展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作。

“十一五”末,行蓄洪区移民建房力争超过10万户。

城市防洪。

在做好城市防洪规划基础上,全面推动沿淮城市群特别是蚌埠和淮南的防洪排涝设施建设。

以地方投资为主,结合淮河堤防加固进行防洪工程建设,逐步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兴建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积极推进引江济淮前期工作,加快建成“淮水北调”临涣管道工程,着力解决临涣工业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加快中线明渠引水前期工作。

将“引淮济阜”工程、淮河洪水资源利用工程纳入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积极建设蓄水、引水、提水等骨干水源工程和一批中小型蓄水工程。

在地下水尚有一定开发潜力的地区,有计划地建设地下水资源工程。

重点保障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提高重点缺水地区的供水和抗旱能力。

充分利用矿井水,积极开展雨洪资源利用和人工增雨,扩大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规模,多渠道开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十一五”期间,沿淮城市群新增供水能力15亿立方米,其中城市新增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

——注重农村水利建设。

加大人畜饮水工程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地修建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在有条件的地区修建集中供水工程,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

加强对现有灌区的配套工程建设和以节水为中心的技术改造。

适当扩大灌溉面积,新增灌溉面积必须充分考虑节水措施。

通过完善灌排设施,实行综合治理,逐步对现有的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

——确保防洪安全。

进一步加强以淮河堤防为基础,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相配套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把防洪工程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和湖洼地及支流治理上来。

进一步加强洪水的风险管理,划分淮河流域洪水风险等级,进行洪水风险程度评价,逐步从洪水风险分析向洪泛区风险管理转变。

最大限度地利用洪水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十一五”期间,淮河干堤的防洪能力达到100年一遇标准,重要支流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标准,城市城区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标准,建制镇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标准,农田防御达到5年以上一遇标准。

第三节 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

1、构建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

充分发挥综合交通和区位优势,以“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为目标,重点建设若干个专业特色浓、辐射区域广、经营规模大、装备水平高、服务功能全、年成交额大的大型物流园区(基地)和一批物流中心(专业市场)。

到2010年,沿淮城市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900亿元,培育建设50个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大型专业市场,努力把蚌埠、阜阳建设成为沿淮城市群及周边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成为中部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之一。

2、推进流通产业的现代化、多元化。

积极发展以连锁经营、分销、代理、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为标志的现代物流业,大力支持发展第三方物流。

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网络的作用,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

加快建设区域性客货联运中心,完善铁路公路集疏运系统。

积极开拓空海铁联运业务,不断扩大运输范围。

进一步增强现有国家粮食储备库、国家棉花储备库的功能,尽快建成粮食、棉花、石油和肉食品等重要的商品仓储中转基地和物流中心。

以重点优势商贸流通企业为主体,加大资产重组力度,组建一批大型“龙头”商贸企业集团,带动一批中小商贸企业共同发展。

到2010年,培育组建20家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跨地区跨行业发展、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通过调整结构、盘活存量、制度创新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商贸企业。

大力发展民营商贸流通中介组织、农民运销商,组建县乡农产品销售公司和销售协会,探索“政府+企业+中介”的流通模式。

第四节 加快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建设

1、加快城镇化步伐。

着力培育区域增长极。

加快“两淮一蚌”城市群发展,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进蚌埠─淮南和淮北─宿州经济一体化建设,集约发展中小城镇;以大、中城市和区域城镇群建设作为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战略重点,以中心镇作为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战略基地,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加快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心镇。

重点建设蚌淮(南)、相(淮北)宿、阜阳等区域中心城市。

建设和发展一批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城镇群,相(淮北)─濉(濉溪)─宿(州)、宿(州)─灵(璧)─泗(县)、亳(州)─涡(阳)─蒙(城)、界(首)─太(和)─阜(阳)─颍(上)等重点区段要率先突破。

积极发展一批县城,带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优先培育发展一批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规模优势明显的中心镇,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到2010年,淮南、蚌埠的人口超过100万,淮北市人口接近100万,形成2个特大城市、3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和1个达到中等城市规模的县城(界首),6个10~20万和11个10万人口左右的县城及若干建制镇,沿淮城市群城镇化水平超过37%。

2、建立错落有致、富有竞争力的城镇体系。

依托京沪铁路、京九铁路、商景高速沿淮段、合徐高速、界阜蚌高速─蚌宁高速、泗亳高速、阜阳至新蔡高速公路,拉开城镇体系建设框架,形成多层次的城镇空间结构网络。

依托东向联系主轴,带动区域东向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

推进产业发展、区域基础设施的合理分工与合作;阜阳、亳州通过境内高速公路、铁路加强与豫东地区的联系;淮北、宿州凭借境内高速公路和铁路及优越的区位积极融入徐州都市圈,加快与苏北经济一体化进程;突出推进蚌淮、相宿经济一体化,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

以蚌埠、淮南市为中心的蚌淮次区域,加快交通沿线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同步推进矿区开发和城镇建设,重点建设蚌淮城镇群。

以宿州、淮北市为中心的宿相次区域,联合组成皖东北的中心城市,推进经济一体化,统一规划城镇建设,进一步开发利用淮北矿区的煤炭和其他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以阜阳市为中心,亳州市为次中心的阜亳次区域,主要依托大京九,集中力量发展阜阳市、亳州市,争取在工业和第三产业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突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凝聚力和辐射力,逐步建成皖西北的中心城市。

3、实施区域空间管治。

根据依法行政、有限干预、事权清晰的原则,实施区域空间管治,以满足各地发展与区域空间资源保护双重需要。

坚守自然生态的“安全底线”,保障地区生态安全,塑造沿淮城市群良好的综合环境和空间建设形态;引导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对战略性空间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保障区域经济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沿淮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优化空间结构,对空间进行分类、分级和分区管治,建立健全区域空间管治机制,改变无序发展的状态,促进区域与城镇协调发展;加强对区域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引导,形成合理布局,减少重复建设,促进资源共享;统筹区域发展,引导公共财政的空间投向,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协调矛盾冲突,保障区域整体利益,实现区域利益主体间平衡和共赢。

第五节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1、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巩固大粮仓的基础地位。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建好灌排水利设施整修配套工程,增加蓄水和抗旱能力。

加快实施沿淮平原洼地综合治理工程。

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田间配套节水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用水效率。

加快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

进一步明晰土地使用权主体,提高农民对耕地投资的积极性。

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健全有效的流转机制。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完善农业监测检验体系。

到2010年,改造750万亩中低产田为标准农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到1500万吨以上,主要农作物品种2~3年更新一次,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2、加快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规模经济效益。

培育大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争取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特色农产品领域内,培育一批外向型的跨国农业企业,创造一批出口创汇的名牌农产品。

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引基地、基地带农户,推动龙头企业与农业基地、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

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特别是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十一五”末,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超过1以上。

3、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粮经作物。

进一步调整品种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和保优节本栽培技术,改变混种、混储状况,提高品种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推广适用技术,逐步扩大高新技术的应用范围,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抓好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到2010年,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发展到800万亩以上,优质特色水稻种植22万亩以上。

果蔬。

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争创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提高科技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