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1836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6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

《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具拆装实习教案.docx

模具拆装实习教案

模具拆装实习

实习内容:

模具拆装冲压部分

实习目的:

了解冲压模组成、各主要零件的名称和功用,了解冲压模的类型及结构特点,了解冲压模、压铸模在汽车制造厂使用情况,了解冲压模的拆装方法。

一、冲压模组成

模具零件根据其作用可分为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和推料零件、导向零件、支持零件、紧固零件及供力零件。

一般认为,模具的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和卸料、推料零件为模具的工艺零件,而其他则称为模具的辅助零件。

(一)工作零件

工作零件是指与冲压材料直接接触,对其施加压力以完成冲压工序的零件。

冲模的工作零件包括凸模、凹模及凸凹模,又称为成形零件。

是直接完成冲裁工序的关键零件。

(二)定位零件

定位零件的作用是确保毛坯或坯件在冲模中的正确位置,使冲压件获得合格的质量要求。

主要包括挡料销、定位销、定位板等。

挡料销的定位面抵住条料的前搭边或工件内廓的前(后)面,使条料送进步距准确。

定位销又叫导正销,在连续模中安装在落料凸模上,落料前由于它先插入已冲出的内孔中而获得制件良好的内孔定位。

(三)卸料零件

卸料零件主要用来从凸模周边卸除坯料或废料。

卸料零件分为刚性和弹性两类。

刚性卸料板一般安装在凹模上面。

这种结构的卸料板结构简单,卸料力大,卸料可靠。

冲模采用弹性卸料装置时,所得制件平整,故适用于薄料及精度和平整度要求较高制件的冲模。

(四)推件零件

推件零件是将冲压后的制件或废料,从凹模或凸凹模洞口内推出。

推件装置多在复合模中采用,通过它的动作将卡在凹模内的制件或废料推(顶)出来。

常用推件零件有推杆、推板、打料杆及各类顶件器(又叫推件器)、顶杆等。

推(顶)件装置也有刚性和弹性两种。

刚性推件装置一般装在倒装结构冲模的上模上,冲出的制件卡在上模的凹模内,由推板、推杆、顶件器等的作用将制件从凹模中推出。

顺装式复合模中,下模中制件的推出则是由安装在下模座的弹性顶出器通过顶杆和顶件器完成的。

(五)导向零件

导向零件主要用以保证凸模和凹模相互位置的准确性,由导柱、导套、导板等组成。

在导板模中,通过导板对凸模导向,此时导板又兼做卸料板之用。

导柱都是成对使用。

后置两导柱的直径相同,而中间配置和对角配置的导柱,两导柱的导向直径一般不相等,这样可以避免合模时上模误装方向而损坏凸、凹模刃口。

(六)支持零件

支持零件主要是设计结构需要,用于连接和固定工作零件,使之成为完整的模具结构。

抓哟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固定板、垫板、模柄等。

模柄又称模把。

通过它将上模与冲床的滑块连在一起。

上模座和下模座是冲模全部安装零件的基体,又承受和传递冲压力,因此要求它们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足够大的外形尺寸。

模座常用灰铸铁制造,该材料有较好的吸震性。

垫板的作用是直接承受和扩散凸模传来的压力,以减小上模板所承受的单位压力,保护凸模顶端面的上模板面不被凸模顶端压陷。

凸模固定板,凸模只有借助于凸模固定板才能安装在上模板上。

(七)紧固零件

紧固零件主要用来紧固、连接各冲模零件,如各种螺钉、圆销等,其中圆柱销还可以起稳固定位作用。

(八)供力零件

供力零件可为冲压工作提供卸料力、推件力、压边力等。

供力零件有弹簧、橡胶、压缩空气垫等。

圆柱形弹簧是常用的一种弹簧。

 

图1冲床外形和传动图

1-工作台;2-导轨;3-床身;4-电动机;5-连杆;6-制动器;7-曲轴;8-离合器;9-带轮;10-皮带;11-滑块;12-踏板

二、冲压模类型及结构特点

冲压模具按工序的复合程度可分为简单模、连续模和复合模三大类。

1.简单模

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模具称为简单模。

简单模结构简单,容易制造,适用于小批量生产,

图2简单模

1-挡料销;2-导套;3-导柱;4-螺钉;5-模柄;6-销钉;7-固定板;

8-上模板;9-凸模;10-卸料板;11-导尺;12-凹模;13-下模板

2.复合模

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模具的同一工作位置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冲模,称为复合模,如图3所示。

复合模的最大特点是模具中有一个凸凹模1。

凸凹模的外圆是落料凸模刃口,内孔则是拉深凹模。

当滑块带着凸凹模向下运动时,条料首先在凸凹模1和落料凹模4中落料,落料件被下模中的拉深凸模2顶住,凹模随之向下运动进行拉深。

顶出器5和卸料器3在滑块的回程中将拉深件9推出模具。

复合模适用于产量大、精度高的冲压件。

图3落料及拉深复合模

1-凹凸模;2-拉深凸模;3-压板(卸料器);4-落料凹模;5-顶出器;6-条料;

7-挡料销;8-坯料;9-拉深件;10-工件;11-废料

3.连续模

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不同部位上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的模具称为连续模,如图4所示。

工作时定位销2对准预先冲出的定位孔,上模向下运动,在凸模4的工位上进行冲孔,在凸模1的工位上进行落料,从而得到成品零件8。

当上模回程时,卸料板6从凸模上刮下坯料7,这时将坯料7向前送进一个工位,执行第二次冲裁。

循环上述过程,每次送进距离由挡料销控制。

图4连续模

1-落料凸模;2-定位销;3-落料凹模;4-冲孔凸模;

5-冲孔凹模6-卸料板;7-坯料;8-成品;9-废料

三、冲压模在汽车制造厂使用的情况

冲压模在汽车制造厂使用主要体现在覆盖件的制作上。

汽车覆盖件(简称覆盖件)是指覆盖发动机、底盘,构成驾驶室和车身的薄板表面零件(称外覆盖件)和内部零件(称内覆盖件),是构成汽车车身的自由曲面型薄钢板冲压零件。

与一般冲压件相比,覆盖件具有以下特点:

(1)型面复杂,多为自由型曲线曲面。

外覆盖件表面上带有连贯性的装饰棱线、装饰筋,内覆盖件表面上常常有各种各样的加强筋,以增强覆盖件的刚性和尺寸稳定性,避免在行驶过程中车身产生振颤和噪音。

(2)表面质量要求高,尤其是外覆盖件的可见表面上不允许有皱纹、波纹、凹痕、边缘拉痕、擦伤等破坏表面美观的缺陷,装饰棱线、装饰筋要求清晰、平滑、过渡均匀。

(3)结构尺寸大。

(4)覆盖件材料一般采用冷轧薄钢板,其厚度一般在0.7~1.5毫米之间,以尽量减轻重量,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5)覆盖件零件的几何形状复杂,不可能用二维图纸完全表达其几何信息。

在传统的车身设计、制造中采用二维图纸(包括各种说明书、工艺文件等)与物理模型相结合的办法来表达覆盖件,二者互为补充、互为说明。

随着CAD/CAM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覆盖件的数字化产品模型在车身的设计、制造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覆盖件按作用和要求可分为三类:

外覆盖件、内覆盖件和骨架件。

外、内覆盖件是由厚度为0.7、0.8、0.9、1.0、1.5mm的08或09Mn钢板冲压而成,多数骨架件是由厚度为1.1、1.2、1.5、2.5mm的08或09Mn钢板冲压而成。

(一)对覆盖件的要求

1.表面质量

覆盖件表面不允许波纹、皱纹、凹痕、边缘拉痕、擦伤以及其他破坏表面完美的缺陷。

覆盖件上的装饰棱线、装饰盘条要求清晰、平滑、左右对称以及过渡均匀。

覆盖件之间的装饰棱线衔接处应吻合,不允许参差不齐。

表面上一些微小缺陷都会在涂漆后引起光的漫反射而损坏外观。

2.尺寸和形状应符合覆盖件图和汽车主模型

覆盖件间的装配多用点焊,间用螺钉连接。

装配连装处的两个覆盖件的空间曲面必须一致,衔接处也是如此。

覆盖件图只能表示一些投影的主要尺寸。

标注出外形以及孔、窗孔、局部凸包和其他类似部分的尺寸、过渡部分的尺寸则均依据主模型。

主模型是根据定型后的主图板制造的。

制造主模型的材料有木质和玻璃钢两种。

个体主模型经装配后成为整体汽车主模型。

由于覆盖件形状复杂、空间曲面多,覆盖件图是无法完全表示出来的,只能依赖于主模型。

因此,主模型是覆盖件图必要的补充,真正能表示覆盖件的不是覆盖件图而是主模型。

主模型的用途是覆盖件冲模,焊装夹具和检验夹具制造的标准。

3.刚性

在拉延过程中,由于材料的塑性变形不够而使覆盖件的一些部位刚性差,造成覆盖件受振动后就会产生空洞声。

这种现象表现为敲击拉延件其音频不一,用手按时并发生“乒乓”声。

用这样的覆盖件装车,在汽车行驰中要发生振动,造成覆盖件的早期损坏。

这种情况多产生在曲面平滑的覆盖件上。

4.工艺性

覆盖件的工艺性关键在于拉延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即拉延的工艺性。

而拉延工艺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覆盖件的形状。

如果覆盖件能进行拉延,对于拉延以后的工序仅是确定工序数和安排工序间的先后次序问题。

覆盖件一般都是一道工序拉延。

为了实现拉延或造成良好的拉延条件,将翻边展开,窗口补满再加添补充部分构成一个拉延件。

工艺补充部分是拉延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拉延以后要将工艺补充部分修掉,所以工艺补充部分也是冲压工艺上必要的材料消耗。

工艺补充部分的多少首先取决于覆盖件结构。

覆盖件结构对于材料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关系,拉延深度深的,形状复杂的覆盖件要用08ZF刚板进行拉延。

(二)覆盖件的工艺分类

为了便于编制冲压工艺和设计冲模,按覆盖件的拉延复杂程度和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对覆盖件进行工艺分类。

拉延复杂程序是指拉延的深度和形状的复杂性。

其具有的特点是指覆盖件本身有无对称面。

根据对已有的覆盖件归纳和分析可做如下分类:

1.对称一个平面的覆盖件。

诸如水箱罩、散热器罩、前围板、后围板、发动机罩、行李箱罩、顶盖等。

这类覆盖件又可分为深度浅、成凹形弯曲形状的,深度无效、形状比较复杂的,深度相差大、形状复杂的和深度深的几种。

2.不对称的覆盖件。

诸如车门外板、翼子板、侧围外板等。

这类覆盖件又可分为深度浅且平坦的,深度均匀、形状比较复杂的和深度深的几种。

3.可以成双冲压的覆盖件。

四、冲压模拆装方法

模具拆装实习

实习内容:

模具拆装注塑模部分

实习目的:

了解注塑模的组成、各主要零件的名称和功用,了解注塑模的类型及结构特点,了解注塑模的拆装方法

一 塑料成型的主要方式

1.1注射成型(又名注压成型,简称注塑)的定义

使热塑性或热固性模塑料先在加热料筒中均匀塑化,而后由柱塞或移动螺杆推挤到闭合模具的模腔中成型的方法。

1.2注射成型依靠注射成型机和注射模具来完成(如图1),

图1注射成型机和注射模具简图

1.3注射成型整个流程(如图2所示):

先是原料检验预处理,然后把原料装入料斗,通过加热装置使原料均匀塑化,而后通过移动柱塞或旋转螺杆把塑化好的原料注射到闭合模具的模腔中,再保压一段时间,然后冷却,脱模,并对塑件进行后处理,同时要清理料筒和模具内的残留物,如果有嵌件的话还要清理嵌件,并对嵌件预热再装入嵌件,这是一个循环过程

图2注射成型流程图

塑化——指塑料在料筒内经加热达到流动状态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的过程

二注塑模的结构组成与类型

2.1注射模的分类:

二板一开式模具三板二开式模具滑动型芯模具

图3三种常见模具的结构简图

2.2注塑模的结构组成:

成型零件:

直接与塑料接触的、决定塑件形状和尺寸精度的零件包括型芯和凹模。

结构零件:

在模具中起安装、定位、导向、装配等作用的零件。

图4注塑模的剖视图

2.3注塑模主要零件名称及功用(如图5和图6):

图5注射模主要零件名称

图6斜抽芯结构

三塑料模具的浇注系统

3.1浇注系统概念

浇注系统:

指由注射机喷嘴中喷出的塑料进入型腔的流动通道。

作用:

使塑料熔体平稳有序地填充型腔,并在填充和凝固过程中把注射压力充分传递到各个部分,以获得组织紧密的塑件。

分类:

普通浇注系统:

冷流道

无流道凝料浇注系统:

热流道、绝热流道

3.2浇注系统组成及各部分作用(如图7):

图7塑料模具的浇注系统

四塑料模具分型面的选择

4.1分型面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模具上用以取出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称为分型面,也叫合模面。

4.2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1、有利于脱模(分型面要取在塑件的最大截面处)

2.有利于保证塑件质量

3.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

4.有利于模具成型零件的加工

五注塑模拆装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