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任务观察管理标准QGJJYW0604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36835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44任务观察管理标准QGJJYW0604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044任务观察管理标准QGJJYW0604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044任务观察管理标准QGJJYW0604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044任务观察管理标准QGJJYW0604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044任务观察管理标准QGJJYW0604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44任务观察管理标准QGJJYW06044.docx

《044任务观察管理标准QGJJYW0604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4任务观察管理标准QGJJYW06044.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44任务观察管理标准QGJJYW06044.docx

044任务观察管理标准QGJJYW06044

任务观察管理标准

1总则

1.1目的

为了解员工行为、作业方法和标准的符合性以及员工熟悉和依从作业规范的程度,及时发现和纠正管理、作业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特制定本标准。

1.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任务观察的策划、执行、统计分析和回顾的管理要求,适用于公司各生产部门。

2规范性引用文件/应用文件

2.1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主席令第13号)第二十六条、第三十六条、第五十条

--《钻石综合风险管理体系》2.1.2

2.1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任务观察:

指对作业人员执行任务过程的观察。

可分为全面任务观察和局部任务观察。

4职责 

4.1安环部主任

负责组织对公司任务观察的汇总统计分析,并监督任务观察执行。

4.2各部门主任

负责组织实施管辖范围内的任务观察策划、执行、统计分析和信息报送工作。

 

5管理内容与方法 

5.1任务观察的策划

5.1.1各部门应基于以下目的开展任务观察:

A、了解员工的行为习惯;

B、检验制度标准或作业指导书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C、跟踪员工的培训效果,收集员工的培训需求和合理化建议;

D、发现可能导致事故、伤害、损失和无效率的行为或方法。

E、跟进上一次任务观察提出的现场立即改进措施的执行效果。

5.1.2各部门制定计划时,应根据管理职责和关注焦点,选择开展全面任务观察或局部任务观察。

各部门每月应结合月度工作计划,按照《任务观察频次表》(附录1)规定制定任务观察计划,明确任务观察类别、执行时间、执行人。

并重点对以下情况开展任务观察:

 

A、实行新的作业任务或作业标准;

B、中、高风险的作业任务;

C、事故事件分析或统计结果反映出的突出问题;

D、新上岗员工的作业;

E、作业技能培训后;

F、安全意识欠缺、经常尝试冒险作业的员工。

G、上月任务观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的趋势和问题。

 

5.1.3安环部、 各部门应组织开展任务观察技术培训。

 

5.1.4任务观察的人员应掌握任务观察方法,熟悉所观察的作业任务。

 

5.2 任务观察执行

5.2.1采用安全观察与沟通六步法进行,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

观察 --决定采取行动,安全地制止不安全行为;

第二步:

表扬--肯定员工作业方式中安全的部分;

第三步:

讨论—讨论不安全行为,该不安全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有无更安全的作业方法;

第四步:

沟通--就如何安全地工作,与员工达成一致意见,并取得员工的承诺;

第五步:

启发--启发员工讨论其它安全问题;

第六步:

感谢--感谢员工的配合。

5.2.2任务观察时应做到:

A、观察过程不影响正常作业。

B、观察过程中对有即时危险可能导致事故、伤害、损失的不安全行为应安全地进行纠正,并将正确的行为或方法进行演示、指导。

C、对发现的问题应与相关人员沟通,探究深层次原因和讨论更安全的作业方法。

D、对任务观察发现问题所涉及的现场作业人员责令整改。

E、任务观察完成后,任务观察人员应将观察情况和后续改进意见反馈给被观察员工。

F、任务观察完成时,任务观察人员应填写《任务观察记录表》(附录2),分类记录任务观察发现和了解的信息。

5.2.3任务观察发现的管理或系统性问题,应及时纳入纠正与预防系统。

5.3任务观察统计与分析

5.3.1各部门应每月填写《任务观察月度统计分析表》(附录3),并分析管理和系统上的原因,提出培训、作业标准修订、用具或作业环境改善措施等,部门审核通过后纳入纠正与预防系统。

 

5.3.2各部门每月底前将审核通过后的《任务观察月度统计分析表》(附录3)报送安环部。

 

5.3.3 安环部每半年对本单位任务观察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分析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的分布、排序和变化趋势,每半年发布分析结果,并对新发现问题纳入纠正与预防系统。

5.4任务观察回顾

5.4.1安环部应每年12月对任务观察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回顾。

5.4.2安环部每年12月组织对本标准进行回顾,必要时进行修订。

 

5.5记录保存

任务观察现场记录和统计分析记录至少保存一个修订周期。

6附则

6.1本标准由安环部负责解释

6.2本标准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7附录

附录1《任务观察频次表》

附录2《任务观察记录表》

附录3《任务观察统计分析表》

附录1

任务观察频次表

序号

观察部门或人员

范围

频次

1

安环部

公司所辖生产区域

每月不少于1次

2

各部门

部门所辖生产区域

每月不少于1次

3

班组安全员

业务范围生产区域

每月不少于1次

附录2

任务观察记录表

任务观察人员:

被观察部门/班组:

作业任务:

时间:

年月日

任务观察类别:

□全面观察□局部观察

观察时长:

观察目的

□了解员工的工作习惯

□收集员工的培训要求和合理化建议。

□新员工

□跟进上一次任务观察提出的现场立即改进措施的执行效果。

□经常尝试创新、冒险

□跟踪员工的培训效果。

员工接受培训的内容:

       

□员工工作表现情况

□检查制度标准或作业指导书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制度标准或作业指导书名称。

□新任务、新作业标准、程序

□其它

观察内容与记录

人员反应

人员位置

个人防护用品

工具与设备

作业程序与标准

作业环境

人机工效

观察到的人员异常反应:

□补充接上地线

□停止正常工作

□重新安排工作

□改变原来的位置

□调整个人防护装备

□其他

员工的工作位置是否存在危险:

 

□高空、靠近平台边缘,可能坠落

□身体某部位可能触电

□身体某部位可能被撞击

□身体某部位可能被挤压或夹住

□可能被地面物体绊倒或滑倒

□接触危险化学品□可能吸入有毒有害物

□有限空间

□其他

员工是否正确的使用了:

□头部,安全帽、面罩

□眼部,安全眼镜或眼罩

□耳部,耳塞或耳罩

□脸部

□呼吸防护,呼吸器

□手和手臂,安全手套

□腿和脚部,安全鞋或靴

□躯干,劳保工作服

□坠落防护,安全带及系绳

□其他

员工所使用的工具、设备:

□未正确使用、操作

□正确型号的工具或设备

□工具或设备状况不良、本身不安全

□工具、设备不适合该项作业

□其他

作业涉及的程序、标准、作业指导书等:

□可操作性

□不可获取

□没有建立

□没有遵照执行

□员工不熟悉作业程序

□员工不理解作业程序

□使用和遵守程序与标准

□程序与标准是否是最新的版本

□作业程序与标准的可操作性

□是否申请了工作许可证

□人员沟通措施是否到位

□是否有应急程序与装备

□其他

作业环境与场所是否:

□作业区域是否整洁 

□工作场所井然有序

□作业区域物料及工具摆放规范、适

□障碍物和斜放物体

□应急通道有障碍

□是否处于过道上

□是否在楼梯和平台上

□是否进行危险气

体测试

□其他

操作、检(维)修和办公环境是否符合人机工程学则:

□噪音

□高温作业

□光线与照明

□有限空间作业

□潮湿场地作业

□湿滑场地作业

□风力气候作业

□躯体姿势

□重复的动作

□搬运负荷过重

□工具和把手

□工作区域设计 

□密闭场地(变压器内部)作业 

□其他

安全行为描述

不安全行为描述

总计:

总计:

初步结论

员工不清楚规定;□员工清楚规定但未执行;□员工一时疏忽未执行规定;□公司未给其配置作业需要的资源;□未建立该作业的程序;作业程序与现场不符合;□作业程序繁琐,员工不愿执行;□员工的作业方法是无风险、效率高的;制度标准未明确规定;□制度标准与现场不符合;□制度标准太复杂,难于执行;□制度标准之间有冲突,员工不清楚以什么为准;□员工的建议可以采纳或需要研究;□其它:

改进建议

 

备注:

请在不安全行为项目前的“□”内划“√”,同一项目如观察到多次在项目后注明次数;若该类别无不安全行为,则在类别名称后的“□”内划“×”(以上为示例)。

附录3

任务观察回顾分析表

任务观察项目

部门名称:

安全行为数量

不安全行为数量

1人员的反应:

□补充接上地线

□停止正常工作

□重新安排工作

□调整个人防护装备

□改变原来的位置

□其他

2人员位置

□高空、靠近平台边缘,可能坠落

□身体某部位可能触电

□身体某部位可能被撞击

□身体某部位可能被挤压或夹住

□可能被地面物体绊倒或滑倒

□接触危险化学品□可能吸入有毒有害物

□有限空间

□其他

3个人防护用品

□头部,安全帽、面罩

□眼部,安全眼镜或眼罩

□耳部,耳塞或耳罩

□脸部

□呼吸防护,呼吸器

□手和手臂,安全手套

□腿和脚部,安全鞋或靴

□躯干,劳保工作服

□坠落防护,安全带及系绳

□其他

4工具与设备

□未正确使用、操作

□正确型号的工具或设备

□工具、设备不适合该项作业

□工具或设备状况不良、本身不安全

□其他

5作业程序与标准

□可操作性

□不可获取

□没有建立

□没有遵照执行

□员工不熟悉作业程序

□员工不理解作业程序

□使用和遵守程序与标准

□程序与标准是否是最新的版本

□作业程序与标准的可操作性

□是否申请了工作许可证

□人员沟通措施是否到位

□是否有应急程序与装

6作业环境

□作业区域是否整洁 

□工作场所井然有序

□作业区域物料及工具摆放规范、适当

□障碍物和斜放物体

□应急通道有障碍物

□是否处于过道上

□是否在楼梯和平台上

□是否进行危险气体测试

□其他

7人机工效

□噪音

□高温作业

□光线与照明

□有限空间作业

□潮湿场地作业

□湿滑场地作业

□风力气候作业

□躯体姿势

□重复的动作

□搬运负荷过重

□工具和把手

□工作区域设计 

□密闭场地(隧道,变压器内部)作业

8其他

时间: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