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1374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

《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

模具拆装实习教案

一.组织教学(5分钟)

学生按时进入实习教室,检查出勤情况。

检查学生装束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

(工作服,安全帽,鞋等)

二.讲授新课

模具种类、结构及其应用

冷冲模的结构类型及其应用

课题一冷冲压加工及其基本工序

一、冷冲压加工及冷冲压模具

冲压是利用压力机和冲模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分离或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即零件或坯件)的一种少或无切削加工工艺。

这种加工方法多在常温下进行,主要用于金属板料加工,故又称冷冲压或板料冲压。

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

冷冲压模具在实现冷冲压加工中是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

二、冷冲压加工的基本工序

冷冲压工序常分为分离类工序和塑性变形类工序。

分离类工序是使板料按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切断面质量的冲压件。

塑性变形类工序是使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

上述两类工序按冲压方式又可分为很多基本工序,见表5—1和表5—2。

在实际生产中,当生产批量大时,如果仅以表中所列的基本工序组成冲压工艺过程,则生产率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因此,一般采用组合工序,即把两个以上的基本工序组合成一道工序,构成所谓复合、级进、复合一级进的组合工序。

冷冲模的基本类型及典型结构

一、冷冲模的类型

在冷冲压生产中,冷冲模的种类很多,按其工作特点及结构可做如下分类:

1.按工艺性质分类

冷冲模可分为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冷挤压模等。

2.按工序组合方式分类。

(1)单工序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内,在一副模具中只能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模具。

(2)级进模(又称连接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内,在一副模具中的不同位置上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工序,、最后将制品与条料分离的冲模。

(3)复合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内,在一副模具中的同一位置上完成几个不同工序的冲模。

3.按凸模或凸凹模的安装位置分类

(1)顺装模,模具中的凸模或(复合模中的)凸凹模安装在模具的上模部分。

(2)倒装模,模具中凸模或凸凹模安装在模具的下模部分。

4.按冲模导向方式分类。

(1)敞开模,其模具本身无导向装置,工作完全靠压力机导轨导向。

(2)导柱模,其下、上模分6慑有导套、导柱,靠其配合精度来保证凸凹模的准确位置。

(3)导板模,用导板来保证冲裁时凸凹模的准确位置。

二、冲裁模零件的类型及功用

尽管冲裁模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但总是分为上模与下模。

上模固定在压力机滑块上,并随滑块一起运动,称为冲模的活动部分;下模固定在压力机的工作台上,称为冲模的固定部分。

冲裁模的组成零件,一般有以下几类:

工作零件是直接进行冲裁或成形的零件。

包括凸模、凹模及凸凹模(复合模用)。

2.定位零件

定位零件是使坯料或制件在冲模中正确定位的零件。

毛坯在模具中的定位有两个内容:

一是送料方向上的定位,用来控制送料的进距,通常称为挡料,如图5—1中所示销。

二是在与送料方向垂直方向上的定位,通常称为送料导向。

3.压料、卸料和顶出零部件

这类零件起压料、卸料和顶料作用,并保证把卡在凸模上和凹模孔内的制件或废料卸下或推出、顶出,以保证冲压能继续进行。

4,导向零件

能够保证在冲裁过程中凸模和凹模之间间隙均匀,保证模具各部分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

5.固定零件

主要用来连接及固定工作零件,使之成为完整的模具结构。

6.紧固件及其他零件

它将上述各类零件固定于一定的位置或将冲模与压力机连接。

应该指出,不是所有的冲裁模都具有上述六类零件,尤其是简单冲裁模。

但是工作零件和必要的支承件总是不可缺少的。

三、典型的冲裁模结构图例

下面按工序组合程度分别叙述典型冲裁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

1.单工序冲裁模

(1)单工序落料模

1)敞开式落料模如图5—2所示,凸模和凹模通过固定板用螺钉和销钉固定在上、下模座上,用固定挡料销定位,用箍在凸模上的硬橡胶块卸料,模具依靠压力机滑块导向。

该模具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成本低。

但安装凸、凹模时,间隙调整麻烦且不易均匀。

此外,该模具寿命低,不够安全,冲裁件精度等级低。

适用于精度等级要求低、形状简单、生产量小的冲裁件。

2)导板式落料模如图5—3所示,其上、下模的导向是依靠导板9与凸模5的间隙配合(一般为H7几6)实现的。

在这副冲模中,根据排样需要所设置的固定挡料销对首次冲裁起不到定位作用,为此采用了始用挡料块20时。

在首件冲裁之前,用手将始用挡料块压人,以限定条料的位置,.在以后各次冲裁中,放开始用挡料块,始用挡料块被弹簧弹出,不再起挡料作用,而靠固定挡料销继续对料边或搭边进行定位。

该模具的冲裁过程是当条料沿导板送到始用挡料块20时,凸模由导板9导向而进入凹模,完成首次冲裁,冲下一个零件。

条料继续送至固定挡料销16定位,进行第二次冲裁,此时落下两个零件。

如此继续,直至冲完条料。

分离后的零件靠凸模从凹模孔中依次推出。

导板式落料模的主要特征在于凸凹模的正确配合依靠上下模之间的导板导向。

为了保证导向精度和导板的使用寿命,冲裁时不允许凸模脱离导板。

为此,要求压力机的行程较小。

该模具采用钩形挡料销,钩形挡料销的安装孔离凹模刃口较远,因而保证了凹模的强度。

导板式落料模比敞开式落料模的精度高,寿命长,安装较容易,卸料可靠,操作较安全,轮廓尺寸也不大,一般用于形状比较简单、尺寸不大、料厚大于0.3mm的冲裁件。

3)弹顶出料的导柱式落料模如图5—4所示,上、下模依靠导柱和导套导向。

导柱和导套永是圆柱形的,加工方便,凸、凹模间隙容易保证,且不会改变,所以导柱模具有冲裁件精度高、模具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等优点,已在冲压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示范指导

1、示范操作

2、分配工作任务

四、巡回指导

a)巡回指导掌握工艺情况

b)巡回指导学生加工情况

c)巡回指导学生检测情况

五、结束指导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教案首页

编号:

YJQD-0507-07版本:

B/O流水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授课日期

班级

课题:

冷冲模装配

教学目的、要求:

1、凸模凹模装配的技术要求

2、导向零件装配技术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凸模凹模装配的技术要求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

冷冲模、扳手、冲子等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或教学设计:

冷冲模装配

一、组织教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三、图样分析:

四、工艺分析:

五、注意事项

六、示范指导

七、巡回指导

八、结束指导

九、小结

一、组织教学(5分钟)

学生按时进入实习教室,检查出勤情况。

检查学生装束

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

(工作服,安全帽,鞋等)

二、讲授新课

课题二冷冲模的装配

一、冲模零、部件的装配

1.冲模零件装配技术要求

(1)凸模与凹模的装配技术要求

1)凸模、凹模的侧刃与固定板安装基面装配后,在100mm长度上垂直度误差:

刃口间隙≤0.06mm时小于0.04mm;刃口间隙>0.06~0.15mm时小于0.08mm;刃口间隙>0.15mm时小于0.12mm。

2)冲裁凸、凹模的配合间隙必须均匀。

其误差不大于规定间隙的20%,在局部尖角或转角处其误差不大于规定间隙的30%。

3)压弯、成形、拉深类凸、凹模的配合间隙装配后必须均匀。

其偏差值最大应不超过料厚加料厚的上偏差;最小值也应不得超过料厚加料厚的下偏差。

4)凸模、凹模与固定板装配后,其安装尾部与固定板安装面必须在乎面磨床上磨平。

磨平后的表面粗糙度值应在Ra1.6~0.80m以内。

5)对多个凸模工作部分的高度(包括冲裁凸模、弯曲凸模、拉深凸模以及导正销等)必须按图纸保证相对的尺寸要求,其相对误差不大于0.1mm。

6)拼块式的凸模或凹模,其刃口两侧平面应光滑一致,无接缝感。

对弯曲、拉深、成形模的拼块凸模或凹模工作表面,其接缝处的直线度误差应不大于0.02mm。

(2)导向零件装配技术要求

1)导柱压人模座后的垂直度,在1-00mm长度内误差:

滚珠导柱类模架≤0.005mm;滑动导柱工类(高精度型)模架≤0.01mm;滑动导柱Ⅱ类(经济型)模架≤0.015mm;滑动导柱Ⅲ类(普通型)模架≤0.02mm。

2)导料板的导向面与凹模送料中心线应平行。

其平行度误差为:

冲裁模不大于100:

0.05mm;连续模不大于100:

0.02mm。

3)左右导料板的导向面之间的平行度误差不得大于100:

0.02mmo

4)当采用斜楔、滑块等结构零件作多方向运动时,其与相对斜面必须贴合紧密,贴合程度在接触面纵、横方向上均不得小于长度的3/4。

5)导滑部分应活动正常,不应有阻滞现象发生。

预定方向的误差不得大于100:

0.03nⅡno

(3)卸料零件装配技术要求

1)冲压模具装配后,其卸料板、推件板、顶板等均应露出于凹模模面、凸模顶端、凸凹模顶端0.5~1mm之外。

若图纸另有规定时,可按图纸要求进行。

2)弯曲模顶件板装配后,应处于最低位置。

料厚为lmm以下时,允差为0.01~0.02mm;料厚大于1mm时,允差为0.02~0.04mm。

3)顶杆、推杆长度,在同一模具装配后应保持一致,误差小于0,1mm。

4)卸料机构运动要灵活,无卡阻现象。

卸料元件应承受足够的卸料力。

(4)紧固件装配技术要求

1)螺栓装配后,必须拧紧,不许有任何松动。

螺纹旋人长度在钢件连接时不小于螺栓的直径;铸件连接时不小于1.5倍螺栓直径。

2)定位圆柱销与销孔的配合松紧适度。

圆柱销与每个零件的配合长度应大于1.5倍柱销直径(即销深入零件深度>1.5倍柱销直径)。

(5)模具装配后的各项技术要求—

1)配后模具闭合高度的技术要求

①模具闭合高度≤200mm时,偏差mm;

②模具闭合高度>200~400mm时,偏差mm。

③模具闭合高度>400mm时,偏差mm。

2)装配后模板平行度要求

冲裁模:

当刃口间隙≤0.06mm时,在300mm长度内允差为0.06mm;

刃口间隙>0.06mm时,在300mm长度内允差为0.08mm或0.10mm.

其他模具在300mm长度内允差为0.10mm。

3)漏料孔下模座漏料孔一般按凹模孔尺寸每边应放大0.5~lmm。

要求漏料孔通畅,无卡阻现象。

2.冲模工作零件的固定

(1)凸模、凹模固定的形式

1)轴台式凸、凹模是依靠其柱面和台阶压紧在凸、凹模固定板中,再用螺钉和定位销固定在模座上,如图9—9a所示。

2)形状复杂的等截面凸模,多采用挂销形式固定,如图9—9b所示。

3)采用粘结剂、低熔点合金将凸模固定在凸模固定板上,如图9—9c所示。

这种方法

可以简化模具的加工和装配。

4)采用过盈配合,将凹模压人模座内固定,如图9—9d所示。

5)较大的凸模和凹模,可分别采用与模柄、、模座直接连接的方法,如图9--9e所示。

6)对于经常更换的凸、凹模,可采用滚珠定位、顶丝压紧的方法,如图9—9f所示。

用这种方法固定时,可迅速更换凸、、凹模。

7)凸模用铆接方法与固定板连接,这种方法目前已很少应用。

(2)凸、凹模固定的方法凸、、凹模固定的方法主要有机械固定法、物理固定法和化学固定法。

三、示范指导

1、示范操作

2、分配工作任务

四、巡回指导

1、巡回指导掌握工艺情况

2、巡回指导学生加工情况

3、巡回指导学生检测情况

五、结束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