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三年制高职的申请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0013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4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三年制高职的申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关于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三年制高职的申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关于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三年制高职的申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关于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三年制高职的申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关于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三年制高职的申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三年制高职的申请报告.docx

《关于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三年制高职的申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三年制高职的申请报告.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三年制高职的申请报告.docx

关于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三年制高职的申请报告

关于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三年制高职)的

申请报告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根据重庆市农业物联技术人才需求情况及我院的办学条件,特申请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三年制高职),请予批复。

附件目录:

附件一:

重庆市普通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申请表;

附件二:

申请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论证材料;

一、专业开设的必要性 

(一)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三)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大量人才

二、专业开设的可行性

三、专业筹建情况

四、专业发展规划

五、办学基本条件及三年建设规划

(一)教师队伍现状及三年建设规划

(二)专业实训室现状及三年建设规划

(三)校内外实训基地现状及三年建设规划

附件三: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二○一五年五月二十一日

附件一:

普通高校设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申请表

学校名称: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2015年5月21日

专业代码

590129

专业名称

物联网应用技术

修业年限

(专业类型)

三年

所属专业大类

电子信息类

专业招生面向

全国

本校已设的

相近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工程、计算机控制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开始招生时间

及招生人数

2015年计划招生数50人

计划发展规模

150人/年

专业服务方向

(另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新兴的农业物联网产业,培养能适应重庆地区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既掌握农业基础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又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复合型、融合型人才,能够从事农业物联网工程实施,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以及设备和产品的推广等工作的高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申请设置专业的主要理由及人才需求情况(另附调查论证材料)

我国是农业大国,传统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主要依赖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随着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我国传统农业正在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而智慧农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要建设智慧农业,就要依托物联网等先进的科学技术。

通过前期调查,我们发现社会对农业物联网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巨大。

据工信部2014统计,未来5年农业物联网领域需要大量人才,而且每年的人才需求将在200百万人左右。

重庆市作为位于西部地区“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直辖市,未来5年在智能农业领域的人才缺口将在3万以上。

为此,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充分发挥自身“涉农”优势,与市农委和多家物联网龙头企业合作,为重庆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资源。

专业筹建情况

(1)我院是一所以农业为主的高职院校,有非常成熟的农业类专业。

(2)从1994年到现在21年来成功开办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工程等专业。

(3)相近专业已具备成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部分核心课程完成了课改。

通过校企合作,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已具初形。

(4)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及条件等准备充分,已有通讯综合实训室、单片机技术实训室、物联网技术实训室、嵌入式开发等实训室,硬件技术实训室、芯片技术实训室、组网实训室、网络管理实训室、软件开发实训室、三峡库区智慧农业技术移民培训基地项目也在建设中。

教师基本情况(另附详细材料)

拥有专业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2人,讲师6人,其中有研究生学历教师7人,双师素质教师5人,另外企业兼职教师3人,外聘教师3人,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师齐备。

缺额教师解决办法及落实程度

聘请市农委信息处专家作为客座教授,指导课程开设和教学,由校企合作企业提供专业课程教学的工程师。

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培训,并继续引进高学历并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

其他办学条件落实情况(包括专业开办经费、教学实验开出率、实习基地以及学生宿舍、教室、图书资料等,可另附材料)

本专业学院已落实教学经费,有专业实训室9个,专业课实训开出率为100%,各类实训室每年还在不断更新充实设备,三峡库区智慧农业技术移民培训基地项目也在建设中。

学生宿舍、教室、图书资料等均能满足开办本专业的需要。

尚需解决的办法及落实所需时间

继续完善物联网专业的实训设备、仪器、图书资料等,校内实训基地1年内即可建成。

目前已和广州飞瑞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并开始筹建校外实习基地。

市农委信息处在技术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意见

 

(主任签字)

年月日

学校审批意见

 

(盖章)

年月日

重庆市专科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意见

 

(主任签字)

年月日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备案或审批意见

 

(盖章)

年月日

附件二: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设置论证材料

一、专业开设的必要性

当前,物联网应用已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物联网产业已成为IT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3月,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

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大革命。

物联网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和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我国是农业大国,传统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主要依赖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随着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我国传统农业正在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而智慧农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要建设智慧农业,就要依托物联网等先进的科学技术。

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是通过传感、通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专家决策模型的研发应用,对农业生产环境及农业生产操作环节进行智能化监测控制,从而为农产品生长(生产)提供适宜的环境,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以及农产品安全率。

1.国家发展战略需要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到:

“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使物联网进入国家的战略层。

2010年3月物联网进入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2010年作为中国的“物联网元年”,标志着中国将重点发展物联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012年3月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中国农科院和大北农集团金色农华种业公司调研时强调,要采取更加坚决有力的措施,推动农业物联网成为改变农业、农民、农村的新力量。

余欣荣指出,伴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发展方向和世界产业格局重构的重要推动力量。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物联网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农业物联网迎来了难得历史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快发展农业物联网,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于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4年10月26日,从农业部召开的农业信息化专题展暨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代表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物联网,成为会议“热词”。

会议强调: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物联网。

2.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从2008年组织物联网相关力量,开始规划和推进重庆市物联网建设,并着手产业布局。

市经济信息委提出了重庆物联网发展思路及产业聚集实现的路径,2010年6月完成了《重庆市“十二五”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

2011年3月正式颁布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物联网发展的意见》。

同时指出:

以南岸茶园新区为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核心区域,以北部新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同兴工业园、双福工业园等为拓展区进行产业布局。

在物联网城市、智能工业、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农业、智能医疗、环境监测等八大领域建设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实现规模化应用,服务全国,将我市建设成为国家物联网技术应用高地和产业示范基地。

2013年11月重庆市政府提出建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将渝东北建设成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而万州作为渝东北的中心城市和三峡库区腹地,首当其冲成为重点开发对象。

加快建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实现精准农业、数字农业,这些都需要物联网技术作为支撑。

2015年4月重庆市政府与腾讯签署“互联网+”战略协议,双方将共同围绕“互联网+”进行产业升级转型探索。

目前,重庆市农委已着力推进“互联网+农业”,即采用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而智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近几年来,重庆市农业物联网已经起步,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如:

在种植业方面有巫溪马铃薯晚疫病物联网预警系统、忠县柑桔自动灌溉施肥系统,在畜牧业方面有市畜科院的荣昌猪保护种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与福利化猪舍,合川禽蛋养殖基地基于物联网的现代化鸡舍等。

但处于西部地区的重庆,物联网起步相对较晚,离节能、高效的农业物联网还有一定的差距。

据前期调研统计,重庆的农村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大部分还是示范性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市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物联网运用缓慢呢?

“首先,是人才的缺乏。

”市畜科院信息中心主任徐顺来介绍说,现在种植基地和养殖场工作的大多是40至60岁的农民,他们能吃苦、耐得劳,但要他们操作现代化的设备就相对较难,这也加大了物联网的推广难度。

“其次,需要养殖者有相关的意识。

”许多养殖者还在“埋头拉车”,有的甚至不知物联网为何物,在养殖时更多地还是从饲料、人工等方面着眼节省成本。

虽然这些传统方法在节本增效方面有成效,但空间有限。

而从欧美养殖业的发展来看,要更有效地提高养殖效益,还必须更多地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

最后,是资金的缺乏。

种植业和畜牧业本就是一项资金需求量大但见效较慢的行业,而联物网的相关设备和软件价格昂贵。

因此,资金是阻碍农业物联网发展的现实瓶颈。

“物联网的应用,代表的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市农委信息中心书记陈勇表示。

面对这种趋势,除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在加大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对农业物联网给予更多关注与扶持之外,还需要我们地方职业院校加大对农业物联网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及在新型农民培训中加强对农业物联网的培训。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作为全市唯一一所涉农的高职院校当然责无旁贷。

3.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大量人才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现代物流、智慧农业、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智能消防、工业检测等多个领域,社会对物联网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巨大。

然而,处于政策高地中的物联网,却面临人才匮乏的巨大压力。

据测算,物联网产业规模比互联网大20倍以上。

据工信部2014统计,未来5年物联网主要领域均需要大量人才,而且每年的人才需求也将在百万人的量级。

见图1-1。

图1-1各领域的人才需求状况(单位:

万人)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智能农业领域的人才需求量是巨大的,在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人才需求中所占百分比达到了33.9%。

以每年人才需求200万人来测算的话,未来5年,我国在智能农业领域的人才需求量将达到千万人。

重庆市作为位于西部地区“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直辖市,在智能农业领域的人才需求量同样也是巨大的。

据重庆市经信委介绍,随着我市物联网市场的爆发性扩张,预计物联网行业今年有2万以上人才缺口,未来5年重庆市物联网产业人才缺口在10万以上,按智能农业领域人才需求比例来进行测算,智能农业领域的人才缺口应在3万以上。

在《中国RFID产业发展年度报告(2014)》中指出,物联网95%的技术问题已得到解决。

目前最为紧缺的人才不是高精尖人才,而是应用和服务型人才。

农业物联网是战略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创新应用,这种人才需求情况正好符合高职的人才培养定位。

目前,物联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有:

物联网技术研发、物联网产品研发、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产品测试、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实施与维护、物联网技术营销、物联网应用推广等。

根据高职与本科人才定位的不同,高职农业物联网方向的毕业生面向的工作岗位主要有:

农业物联网应用推广、农业物联网产品营销、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实施与维护、农业物联网产品测试员等。

如下图1-2所示:

 

图1-2农业物联网方向高职学生就业岗位

农业物联网人才的缺乏是当前人才需求的主要现象,从全国范围来看,截止2015年上半年,中华英才网上与农业物联网相关的岗位招聘信息有183条,智联招聘上与农业物联网相关的岗位招聘信息有235条,前程无忧上与农业物联网相关的招聘信息有4

71条。

其中很多的招聘挂上去很久却没有人应聘。

部分招聘岗位截图如下图1-3所示:

图1-3农业物联网相关招聘信息截图

物联网行业为信息化产业,属于IT产业。

目前物联网行业人才的工资水平略高于IT行业的工资水平。

在应用层次的人才方面,1年左右工作经验的人员工资在2000-3500,2-3年工资经验的人员工资在3500-5000,3-5年工作经验的人员的工资在5000-8000,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工资在8000-15000。

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需求量的增加,行业可观的工资待遇,为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4.农业物联网人才的培养需要专业建设的支撑

要满足农业物联网人才的需求,就需要大量的高校开设物联网专业。

教育部在2010年3月发出了《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我院准备在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嵌入式开发专业基础上组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物联网专业是多学科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难度相对较大。

例如,智慧农业、现代物流和智能家居等相关领域在物联网中同时需要农业、物流和家居等领域的知识,需要较高的专业性。

所以我们在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特殊行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

我院的前身是“农业院校”,“农学”方面的学科是我院的王牌,在重庆市高职院校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结合物联网新技术,我们选择了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的人才培养方向。

综上所述,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均需要物联网,农业物联网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培养农业物联网人才需要建设一批优秀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因此,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加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申报并建设好三峡库区乃至整个重庆市高职院校中的第一个基于农业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带动库区和重庆市的农业物联网发展,促进高职教育更好的为重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为现代农业体系提供充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满足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非常必要的。

二、专业开设的可行性

1.获得市农委信息处的大力支持,学院办学特色鲜明

作为重庆市市教委直属的唯一一所涉农高职院校,市农委信息处在基于农业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开设论证、调研及课程设计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并提出将在今后新型农民培训、三峡库区智慧农业移民培训和重庆农机高端应用人才星火计划培训中加入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培训。

学院是教育部重庆市首批单独招生试点院校,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职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单位。

学院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食品生物技术、汽车维修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有重庆市财政支持的现代物流技术、电工电子及自动化技术2个市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有校内实训基地116个,校外实习基地171个,设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命名的“全国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和“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培训考试站”。

是重庆农机高端应用人才星火计划培养基地、重庆市三峡库区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和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万州区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基地。

学院高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开放办学理念,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办学,牵头成立了三峡库区职教集团。

与美国、奥地利、以色列、比利时、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国内外30余所同类院校及社会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联系,与100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学院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和全国对三峡库区的对口支援,广辟人才安置渠道,长期与30多个省、市的人才交流中心和近100个名优企业、跨国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供需关系,与中国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合作,建立了“社会需求和就业结果跟踪评估系统”指导学院科学办学,毕业生就业率达98.6%,为社会培养了50000多名理论够用、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端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院已建设成为三峡库区一所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摇篮。

2.专业群建设成效突出,为本专业提供有力支撑

学院信息科技系现有教职工2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人,讲师17人,硕士研究生22人(包括在读)。

教师队伍特点是知识结构新,富有朝气,创新能力强。

形成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工程、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智慧农业方向)、嵌入式系统工程、电脑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群,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院重点发展专业,现有在校学生500多人,我系是重庆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正在建设三峡库区智慧农业移民培训基地,拥有资产过千万的教学设施设备,实训条件重庆一流。

建有通讯综合实训室、单片机技术实训室、物联网技术实训室、嵌入式开发等实训室、硬件技术实训室、芯片技术实训室、组网实训室、网络管理实训室、软件开发实训室。

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嵌入式系统工程、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交叉正是我系最大的特点,另外作为以农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我系与农林科技系和动物科技系进行深度合作,正好能够保证基于农业的物联网技术专业的最佳师资条件与硬件设施条件。

多年来,师生在技能竞赛方面先后取得了优异成绩:

获全国高职组技能比赛二等奖1次,重庆市市级技能比赛一等奖4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

3.校企合作紧密,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自提出增设基于农业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以来,本着“需求为本、感知为基、验证为重、效益为终”的目标,积极与市农委信息处和各区县信息中心开展合作,先后调研了:

巫溪马铃薯基地晚疫病物联网预警系统、忠县柑桔基地自动灌溉施肥系统、荣昌猪保护种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与福利化猪舍,合川禽蛋养殖基地基于物联网的现代化鸡舍等,并这些基地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并与物联网的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先后与广州飞瑞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戊辛科技有限公司、巫溪县曙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万州区同鑫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汇思君达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加大了在师资队伍和硬件设施上的建设投资,制定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有关教学文件。

4.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师资是实施专业教学的主力军,有雄厚的师资队伍能保证专业教学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我系有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敢于实践、富于创新。

目前,“双师”结构的团队组成,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梯队结构,专任教师中双师率80%以上,硕士率85%,团队成员教学水平高。

兼职教师由来自市农委信息处的技术专家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实践专家组成,建立了专兼结合的保障机制,组织保障可靠,制度保障有力。

全部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资格要求,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敬业精神,能够胜任本专业教学任务并比较稳定的教师队伍。

他们积极探索、敢于担当,为基于农业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更好更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5.聘请政府、行业权威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实现专业建设战略引领

我系分别从市农委信息处聘请了技术专家担任,从物联网企业聘请实践工程师担任客座教授和实训督导师,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家们深刻理解农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我院基于农业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习条件建设,以及如何提高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方面给予了指导,保证了专业健康发展,引领专业立足三峡、服务重庆、辐射全国的发展方向。

从专业论证定名、确立培养方向、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与实训等一整套总体设计方案,经过专题调研,反复论证,根据专业开设的基本要求,搞好专业基础建设,为专业教学提供条件。

从目前来看,在我院开设基于农业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已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

三、专业筹建情况

农业物联网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重庆作为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加快西部地区发展重要战略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结合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大工业带动大农业的方针,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对全面发展和繁荣区县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则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为此,我们对物联网的企业和重庆市内涉农的物联网应用基地进行了广泛的调研,通过座谈、考察调研的方式,对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人员的职业岗位调查,并对专业(职业)人才需求进行分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需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标准要求来把握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为开设专业提供了支撑。

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会同政府、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根据物联网行业特征以及重庆市区域特点,同时结合我院办学特色和就业形势的预估,我们确定了基于农业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农业物联网核心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训对所获取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信息分享与处理,通过智能农业信息技术实训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与农作物栽培管理、畜禽饲养、施肥、植保及新型农民教育想结合,提升农业生产、管理、交易、物流等环节智能化程度,从而实现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实质性转型升级。

另外学院开设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工程等专业以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过硬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信誉,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信息技术人才。

这些专业均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完善的实验设备和充足的实训条件,在三峡库区排名领先,具有重要的影响。

积极与市农委信息处和各区县信息中心开展合作,并与物联网的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先后与广州飞瑞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戊辛科技有限公司、巫溪县曙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万州区同鑫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汇思君达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已开始修建三峡库区智慧农业移民培训基地,年内就能完工。

近年来,为开设基于农业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充实了师资力量,经过严格的考察和筛选,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他们已经成为教学和科研上的骨干力量。

以上筹建措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大专业建设投入力度,挖掘教学潜力,促进教研教改,踏踏实实第做好专业的各项基础建设工作,积极而又稳妥地开设新专业,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综上所述,开办基于农业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必要的、可行的。

我院已具备开设基于农业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条件,并将继续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专业发展规划

1.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办学的过程中,重视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立足三峡库区、服务重庆、辐射全国。

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同时经常安排教师下企业进行培训。

使任课教师理论水平提高,实践经验更加丰富,具备物联网行业“双师”型教师资格。

2.科学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基于农业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要根据“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贯彻产学结合思想,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的基本原则,积极跟踪国内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及产业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根据先进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认真制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