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37989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docx

《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docx

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研究课题

 

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开发

利用研究报告

 

项目申报单位:

常德市农普办

项目主持人:

聂会平

项目参与人:

彭志刚姚顺东

郭毅夫朱方枝郭少清

 

二○○八年十二月

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开发利用

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增长理论逐步从强调物质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转而突出人力资本对经济进步的贡献(Barro,1991;Bourguignon,1993;Chari和Hopenhayn,1991;Lopez等,1999;Romer,1993),从现有文献来看,大部分研究都证实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Caball和Santos,1993;Otani和Villanueva,1990;Mankiw等,1992)。

但也有一些结果认为,人力资本对农村地区产出的作用并不显著,甚至是负向的(Knight等,1993;Islam,1995)。

常德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始终是其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环节。

2006年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中,第一产业所占的份额仅为24.5%,但乡村人口却有485万人,占总人口的79.8%,在219.6万人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仍有187.8万人。

那么,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这样庞大的人力资本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基本经济理论出发,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利用两次农业普查的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对人力资本在常德农村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定量研究。

关键词:

人力资本积累研究报告

一、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发展状况

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和其他正规和非正规的学习过程,以及通过健康投资、劳动力迁移等手段而凝结在自然人身上的知识、技能、优良品质和所有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

虽然在理论上众多学者对人力资本的认识形成了共识,但在实证研究中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反映人力资本状况的指标体系。

从指标的重要性与数据的可得性角度考虑,本文将采用劳动力的受教育状况来衡量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状况。

(一)农村人力资本不断提升,但存量仍然较低

从1996年到2006年,随着各方面教育投入的增加,常德市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得到了不断提高。

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逐年增加,由1996年的人均6.94年增加到2006年的7.47年,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所占比重稳步增加,而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以及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比例在2000年以后呈明显下降趋势。

但总的来看,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仍然偏低。

2006年我市农村劳动力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占7.18%,大专及大专以上的劳动力仅占0.44%,文盲半文盲仍有5.71%,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到了47.85%,初中文化水平的劳动力较多,占到了44.53%,而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仍然较低,比如1975年,日本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就达到11.7年(戴家干,1998)。

(二)农村正规教育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发展缓慢

自1996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常德市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总体上看在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在不断增加,文盲半文盲的比率在不断降低。

如表1所示,常德市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所占比率从1996年的25.5%逐年下降为2006年的8.09%,高中及高中以上所占比率从1996年的5.99%上升为2006年的11.17%。

表1常德市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发展(%)

年份

文盲及半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以上

平均受教育年限

1996

30.50

39.13

25.46

4.82

0.09

6.94

1997

28.54

39.65

26.53

5.18

0.10

6.96

1998

26.85

40.34

27.55

5.13

0.13

7.04

1999

24.82

39.76

29.09

6.17

0.16

7.13

2000

22.08

40.45

31.23

6.06

0.18

7.26

2001

19.34

41.05

33.26

6.15

0.20

7.21

2002

15.98

41.42

35.61

6.76

0.23

7.34

2003

11.04

41.87

39.76

7.00

0.33

7.38

2004

8.83

42.08

41.67

7.07

0.35

7.42

2005

7.23

42.37

42.88

7.11

0.41

7.45

2006

5.71

42.14

44.53

7.18

0.44

7.47

虽然在此期间各类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增长缓慢,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96年的6.94年,逐年提高到2006年的7.47年,平均每年只增长0.05年。

(三)农村健康投资增长速度快,但投资水平低

农村医疗保健投资是农村劳动力健康储备的主要来源之一。

自从1996年以来,农村医疗保健支出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见图1),从1996年的人均88.68元增加到2006年的人均230.97元,10年间增加了近3倍;同时医疗保健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从1996年的4.97%上升到2006年的6.72%,但是其绝对量和相对量都仍然很小,从绝对量上看,10年来,农民人均年医疗保健支出没有突破240元,并且大大低于湖南省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2004年湖南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达到475,是农村居民的3.79倍。

从相对量上看,农村医疗保健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20年来大多集中在4%左右,10年来没有突破6.8%。

二、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一)模型设定

本文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将人力资本因素引入C-D生产函数,考察常德市农村产出水平及其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模型表达式为:

ln(Y)=ln(A)+αln(K)+βln(L)+ε

(1)

其中,Y为农村总产出水平,A为全要素生产率,K为物质资本投入,L为劳动投入(劳动力数量),α和β分别表示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

方程

(1)假定劳动力是同质的,式中L仅代表劳动力的数量,没有考虑劳动力素质的差异,而在农业逐步现代化的今天,劳动者素质在生产与社会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理论上在经济活动中应考虑劳动者素质的不同。

为此,引入反应劳动力素质的变量H,

(1)式变为:

ln(Y)=ln(A)+αln(K)+βln(L)+γln(H)+ε

(2)

其中,H表示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用来作为反应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的替代变量,γ表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产出弹性。

为了综合考察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对农村产出的作用,引入变量(含人力资本的劳动力),设定模型如下:

ln(Y)=ln(A)+αln(K)+βln(L*)+ε(3)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1996年至2006年为研究区间。

所用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常德市两次农业普查以及《常德市统计年鉴》。

主要变量采用以下处理方式取得。

1·农村产出(Y)

农村产出既包括农业的产值,也包括农村中二、三产业的产值,我国现有的公开发表的数据无农村产出的统计,本文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乡村总人口的乘积来代替,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用农村消费物价指数进行调整,换算成实际收入。

2、物质资本投入(K)

K用按不变价计算的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表示,含义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资本投入。

3、劳动力投入(L/L*)

劳动力数量L本文采用常德两次农业普查提供的农村从业人员数量。

综合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劳动力投入指标L*,本模型将采用“教育年限法”来度量。

将教育层次定义为五级,且假设同级教育中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和自学考试取得的学历是同质的。

(1)H5表示文盲半文盲,是文盲人口、扫盲班人口及小学辍学人口的合计。

在本模型中,其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年。

(2)H4表示小学文化程度,包括普通小学教育、成人小学教育。

其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年。

(3)H3表示初中文化程度,包括普通初中、职业初中、初中级技工、工读学校、成人初中,在本模型中,其受教育年限为3年。

(4)H2表示高中文化程度,包括普通高中、中等专业技术、职业高中、高中技I:

教育、成人中等技术教育、成人高中,在本模型中,其受教育年限为3年。

(5)H1表示大学专科及以上,包括普通大学专科、成人专科、自学考试专科、普通大学本科、成人本科、自学考试获得本科毕业证、研究生。

由于原始数据中没有将这些教育层次进一步细分,本模型将忽略大专、硕士和博士的受教育年限间的差异,对大专以上学历采用统一标准,即在本模型中,其受教育年限为4年。

因此,人力资本存量H=15*H1+11*H2+8*H3+5*H4+1*H5

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存量/人口总数

(三)回归结果分析

运用Eviews3·1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对上述三个方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下:

表2各方程估计系数与统计检验

常数项

ln(K)

ln(L)

ln(H)

ln(L*)

R2

方程1

-1.520

(-0.358)

0.632***

(20.673)

0.452

(1.283)

0.952

方程2

-2.025

(-0.648)

0.735***

(4.133)

0.682

(1543)

-0.623

(-0.783)

0.938

方程3

-5.501

(-1.302)

0.657***

(6.762)

0.872**

(2.603)

0.906

注:

***、**分别表示系数在1%、5%水平下显著

从表2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三个方程中资本投入项InK的系数均为正,且非常显著,显著性水平均达到了1%,可见资本投入对常德市农村产出的正向影响是毫无疑义的。

但是方程

(1)与方程

(2)中劳动力数量InL与人力资本InH变量的系数均未通过检验。

对于方程

(1)来说,系数不显著的原因可能在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教育、知识、技能等反应人力资本存量的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对非农产业的贡献,方程

(1)未考虑人力资本因素的变化,属于计量经济学中丢失重要解释变量问题;另一方面,当地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其对农村产出贡献不显著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方程

(2)中为什么劳动力数变量L与质量变量H的系数不显著,通不过统计检验,可能的原因是反应劳动力素质的教育水平等指标是通过劳动力来发挥作用的,数量里渗透着质量,很难将二者严格地分开。

方程(3)中将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综合起来考虑,发现含人力资本劳动力L*的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且其系数或者产出弹性0.872远远大于资本投入K的产出弹性0.657,假定二者按相同比例增长,则含人力资本劳动力L*对产出的贡献显然要大于资本投入对产出的贡献。

但现实中,物质资本投入的增长速度远快于含人力资本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因此二者对产出的贡献大小则有所不同。

三、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一)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回归分析

以人均受教育状况、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农业投资作为自变量,将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应变量,作回归分析:

Y=C+a×X1+b×X2+d×X3

式中,Y一农民人均纯收入

X1—教育程度系数

X2—人均耕地面积

X3—人均农业投资

C为常数项+ε

a,b,d系数估计值

 

表3各方程估计系数与统计检验

教育程度系数

人均耕地面积

(亩/人)

人均农业投资(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系数估计值

R2=0.972

F=320.6

70.11***

-12.45**

0.052***

农业收入

系数估计值

R2=0.968

F=350.6

57.7**

65.61*

-0.008*

注:

***、**、*分别表示系数在1%、5%、10%水平下显著

根据回归结果,得出下述结论:

1.三个因素中教育程度系数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最大,系数估计值达到70.11,即教育程度系数每增加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加70.11元,也表明农民的人力资本状况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越发重要.传统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土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为负,系数估计值为-12.45,农业投资对农民收入影响为正但影响很小,系数估计值只有0.052,即人均农业投资每增加一元,农民收入增长为0.052元。

耕地面积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为负,主要原因可能是近年来的土地面积大多被征用,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所致。

农业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显著,是因为农业的投入与农业对资金的需求而言,投入数比较少,并没有对农业的生产环境、生产条件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农民素质成了农民收入高低的关键。

2.关于农业收入部分,土地仍然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人均耕地面积、教育程度系数对农民的农业收入部分的影响显著,农业投资对农民的农业收入部分的影响为负,三个因素中人均耕地面积对农民的农业收入部分作用最大,系数估计值为65.61元。

人均耕地面积仍然是农业收入的决定性影响因素。

在农业生产中土地仍然是一个客观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着农民生产的规模和效率。

(二)不同人力资本状况对家庭收入的影响

通过农业普查的调查资料表明,2006年常德市农村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50%左右已经达到了初中以上,劳动力平均纯收入水平随着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且,初中和高中以上教育水平的劳均纯收入均高于总体平均收入,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水平则低于总体平均收入。

从时间序列来看,1996年,农民劳均纯收入的变化与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之间关系不大。

随着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劳均纯收入没有明显变化,随后五年(1997——2001年),劳均纯收入与受教育年限之间的关系增大(见表4),随着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劳均纯收入以递增比率增加。

表4:

1996—2001年不同文化程度劳动力劳均纯收入比较

平均受教育年限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1年左右

1557

1782

1632

1672

1976

2056

2

1632

2328

1754

1738

2013

2143

3

1476

2278

1699

1882

2132

2087

4

1082

2154

1867

1874

2065

2154

5

1245

2257

1982

1965

2167

2213

6

1356

2469

2006

2207

2232

2256

7

1875

2350

2109

2276

2307

2306

8

1832

2389

2231

2312

2345

2356

9

1954

2504

2329

2354

2456

2465

10

2004

2612

2453

2378

2497

2543

10年以上

1976

2698

2467

2538

2576

2653

四、影响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相关因素分析

根据投资理论,只有当教育的报酬率大大超过物质资本投资的报酬率时,才能激发出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因此影响教育投资报酬率的因素均构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

但是,实际上来看,对于任何家庭和个人,教育投资的报酬率只具有相对的吸引力,除了教育投资的报酬率外,影响农户家庭教育投资的因素还有许多,从人力资本供给角度看主要有:

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政府教育贷款制度的完备性、教育机构和教育设施的供给状况等;从人力资本需求角度来看主要有:

农户家庭生产经营状况、人力资本的初始储量、劳动市场的完善程度等。

从其他非经济因素角度看主要有: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国家政策、文化传统与社会环境等。

(一)模型变量及说明

鉴于农业普查数据的特点,模型主要考察以下几类影响因素:

(1)家庭收入和自然资源状况,分别用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耕地面积两个指标作为代表;

(2)家庭人口的现有人力资本水平,用劳动力平均文化程度指标表示。

模型如下:

lnINV=α+β1INC+β2LAN+β3EDU+ε

式中:

INV——人均人力资本投资,等于家庭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医疗健康支出以及交通通讯支出之和除以家庭常住人口数;

INC——人均纯收入,等于家庭纯收入除以家庭常住人口数;

LAN——人均耕地面积,等于家庭耕地面积除以常住人口数;

EDU——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二)估计结果及分析

表5:

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解释变量

非标准化回归系数

标准化回归系数

显著性

常数项

3.728**(18.765)

0.000

人均纯收入

6.562E-04**(12.135)

0.328

0.000

人均耕地面积

-0.162E**(-3.035)

-0.082

0.002

劳动力平均文化程度

4.572E-02*(2.351)

0.078

0.011

调整后的R20.282

F值48.282**

注:

**、*分别表示系数在1%、5%水平下显著,样本数为987

运用SPSS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表5。

估计结果表明,模型的F检验值是显著的,说明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变量的参数值都能够在1%或5%显著性水平下通过统计检验,这表明,这些因素确实影响着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

根据标准化回归系数,对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产生影响的因素按其重要性程度排序依次为:

人均纯收入水平、人均耕地面积、劳动力平均文化程度。

这说明收入水平是影响教育投资最重要的因素。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前面几部分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常德市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虽然不断得到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村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产出的贡献比较低,农村经济增长还是粗放式的;人力资本对产出贡献低的直接原因是人力资本增长缓慢,远远慢于物质资本投入的增长速度,深层次的原因是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必然导致农村经济增长乏力势必影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农村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影响着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而农民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状况又影响到农民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形成一个闭环的系统。

在当前常德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还很缺乏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下,返乡农民工迫切需要重新就业和创业的知识和技能,政府应在其中起到积极作用。

应继续加大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方面的投资力度,合理安排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比例,积极引导农民个人进行教育、医疗、培训等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村经济》2006年01期

[2]《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代武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06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