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质的推断题分类及解题技巧.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6148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质的推断题分类及解题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九年级物质的推断题分类及解题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九年级物质的推断题分类及解题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九年级物质的推断题分类及解题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九年级物质的推断题分类及解题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质的推断题分类及解题技巧.docx

《九年级物质的推断题分类及解题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质的推断题分类及解题技巧.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物质的推断题分类及解题技巧.docx

九年级物质的推断题分类及解题技巧

个性化辅导讲义

课题

物质的推断

教学目标

了解物质的推断的思路。

能找出物质推断的突破口。

了解常见的物质推断类别。

重点、难点

了解物质的推断的思路。

能找出物质推断的突破口。

考点及考试要求

物质的推断和鉴别是中考的一大热点,也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题目。

所以平时学生要多了解这类的题目。

教学内容

化学推断题是中考必考题型之一,其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等知识于一体,几乎覆盖了大纲要

求的全部知识点。

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熟悉相关的基础知识,解题时要抓住题目中的特殊点,通过对特殊颜色、特征反应、特征现象的分析推导,找出“突破口”,大胆假设,综合论证,得出结论。

现将初中化学的常见推断题的“突破

口”归纳如下:

一、抓几个常见

1常见金属:

Na、Mg、Fe、Cu、Al

2、常见非金属:

H、0、C、Si、N、P、S、Cl

3、常见的液态物质:

H2O、HN03、H2SO4、Hg

4、常见的气态物质:

H2、02、N2、CO、C02、CH4、NH3、S02

5、常见的还原剂:

C、H2、CO。

二、抓特征颜色

1固体物质的颜色

红色:

Cu、粉状Fe2O3;红褐色:

Fe(OH)3;暗红色:

红磷。

黑色:

C、FesO4、CuO、MnO2、铁粉;紫黑色:

KMn04;碘。

蓝色:

Cu(OH)2沉淀、CUSO45H2O晶体。

绿色:

碱式碳酸铜[CU2(0H)2CO3]粉末。

白色:

NaCl、KCI、NaOH、KCIO3、Ca(0H)2、CaO、NazCOs、无水CUSO4、MgO、P2O5等。

淡黄色:

硫粉(S)。

2、溶液颜色

蓝色:

CUSO4、Cu(NO3)2

浅绿色:

FeCI2、FeSO4、Fe(NO3)2

黄色:

FeCl3、Fe2(SO4)3、Fe(NO3)3紫色:

KMnO4

3、火焰颜色

蓝紫色:

硫在氧气中燃烧。

淡蓝色:

硫、酒精、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苍白色: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4、有色沉淀

白色沉淀:

氯化银、碳酸钡、碳酸钙、碳酸银、硫酸钡、硫酸钙、硫酸银、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其中,

氯化银、硫酸钡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红褐色沉淀:

氢氧化铁。

三、抓特征反应条件

点燃(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水);催化剂(氯酸钾分解制氧气);高温(碳酸钙分解)。

四、抓物质的特征反应

1分解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

2KCI03MnO?

2KCI+302f

2H2O通电2H2T+O2f

2KMnO4—△_K2Mn04+MnO2+O2f

2NaHCO3亘Na2CO3+出0+CO2f

个性化辅导讲义

CU2(OH)2CO3△2CuO+CO2f+H2O

2、单质A+化合物Bt化合物C+化合物D

202+CH4点燃CO2+2H2O

3、化合物A+化合物Bt单质C+化合物D

3CO+Fe2O3高温2Fe+3CO2

CO+CuO△Cu+CO2

4、单质A+化合物Bt单质C+化合物D

Fe+CuSO4=Cu+FeSO4

C+H2O高温H2+CO

Fe+HCl[H2SO4(稀)]tFeQ(FeSO4)+H2T

H2+CuO(Fe2O3)-^TCu(Fe)+H2O

5、物质A单质B物质C单质B物质D

O2tCtCO2T_CtCOCtO2tCOtO2_tco,

6、无水硫酸铜<--含结晶水硫酸铜

CuS04(白色)+5H2O=CUSO45出0(蓝色)

7、碳酸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02。

8可溶性氯化物,加AgN0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gCI,它不溶于稀硝酸。

9、可溶性硫酸盐或稀硫酸,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aS04,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五、抓唯一特性

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是白磷;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02;溶于水显碱性、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的气体是NH3;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物质是铁;油状液体、且能使纸张、木材变黑的物质是浓硫酸。

六、抓物质的性质

1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大气污染物:

S02

2与黑色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物质(铜)的物质(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CO、H2、C

3能使人发生煤气中毒的气体:

CO

4误作食盐,用于烹饪,使人食物中毒的盐:

亚硝酸盐;

5与碱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的盐是铵盐;

6具有挥发性的酸:

盐酸、硝酸;

7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氢氧化钠、氧化钙;

8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但不变质的酸:

浓硫酸。

七、抓常见物质的用途

1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

干冰;

2调味用的食盐:

氯化钠;

3常用于金属除锈:

稀硫酸、盐酸;

4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

生石灰、熟石灰;

5工业上常用做洗涤剂的盐:

碳酸钠;

6“钡餐”透视用的盐:

硫酸钡;

7人体中的胃酸:

盐酸;

8配制农药波耳多液:

熟石灰、硫酸铜。

八、抓物质的热效应

1溶于水吸热的物质:

硝酸铵;

2溶于水放热的物质:

氢氧化钠、浓硫酸;

3与水反应放热的物质:

氧化钙。

九、抓化学之最

空气中体积分数、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N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生物细胞中含

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动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硬度最大的天然物质是金刚石;最软的矿物之一是石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最活泼的金属是钾;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不含中子的原子是氢原子;最理想的燃料是氢气;最常用的溶剂是水;人类应用最早的金属是铜;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检验水的最简便的方法是用无水硫酸铜。

个性化辅导讲义

典型例题

1、文字叙述型推断题:

给出物质范围和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出混合物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是什么物质。

解答时以文字信

息为序,寻找并抓住“题眼”,逐步分析筛选”。

这就要求考生熟悉这类题目的常见“题眼”,也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例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由CaC03、Na2SO4、Na2CO3、CUSO4、BaC"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

(1)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夜为无色;

(2)滴入足量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有部分溶解。

从实验可判断,该粉末可能的三组组成:

第一组组成:

第二组组成:

第三组组成:

例2、现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KOH、KNO3、MgCI2、CuSO4中的几种混合而成。

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⑴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

过滤得白色沉淀①无色滤液①。

则原混合物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

⑵向无色滤液①中加入KOH溶液,无任何现象,再加入过量的某可溶性碳酸盐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②,无色滤液②,则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

⑶向无色滤液②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将所得的液体蒸干,得到固体A。

如果固体A中只含有2种元素,原

混合物中一定还不含有,则加入的碳酸盐溶液是;如果固体A中含有两种金属元素,则加入的

碳酸盐溶液是。

2、框图型推断题:

这类题型一般不限定物质范围,给出各物质转化关系,要求考生推断出各未知物。

此题型要以物质的转化关系为依据,用逆推法由果求因,再用顺推法加以验证。

例3、A、B、C、D、E、F分别为酸、碱、盐中的6种物质,它们都易溶于水,且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G

是一种难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⑴试推断B、E、G的化学式:

B,E,G。

⑵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例4、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

其中E为黑色固体。

下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E,G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

B与水反应时会(“吸收”或“放出”)热量。

(3)实验室不用A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C,原因是。

(4)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

(5)可用Cu、Q和HSO作原料制得CuSO,反应的过程是:

(用用方程式表述)。

个性化辅导讲义

例5、在下图所示的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我们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

A是一种金属单质,C为一种固体粉

末,D为一种气体,E、H都属于盐,F为能溶于水的碱。

框图中有关反应的部分生成物没有标出。

A個)

高温

C

「H瘠浚L

[E・

溶液

1

1~►

红褐色沉淀)

B

D

F溶液

H

点魅|~

请根据框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填写下列空白:

⑵化学式表示A是,D是或。

⑵FtH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若H为难溶性的盐,则I的化学式

为。

例6、下列框图中所涉及的物质均是由C、H、0、Cu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室温下ABCD是气体,且A是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因反应条件不同能发生反应,剧烈反应或缓慢氧化反应。

试根据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

F:

(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1

2

3、表格式推断

例7、有失去标签的六瓶溶液:

HCI、Na2CO3、Ba(NO3)2、Na2SO4、NaN03.将其任意编号,进行两两混合,其现象

如下表:

实验

A+D

A+B

B+C

A、B、C、D分别与E

现象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无现象

⑴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B、;C、;D、;E、。

⑵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DB+C

例8、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OH,HCl,MgSO4,BaCl2

和K2CO3中的一种。

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一所示。

表中“J”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V表示有气体产生;“一”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

表1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

个性化辅导讲义

例9、有A、B、C、D、E五种无色溶液,它们是待鉴别的硝酸钙、稀盐酸、硝酸银、碳酸钠和氯化钡溶液。

各取少许进行两两混合试验,结果记于右表。

表中

表示有沉淀出现,“V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变化现象。

据表可以判断(写化学式)A为,B为,。

为,。

E为。

们两两混合后产生如右现象:

a、b、c、d依次是(

A、

NsbCO

、AgNQ

HCl、

BaCl2

B、

AgNOX

Na2CO、

BaCb、

HCl

C、

HCl、

AgNO3、

BaCl2、

NazCO

D

BaCb、

HCl、

Na2CO、

AgNQ

例10、a、b、c、d可能是N&CQ、AgNQBaCL、HCl4种溶液中各一种,反它

4、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

例11、A,B,C,D,E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五种物质,其中诊断胃部疾病的药品,它们之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

A

B

C

D

E

A

\

J

-

J

-

B

J

W

J

J

-

C

-

J

\

-

D

J

J

X

J

E

-

-

-

J

X

a

b

c

D

a

-

白J

-

f

b

白J

-

白J

白J

c

-

白J

-

白J

A是酸,另一种是碱,还有三种是盐,D在医院用作

(1)A+BtC+H2O

(2)C+H2SO4宀DJ+A

(3)E+AgNOAgClJ+C

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是:

A,B,C。

例12、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它们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⑴B+AtC+H2O;

⑶E+AgNO3TF(白色)J+KNO3;E中加入Ba(NOs)2溶液,无明显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可能是碱性氧化物B.D不-

C.F一定是氯化银D.B与A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⑵C+KOHtDJ+E;)

5、实验型推断题

此类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但要求同学们具备有关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实验操作的经历和

分析、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

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

例13、有四家相邻的小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溶质的主要成分如下表:

厂名

A厂

B厂

C厂

D厂

废水中溶质的主要成分

H2SO4N

1a2CO3E

Ja(OH)2

CUCI2

个性化辅导讲义

(1)排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沉淀池中出现的现象是,化学方程式为

(3)若进入混合池中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经检测合格后排入江河的溶液中的溶质是(填

化学式);

(4)若排气池中B厂废水过量,则混合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课堂练习

1•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

红色固体浅绿色溶液无色气体

(1)A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

C物质固态时的名称,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

写出物质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

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为,钡盐B的化学式为。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3•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Ct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4•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稀HCI、NaOH、MgSO4、NaCI溶液中的一种。

某同学只用紫色石蕊试

个性化辅导讲义

液就将这四种溶液鉴别出来了。

实验现象为:

(1)将紫色石蕊试液分别滴入装有A、B、C、D四种溶液的试管中,A变蓝,B不变,C、D变红;

(2)另取A分别加入装有C、D溶液的试管中,C中无明显现象,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A中的溶质为;溶质为MgSO4的溶液是(填字母代号),该溶液呈

性。

若向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

5.已知A、B、C、D四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是单质,B是黑色固体,C是红色固体。

它们之间存在着如

下转化关系:

(1)A在不同条件下能够转化成B或C;

(2)A和稀硫酸反应有D生成;(3)在高温条件下,B、C分别

和无色气体E反应,都能生成A和另一种无色气体。

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请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G物质的化学式。

7.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BaCb、NaCI、NazCOs、Na2SO4和CuSOq中的一种或几种。

对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1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

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

2在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3在无色溶液B中加入AgNOs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一定含有。

(2)

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Na2SO4、NaCI、Na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实验如下:

」无色溶港C

[②加入足童的

无色

5*

③il3S

『日中的韻提薦手只有T和

试回答:

(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3)为检验上述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一定存在,某同学又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2取滤液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结论。

在上述某同学的实验方案①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的目的是。

YWHN

9.现有Cu、CuO、CuSO4、C、CO、CO2六种物质,它们的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每个字母分别代表上述六种物质中的一种)。

(1)请利用初中所学知识推断图中Y、Z、W、N分别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Y、Z、W、N

(2)写出MtN的化学方程式;

个性化辅导讲义

(3)写出XtW的化学方程式。

10•如图所示是初中阶段常见几种物质间的全部转化关系,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B为水,C、E均为无色溶液,则A是,写出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B为酸,E、F均为蓝色,则C是,请写出符合要求的A物质的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学式

,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和甲、乙、丙三种单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C属于盐类。

它们在一定条件

下有如下转化关系:

1甲•乙—点燃B

2甲•丙:

>A

3AD—CB

4CE—「(蓝色)NaCI

(1)反应①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甲、C、D。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12.研究小组为了解北京西山的地质情况,从实地选取两块样品D和J,进行如下所示的实验(其中部分反应产物被略

去):

(1)样品D和J的主要成分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

(2)实验室用固体J制取气体G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实验中部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JtH:

;

F+Xt:

;

D+Et:

;

B+Ct:

13.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是由H2SO4、CaCO3、Fe(NO3)3、Ba(OH)2、NaCI、MgCI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

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静置,有白色沉淀。

2再向小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硝酸,开始无现象,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沉淀不再减少。

试推断:

(1)这包固体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

(2)写出①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个性化辅导讲义

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溶液进行分析,下:

初步确定它是含有相同酸根离子的M、N混合溶液,继续分析的步骤如

不溶解

请根据过程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若没有产物A则M、N可能是(写化学式)和;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若有产物A,且它是一种钾盐,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15

Ci

•“三酸两碱”是几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下图是它们与其他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已知:

①A、、A2是工业上常见的三大强酸,B、B1B2是正盐,C、C1、C2是碱。

②B2是食盐的主要成分,且B、B1>B2、C1中含有相同的金属离子。

③A*BCO2,B+Ct白色沉淀一於2t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二氧化碳,AC>白色沉淀一"2>沉淀不溶解。

请回答:

(1)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B2,G。

(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BC:

(3)C2可能的化学式(写三个):

16•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D是盐,E是酸。

它们相互间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

应:

①CE=A2F②2BE=D2F③A2B=CXD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F,E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反应③。

17•根据以下图推断(假设能发生反应的均反应完全)

个性化辅导讲义

(1)若B是水,则A是;(填化学式)

(2)若B是酸溶液,则A是;(填化学式)

(3)写出C与BaCI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被誉为“江南小三峡”的南京胭脂河是明代初年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因其“石有胭脂色”而得名,胭脂河沿岸的

那些红色石块的成分是什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取一小块这种红色石块A,粉碎后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记录

如下图所示。

円E〔尤邑无虑芝体)|

山萤£徐能)I

£(砒无味"}通人嗣阳灰広"驚浊

请你根据实验推断:

A中含有的原子团是(写离子符号)

B中肯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写出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⑤

19.A、B、C、D四个试剂瓶中分别盛碳酸钠、硝酸银、烧碱、稀硫酸四种稀溶液中的一种,取四种溶液各少量,依次滴入物质X的溶液和稀硝酸,发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A

B

C

D

X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无现象

稀硝酸

沉淀不消失

沉淀消失有气体产生

沉淀不消失

无现象

回答:

(1)物质X的化学式是。

(2)物质B是,加入X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加稀硝酸后,沉淀消失的

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3)为进一步区别A和C,可根据置换反应的原理进行实验,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