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1123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docx

《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docx

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

 

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

(能源办[93]45号)

 

 

1   总则

2   工作目标,部门责任

3   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职责

4   盐密测量

5   污秽等级划分和污秽等级分布图(简称污区图)绘制

6   合理配置电瓷外绝缘爬距

7   清扫工作

8   采用综合辅助措施提高设备抗污闪能力

9    绝缘子质量管理

10  建立技术档案,加强量化管理

11  做好专业年度工作,总结和故障统计工作

附件:

电瓷防污闪专业年度工作总结提纲和污闪故障专业统计办法

 

 

1 总则

 

   1.1 为提高我国电瓷防污闪工作科学化水平,把电力系统电瓷防污闪工作纳入专业化管理的正常规道,根据近年来电瓷防污闪工作的实践,并结合电网发展和环境、气象变化的实际情况在进一步修订、补充《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内技术管理规定(试行)》的基础上形成本规定。

   1.2 电瓷外绝缘污闪事故涉及面积广、停电时间长、经济损失大,是电网安全发、供电的一大威胁。

电力系统所属各部门都应各负其责,从技术上、管理上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实际,做好电瓷防污闪工作。

   1.3 本规定适用于35~500kv的输变电设备。

农用、地方电厂、自备电厂、电力用户的输变电设备以及配电设备的电瓷防污闪工作可参照执行。

   1.4 电力系统的设计、基建和运行管理部门均应遵守本规定。

1.5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在执行本规定时,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2 工作目标,部门责任

 2.1 电瓷防污闪工作的目标是:

   *降低输变电设备的污闪跳闸率。

各网、省局线路污闪跳闸率应控制在2500(含330)kv线路为0.05次/百公里·年,220~110kv线路为0.1次/百公里·年以下。

   *避免主网架重要线路特别是500(330)kv线路污闪停电事故。

   *杜绝电网大面积污闪停电事故。

   2.2 电瓷防污闪工作中各部门的责任是:

   *设计部门要对工程取用的设计标准和质量负责。

   *基建部门要对工程的安装质量负责。

   *生产部门要对设备的安全运行负责。

   2.3 要把电瓷防污闪工作纳入部门领导任期内政绩的考核指标,即:

   *新建输变电工程投运不到二年即发生污闪的不能报优质工程;如果是由于设计上的原因,该工程不能申报优秀设计。

*凡是发生犬面积污闪停电事故的发供电企业当年不能"达标";凡是已"达标"的企业取消"达标"资格

3 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职责

 3.1 健全组织机构

   3.1.1 部成立电瓷防污闪工作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

   *协调部内有关司、局,各负其责共同做好防污闪工作;

   *指导、安排、督促、检查全国防污闪工作;

   *充分发挥电力系统高电压专业工作网和部属科研院所的作用,组织解决防污闪工作中普通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交流电总结经验。

   3.1.2 网、省局在主管生产副局长或总工程师领导下,建立由生技、供电、安监、基建及所属科研、设计部门领导组成的电瓷防污闪工作领导小组。

其主要职责是:

   *指导、安排、督促、检查本地区防污闪工作;

   *定期听取电瓷防污闪工作小组工作汇报;

   *审定防污内工作计划;

   *落实重大防污闪科研课题;

   *审定污区分布图。

   3.1.3 网、省局应组成由网或省局、电力试研所(院)、电力设计院、厂、局防污专(兼)责人参加的电瓷防污闪工作小组,在电瓷防污闪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3.1.4 厂、局应组成由厂、局,车间、工区防污专(兼)责人参加的电瓷防污闪工作小组,并在厂、局长领导下开展工作。

   3.1.5 网、省局所属电为试研所(院)应建立电瓷防污闪工作小组,供电局应建立盐密测量小组。

   3.2 设置各级防污专(兼)责人。

   3.2.1 网、省局及其电力试研所(院)、设计院、发电厂、地(市)供电局,应设置防污专责人,并保持相对稳定。

   3.2.2 发电厂电气车间,供电局线路、变电工区,220~500kv变电站应有专人负责防污闪工作。

   3.3 各级防污专(兼)责人职责

   3.3.1 网、省局生产部门是防污闪工作的组织与管理部门,其防污专责人的职责:

   *组织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规定和各项技术措施;

   *组织制定防污闪工作计划,开展经验交流;

   *参与新、扩建及改建工程电气设备外绝缘爬距的设计审查;

   *组织绘制、调整本地区污区分布图;

   *进行重大污闪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技术分析报告和反事故措施、建议;

   *组织推动防污闪科研工作的开展,落实重大防污闪科研项目的经费,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督促检查下属单位防污闪工作计划的实施;

   *建立、健全各项防污闪技术档案资料。

   3.3.2 网、省局电力试研所(院)是防污闪工作的技术归口单位,其防污专责人的职责:

   *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规定和各项技术措施;

   *配合网、省局制、修订防污闪扶术措施,指导各局、厂解决防污闪技术问题;

   *配合网、省局绘制、调整本地区污区分布图,指导各局绘制污区分布图;

   *研究解决盐密测量工作中的问题,收集和分析盐密数据,提出全省污秽等级划分、污区分布图及调整爬距的意见;

   *建立、收集、整理、分析各种资料和数据,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参加220kv及以上主网设备污闪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反事故措施、建议;

   *组织开展防污闪的科研工作,推广行之有效的防污闪新技术、新材料;

   *参加200kv及以上新(扩、改)建工程电气设备外绝缘爬距的设计审查及设备选型;

   *组织对各局、厂防污闪专责人进行定期培训;

   *提供国内外电瓷防污闪新技术新材料信息。

   3.3.3 各厂、局的防污专(兼)责人,负责本单位防污闪工作的监督管理,其具体职责:

   *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规定和各项技术措施;

   组织开展盐密测量,做好污秽等级划分和调整工作,提出外绝缘爬距调整的具体意见,列入大修更改工程计划;

   *组织绘制、调整本地区污区分布图,报局审定;

   *参加新(扩、改)建工程电气设备外绝缘爬距的设计审查;

   *组织开展防污闪的科研工作,推广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

   *参加输变也设备污闪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反事故技术措施、建议;

   *配合用电监察,农电等部门,指导用户和农电的防污闪工作;

   *按年编制防污闪措施计划,监督实施,做好分析总结;

   *建立健全各项技术资料,及时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按时向省局、电力试研所提供有关资料、总结和数据。

3.3.4 车间(工区)防污专(兼)责人,在厂(局)专(兼)责人的指导下,负责建立健全各种技术资料和测试数据;执行各种防污闪技术措施;提出污区分布图及污秽等级修整初步意见,按时上报。

 4 盐密测量

 4.1 盐密是划分污秽等级三因素(污湿特征、运行经验、等值盐密)中的基础数据之一。

盐密数值必须具有可信性,可比性。

   4.2 盐密测量点的选择

4.2.1 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在近城、市郊地区原则上每5~10km选择一个测量点,远距城、镇的农田、山丘,酌情选取。

4.2.2 发电厂和110kv及以上变电所内每个电压等级选择1~2个测量点。

   4.2.3 发、变电所盐密测量点的选取要从发、变电所悬式绝缘子逐渐过渡到棒型支柱绝缘子。

   4.2.4 明显污秽成份复杂地段应适当增加测量点。

   4.3 盐密测量的方法、使用仪器和测量周期按《高压架空线路和发变电所电瓷外绝缘污秽分级标准》中的规定执行。

   4.4 盐密测量仪器和测量电极应每年定期校验一次,以保证测量数据准确性。

   4.5 应采用盐密测量掌握绝缘子积污速度,逐步将盐密测量推广应用于科学安排绝缘子清扫周期。

5 污秽等级划分和污秽等级分布图(简称污区图)绘制

 5.1 划分污秽等级和绘制污区图是防污闪技术管理工作的基础,是运行输变电设备和新建、扩建输变电工程配置电瓷外绝缘爬距的依据。

   5.2 污秽等级划分按《高压架空线路和发变电所污秽分级标准》的规定进行,并要充分考虑大环境污染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在划0~l级污秽等级时应视自清能力留有一定裕度;对局部污源、规划建,设的工业区,重要公路、铁路及盐尘波及地区应考虑适当提高级别。

   5.3 污区分布图绘制按《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绘制规定》进行。

6 合理配置电瓷外绝缘爬距

 6.1 配置原则:

电瓷外绝缘爬距的配置,应符合电瓷外绝缘所处地区污秽等级的要求。

重要线路、厂、站(主力电厂主要出线、电网重要联络线、枢纽变电站)可适当提高外绝缘爬距。

   6.2 配置方法:

   6.2.1 新建、扩建输、变电工程电瓷外绝缘爬距的配置,应依据经审定的污区分布图进行。

   6.2.2 运行中的输、变电设备电瓷外绝缘爬距的配置,应依据经审定的污区分布图调整。

   6.3 审核输、变电设计时,应以污区分布图为依据,核实各地段的污秽等级与外绝缘爬距的配置是否相适应。

   6.4 在潮湿、多雾或附近线路频繁发生污闪的地区,新建、扩建输电线路配置外绝缘爬距时,可取相应污秽等级规定爬距的中、上限。

   6.5 在严重污秽地区,新建、扩建35~110kv电站时,应采用户内配电装置,以提高配电装置的抗污能力。

在没有户内式系列产品时,可选用爬电比距为1.7cm/kv的户外普通型设备。

   6.6 在潮湿地区的户内配电装置,其爬电比距配置应提高1级污区水平。

7 清扫工作

 7.1 加强电瓷设备清扫是挖掘设备绝缘裕度,防止电瓷外绝缘污闪的一个重要手段。

电瓷设备清扫要逐步做到由以盐密监测作指导,并结合运行经验,安排清扫周期,提高有效性。

   7.2 清扫原则

   7.2.1 110~500kv输、变电设备原则上需每年清扫一次,各网、省局可视具体情况确定。

为取得最好清扫效果,对重点线路清扫时间应安排在污闪频发季节前1~2个月内进行。

   7.2.2 对运行多年或重污秽地段内的线路绝缘子,杆上清扫不净时,应采用落地清扫或更换绝缘子的方法。

   7.2.3 采用防污型绝缘子的输电线路,可按线路实际积污量(盐密值)与其绝缘爬距允许的盐密控制指标相比较,参照运行经验决定清扫周期。

   7.2.4 采用普通型绝缘子的110kv及以上线路在每次清扫后,应选点监测盐密,如盐密值超过绝缘爬距所控制的盐密指标时,应增加清扫次数。

   7.2.5 输、变电设备在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采用带电清扫。

   7.3 清扫质量检查

   7.3.1 基层班组应建立线路清扫卡和变电设备清扫登记卡。

   7.3.2 设备清扫后应组织进行"班组自查"、"工区检查""厂局抽查"的三级检查制。

8 采用综合辅助措施提高设备抗污闪能力

8.1 防污涂料是在污秽地区,设备爬距不能满足要求时所采用的一种补救措施。

   8.1.1 防污涂料种类应根据污秽特性选用。

   8.1.2 使用涂料时(包括硅脂、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应注意有效期。

   8.2 电瓷设备上加装或粘接防污罩和增爬裙能改善绝缘子受潮条件,并能有效地增加电弧的爬电距离,提高设备的抗污能力。

使用中应注意老化状况。

   8.3 采用防污型绝缘子、合成绝缘子、轻便有效的绝缘子清扫工具、检零工具、污情监测装置等,提高电网综合抗污闪能力。

9 绝缘子质量管理

 9.1 加强绝缘子质量管理是降低污闪停电事故的重要环节。

   9.2 绝缘子的爬距设计、产品鉴定、订货运输、施工安装、运行维护均应按部颁《绝缘子质量全过程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

 10 建立技术档案,加强量化管理

10.1 网、省局及其电力试研所(院)应建立下列技术档案:

   10.1.1 电网污区分布图;

   10.1.2 220kv及以上输.变电设备电瓷外绝缘配置统计资料;

   10.1.3 220kv及以上输、变电设备历年也瓷污闪事故统计分析资料;

   10.1.4 省内主要地、市历年的气象、环保资料;

   10.1.5 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和发、变电所绝缘子运行监督台帐;

   10.1.6 收集整理各类电瓷产品爬电比距等参数。

   10.2 厂、局应建立、健全下列技术档案:

   10.2.1 35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和发、变电所(站)盐密测量数据表;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配置统计表,污秽等级明细表及本地区污区分布图;

   10.2.2 35kv及以上输、变电设备历年电瓷污闪事故统计及分析资料;

   10.2.3 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和发、变电所悬式绝缘子运行监督台帐:

   绝缘子型号、出厂时间、投运日期、数量、历年检出零低值绝缘子数、零低值绝缘子试验分析结果及劣化率。

10.3      建立电瓷防污闪数据库,开展微型计算机应用管理。

11 做好专业年度工作,总结和故障统计工作

 11.1 目的:

   *加强运行经验的总结分析,提高电瓷防污闪工作的技术管理水平;

   *探索污闪故障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吸取事故教训,为制定反事故措施提供依据;

   *考核新投运设备及运行设备改造后绝缘水平配置的合理性。

   11.2 电瓷防污闪专业年度工作总结提纲以及污闪故障专业统计办法见本"规定"附件。

   11.3 电瓷防污闪专业年度工作总结上报程序:

   发电厂、地(市)供电局,省、网局级防污专责人应按"电瓷防污闪专业年度工作总结提纲和污闪故障专业统计办法"的要求做好年度工作总结和统计工作,并逐级上报。

   11.3.1 发电厂、地(市)供电局翌年二月底前报所属省(市)电力局或网局生技(生产、供用电)处,省(市)电力局和有直属供电局(电厂)的网局汇总后于三月底前抄送电力系统高电压专业工作网(武汉高压研究所),省(市)电力局在抄送的同时报所属网局。

   11.3.2 电力系统高压专业工作网秘书处应于5月究前作出全国电力系统电瓷防污闪专业年度工作总结报部电力司,并抄送各网、省局。

附件:

电瓷防污闪专业年度工作总结提纲和污闪故障专业统计办法

 电瓷防污闪专业年度工作总结提纲和污闪故障专业统计办法规定如下:

   

(一)电资防污闪专业年度工作总结提纲

   一、年度内运行的设备外绝缘情况及发生污闪故障情况

   二、年度内所做的工作

   1.污区划分、调整和设备爬距调整情况及费用;

   2.运行设备的清扫情况及费用;

   3.线路、变电端内悬式绝缘子零、低值的检除情况;

   4.其它电瓷防污闪措施的采用情况;

   5.新技术研制、使用和技术培训情况。

   三、年度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年度内设备发生污闪故障的情况和原因分析及重大污闪事故的专题分析;

   2.管理、运行维护和设备存在的问题;

   3.其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下年度电瓷防污闪工作的重点和要求

   五、应填报的附表

   1.年度污闪跳闸统计(表1);

   2.年度输电线路污区概况(表2);

   3.年度发、变电站污级概况(表3);

   4.年度绝缘子劣化率(自爆率)统计(表4)。

   

(二)污闪故障专业统计办法

   一、电气设备污闪故障统计范围

   1.凡户内、外设备电瓷外绝缘在自然污秽条件下遭受雨、雾、露、雪、霜的影响,在电网电压作用下发生闪络造成设备跳闸或停电均统计在污闪故障范围内;

   污闪故障包括污闪跳闸和污闪事故,污闪故障专业统计不分统计和考核事故。

   2.凡属下列情况的,不统计在电网污闪故障范围内:

   1)鸟粪造成设备外绝缘闪络或停电的;

   2)有明确责任者造成设备外绝缘闪络或停电的;

   3)由于用户设备污闪造成系统故障的。

   二、设备污闪故隙分类方法

   1.线路接运行电压等级分类;

   2.发、变电站接站内最高运行电压等级分类。

   三、设备污闪跳闸统计方法

   1.跳闸次数:

   因污秽造成设备跳闸时,当重合成功,计算跳闸一次,若重合不成,连续又跳,不管强送成功与否都不再计算跳闸次数。

   若重合成功(即超过重合闸时间)后又跳,应计及第二次跳闸,并依次类推。

   发、变电站内同时有几个设备污闪跳闸时,应按电压等级分别计算跳闸次数。

   2.跳闸率:

   跳闸率单位:

线路,次/百公里·年。

   变电站,次/百站·年。

   四、设备污闪事故统计方法:

   1.事故次数

   凡污秽闪络造成开关跳闸,只要重合不成,不管强送成功与否,均统计为一次事故,如果在4小时内在同一条线路上或在同一发、变电站发生类似情况,仍仅算做一次。

   2.事故率

   事故率单位:

线路,次/百公里·年

   变电站,次/百站·年

        

     

       

         

  

   表4关于绝缘子年劣化率统计说明:

   1.按厂家、产品分类统计的悬式绝缘子年劣化率必须准确可靠,凡厂家、型号、零低值数、检测运行产品只数及统计年数有一者不清的,不参加统计。

   2.一种产品如检测运行产品只数×年数(悬垂串)小于5000者不参加统计。

   3.一种产品年劣化率=σ零低值数/σ检测运行产品只数×统计年数。

   例如:

某厂×-4.5在110、220kv的3条线上的零低值数,检测运行产品只数及统计年数分别为:

1,3000、2.5;4,5000,4;及3,10000,3.5。

则年劣化率=(l+4+3)/(3000×2.5+5000×4+10000×3.5=0.112‰。

   4.悬垂串及耐张串应分别统计上报,如不能区分时,则须说明。

   5.绝缘子年劣化率统计以九一年为起始,每2年统计上报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