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心理学读书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2801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心理学读书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整合心理学读书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整合心理学读书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整合心理学读书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整合心理学读书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合心理学读书报告.docx

《整合心理学读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合心理学读书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合心理学读书报告.docx

整合心理学读书报告

文献阅读报告

一、本文主要内容:

良好的友谊关系有助于青少年的积极适应,高质量友谊的青少年有更少的行为问题、更低的抑郁、焦虑及孤独感、更高的自尊、社会能力和社会接纳等。

良好的亲子关系或高父母支持与青少年更好的心理社会适应相关。

因此,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验证我们这样的假设:

从早期到中期,青少年感知到的父母支持减少,对情绪适应的影响作用减弱,相反,青少年感知到的来自朋友的支持增多,并对情绪适应的影响作用增强;进入青少年中期,父母与朋友两个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减弱,两种支持系统对情绪适应的影响可能会遵循独立模式。

我们预期:

青少年女孩的友谊支持高于男孩,父母支持的增强模式(即,高父母支持将增强友谊支持对情绪适应的影响)更适用于早期青少年女孩。

使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有关系网络问卷、朋友提名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孤独感量表、抑郁量表五种量表。

施测后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求出各个量表的平均数,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其进行单变量方差分析,求得主效应,最后还进行了回归分析。

讨论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孤独感和抑郁的特点和成年人有所不同,父母支持和友谊支持对青少年的孤独感和抑郁有明显的相关,但是这两种支持系统对初一和高一的青少年的影响作用各有不同。

这验证了实验的最初假设。

但是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和女生对父母支持和友谊支持没有太大的差异。

优点:

1、使用的量表比较全面,有较好的信效度。

能够得到全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的友谊和父母支持的情况。

2、初一和高一的青少年在友谊支持和父母支持上各有不同,这说明父母应该区别对待孩子,用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征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同时,父母支持和友谊支持对孩子的身心影响都比较重大,这也要求父母要重视这个问题去进行教育。

缺点:

1、施测的问卷比较多,分多次施测,其中可能会有误差变量混进去,不能较好地控制。

收集的数据信息虽然也很多,但是进行统计分析时,并不能都完全用上,造成了对数据的浪费。

启示:

在做问卷调查设计的论文时,要考虑到受试者的身心特征,让受试者做的问卷在量和质方面都要恰当,这样收集的数据才比较有效。

同时,论文的研究意义要明确这是非常明确的。

参考文献:

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早中期青少年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田录梅、陈光辉、王姝琼、刘海娇、张文新)

二、本文主要内容:

高情绪调节能力的儿童更容易获得良好的同伴关系,且具有更高学业成就,而情绪调节困难是导致学龄期儿童问题行为的易感因素,情绪应对方式缺乏或不当的小学儿童表现出更多或更严重的抑郁症状。

本研究通过采用元情绪理念量表、情绪调节困难量表、儿童情绪调节问卷来验证这样的假设:

母亲情绪教导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母亲情绪摒除、情绪紊乱和情绪不干涉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母亲情绪调节在其元情绪理念与其儿童情绪调节间具有中介作用。

在收集数据后,对其进行分层回归和路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元情绪理念结构中,母亲秉持情绪教导理念有助于促进儿童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能力的发展,但其情绪紊乱可能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性的增强。

母亲情绪教导理念的形成有助于控制其不良情绪的表达,有助于形成自身更加灵活多样的情绪调节策略,而对自身不良情绪的有效控制和更灵活的情绪应对策略,将有助于促进其孩子情绪能力的发展。

优点:

1、母亲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在很多研究中都有表明,这篇文章比较有新意的强调母亲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2、这篇论文的研究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因为母亲在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中起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情绪调节能力也是孩子必备的一种能力。

因此,母亲自身的情绪调节在潜移默化中就影响了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缺点:

1、论文最后没有具体教导作为孩子的母亲,该如何采用比较具体的方法去调控好自己的情绪。

我觉得这算是一种缺憾吧。

启示:

在做比较有教育意义的论文时,文章最后可以适当提出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建议,让大家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这样研究就不会白做了。

文章中的路径分析显示了母亲情绪调节在母亲元情绪理念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这让我思考了一个问题,如何去寻找中介关系。

参考文献:

母亲元情绪理念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关系:

母亲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黄会欣李银玲张锋李伟强)

三、本文主要内容:

留守儿童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导致他们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容易导致心理健康发展问题。

本研究主要探讨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教师接纳三种社会关系是怎样影响其孤独感的。

通过采用依恋量表、同伴提名法问卷、教师接纳、儿童孤独量表四种量表进行收集数据,对不同类型的儿童的社会关系和孤独感进行差异检验分析,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和孤独感进行相关分析,社会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进行回归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同伴拒绝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同伴喜欢显著于非留守儿童。

这可能是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导致他们与父母的交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变得非正常化,时间上表现为长期间断性,由随时可以的交流沟通变得不确定,空间上表现为远距离性,由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变成非面对面,他们无法拥有完整的家庭,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与其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

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同伴拒绝、父子依恋依次进入因变量为孤独感的回归方程中,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社会关系共同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较低父子依恋水平的留守儿童体验到的孤独感会因较高的教师接纳和同伴接纳而降低。

优点:

1、留守儿童在农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研究者能够深入去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状况,有利于社会和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促进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

2、本文区分了母子依恋和父子依恋的情况。

因为在农村很大一部分是存在母亲在家照顾孩子,父亲一人在外打工的情况,会导致孩子只和母亲关系亲,和父亲关系疏远。

在研究中对这一具体情况做出区分,体现了研究者的细心。

缺点:

留守儿童可能由于缺乏较好的母子依恋或者父子依恋,会导致同伴接纳和教师接纳的程度减少。

但是针对目前父母必须外出打工赚钱养家这样的客观情况,作为老师能为留守儿童做些什么呢?

启示:

做研究要细心观察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先观察再设计研究方法,这样有利于帮助我们做出的研究符合实际情况。

四、本文主要内容: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探索延迟匹配任务范式下面孔识别工作记忆的脑电位特征。

实验以面孔图片为刺激,在校大学生被试完成靶匹配工作记忆任务。

我们采用延迟样本匹配任务范式,以面孔作为刺激物,分别考察对熟悉靶面孔、新靶面孔的追踪匹配,以及长时记忆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目的在于:

考察面孔识别脑电n170成分在熟悉靶和新靶、靶与分心物、以及左右枕颞区的异同,分析面孔识别n170成分对应的加工阶段及其脑区优势效应;探索工作记忆中面孔识别的erp特征,验证工作记忆的erp测量方法。

实验的刺激材料为修饰整齐的240张人物照片,实验程序为分18组,采用“abbaab”方法平衡各组的实验顺序。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计划比较分析的方法,方差分析的p值采用greenhouse-geisser法校正,脑电地形图由64导数据得出。

先前的学习对面孔识别n170成分未产生影响,但会影响工作记忆过程中大脑对追踪靶和拒绝分心物的反应。

此外,面孔识别工作记忆的脑电特征与相同实验范式下的物体识别(guoetal.,2008)相比,存在明显不同。

物体识别工作记忆中靶与分心物脑波在200ms左右出现分离,时间比面孔识别早;新靶与熟悉靶之间的差异,物体识别工作记忆表现在额区和中央区,而面孔识别表现更广,还包括中央区、顶区及枕区,熟悉分心物与新分心物之间的“旧/新效应”,物体识别时出现在顶区和枕区,而面孔识别反映在额区,新旧工作记忆方面,物体识别在200~400ms表现出新工作记忆的波幅更正,而面孔识别是在450~650ms新工作记忆的波幅更正。

这些差异都暗示着面孔识别和物体识别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两种加工过程,两者在脑机制上可能不同。

结果发现,被

试识别靶面孔及分心物面孔时均在枕颞区两侧诱发n170,且靶与分心物的n170振幅在相同电极上都没有显著差异,在颞区两侧的p7和p8上差异显著;无论靶面孔还是分心物面孔,工作记忆的erps均产生了p300成分。

在分别追踪新靶和熟悉靶的工作记忆任务条件下,靶与分心物的erps波形在250ms后出现分离,且靶刺激波幅均比分心物更正,新靶比熟悉靶更正。

熟悉分心物与新分心物之间显示出250~650ms的前额区旧/新效应,在晚期的450~650ms时段,新工作记忆比旧工作记忆波幅更正。

这些结果表明,面孔识别的n170效应可能反映的是面孔知觉的整体加工,且n170的右半球优势具体为颞区的右侧优势;先前的面孔学习会影响工作记忆期间大脑对面孔的识别反应。

优点:

1、在实验的具体设计上,细节做得很全面,在照片处理上做得很仔细。

2、e-prime和脑电结合使用,发现面孔识别和物体识别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两种过程,两者在脑机制上可能不同。

缺点:

面孔识别和物体识别两者脑机制的不同说明了什么呢?

论文中没有具体说明。

启示:

脑电的实验设计对很多文科生来说有一点难度。

做这种研究虽然不需要大规模的进行调查,但是在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中,都需要注意,避免参入误差变量,导致实验结果无效。

参考文献:

人类面孔识别工作记忆的脑电位特征

孙天义、许远理、郭春彦

五、本文主要内容:

亲子亲合对儿童的发展具有保护作用。

具体体现在,亲子亲合对儿童发展的独立的、直接的保护作用,发现亲子亲合能够直接降低儿童的偏差行为。

亲子亲合对压力的抵抗作用,亲子亲合能够显著抵抗压力对儿童青少年的偏差行为的消极影响。

亲子亲合在降低儿童偏差行为上的保护效应是否适用与农村留守儿童?

本文通过测量这四项内容:

偏差行为、日常烦恼、养育者-儿童亲合、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ses),探养育者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亲合能否直接降低儿童的偏差行为;养育者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亲合能否调节日常烦恼与儿童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压力抵抗效应。

收集测量结果后,以留守类别与性别为自变量,分别以偏差行为和日常烦恼为因变量,进行2×2的多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各协变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日常烦恼与儿童的偏差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流动养育者-儿童亲合、留守养育者-儿童亲合与儿童的偏差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为考察养育者-儿童亲合对儿童偏差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及其对日常烦恼消极效应的调节或抵抗作用,在控制协变量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2组分层回归分析:

一组以留守养育者-儿童亲合为假定保护因素,一组以流

动养育者-儿童亲合为保护因素。

各回归方程的预测变量包括:

日常烦恼、养育者-儿童亲合、二者的交互作用项以及协变量。

无论是流动养育者-儿童亲合还是留守养育者儿童亲合,均能直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状况,并且能够抵抗日常烦恼对儿童偏差行为的消极影响。

优点:

1、亲子亲合的作用一般表现在父母对儿童发展的保护效应。

但在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中,主要的亲子亲合作用还是养育者在承担。

而对留守儿童的养育主要是爷爷奶奶或这外公外婆等对孩子的隔代抚养。

这样的抚养方式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没有保护作用,是值得研究的。

2、农村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和流动养育者还是留守养育者的关系大,这个十分具有社会意义。

缺点:

在农村施测问卷比较困难,尤其是针对流动养育者。

在留守养育者中,又多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年纪比较大的人。

这些都给施测带来了困难。

启示:

虽然有很多研究都证实了亲子亲合对儿童发展的保护效应,但是如果将研究具体化当前时代比较热门的问题上,我们仍旧可以做文章。

因此,在找研究的视角时,虽然已经研究过的东西,还是可以在具体化后继续进行研究,不断的把研究进行细化.

参考文献:

日常烦恼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

亲子亲合的作用(赵景欣、刘霞、李悦)

六、本文主要内容:

在意义学习的有效策略中,有研究表明提取联系比建构概念图更有利于记忆的保持和迁移。

研究试图针对这两种策略设计的变量特征,探讨提取练习策略相较于建构概念图策略更有利于有效学习的内部机制。

实验设计是采用2(前期知识水平:

高、低)×3(学习策略:

提取练习、建构概念图、重复学习)的组间实验设计,因变量为学习材料的记忆保持量和迁移量。

前期知识水平采用自编问卷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采用极端分组法,将得分的累计百分比在67%以上的被试划分为高前期知识水平组,得分的累积百分比在33%以下的被试划分为低前期知识水平组。

结果表明:

(1)前期知识水平的主效应不显著,但是与学习策略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在提取练习策略条件下,高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与低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在记忆保持和迁移上的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建构概念图策略条件下,高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在记忆保持和迁移上的正确率显著地高于低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

(2)当降低概念图的难度后,被试使用建构部分概念图策略产生的认知负荷与使用提取练习策略相比显著降低,并且其在学习阶段学习到的知识量显著地高于使用提取练习策略的结果,但是在最终测试上,其记忆保持与迁移的正确率与使用提取练习策略并没有显著差异,策略的复杂性增加了学习者的额负荷,但是对策略有效性的发挥却不具有决定性影响。

以上结果说明提取练习策略之所以比建构概念图策略更具优势,不是因为其策略本身更易掌篇二:

人格心理学读书报告

探读那画、那树、那人

有时候不自觉地会对一幅简单的涂鸦作品发呆,会好奇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有时会对色彩斑斓的画作投以欣赏的目光,想了解各种颜色又代表什么含义?

有时会对龙飞凤舞的签字崇拜不已,又想了解写字人是何种人?

在阅读《心理画外音》、《笔迹心理学》后,对这些问题我也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了解投射检验的基本理论。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一些体会。

图画心理学是依据绘画者所绘图像,从线条、大小等诸多角度去分析绘画者的心理。

图画心理学经常通过让受测者画一个家庭、画树、屋树人、自由绘画等方式,来考察绘画者的人际关系、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等。

其基本理论有三个:

第一,图画天然就是表达自我的有效工具,它是表达我们潜意识的直接工具;第二,图画是一种投射技术,它能够反映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人们队图画的防御心理比较低;第三,图画所传递的信息量远比语言丰富,表现能力更强,而且,在画图的过程中,人们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或相反)。

一、图画心理学分析

至少从三个层次来分析一幅图画:

一是从整体上去分析,包括画面大小、笔画力度、构图/颜色等;二是从画的过程去分析,包括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是否有涂擦,花了多长时间等;三是从画的内容上去分析。

前两者的分析适用于所有的图画。

1、画面大小:

图画心理学认为,图画面积的大小和作画者的自我

评价有关,如果画面非常大,有可能表示以下几种含义:

有可能是一种攻击性倾向;有可能因内心的无力感而表现出的外在的防御机制;表现出情绪化、躁动的倾向。

如果画面非常小,则表现出对自我评价较低,或者是表现出拘谨、胆怯和害羞的倾向,或者是可能缺乏安全感、情绪低落,或者是表现出绘画者可能有退缩的倾向。

画面在纸的上方且比较小时,表现出绘画者心理能量较低。

2、画面位置:

如果画面处于纸的中间,这是最普遍的一种情况,它代表了一种安全感。

但是也有人说如果处于正中央,可能表示没有安全感,且在人际关系中比较固执。

如果处于纸的上部,表明绘画者高层次的抱负,会努力达到目标,也可能代表一种乐观,有时是一种不合理的乐观。

如果处于纸的下部,表明没有安全感,代表一种匮乏感,表示书写者情绪低落倾向或悲观主义倾向。

如果处于纸的边缘或者是最下部,表明绘画者没有安全感或者是缺乏自信,需要外部支持,悲观,依赖他人,害怕独立,或者是逃避尝试新的东西,或者沉迷在幻想中。

从物理学上来说,重心越低,物体就越能够保持稳定,这也能反映在图画心理学中,整幅笔迹如果在纸面的下部,这说明书写者在寻找一种稳定感,当然,这表明了其内心的不安全感,以及一种逃避现状的心理。

3、用笔力度:

有力的笔触表示绘画者思维敏捷,自信,果断。

如果特别用力,可能代表自信,有能量,有信心,也有可能代表神经绷紧,代表攻击性或脾气暴躁,或者是代表器质性病变,如脑炎、癫痫等。

轻微力度可能代表犹豫不决,畏缩,害怕,没有安全感,或者是不能适应环境,以及低能量水平。

而断续的、弯曲的笔触表示了绘画

者的犹豫不决,依赖和情绪化倾向,或者是柔弱和顺从。

4、线条特征:

线条是图画的基本元素,不同的线条传递着不同的信息。

长的线条表示绘画者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有时会压抑自己,短而断续的线条表示冲动性,而强调横向线条表示无力和害怕,自我保护倾向或者是女性化,强调竖向线条代表自信和果断,强调曲线可能代表厌恶常规,线条过于僵硬代表固执或攻击性倾向,不断改变笔触的方向代表缺乏安全感。

图画心理学中认为强调横向线条表示无力和害怕,而我们都知道,横在所有的笔画是最能表示和维持稳定的,如果过于强调这一种笔画,自然说明书写者内心对于稳定的追求和内心的不稳定感,或者是保守的倾向。

如果线条多曲线,且柔弱无力,图画心理学中说表示绘画者厌恶常规,而笔迹中如果遇见这样的线条,则说明书写者在性别认证上存在问题,往往会有一个强势的母亲。

此外,无论是什么方向的线条,只要线条过长,或者是很僵硬,则反映出书写者的固执与不够灵活,甚至是攻击性倾向。

二、常见的画图技术

1、画人

指导语非常简单:

“请你画一个人”。

画人可以考察以下方面:

智力、成熟度;情绪状态;人格特点。

由画人衍生出了其他一些形式。

如:

画自画像、画一位异性、画雨中之人、画一个家庭等。

画树

通过画树,可以考察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反映其对成长的感受。

画树更容易表现一个人对于自我负面的感受,可以让人表现出较原始、较基本的层面。

2、画屋——树——人

屋——树——人的图画可以考察以下方面:

智力;人格的整合程度;对待家庭、亲情的态度和看法;对待自我成长的看法。

3、自由绘画

通过自由绘画,可以考察出作画者最主要的情结、被压抑最深的情绪、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在自由绘画中表达的信息是开放的、丰富的,但它对评估者要求较高。

4、绘画讲故事

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咨询师告诉当事人:

“我们来做一个互动游戏。

我们轮流画画、讲故事。

我先开始。

”咨询师在纸上画一根简单的线条,问当事人:

“你觉得它像什么?

”“它代表什么含

义?

”“你怎样解释它?

”等,让当事人说出自己的解读。

然后请当事人在这根线条的基础上画成一副画,并让其回答:

“这是什

么?

”“发生了什么?

”“这是一个什么故事?

”等,让当事人把自己最主要的困惑通过对图画的叙述表达出来。

这个阶段结束后,轮到咨询师画画、讲故事。

通过这样的轮番画画、讲故事,当事人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咨询师也可以了解当事人最主要的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办法。

三、解释图画时应注意的问题

对图画的解释应该谨慎。

对每一幅画的分析,都必须考虑所有指标和要素,而且必须考虑作画者的年龄、社会文化背景、情绪状况、主要问题等。

一般不单独运用绘画测评作为唯一的工具。

对图画的解释首先要由专业人员来进行,二是要倾听作画者本人的解读。

只凭书

上的标准去给别人解释是不严肃的,对别人的帮助也是很有限的。

图画其实是一种投射技术,主要是用简单、模糊和不确定的指导语,让人们把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等,于不知不觉中投射在图画作品上。

图画的基本要素是线条和色彩。

线条的流畅或生涩,遒劲或软弱,色彩的浓烈与素淡,暖色调与冷色调等,这两个要素的千变万化会传递出比语言丰富的信息。

此外,还有其他的投射检验方式,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

投射测验的优缺点

优点:

1.弹性大,被试不受限制,可以任意作出反应。

2.材料仅为图片,因此可以对没有阅读能力的被试进行施测。

缺点:

1.评分缺乏客观标准,测验的结果难以解释。

2.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

如测验上发现某人有侵犯欲望,但是实际上这个人却很少出现侵犯行为。

3.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一幅图画胜似千言万语,通过解读一幅幅画、一棵棵树,一个个人,让我对人的内心世界更加感兴趣,希望我的技术能够不断成熟,来帮助他人与自己。

篇三:

发展心理学读书报告

《发展心理学》读书报告

发展指的是从个体受孕(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结合成新生命)到死亡的过程中,连续性和系统性的变化。

由此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关整个发展过程的基本特点的结论:

1.发展是一种持续和渐变的过程。

2.发展是一种整体的过程。

3.发展具有可塑性。

4.发展受到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谈一下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一、婴儿期(0~3岁)

1.各个学派总结特点

弗洛伊德在其性心理理论中将此时期称为口唇期(0~1岁)和肛门期(1~3)岁,他认为婴儿可以分别从喂食和自发排便中获得快感,满足其性本能。

艾里克森在他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也描述了这一时期婴儿的发展特点。

他认为0~1岁婴儿必须学会相信别人可以照顾好自己的基本需要;1~3岁的婴儿必须学会“自主”。

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中则把这一时期归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与前运算阶段(2~7)岁的前一小半部分。

他认为婴儿在此阶段可以运用感觉和动作探索来获取对环境的基本理解,由出生时的先天条件反射发展到拥有复杂的感知动作协调能力,获得对“自我”和“他人”的初步理解,建立了客体永存性,并开始把行为图式内化,生成意象和心理图式。

到18个月时能够表现出符号化的迹象,2~3岁的儿童已经能够使用词汇和表象表征经验。

2.认知发展

(1)反射系统(转载于:

整合心理学读书报告)

一整套完整的婴儿反射系统可以让我们知道新生儿已经为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做好了积

极准备,而一些反射的出现与消失也是婴儿神经系统正常发育的证明。

(3)知觉发展

3.语言发展

接触两种语早(3岁前)的儿童可以不费力地精通双语,但有时会混淆音素,直到3岁才能清楚地意识到两种语言是互相独立的系统。

出生后的第一年女孩在陌生环境中似乎就显得更为恐惧和胆怯。

6个月的男孩比6个月的女孩更难以调节不愉快的冲动,更有可能在寻求照料者的支持(或安抚)时表现得烦躁不安和哭泣。

7~10个月之间,婴儿识别和理解某种特定表情的能力。

快满1岁时,婴儿开始使用其他一些策略来减少不愉快的冲动。

18~24个月的时候,婴儿们开始有意控制那些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的人和物,也开始通过与同伴说话、玩玩具或是远离让我们不愉快的事物等方式去应对必须等待才能吃东西或得到礼物这样的挫折。

能够谈论情绪后,关于情绪体验的家庭对话将有助于婴儿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2岁的女孩比男孩更多地使用与情绪有关的词语。

5.气质发展

诸如活动水平、易怒性、社交性和害羞等气质成分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

在12~18个月和基本照料者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2岁时有更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好奇

心也更强,更加独立,入学后更自信,学习成绩也更好。

9.攻击性发展(性别差异)

1岁末时,工具性攻击性的种子就已经开始萌发。

从2岁开始,男孩的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就多于女孩,但女孩却更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