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设备安装方案WORD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1846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动设备安装方案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转动设备安装方案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转动设备安装方案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转动设备安装方案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转动设备安装方案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动设备安装方案WORD版.docx

《转动设备安装方案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动设备安装方案WORD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转动设备安装方案WORD版.docx

转动设备安装方案WORD版

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60万吨聚氯乙烯

48万吨烧碱项目

机泵安装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公司

二○一二年五月一日

 

1、编制说明

2、应具备的技术资料

3、开箱和保管

4、设备基础验收与处理

5、垫铁安装

6、地脚螺栓

7、灌浆

8、泵的安装

9、风机的安装

10、压缩机的安装

11、试运转

12、劳动力计划安排

13、质量保证措施

14、安全技术措施

15、主要施工机具、测量工具及手段材料计划

 

1、编制说明

1.1为保证风机、压缩机及泵的安装质量,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特编制本方案。

1.2本方案是依据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60万吨聚氯乙烯48万吨烧碱项目招标文件和GB50275-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已有的施工经验编制的。

1.3本方案适用于风机、压缩机、离心泵、计量泵、液下泵和真空泵。

2、应具备的技术资料

2.1出厂合格证明书、说明书或图纸。

2.2制造厂装备检验证书和试车记录。

2.3装箱清单。

3、开箱和保管

3.1在建设单位人员的参与下进行开箱检查,并做好开箱记录,办理交接手续。

★检查箱号、箱数及包装情况。

★检查设备的型号、规格、名称,应与设计相符。

★检查箱内设备、零部件、专用工具及技术文件,应与装箱单相符。

★检查设备及零部件的表面质量是否完好,确认有无损坏和锈蚀现象。

★核对设备的主要安装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

3.2设备开箱后,应将设备及其零部件妥善保管,不得使其变形、损坏、锈蚀、错乱和丢失;专用工具及技术文件交由建设单位保管。

4、设备基础验收与处理

4.1设备基础应经土建专业与安装专业复查并做好测量记录,基础上应明显标有标高基准线和纵横中心线,建筑物上应标有坐标轴线。

4.2设备基础表面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

4.3对照基础图和设备技术文件及设备安装尺寸,对基础外形尺寸进行复核,其尺寸偏差应符合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表4.1)。

4.4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孔内的油污、积水和其它杂物应清除干净,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与螺母应完好,放置垫铁的位置应凿平。

表4.1设备基础和位置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20

2

不同平面的标高

-20

3

外形尺寸

±20

4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20

5

凹穴尺寸

+20

6

平面水平(包括地坪上需要安装设备的部分)

每米

5

全长

10

7

垂直度

每米

5

全长

10

8

预留地脚螺栓孔

中心位置

±10

深度

+20

孔壁垂直度

10

9

预埋地脚螺栓

标高(顶端)

+20

中心距

±2

5、垫铁安装

垫铁组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地脚螺栓两侧一般情况下应各放一组垫铁,并尽量靠近螺栓。

当地脚螺栓间距小于300mm时,可在地脚螺栓同一侧放置一组垫铁,相邻两组垫铁的间距一般为500mm左右,应根据载荷的分布情况以及底座的结构形式而定。

★每一组垫铁的位置应根据设备负荷按下式确定:

A≥C×(Q1+Q2)×104/R

A——垫铁面积(mm2)

Q1——由于设备等的重量加在垫铁组上的负荷(N)

Q2——由于地脚螺栓拧紧所分布在该垫铁组上的压力(N),可取螺栓的许抗应力

R——基础或地坪的单位面积抗压强度(MPa),可取砼设计强度

C——安全系数,宜取1.5~3

A值计算出来后,可依据表5.1中的数据选用。

表5.1常用垫铁规格

斜垫铁

平垫铁

面积cm2

代号

L

b

c

a

材质

代号

L

b

材质

A

斜一

100

50

≥5

4

普通碳钢

平一

100

50

普通碳钢

50

斜二

120

60

≥5

6

平二

120

60

72

斜三

140

70

≥5

8

平三

140

70

98

斜四

160

80

≥5

8

平四

160

80

123

斜五

200

100

≥5

8

平五

200

100

200

垫铁简图见下图

c

hh

a

LL

bb

注:

垫铁厚度h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底层平垫铁一般不小于10mm。

★垫铁表面应平整,无氧化皮、无风边等。

斜垫铁的表面光洁度不得低于3,斜度一般为1/20~1/10。

★斜垫铁应成对使用,与平垫铁组成垫铁组,一般不超过四组,垫铁组的高度一般为30~70mm为宜。

薄垫铁不宜小于2mm厚,并放在斜平中间。

★每一组垫铁应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

设备调平后,每组垫铁均应压紧,并用手锤注组敲击检查,合格后应用电焊将每组垫铁块与块之间点焊。

6、地脚螺栓

6.1放置在预留孔内的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地脚螺栓在空中应垂直无倾斜。

★地脚螺栓任何方向离孔壁距离应大于15mm。

★地脚螺栓应清洁无油污,丝扣应完好并涂油。

★地脚螺栓底部不碰孔底。

★垫圈与螺母、垫圈与设备底座间接触紧密。

★拧紧螺母时,螺栓应露出螺母,长度为1/3~2/3直径。

6.2当地脚螺栓孔里灌浆的砼强度达到75%强度时,方可拧紧螺栓,各螺栓的拧紧力应均匀。

6.3预埋的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地脚螺栓的坐标及相互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基础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的规定。

★地脚螺栓露出基础部分应垂直,设备底座套入地脚螺栓后应有调整余地,每个地脚螺栓均不得有卡住现象。

7、灌浆

灌浆分为一次灌浆和二次灌浆。

一次灌浆是在设备的初找平、找正后,对地脚螺栓预留孔的灌浆;二次灌浆是在设备精找平、找正后对设备底座与基础表面之间的灌浆。

7.1一次灌浆。

当设备初找平、找正结束后,对地脚螺栓预留孔灌浆,砼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捣实砼时不得将地脚螺栓碰歪斜或移位。

7.2二次灌浆。

在设备进行精找平、找正后,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24小时之内进行,否则灌浆前应重新核对找平找正情况。

★与二次灌浆层相接触的底座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防锈漆,基础表面须用水冲洗干净并浸湿,灌浆前应清除基础表面的积水。

★二次灌浆层的厚度一般不小于25mm,应使设备底座与基础表面之间的空间全部填满。

★二次灌浆应设外模板,模板拆除后,表面应平整,并进行抹面处理。

8、泵的安装

本工程有离心泵、计量泵、液下泵、真空泵等近90台之多,泵的安装质量,对装置的稳定运行是很重要的。

8.1一般规定

8.1.1泵体安装在基础上后,先确定作为定位的基准面、线、点。

泵体找平、找正的安装基准测量面、线、点一般应在下列部位选择:

★泵体的加工平面。

★支撑滑动部件的导向面。

★传动部件的轴径或裸露在外的轴的表面。

★联轴器的端面及外周面。

8.1.2泵体上作为定位基准的面、线、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及标高的允许偏差一般应符合表8.1的规定。

表8.1.2定位基准的面、线、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平面位置

标高

与其它设备无联系时

±5

±5

与其它设备有联系时

±2

±1

8.1.3泵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整体出厂的泵,在防锈保证期内,其内部零件不宜拆卸,只清洗外表。

当超过防锈保证期或有明显缺陷需拆卸时,其拆卸、清洗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拆下内部部件,应清洗干净,内部部件应无缺陷。

★冷却水管内部应清洗干净,并保证畅通。

★泵壳内部应清洗干净并无缺陷。

★轴承或轴瓦应完好,轴承润滑脂应完好。

8.1.4泵体的纵向和横向水平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如无规定时,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整体安装的泵,其轴向水平偏差不大于0.1/1000,横向水平偏差不大于0.2/1000;水平的测量应在法兰的水平面上或在泵体的水平加工面上。

8.1.5泵的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

泵和驱动机的两半联轴器的径向位移端间隙,轴线倾斜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当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装配时,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1.5的要求:

表8.1.5弹性套柱销联轴器找正允许偏差

联轴器外形最大尺寸(mm)

两轴心径向位移(mm)

两轴线倾斜

端面间隙S(mm)

71

0.04

0.2/1000

2~4

80

95

106

130

0.05

4~6

160

190

224

250

315

400

475

0.08

5~7

600

0.10

★梅花式联轴器装配时,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1.6的要求:

表8.1.6梅花式联轴器装配允许偏差

联轴器外径D(mm)

两轴心径向位移mm

两轴线倾斜

端面间隙mm

50

0.10

1/1000

2~4

70~105

0.15

125~170

0.20

3~6

200~230

0.30

260

0.30

6~8

300~400

0.35

0.5/1000

7~9

★蛇形弹簧联轴器装配时,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1.7的要求:

表8.1.7蛇形弹簧联轴器装配允许偏差

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mm)

两轴心径向位移(mm)

两轴线倾斜

端面间隙S

(mm)

≤200

0.1

0.1/1000

1~4

200~400

0.2

1.5~6

400~700

0.3

1.5/1000

2~8

700~1150

0.5

2.5~10

1150~2500

0.7

2/1000

3~12

8.2联轴器对中应注意的事项及计算方法

8.2.1百分表架必须有足够的刚性

8.2.2用双表调整时,两轴应同步转动,应克服轴向窜动的影响。

8.2.3联轴器对中应做好测量记录,其径、轴向百分表读数应符合下列关系式:

a1+a3=a2+a4

b1+b3=b2+b4

 

a3

a——径向表读数b——轴向表读数

8.2.4根据百分表读数计算对中偏差:

ax=(a2-a4)/2

ay=(a1-a3)/2则a=√ax2+ay2

θx=(b2-b4)/2

θy=(b1-b3)/2则θ=√θx2+θy2

8.2.5联轴器对中完成后,联系建设方,实地检查对中情况,并在测量记录上签字认可,然后进行二次灌浆。

8.3离心泵的安装

8.3.1本工程离心泵都是整体泵,其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并应在泵的进出口法兰面上进行测量。

8.3.2本工程电机与泵轴都为联轴器连接,两半联轴器的径向位移,端面间隙,轴线倾斜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8.3.3转子部件与壳体部件之间的径向总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8.4液下泵的安装

8.4.1泵就位前应做好检查,符合下列要求:

★泵本体、传动装置、驱动机应无损伤,泵轴和传动轴不得弯曲。

★泵的安装基准面与液位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或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泵的吸入口应清洁,不得堵塞。

8.4.2泵安装前应复查容器上安装基准面的水平度是否符合设计文件或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8.4.3泵的吸入口进入容器时应缓慢平稳,严禁碰撞容器法兰口或罐壁。

8.4.4泵就位后,连接螺栓均匀紧固。

9、风机的安装

本工程风机主要是离心通风机,且数量较少。

9.1风机到货后应联系建设方开箱检查,并办好交接手续。

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9.1.1应按设备装箱单清点风机的零件、部件和配套件,并应齐全。

9.1.2核对叶轮、外壳和其它部位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设计相符。

9.1.3风机进口和出口的方向应与设计相符。

9.1.4风机外露部分各加工面应无锈蚀;转子的叶轮和轴颈、齿轮的齿面和齿轮轴的轴颈等主要零件、部件的重要部位应无碰伤和明显的变形。

9.1.5整体到货的风机,进、排气口应有盖板遮盖,应能防止尘土和杂物进入。

9.2风机的搬运和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9.2.1整体到货的风机搬运和吊装时,绳索不得捆缚在转子和机壳上盖或轴承上盖的吊耳上。

9.2.2分体到货的风机绳索的捆缚不得损伤机件表面、转子和齿轮的轴颈、测振部位均不应作为捆缚部位,转子和机壳的吊装应保持水平。

9.2.3转子和齿轮不应直接放在地上滚动或移动。

9.3风机叶轮装配时,不得用锤直接敲击叶轮,应垫以木块。

9.4机壳组装时,应以转子轴线为基准找正机壳的位置,并根据设备技术文件调整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当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轴向间隙应为叶轮外径的10‰,径向间隙应为叶轮外径的1.5‰~3‰。

9.5联轴器的端面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联轴器的径向位移不得大于0.025mm,轴线倾斜度不应大于0.2‰。

10、压缩机的安装

本工程压缩机都为整体式压缩机,主要有氢气压缩机、氯气压缩机、氟里昂制冷机组。

10.1氢气压缩机、氯气压缩机的安装

氢气压缩机、氯气压缩机分别为整体液环式压缩机、整体离心式压缩机。

10.1.1设备就位前应进行设备开箱检查及基础验收检查工作,并应分别符合3.1及4的规定。

10.1.2设备就位前还应做清洗和检查工作,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各机件和附属设备应清洗干净,当有锈蚀时应清除,并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安装期间再度产生锈蚀。

★润滑系统、密封系统中的油泵过滤器、油冷却器和安全阀等应拆卸清洗,油冷却器应作严密性试验。

10.1.3压缩机安装时,各组垫铁与底座和各块垫铁之间的接触面应不小于70%,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5mm,可用塞尺检查。

10.1.4压缩机的找正找平应符合下列要求:

★设备中心的标高和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其允许偏差为±2mm。

★压缩机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05‰,并应在传动轴上用钳工水平仪测量(空间较小);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并用钳工水平仪在机壳中分面上测量。

10.1.5氢气压缩机的联轴器为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其找正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1.5的规定。

10.1.6氯气压缩机的联轴器为蛇形弹簧联轴器,其找正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1.6的规定。

10.1.7压缩机在安装好后应封闭管口,防止杂物进入;与管道系统连接时,应在进、出管口处加设临时挡板,防止铁锈及焊渣进入。

10.1.8管路与压缩机不得强行连接,当连接时应采用百分表监控联轴器的移动,管路连接完后,用百分表复检压缩机的找正精度并调整达到要求。

10.1.9管路与压缩机连接时,应做好支架,不得将管路重量附加于压缩机上。

10.2氟里昂制冷机组的安装

液氯工段设备另行编制施工方案,故氟里昂制冷机组的安装不在本方案中详细描述。

11、试运转

11.1试运转前的准备工作

11.1.1主机及附属设备(如:

氯气压缩机、氢气压缩机、氟里昂螺杆压缩机等)的就位、找平、找正、检查及调整等安装工作全部结束,并有齐全的安装记录。

11.1.2与试运转有关的工艺管道及设备具备使用条件。

11.1.3与试运转有关的水、气、汽等公用工程及电气、仪表等满足使用要求。

11.1.4试运转用润滑油(脂)应符合设计要求。

加入时用不小于120目的滤网过滤。

11.1.5电动机单试合格,并与机器连接好,点动电机,检查电动转向是否正确。

11.2试运转

11.2.1泵试运转

★打开吸入管路阀门,关闭排出管路阀门,平衡盘冷却水管路应畅通,启动后应快速通过揣振区。

★转速正常后应打开出口管路阀门,出口管路阀门的开启不宜超过3分钟,并将泵调节到设计工况,不得在性能曲线驼峰处运转。

★运转时各连接部件不应有松动;转子及各部件运转正常,不得有异常声响和磨擦现象;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70℃;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80℃;机械密封的泄露量不应大于5mL/h,填料密封的泄露量应符合技术文件或验收规范的规定,

★泵在设计工况下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小于2h。

11.2.2风机试运转

★闭进口调节门。

★点动电机,各部位应无异常声响和磨擦现象,方可进行运转。

★风机启动达到正常转速后,应首先在调节门开度为0~5之间的小负荷运转,待轴承温升稳定后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小于20分钟。

★小负荷运转正常后,应逐渐开大调节门,但电机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直到规定的负荷为止,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小于2h。

试运转中,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超过环境温度40℃;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65℃等。

11.2.3压缩机试运转

压缩机试运转在设备厂家的指导下,按有关的技术文件要求进行,一般分为无负荷和有负荷两个阶段进行。

其中增减负荷的步骤应按有关的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试运转完毕后整理试运转记录,办理签证,试运转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在设备厂家的指导下予以消除。

12、劳动力计划安排

工种

钳工

起重工

焊工

电工

管理员

技术员

人数

10

4

3

1

4

1

13、质量保证措施

13.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见施工组织设计部分)。

13.2严格质量检查,使质检工作真正起到促进质量提高的目的,实行质量否决权。

13.3严格执行相应的标准规范。

对特殊设备的安装,如氯气压缩机、氢气压缩机、氟里昂螺杆压缩机等,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严格实行检查签字认可。

13.4各种测量工具在使用前必须经校验合格。

13.5严格按照我公司质量体系运行的要求来指导施工。

13.6充分发挥QC小组的作用,把先进的质量管理办法和QC活动结合起来,确保安装质量。

13.7对设备安装工人在设备安装前认真进行技术交底,监控安装全过程。

安装好的设备应做好防护工作。

13.8做到上道工序不经检查合格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3.9对安装好的设备应封闭管口。

13.10对室外安装的设备,应对电机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雨水进入电机内。

14、安全技术措施

14.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见施工组织设计部分)。

14.2施工队每星期一开展安全专题活动,作业班组每天施工前召开安全会,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14.3对于较为精密设备的吊装应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14.4安全保护要认真做好,包括“三宝”和“四口”。

14.5加强施工用电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的有关规定。

14.6各工种严格遵守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4.7施工现场整齐清洁,各种机具、材料和废料应按指定地点堆放。

14.8运物和行走的通道畅通无阻。

14.9施工现场的环境符合安全、防火要求,做好各项防火设施准备如:

沙、水、灭火器材等。

14.10施工地点要有良好的照明,劳动保护用品应完好适用。

14.11所有参加安装施工的人员,必须遵守现场的有关安全制度,熟悉现场施工条件,对新参加安装工作的工人,在未受过安全技术教育前,不能直接参加安装工作。

对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的工人,不能独立操作。

14.12所有起重机械和起重工具,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确认其起重量是否适用,动作是否正常及有无损坏等。

禁止使用有缺陷的起重机械和起重工具。

14.13起重吊装作业,由专人统一指挥,严禁违章起吊,使用起重机械,必须经培训合格的工人操作。

14.14起吊或落下设备时,在设备下面或靠近设备1米以内的地方,不得站人或过人。

14.15吊装索具必须核算和检查合格,才能使用,索具绑扎必须按要求正确绑扎牢固。

14.16搭设脚手架必须按规定执行,材料必须符合要求。

14.17吊起的设备上应有牵拉绳,以保证设备的正确方向。

14.18牵拉绳必须检查合格,按要求正确使用,绑扎牢固。

15、主要施工机具、检测工具及手段用料计划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汽车吊16T

1

2

汽车吊8T

1

3

卷扬机5T

2

4

卷扬机3T

4

5

氩弧焊机ZX7—400B

2

6

交流焊机BX3—500—1

1

7

切割机ø400

2

8

台钻ø32

1

9

角向磨光机ø100

6

10

道木250×200×2500

40

11

千斤顶5t

4

12

台虎钳150mm

1

13

钢丝绳ø116×37+1

m

100

14

钢丝绳ø19.56×37+1

m

80

15

经纬仪

1

16

水准仪

1

17

钳工水平仪(0.02)

2

18

磁力表座

4

19

百分表

4

20

合象水平仪(0.01/1000)

1

21

框式水平仪(0.02)

1

22

千分尺(0~150)

2

23

游标卡尺(0~300)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